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非遺人物風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海港

2021-02-08 濰坊潮生活

劉海港,男,漢族,山東省濰坊安丘市人,孫臏拳第五代傳承人。 2018年,被評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劉海港七歲開始習武,師承王建國學習少林武術。1998年拜中國孫臏拳四代傳人孟憲堂師學習孫臏拳術,並同時分別得到孫臏拳四代傳人劉峻驤、張萬福、劉振厚、王玉奎四位名家指教。

1992年和1993年,連續兩屆獲得青島市孫臏拳武術邀請賽孫臏拳四項全能第一名。1994、1995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首屆、二屆中華民間武術精粹邀請賽擔任組委會副秘書長、副總裁判長。1995年5月,在北京擔任中國孫臏拳囯際教練班孫臏拳三十二手教練,韓國、秘魯、美國、日本、臺灣及國內外百餘名學員參加學習。2006年8月中國子午門、少林武術爭霸賽擔任副總裁判長、仲裁委員會副主席。1995年6月,韓囯跆拳道黑帶六段、跆拳舞創始人範淇哲在北京花枝胡同拜劉海港為師學習孫臏拳三十二手。2000年7月日本武術運動員石田公 子小姐專程來山東安丘拜劉海港為師學習孫臏拳。

1993年11月,劉海港在安丘創辦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安丘第一個武術館校——安丘市青雲山武術館,同時創設安丘市孫臏拳訓練基地,傳授孫臏拳及其他傳統武術。自創辦青雲山武術館、孫臏拳訓練基地以來已有五千餘人先後參加孫臏拳培訓,為繼承發展我國稀有的孫臏拳術和弘揚中華事業與民族傳統文化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榮譽稱號:

中國孫臏拳海峽兩岸交流協會常務理事、孫臏拳第五代傳承人。2010年5月,被評為第二批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1年11月,被評為第三批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18年5月,被文化和旅遊部授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相關焦點

