中國梅花鹿之鄉——雙陽

2021-02-17 吉林家譜

          雙陽區位於長春市區東南部,幅員面積1663.2平方公裡。轄4個街道辦事處,4個鎮,5個鄉,136個行政村,總人口366 718人。少數民族有朝鮮、回、滿、蒙古等族,佔全區人口的8%。


         雙陽區地處吉林省東部山地到中部平原的過度地帶,東為吉林省哈達嶺,西為大黑山,屬低山丘陵區。境內北部為雙陽河谷盆地,海拔200米左右;南部山高坡陡,海拔300?00米。境內東南的老道洞山,海拔711米,是長春市第一高峰。境內較長河流有兩條,與永吉縣的界河飲馬河流經雙陽長度為85公裡,雙陽河斜穿境內,全長95公裡。兩河下遊是全區主要產糧區。雙陽屬中溫帶半溼潤溫和氣候區,年平均氣溫4度,年降水量623.4毫米,年平均日照2 525小時,無霜期136?57天。

         全區耕地面積7萬公頃。礦產資源有金、銀、銻、鐵、煤、石油等10餘種。雙陽素有「梅花鹿之鄉」美稱,全區梅花鹿存欄 4.6萬隻,年產鹿茸15000公斤,鹿存欄數及鹿茸年產量均居全國縣(區)之首。「雙陽型梅花鹿」在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

         雙陽區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通訊事業迅速發展,城區電話普及率每百人6.3部。城區供電能力較強,基本滿足了經濟發展和城鄉居民生產、生活需要。城區 居民和多數企業用上了天然氣,城市綜合氣化率達到95%。綠化覆蓋率達到37.55%,大氣質量達到了國家一級標準。


         雙陽1995年7月撤縣設區,當時是長春市幅員面積最廣、人口密度最小的區,是長春市生態環境最佳、自然資源最豐富、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最大的新城區。雙陽距市中心區46公裡,北部區域已進入主城區控制線以內,是長春市新一輪「雙心、兩翼、多組團」城市規劃空間格局的重要分團,是建設「大長春」緊密層圈的重要支點。 全區路網建設飛速發展,交通非常便利。有長清、雙蔣兩條公路連接長春市主城區,龍雙公路連通長春市龍嘉國際機場,長雙煙鐵路預計2006年底投入使用,是縱貫雙陽南北、連接瀋吉鐵路和京哈鐵路的重要幹線。雙陽一名源於雙陽河。昔年,雙陽河稱蘇萬河、蘇完河、刷煙河。此稱謂皆為滿語,意為河水濁黃,由此派生地名則稱為酸,即"出萬"、"刷煙"的轉音,當時在此居住的女真族亦稱蘇完部或酸部。


歷史沿革

         雙陽是個歷史久遠、開發較早的地方。從近些年來,在山河、太平、勸農等鄉出土的石刀、石斧、石紡輪、石網墜、石箭鏃等新石器時期的文物來考證,在夏商之前的氏族階段,雙陽即有人類生息繁衍,漁獵耕織。

         雙陽古屬肅慎。《山海經》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曰不鹹(即長白山)有肅慎氏之國。""當時不僅吉林一地,從勃海之北至黑龍江一帶皆屬之。後來幾經分合蛻變,成為滿族"(引自金玉黻所著《東北通史》上編總論第1頁)。從我區出土的文物及一些古遺址位置來看,當時人類聚居點多在依山傍水之處。一是便於從事漁獵;二是向陽避風,利於構巢居住。

         公元前841年至231年,肅慎臣服於周,此地屬玄菟部。秦漢之間的500餘年中,為勿吉靺鞨玄菟郡,後來為扶餘遼東郡。迨至晉和十六國時,北方契丹族崛起,統馭各族,雙陽地屬扶餘府。公元581年至618年的隋朝時期,為勃海女真忽汗州。由於文帝時期社會的相對安定,中原發達的文化、先進的農耕技術,隨著北遷的漢族人及官方的推廣,不斷傳入本地,促進了北方的發展。

