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老人吃藥3天後去世,有些藥物混用會致命,醫生都容易搞錯

2020-12-15 騰訊網

一位65歲的老人韓大爺,有10多年的高血壓史,血壓最高可達160mmHg/100mmHg,一直在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控制的比較穩定。幾天前韓大爺因感冒發熱,咳嗽咳痰,同時還有扁桃體發炎,腹瀉,全身酸痛,胸悶等症狀。於是就自行就醫治療,醫生聽診發現雙肺底部有明顯溼羅音,呼吸音加粗,心電圖檢查有室性早搏。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醫生診斷是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壓、室性早搏。於是給予了阿奇黴素抗感染治療,而患者回家後,因咳嗽同時服用家裡的複方甘草片止咳。可是就在3天後,患者因病情加重,緊急撥打120就醫,可老人還是因心律失常離開了人世。

關於韓大爺的離世,醫生判斷:錯誤的藥物方式是主要原因。對於阿奇黴素,複方甘草片是臨床中經常用到藥物,可是如果聯用可能是致命的。很多家庭家中常備的一些藥物,大家總是只看藥物的功效,卻忽略了聯合使用帶來的風險。

一、阿奇黴素+複方甘草片到底發生了什麼?

阿奇黴素:是臨床常用抗生素,屬於大環內酯類。對於敏感細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以及一些衣原體所致的傳播性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而阿奇黴素有一個嚴重的危害,就是會引起心律失常,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用藥會使得鉀離子通道受阻,從而引起QT間期延長而引發(解釋下QT間期:指的是心臟每起搏一次到下一次起搏所停頓的時間),正常人一般情況下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本身心臟就不好的人來說,無疑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致死。

複方甘草片:它的主要成分甘草浸膏粉中含有甘草甜素,在人體內水解成甘草次酸,而甘草次酸具有鹽皮質激素樣的作用,可以作用於腎臟從而引起鉀的流失。而鉀可以維持血壓穩定,幫助心臟維持規律的心跳的。

二、再來分析下這個病例

患者本身就有多年的高血壓史,血管彈性肯定不好,另外患者有腹瀉的情況,容易導致鉀離子的流失,從而引起身體機能的下降。 心電圖檢查室性早搏,心臟的功能也處於較低水平。而阿奇黴素和複方甘草片聯用使用,更是雪上加霜。這可能是導致韓大爺電解質紊亂,引起了嚴重的心律失常,從而導致令人痛惜的結果。

三、還有哪些常見不能聯用的情況

1、他汀類藥物和柚子:如阿託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如果在用這些藥同時吃大量西柚或喝西柚汁,會引起藥物在體內蓄積,會增加橫紋肌溶解、肝損傷等風險。

2、頭孢和酒:酒精在體內代謝生產為乙醛,而頭孢類的藥物會抑制乙醛在體內的代謝,引起乙醛的蓄積,造成中毒樣反應,又稱為「雙硫侖樣反應」。

3、碘酒和紅藥水(又名紅汞或汞溴紅):碘酒中的碘會和紅藥水中的汞生成碘化汞,碘化汞是有毒的。

4、防曬霜和驅蚊液:防曬霜中含有二苯甲酮,驅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和酒精,而大量的二苯甲酮、避蚊胺、酒精混合,天熱時促進吸收,容易引起皮膚過敏。

5、同時含對乙醯氨基酚的藥物:對乙醯氨基酚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肝損傷。同時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藥物一定不能聯合使用。請記住這些名字像中藥的藥物中含有對乙醯氨基酚:

感冒靈膠囊和感冒靈顆粒(對乙醯氨基酚、氯苯那敏);

維C銀翹片和維C銀翹顆粒(對乙醯氨基酚、維生素C、氯苯那敏);

感冒清片、膠囊和顆粒(對乙醯氨基酚、氯苯那敏、嗎啉胍);

金感膠囊(對乙醯氨基酚、金剛烷胺、氯苯那敏);

新複方大青葉片(對乙醯氨基酚、異戊巴比妥、咖啡因、維生素C)等等。

寫在最後:

對於我們而言,正確的用藥方式可以解決病痛,而錯誤的用藥方式可能有傷害,甚至致命。所以不管何時,都不建議隨便自行用藥,哪怕一些常用藥物,用藥前也務必認真看一遍說明書,以防發生嚴重的後果。希望這些常識,每個人都能夠有所了解。