  • 匠心獨運守正創新,走近國家級非遺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
    作為濰坊風箏製作技藝的傳承人,郭洪利將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與風箏工藝相融合,將傳統風箏技藝與現代表現相嫁接,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風箏文化之路。堅守,傳承風箏文化的根脈郭洪利,男,濰坊市寒亭區人,生於1972年9月。
  • 廣圖展映「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紀錄片
    本次活動從前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共95個優秀項目中,選出了三部來播映,這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遺傳承人技藝特色與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是「文琰森——獅舞(松崗七星獅舞)」「季克良——茅臺酒釀製技藝」「劉永安——木偶戲(邵陽布袋戲)」。展映後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負責人田苗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觀眾積極參與討論,反響熱烈。
  • 甘肅省5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獲評優秀
    我省5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獲評優秀每日甘肅網12月17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張櫟)12月15日,記者從甘肅省文旅廳了解到,文化和旅遊部近日公布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
  • 痛失巨匠——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義文因病逝世
    2月25日,我市《老河口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義文因病逝世,享年90歲。     2011年老河口木版年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0歲的陳義文先生是老河口木版年畫的代表性傳承人。老河口木版年畫為套色年畫,有起稿、刻線版、刻套色板、印刷等工序。
  • 省文旅廳提前發放342萬元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補助經費...
    近日,省文旅廳將2020年度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補助經費予以提前發放,涉及傳承人510人、資金342萬元。這是省文旅廳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安排部署,堅持抗擊疫情和推動工作「兩手抓、兩手硬」採取的具體措施之一,主要目的是支持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切實發揮好作用的基礎上,創作更多抗擊疫情非遺作品,尤其是支持傳統工藝類非遺傳承人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生產更多非遺產品,帶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為打贏疫情防控和精準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錫雕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12月17日,閃電新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館官方微信平臺了解到,為積極推動濟南市非遺活態傳承,有效緩解部分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的困境,2020年濟南市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已經正式啟動。
  • 喜訊| 甘肅省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
    近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公布的關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2017年支持項目驗收結果中,由西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民間美術研究所所長牛樂教授擔任學術專員、負責訪談工作的「希熱布(甘南藏族唐卡)」獲評優秀項目。
  • 巢湖民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家蓮被聘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
    日前,巢湖民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家蓮,收到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聘書:聘請李家蓮同志任中國非遺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家蓮老師是巢湖市老科協文宣分會會員,原巢湖學院附屬中學音樂高級教師。2018年12月,被巢湖學院藝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2011年被認定為巢湖民歌省級傳承人;2018年5月,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李家蓮老師,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演唱巢湖民歌,是當代巢湖民歌的優秀傳承人,傳承譜系清晰。在演唱上她保持了民歌的原生性,地方風格濃鬱。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義文因病逝世
    2月25日,我市《老河口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義文因病逝世,享年90歲。
  • 奇人匠心X木偶頭雕刻 非遺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
    非遺項目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人物簡介 季天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頭雕刻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特聘木偶教師,從事木偶造型設計製作,戲劇舞臺道具設計製作,泰順車木藝術設計製作。以「雕工精細簡練、機巧構思巧妙、開相文靜秀美、臉譜描繪簡潔樸素、粉彩工藝細緻講究、木偶人物性格各異」而著稱。季天淵,出生於1964年11月,是泰順木偶頭雕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她自幼跟隨父親季桂芳學習木偶雕刻及彩繪技藝,季桂芳除了手把手指導季天淵,還讓季天淵找各種機會,拜名師、上專業培訓班等。
  • 完全免費,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錫雕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記者從濟南市文化館了解到,為積極推動濟南市非遺活態傳承,有效緩解部分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的困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的支持力度,連續三年開展了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階段性成果頗為顯著。
  • 廣東最新一批省級非遺傳承人名單公布
    該名單分十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共108名非遺傳承人入選。至此,廣東省級非遺傳承人數量已達837名。該份名單的十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
  • 非遺傳承人如何帶徒弟?紀錄片「搶救性」記錄非遺傳承研究
    昨天(17日),「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三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選映」活動在廣州圖書館舉辦。本次活動從前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共95個優秀項目中,選出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進行展映。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永周 皮影集大成者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劉永周 他酷愛各種民間藝術形式,對雕塑、音樂、繪畫等廣有涉獵,並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對漢族民間各種民俗活動的儀式程序,他也極為熟悉,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 一張牛皮 演繹百年精彩 劉家寨皮影據說起於皮影鼎盛時期的明清時代,曾在騰衝興盛一時,後因現代影視文化的發展,隨著整個皮影大環境的衰退逐漸沉寂。
  • 武山旋鼓舞傳承人代三海榮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新天水訊【記者 劉蕾】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2017年支持項目的驗收結果,由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實施並提交工作成果的14個項目中有5個項目被評為優秀等級,武山縣旋鼓舞傳承人代三海位列其中,其餘四個項目分別是甘南藏族唐卡希熱布、永昌縣卍字燈俗陳永清、松鳴巖花兒會馬金山和甘南藏族民歌華爾貢
  • 泰客廳︱雲錦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郭俊
    為了發掘中華古老技藝的深邃魅力,泰禾金尊府開啟非遺藝術月,邀請雲錦、金箔等各個藝術領域的手藝人,傾聽他們背後的匠心歷程。本期我們對話了國家級非遺項目雲錦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郭俊老師,帶你一同走進雲錦藝術的世界。
  • 李滄區又添一名市級非遺傳承人
    4月21日,青島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李滄區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古彩戲法——二十四孝的第五代傳人牟衍銘成功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近些年,牟衍銘奔走各地傳承古彩戲法,收徒二十餘人,積極參加「非遺進校園」活動,並多次參加省市及國家級非遺展示展演活動。2017年1月曾參加CCTV4《非常傳奇》欄目,與徒弟田學明一起教授著名歌手付笛生、任靜一家演繹古彩戲法。2018年曾參加CCTV4《中華情》欄目,曾接受《華人頻道》專訪,從藝66年,德藝雙馨,年過古稀,仍為傳承古彩戲法默默的貢獻著。
  •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01-0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雲港為一批非遺傳承人和非遺旅遊體驗基地授牌
    近日,市文廣旅局在市非遺博物館舉行「省五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非遺旅遊體驗基地授牌儀式,為「花船舞(灌雲花船)」傳承人邵玉梅等12名新晉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海州區民主路文化旅遊街區等10家首批市級非遺旅遊體驗基地單位頒發證書和牌匾。
  • 佛山詠春榜上有名,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12月21日,記者從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文化和旅遊部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記者了解到,全省共有17項非遺榜上有名,這其中包括佛山詠春拳。據悉,經過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審議後,評審委員會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此次名單的公示日期為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