         在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唐代,本地仍屬勃海忽汗州。至宋代的遼金時期,公元1211年以前屬遼東京道,黃龍府隆州,後為金上京路隆安府。如今區內尚有東營城子、姚家城子等遼金古城址十餘處。公元1279年至1368年元代90年中,雙陽縣屬遼陽行中書省,遼東道宣慰司開元路軍民萬戶府。迨至公元1369年的明代初期,東北由山東布政使遙領。永樂4年(1406年)置蘇完河衛。衛駐蘇瓦延。據《吉林通志》卷12頁3載:"國初有蘇完部戊子年(萬曆16年,公元1588年)來歸。其地即吉林城西180裡之蘇瓦延河,斡延即蘇完之合音"。這裡所說的國初,則指努爾哈赤開始統一東北各部時期,即萬曆中期公元1593年至1596年之間。就當時來說,雙陽置衛所,說明此地人煙是比較稠密的。同時,衛的建立打破了原女真族氏族社會結構,步入了國家機關的軌道,使16世紀的出萬河衛成為此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為後來建縣治奠定了基礎。


         明永樂9年(1576年)政府感到由山東遙領東北不便其統治,設奴爾幹都司統領東北,雙陽即屬奴爾幹都司出萬河衛。

         公元1586年,嘉靖44年努爾哈赤起兵後,在以建州為主體的女真族統一過程中,於次年,蘇完部女真加入了建州部。

         《開國方略》卷2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萬曆16年(1588年)蘇完部酋長索爾果率部來歸太祖,以其子費英東佐理政務"。在《吉林通志》卷87、頁1中又載:"戊子年4月時,有酸(酸:地名)之酋長葛爾氣唆兒戈,率本部軍民500戶歸太祖。太祖以其子非英凍為大臣"。兩書同記一事,只是人名、地名的譯法略有出入。可見史實是可靠的。在那個當時擁有500戶,要有兩、三千之眾。應該說當時雙陽地方人煙較密。

         清初,雙陽屬奉天府,至康熙15年(1767年)為吉林將軍,吉林府轄。至康熙中期(1690年左右)雙陽闢為吉林至盛京的第三個驛站。以蘇萬河(出萬河)定名為蘇瓦延站。設筆貼式、領催各1名,站丁50名,牛馬各50,為大站建制。今日區城西南的放馬嶺屯,就是當年驛站放牧之地。驛道的開通,加快了當時並不太繁榮的蘇瓦延向小集鎮發展的速度。鑑於蘇瓦延所處的地理位置,距府治較遠,不利行政管理。宣統2年(1910年)3月9日吉林巡撫陳昭常奏請清庭:"查吉林府所治之地,周圍幾及一千八九百裡。雖於東北已設舒蘭縣,而西路由省至伊通,尚二百八十裡。該處系往來驛道,屯鎮相望,向為繁庶之區。吉林府遠居省垣,撫馭終嫌隔閡,應分岔路河以西之地,南抵磐石、北抵長春、西抵伊通各府州縣舊界,於雙陽河地方設立一縣,即名雙陽縣",縣名即蘇瓦延的轉音。

         同年5月22日欽批,並委派候補知縣文信為第一任知縣。7月20日到任。於是年9月11日由吉林民政司鄧飭委員毓將縣界勘清立案。其範圍是:東北飲馬河為界;北與長春廳交界;正西以柳邊為界。南以肚帶河南王寶脖子嶺為界,西南以小黑頂子、三道溝諸山為界。南北長約140裡,東西寬約90裡,共為13,170多方裡"(以上引自民國4年吳榮貴著《雙陽鄉土志》 )。其縣域大體和撤縣設區前相同。僅少西北石碑嶺一帶和北部之放牛溝。建縣後,地方以社、保、甲稱之。北部為尚禮社,中部誠信社,南部近磐石處為寬馭社。

         1912年,辛亥革命後,改知縣為縣知事。下分五個警區,每區巡警50名。一區縣城,二區長嶺子,三區土頂子,四區劉家店,五區新安堡,一個警區即一個保,下設甲。民國18年(1929年)縣公署改稱縣政府,知事改稱縣長。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成立偽滿洲國。雙陽縣初期仍為5個警區。1934年(康德元年)7月1日,又以放牛溝為中心析5區成立6區。全縣共為6保54甲。1937年(康德4年)分原6保為21保,162甲。九臺建縣後,劃出放牛溝所屬地塊。1941年雙陽和伊通兩縣合併,各取尾字稱通陽縣。縣公署駐伊通。同時將保甲改為區村制。1937年,勸農山和奢嶺劃入偽新京特別市。