相關焦點

  • 5種致命「混搭」,醫生都容易搞錯!速記!
    阿奇黴素也不例外,萬一用藥不規範,很可能引發致命的後果! 科大大這裡整理出了5種致命「混搭」!學會的爸媽記得轉發點讚,幫更多人避坑! 1. 阿奇黴素+複方甘草片:容易引發心律失常,有致命危險。
  • 為啥有些老人去世前,會胡亂說話?這種現象正常嗎?醫生科學解釋
    古代的人會有這樣的幻想,是因為科學和醫學的知識缺乏。現代人都明白死亡是每一個的歸宿,無人能避免。很多人都在病床前照顧過親人,有些人會聽到病床上的老人會說些胡話。例如說看到自己已經去世多年的親人,還會和他們聊幾句,又或者是看到多年好友,還會問他們吃了嘛?最近過得好不好?
  • 59歲女子口吐白沫在家中猝死!醫生警告:5種藥物正常人別亂吃
    送至醫院後,醫生檢驗後得出結果是藥物過量導致的猝死,問其家屬張伯是否有長期服用藥物的習慣,張伯的兒子連忙點頭說是,這時才得知,原來張伯已經失眠了好幾年,自從60歲後晚上就一直都睡不著,只能靠安眠藥助眠,而正是這安眠藥,害了張伯......
  • 70歲老人,長期服用降壓藥,血壓過低,醫生:按時體檢很重要
    70歲老人,長期服用降壓藥,血壓過低,醫生:按時體檢很重要今年70歲的婆婆在之前體檢就查出了有高血壓,而且一直在服用降壓的藥。而且為了測量血壓還給他買了一個血壓測量計,這樣可以方便自己來了解血壓的情況。
  • 「頭孢就酒,說走就走」,吃完頭孢幾天後才能喝酒,醫生提醒
    「醫生!醫生!快、快、快……」幾天前,伴隨著急促的腳步聲,寧波市中醫院搶救室門口攙扶進來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只見他面色蒼白,手捂著胸口,一直氣喘、乾嘔,身上散發著濃濃的酒味。一檢查,這位老伯血壓60/40mmHg(正常值為90-140/60-90mmHg),心率130次/分(正常值為60-100次/分)。
  • 65歲的阿姨膝關節疼痛達3年之久
    很多老人的腿都有一定的問題,張阿姨也不例外。張阿姨今年65歲,這位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準備退休後享受幸福,然而膝關節卻已經興風作浪。自從阿姨膝關節疼痛以來已經3年多了,起初,疼痛是可以忍受的,後來,疼痛開始吃藥,直到現在,病情已經發展到藥物無法緩解的地步,於是他選擇接受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進行治療。
  • 56歲男子高血壓,突然去世,醫生忠告:吃倍他樂克1件事不要做
    上周醫院急診收治了一名突發心梗的病人,56歲的王師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十年,冠心病史三年。平常有堅持吃降壓藥,血壓控制良好,而且王師傅也非常注意飲食,血脂和血糖也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但遺憾的是,王師傅在入院治療3天後由於病情危重搶救無效還是去世了。
  • 飯後多久吃藥 吃藥不注意這些事等於沒吃
    生病的就要吃藥,醫生總是說飯後吃藥,但很少說飯後多久吃藥,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吃藥的問題,飯後多久吃藥最好,以及吃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注意,藥吃不對很有可能無法治病反而傷身哦。飯後多久吃藥每個人都有過吃藥的經歷,那麼你知道吃藥的最佳時間嗎?
  • 飯前吃藥還是飯後吃藥?不同藥物的服用時間有差異
    華龍網5月22日10時訊 生活中,有些患者在就醫問診後拿到醫囑,看到「一日三次,每次三片」便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藥物肯定需要隨三餐服下,但是在「飯前吃藥還是飯後吃藥」的問題上卻犯了難。有人認為吃藥當然要空腹,否則吸收不好;但是也有人認為吃藥都應該在飯後吃,免得傷胃。那麼,到底應該在飯前吃藥還是飯後吃藥呢?
  • 56歲男子痛風亂吃藥20年,竟吃出糖尿病
    原創 騰訊醫典 騰訊醫典56歲的劉先生家住江蘇南京,痛風20多年了。正所謂「久病成醫」,平時一有點疼痛,他就自己給自己當「醫生」,按摸索出來的「套路」吃藥。1個月前,劉先生不小心磕破了小腿,傷口總也不見好。