         1945年9月3日,日寇投降,祖國光復。我民主政府復雙陽縣治。同年10月改稱陽春縣。迨至1946年5月,國民黨統治雙陽,復名雙陽縣。下設2鎮(雙陽、新安)7個鄉110餘保。 1947年雙陽第二次解放,成立雙陽縣解放聯合會,劃為9區114個村。其順序為:1區雙陽鎮(城關區)、2區燒鍋街、3區土頂子、4區石溪河子、5區劉家店、6區齊家屯、7區新安堡、8區四家子、9區長嶺子。1948年我軍解放長春後,奢嶺、勸農劃回,此時全縣為11個區,138個村。1952年冬,奢嶺、勸農兩區復劃入長春市。全縣仍9個區,114村。1955年12月8日,區政府改稱區公所。

         1956年3月雙陽隸屬公主嶺地區,全縣劃為1鎮(雙陽鎮)50個鄉。其中大營子為回族自治鄉。

         1958年5月並50個鄉為19鄉。9月撤銷公主嶺地區,雙陽屬長春市轄。同時廢鄉制,全縣建成10個人民公社。即:雙陽鎮、燒鍋、土頂、石溪、劉家、奢嶺、勸農、新安、長嶺、太平。下屬142個管理區。1961年冬,將10個公社劃分為15個公社。增加了雙陽河,佟家、泉眼、齊家、四家5個公社。同時將管理區改為大隊。1966年雙陽屬德惠地區。1969年2月撤銷德惠地區,雙陽仍為長春市轄。1980年雙陽鎮公社改稱雙陽鎮人民政府。

         1983年12月在長嶺鄉搞建鄉試點,翌年1月均改為鄉,生產大隊改為村。1984年5月10日為貫徹和落實民族政策,析鹿鄉、奢嶺、雙陽河鄉部分村社成立雙營子回族鄉。至此,全縣共為1鎮15鄉,160村,1,268個自然屯,2個街道辦事處,18個居民委。

         1995年7月6日,國務院批准雙陽撤縣設區。北部的泉眼鄉,勸農山鎮、四家鄉劃歸長春市二道區。10月根據吉林省民政廳(吉民行[1995]4號)文件精神,撤銷雙陽鎮,設雲山街道辦事處;撤銷雙陽河鄉,設平湖街道辦事處;撤奢嶺鎮,設奢嶺街道辦事處;撤山河鎮,設山河街道辦事處。

         2000年7月,齊家撤鄉設鎮。2004年6月22日,吉民行批[2004]1號文件批准,雙陽撤銷新安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奢嶺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石溪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鹿鄉鎮管轄,鹿鄉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土頂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太平鎮管轄,太平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佟家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山河街道辦事處管轄;撤銷長嶺鄉,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齊家鎮管轄,齊家鎮政府駐地不變。至此雙陽區4個街道辦事處(雲山、平湖、奢嶺、山河),3個鎮(太平、鹿鄉、齊家),1個鄉(雙營回族鄉)。雙陽距長春市中心區37公裡,雙陽區位於吉林省中部,長春市區東南部,處於長春半小時經濟圈內,是長春市城市規劃空間格局中的戰略功能區。北部區域已進入主城區控制線以內。

         雙陽區在地質結構上屬第四系堆積物,除有部分基巖裸露外,大部地區均被第四系地層所覆蓋,與基巖呈不整合接觸。地質構造屬於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的沉降帶過渡地帶,松遼盆地東南緣、伊舒地塹呈北東向在東南部通過,屬於天山~興安嶺區,松遼中斷陷分區,東部隆起小區,與吉林華力西褶皺系二級分區相接。地質年代分泥盆紀、二迭紀、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第四紀。

旅遊景點


雙陽湖

         雙陽湖原名雙陽甩灣水庫,位於雙陽城區2公裡處,水面650公頃,是雙陽境內最大的人工湖,蓄水量最多可達1億立方米。它始建於1958年,建成於1960年。建湖伊始是為了攔洪、蓄水、發電、灌溉、養魚。改革開放以後,把雙陽湖作為雙陽湖休閒度假區的主要景點進行了打造。現已成吸引八方遊人的旅遊目的地。

         雙陽湖擁有養魚水面1萬畝,淡水魚近30個品種,培育池240畝,每年產魚約40萬斤。備有大型機動船3艘,可載客百餘人,小型划船45隻,快艇12艘。


吊水壺溶洞

         始建於1993年的吊水壺溶洞探險科普遊覽區位於山河街道辦事處,距雙陽城區41公裡,硬化路面直達景區,幅員面積35平方公裡。景區內的山、水、林、峰、洞、石、谷交相輝映,險、奇、幽、特相互交融。主要景點有臨峰白塔、長春第一峰、森林氧吧、步雲石崖、石壁疑春、高塔遠眺、翠頂晴嵐、雲海仙山、白塔夕照、柳樹映湖、趙氏梨園、吊水壺溶洞、石缸冰洞、奇妙風洞、神秘蛇洞、老道洞等。 吊水壺溶洞是東北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面積最廣的溶洞。洞內有八仙醉瑤池、靈霄寶殿、如來佛、觀音菩薩、麒麟送子、靈龜負塔、銀河飛瀑、鵲橋相會、千佛山、百翠頂、石林園等景觀上百處。


北山龍澤園遊覽區

         在雙陽城區東北2公裡處,有東、北兩座山峰,北側為「龍山」,東側為「鳳山」,兩山尾部相接懷抱龍澤湖,形成了素有「龍鳳寶地」之稱的北山龍澤園遊覽區。遊覽區佔地面積2.5平方公裡,主要景點圓通寺佔地面積四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四千平方米,由119級臺階、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殿內供奉著彌勒佛、韋馱菩薩和四大天王[25])、露天觀音像、七寶如來塔、齋堂、達摩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東北佔地面積最大的殿宇,為仿明清宮殿式建築,殿內供奉著東北最大的木雕貼金佛像[25])等氣勢宏偉壯觀的仿古建築構成。這些景觀與寺院周圍的仿古一條街、龍頭泉、攀巖絕壁、森林浴場、雙龍洞、古戰壕、觀光塔、烈士陵園、龍澤湖等景觀渾為一體。[25]讓人賞心悅目。在這裡,遊人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賞紅葉,冬可玩冰雪。大雄寶殿是東北佔地面積最大的殿宇,為仿明清宮殿式建築,殿內供奉著東北最大的木雕貼金佛像。天王殿內供奉著彌勒佛、韋馱菩薩和四大天王。


鹿鄉鹿苑特色遊覽區

         雙陽區已有300多年的養鹿史。1995年,國務院命名雙陽 為「中國梅花鹿之鄉」。鹿產品精密深加工和高科技開發蓬勃發展,已開發生產出新產品300多種,研製出的雙陽梅花鹿基因營養液,多肽類藥品、止血液等高科技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鹿鄉鹿苑特色遊覽區充分展示鹿茸生產工藝,是一處了解東北特色的去處。

      全區養鹿業形成了國有、集體、個體三位一體的格局;鹿存欄數已達9.2萬隻,年產鹿茸1.5萬斤;鹿存欄數、鹿茸總產、鹿茸單產、鹿茸優質率及出口創匯指標一直居全國各縣(區)之首,是全國最大的養鹿基地和鹿產品集散地。雙陽型梅花鹿是雙陽科技人員培育出的世界首例鹿科動物定型品種,具有高產、優質、早熟、遺傳性穩定等優良性狀。鹿茸枝頭大、質地松嫩、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點,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遠銷東南亞各國及港、澳、臺等地區。鹿產品精密深加工和高科技開發獨領風騷,已開發生產出新產品300多種,研製出的雙陽梅花鹿基因營養液,多肽類藥品、止血液等高科技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鹿鄉鹿苑特色遊覽區是融知識性、觀賞性、參與性、娛樂性、休閒性、健身性為一體;集食、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特色旅遊目的地。


 圓通寺圓通寺

        在雙陽北山(俗稱龍頭山)的南坡座落 著一片金碧輝煌的建築,它就是圓通寺。圓通寺不但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雙陽旅遊觀光的重要景點之一。

         在圓通寺的現址上,曾經有一座結構別致,工藝精巧,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築靈巖閣(俗稱北大閣)。據北京國子監圖書館史料記載:靈巖閣始建於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由雙陽縣內大戶蔡國山,龔紹洲、慄蘭溪發起,募化晉、冀、魯、豫、齊、遼、吉、黑八省集千兩黃金、八百萬兩白銀,採全國奇木秀石、集八方能工巧匠,歷經六載,初具規模。整個靈巖閣有三層大殿,西起龍頭山的龍角,東至龍身,全長300多米,寬500多米;大閣有白玉石欄杆和階梯,大殿挑簷下由朱紅明柱支撐,前出廊簷後書廈;門窗上雕有珍禽異獸。靈巖閣內雕刻著天下萬仙的金身。第一層是關老爺殿,供有關雲長和觀世音菩薩,第二層是三霄殿,供俸著雲霄、碧霄、瓊霄三女神;第三層是三皇殿,供有天皇(伏羲氏)、地皇(神農氏)、人皇(軒轅氏)。據說,「三皇」塑像的心臟都是由真金所做。大閣的西側還修了一座萬仙堂,供奉著天下所有神仙。整個大閣飛簷鬥拱,金碧輝煌,被列為全國名閣之?。