  • 一個擁抱,81歲老人斷了3根肋骨,醫生:應對骨質疏鬆有妙招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琪 通訊員 楊非柯 高琳81歲的老奶奶平時身體健康,和侄女一個擁抱,竟然斷了3根肋骨。老人缺鈣的後果,就是這樣「恐怖」。溫情一抱,致奶奶肋骨骨折家住雨花區的王奶奶今年81歲,幾天前,闊別30年未見的侄女前來探望她,老人難掩久別重逢的激動心情,與侄女熱情擁抱了一下。
  • 85歲老人,從空腹血糖15降到6.5,堅持做好3件事,血糖悄悄降
    車上載有一名高齡老人,老人在家中飯後休息,突然覺得不舒服,直接就暈倒了,家人趕緊撥打了120。畢竟老人年紀大了,這位病人已經85歲高齡了,身體抵抗力也不如年輕人,所以要隨時注意。不過,家人表示很奇怪,平時老人身體也挺健康的,很少往醫院跑,也不大吃藥!
  • 藥物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吃藥需要注意什麼,防止藥物失效
    對於是飯前吃藥還是飯後吃藥好首先要根據藥物的種類不同而定,絕大多數的藥都是需要飯後吃的,因為藥會對胃產生非常大的刺激,如果飯後吃的話就能夠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對於消炎鎮痛類的藥物必須是飯後吃,因為這種藥物對於腸胃的刺激是非常大的。而抗生素類的藥物較好吸收,相對而言刺激性也不算太大,可以選擇在兩頓餐之間吃。
  • 醫生提醒:小心這種胃痛,可能會致命
    醫生搶救室來了位六七十歲的大爺,因為胃痛難受緊急入院。家長說老人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感覺胃痛,就吃了一些治療胃痛的藥物,但是過幾天又開始疼痛了。今天大爺不僅僅是胃痛難受,而且覺得整個上腹部都難受不已,覺得喉嚨也發緊,吃了胃藥也沒有緩解,不得不撥打120急救電話,到了醫院醫生進行相信檢查後,發現大爺是心肌梗死引發的胃痛。醫生說幸虧送來的及時,不然可能會有致命的危險。家人怎麼也沒想到一個胃痛,就成了心臟病了。
  • 醫生忠告:3個「致命」時刻,很多人不知道
    胡大姐今年65歲,去年查出患有高血壓,醫生叮囑她要按時吃藥,同時在飲食方面和生活習慣上也要多加留意。  但是有時候胡大姐忘了吃藥,當天血壓就會飆升,不久後就感到頭暈,還會心慌氣短,聽之前一起跳廣場舞的夥伴說,「得了高血壓,喝口水都得悠著,不能立馬走動,否則會有危險!」
  • 老年人為何容易失眠?都有哪些表現?吃不吃安眠藥,該怎麼吃?
    根據我國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有超過3億人可能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而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了6成,也就代表著每兩個人中有一個人每周可能至少會面臨1次睡眠困難,淺睡眠,以及睡眠質量不佳的困擾,那麼對於老年人來說為什麼會出現睡眠障礙呢?老年人睡眠障礙都有哪些表現呢?該如何治療或改善?可以服用安眠藥嗎?
  • 他汀藥物傷肝傷肌肉,不能長期吃?醫生闢謠:做好這3點可放心!
    張先生,54歲,2年前確診的冠心病,後醫生建議健康生活,規律吃藥,定期複查。剛開始,張先生能按照醫生的要求照搬,可是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張先生的覺得自己感覺良好,沒有任何不舒服了。他覺得吃不吃藥也沒啥作用,最關鍵聽自己同事說他汀這個藥,能不吃就別吃,因為就是降脂藥,血脂正常了,就可以停藥。再說了這藥副作用太大,傷肝傷肌肉,別沒事找事。人家都說冠心病吃阿司匹林,也沒聽誰說還得吃他汀呀。
  • 若醫生給娃開這種感冒藥,請主動說「不」!
    前幾日,一位27歲的研究生因感冒發熱,就買了多種藥物混著吃,並因自己體重大,還加大了藥物劑量,最終導致過量服用複方感冒藥(對乙醯氨基酚)而肝臟受損,搶救無效身亡。對乙醯氨基酚不是治療感冒發熱的常用藥嘛,怎麼還會致命呢?關鍵在於用藥是否得當。
  • 鄭州同濟醫院路寶霞醫生介紹懷孕了能不能吃藥
    鄭州同濟醫院路寶霞醫生介紹懷孕了能不能吃藥 時間:2020-12-12 12:20 鄭州同濟醫院 鄭州同濟醫院路寶霞醫生介紹懷孕了能不能吃藥?懷孕的時候不能吃藥哦,對胎兒不好。這種說法是真的嗎?我們趕緊來看一下!
  • 78歲老人反覆高燒病因難尋,原是寵物狗惹的禍
    青島一78歲老人反覆發燒8天,肌肉關節酸痛、腹部不適、食慾減退,吃藥也只能暫時控制體溫,然而病因難尋,留觀期還因突發心梗命懸一線。醫院日前經過二代基因測序,發現老人得的是恙蟲病,發熱元兇是「恙蟲病東方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