         然而,還沒等靈巖閣全部竣工,就於民國二年(1913年)8月,被吉林督軍以「圖謀不軌,蓄意造反」之莫須有的罪名查封,蔡國山被送京收監。

         民國六年(1917年),靈巖閣被勒令拆除,僅存一處東廂房至現在。

         靈巖閣被拆除,在雙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無限的婉惜和遺憾。由此產生了諸多有關靈巖閣和雙陽北山的傳說故事。這些傳說故事不脛而走,長期流傳,更增加了靈巖閣和雙陽北山的神秘色彩,同時,也反映了雙陽人民對重修靈巖閣的迫切願望。

         改革開放以後,雙陽區制定了「開發旅遊資源、改善投資環境、落實宗教政策、弘揚民族文化」的宏偉規劃。決定把發展旅遊事業作為經濟的龍頭項目。擬定在靈巖閣的舊址重建靈山寶剎,並以其為中心建設北山公園。為實現這一重要舉措,有關領導精心籌劃,有關單位多處協調,有識之士八方奔走,搜集整理史料,發掘保護文物。多年來一直不問斷地進行著各種準備工作。1994年3月1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批准了長春市宗教處《關於長春市淨居寺遷移雙陽北山重建廟宇》的請示報告,至此,重建靈巖閣,興建北山公園的工作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新建的圓通寺佔地4公頃,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參照靈巖閣的原來風貌,以牌樓、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為主體,重點突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佔地1150平方米,高26.69米,是東北最大的殿宇。所有建築依自然地勢漸次升高。寺內鐘鼓二樓、東西配房、東西配殿以對稱狀排列。從山下拾級而上,步登一百一十九級臺階便可進入山門。山門以琉璃瓦蓋頂,飛簷翹角,鬥拱華蓋,上有二龍戲珠,象徵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圓通寺的第一層大殿天王殿以重拱重簷為外簷,氣宇莊重。殿內供奉著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他們所持的法器表示風、調、雨、順。

         大雄寶殿是圓通寺的主體,整個建築雕梁畫柱,立粉貼金,宏偉壯觀。殿內頂部有松鶴展翅、蛟龍飛騰,牆壁上有二龍戲珠:殿內有釋加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尊主佛像,高6.7米,是東北最高的木雕佛像:殿內東西兩側分列著十八羅漢像,每一尊像都姿態不同,手勢各異,神情奇特,栩栩如生。整個大雄寶殿的建築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建築的藝術精華:佛像的雕塑充分表現出獨具的匠心和精湛的技藝。

         現在,以圓通寺為主體的北山公園建設規劃已經制定,並逐步實施,部分項目已經竣工。當全部工程告竣之時,在圓通寺的周圍將出現望月亭、凌霄塔、北山長廊、北山園林、北山龍泉、文化碑林、蓮花湖、仿古一條街等各有風格,獨具特色的景觀。屆時,北山公園將實現廟宇、園林、公園三位一體,體現出「宮殿與廟宇、文化與藝術、公園與園林、商業與旅遊」的完美結合,給人以藝術的美感,恢宏的氣勢和莊嚴與聖潔的享受。

相關焦點

  • 威利倍樂在中國雙陽梅花鹿採茸節期間隆重上市
    7月25日,被譽為開創「酶解梅花鹿鹿鞭酒」新時代的「威利倍樂梅花鹿鹿鞭酒」在中國梅花鹿之鄉——吉林雙陽隆重上市,中國鹿業協會、雙陽畜牧局、長春市華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威福貿易有限公司及鹿產業相關企業代表共50餘人參加了活動。
  • 第三屆鹿鄉採茸文化節暨百年大集年度開集儀式在雙陽舉行
    為充分發揮「中國梅花鹿之鄉」的品牌優勢,實現梅花鹿文化大繁榮和鹿產業大發展,6月5日,第三屆鹿鄉採茸文化節暨百年大集年度開集儀式在雙陽鹿鄉鎮鮮茸交易市場舉行。雙陽區委副書記史延文,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鐵剛,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範雲波,區文廣旅局局長李豔華,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劉福強,區畜牧業管理局局長林俊輝,區旅遊服務中心主任劉強,鹿鄉鎮黨委書記李冰,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雙陽分局副局長孟繁榮以及鎮黨委班子全體成員出席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共設主、分兩個會場。
  • 校企聯合•助力東北梅花鹿產業發展——吉林大學與陝西威福醫療...
    長春市雙陽區畜牧局副局長張騎,中國鹿業協會副秘書長、雙陽鹿業協會會長宋憲宗,長春市鹿鄉華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寶華、總經理於宏出席了籤約儀式。  長春市雙陽是「中國梅花鹿之鄉」,吉林大學加大了對本地特色優質梅花鹿的科研力度與廣度,極具優勢!吉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關樹文在活動中表示:大學不僅教書育人,更要切實地參與到專業學科的產業化研究中來,為產業進步、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學術研究、科研成果要接地氣,要向著科研轉化成生產力的方向不斷邁進。
  • 聖誕節來中國鹿鄉,與馴鹿同樂,登長春第一峰看北國風光!
    在平安夜,我們去了最大鹿鄉的長春最高峰——神鹿峰遊玩,據說聖誕老人的鹿來自這裡,所以它被命名為神鹿峰。現在以此高峰為中心,形成了集自然風光、冰雪運動、鹿互動等項目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據相關資料顯示,神鹿峰位於素有「中國梅花鹿之鄉」之稱的長春市雙陽區,佔地34平方公裡。
  • 東豐型梅花鹿
    東豐縣是被全球所公認的,世界人工馴養梅花鹿的發源地,該地區位於吉林省的中南部,地處輝發河上遊,屬於一個一水四分田卻有五山的半山區地域。在清朝就被開闢成為盛京德圍場,在歷史上被稱為「皇家鹿苑」。然後於1902年的8月4日(清光緒二十八年七月一日)設置建縣,現隸屬於吉林省遼源市。該地區素有「中國梅花鹿之鄉」的美譽,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三個民間繪畫畫鄉之一。
  • 追蹤|一梅花鹿養殖場來認領梅花鹿 龍泉湖公園:開具相關證明後就可...
    連續幾天,燕趙晚報接連報導的《龍泉湖公園來了只可愛的梅花鹿》,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梅花鹿的命運,牽動著眾人的心。日前,一梅花鹿養殖場來認領梅花鹿,石家莊市龍泉湖園林事務中心(以下簡稱龍泉湖)表示,養殖場只要在市農牧局開具梅花鹿的養殖證明,就可以將梅花鹿領回家。
  • 數百頭梅花鹿在這個小村莊出沒!你知道嗎?這裡是遵義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
    但是,在綏陽縣青槓塘鎮的野茶村,有一個遵義最大的梅花鹿養殖基地。據了解,今年這裡的梅花鹿數量增加到了600多頭,養殖場規模擴大了一倍,而用於生產鹿茸的梅花鹿就有200多頭,最近正是割鹿茸的季節。據介紹,養殖基地裡的這些梅花鹿品種,是目前國內梅花鹿品種中最好的,從吉林雙陽引進。
  • 一隻成年公鹿多少錢哪裡出售梅花鹿買賣交易市場
    一隻成年公鹿多少錢哪裡出售梅花鹿買賣交易市場中國養鹿歷史悠久,始於1733年,是世界上養鹿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鹿資源十分豐富,擁有梅花鹿、馬鹿、水鹿、白唇鹿、坡鹿、麋鹿、駝鹿、馴鹿、黑鹿、小鹿、赤鹿、毛冠鹿、獐(河鹿)、斑鹿、狍等,是目前世界三大養鹿國(紐西蘭、俄羅斯、中國)之一。
  • 長春至雙陽公路開工建設!2021年達到全線通車!
    為有效緩解龍東公路當前安全及運輸壓力,更好為長春市區內與雙陽區百姓創造安全、便捷、舒適、優質的交通運輸出行環境,助推「萬達長春城」「夢吉林」動物園整體搬遷等長春市大型項目建設,7月29日,長春市交通運輸局組織淨月區、雙陽區、項目施工單位召開長春至雙陽公路建設單位誓師大會。
  • 【幸福東北】鹿鄉致富經: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 幸福由鹿而起
    鹿舍內的梅花鹿。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長春9月19日訊(記者宋雅靜)吉林鹿鄉鎮,下轄18個村,總人口5萬餘人,卻有90%的人從事鹿產業。三五成群的梅花鹿悠然地吃著飼料在陰涼處安靜進食,溫馴可愛的模樣十分討人喜歡。看著圈舍裡毛色鮮亮、活蹦亂跳的梅花鹿,大家樂得合不攏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鹿舍內採訪了養殖工,64歲的楊玉山帶著純樸的鄉音,撫摸著溫馴的小鹿說:「現在我們鹿鄉鎮養殖梅花鹿,發展梅花鹿產業,政府和老闆帶領我們發家致富,我們經濟條件比過去好了,特別開心」。
  • 梅花鹿的歷史,科普一些關於你對梅花鹿的誤解!以及內涵!
    鹿」與祿字諧音,象徵吉祥長壽和升官之意,傳說千年為蒼鹿,二千年為玄鹿。故鹿乃長壽之仙獸。鹿經常與仙鶴一起保衛靈芝仙草,鹿字又與三吉星:「福、祿、壽」中的祿字同音,因此它在有些畫中亦常用來表示長壽和繁榮昌盛。梅花鹿除了是一種長壽的仙獸,代表著人們祈求長壽的願望之外,在古代民間百姓的心中,梅花鹿還代表他們心中隱藏著的另外一個願望。
  • 生態餵養梅花鹿效益高
    ——記二九一農場第三管理區養鹿能手康海玲【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張藝偉 劉軍豔)2008年春季,看到梅花鹿養殖的潛在價值,二九一農場三管理區的康海玲便和丈夫司良珊一磋商,夫妻一拍即合,當時正逢整個東北地區梅花鹿價格處於低谷時期,原來5000元一頭的鹿仔那年330-350元就可以買到家。
  • 【如畫•陝菜】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陝西官府宴」之「曲江鹿鳴宴」
    在牛年新春到來之際,坐落在曲江風景名勝區核心地帶的西安地標性古蹟大雁塔下的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陝西官府菜製作技藝保護單位,近代第三代陝西官府菜(宴)主營店——大唐博相府文化藝術酒店,深挖千年曲江文化積澱與內涵,結合「非遺」陝西官府菜(宴)精湛技藝,選用中國梅花鹿之鄉
  • 長春市雙陽區第三屆鹿鄉採茸文化節開幕
    長春市雙陽區第三屆鹿鄉採茸文化節開幕 作者:蓋卓威    編輯:郝楊    來源:吉林日報    2020-06-06 07:51
  • 古人為何將梅花鹿稱為斑龍?
    加上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代表的寓意,更使得朱元璋對梅花鹿非常偏愛,因此,朱元璋在他的陵園中飼養大量的鹿,也就不足為奇了。只是時過境遷,隨著朱氏王朝的滅亡,愛新覺羅氏王朝的建立,明孝陵失去了往日威嚴的地位,不僅陵園中的樹木遭到盜採,就是那些掛著銀牌的梅花鹿也遭到了盜獵。有一首《金陵竹枝詞》這樣描繪銀牌鹿的命運:「天棘條侵舊殿斜,秋蟲交語野棠花。射生獵盡銀牌鹿,誰向鐘山採木瓜。」
  • 梅花鹿的介紹與簡介
    梅花鹿梅花鹿是一種中型鹿,是鹿科的成員,分布於東亞。範圍從西伯利亞到韓國、中國東部和越南;在日本和臺灣等西太平洋島嶼也有分布。下毛棕黃色,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故稱「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於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季節不同,棲息地也有所改變。雄鹿平時獨居,發情交配時歸群。晨昏活動,以青草樹葉為食,好舔食鹽鹼。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點。主要分布於曾廣泛分布於中國的東北、華北、華南和西南地區,現僅存於吉林、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甘肅、臺灣和廣西的零星山林中。尤其在祁連山腳下區域養殖的梅花鹿最為優質。
  • 中國梅花鹿第一村村碑立起來了!
    石碑高6.66米,寬2.22米,厚0.7米,正面雕刻了「中國梅花鹿第一村——鹿鄉村」幾個大字,背面刻了碑文,不僅觀賞性很強,更起到了美化環境的作用,與鹿鄉村的景色自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