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白居易《憶江南》

2021-03-01 朗讀公開課

戳藍色字「朗讀公開課」關注我們喲!

 點擊下方音頻,收聽今天的文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這三首詞,實際上是一個整體,每一首隻是寫了其中的一個片段。第一首總的說江南好,第二首回憶的是杭州,第三首回憶的蘇州。

這首詞的詞牌《憶江南》,其實最早不是這個名字,最早是叫做《望江南》。這個詞牌最早在《江南曲子詞》中就有了。後來,因為白居易寫的實在太棒了,所以把曲子的詞牌改為憶江南。

我們先來看《憶江南》的第一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一首啊實際上是泛議江南之好。作者開宗明義就說江南好。為什麼?我們知道白居易祖籍在山西太原,在河南出生,所以總的來講,他是一個典型的北方人。一個北方人為什麼翹起大拇指稱讚說江南好呢?下面他解釋了,說"風景舊曾語」。因為江南的風景是我曾經熟悉的。這個諳字,是熟悉的意思。

白居易怎麼會對江南的風景如此熟悉呢?因為白居易先後在杭州和蘇州擔任過刺史,而在他青少年時期也曾經旅居和漫遊江南,特別是曾經旅居蘇杭。這從他的很多作品當中都能看出來。在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從中書舍人的位置被派遣到杭州擔任刺史。長慶四年,他任滿離開杭州,緊接著在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他又任蘇州刺史。第二年啊因為眼睛患病,所以呢就免去了這個職務,回到洛陽。人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白居易真幸運,在他的有生之年,先後在這人間天堂擔任首席長官,不僅為民謀事,也享盡了人間的美景,享盡了人間的美事。所以直到67歲的時候,也就是唐文宗開成三年,公元838年,他在洛陽擔任太子少傅這樣一個閒職的時候,不由得回憶起了自己在50多歲,甚至在青年時期,在江南一帶,遊業任官所見的江南風景。於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

作者說江南好,這裡的風景我曾經非常的熟悉,那麼到底江南的什麼風光給他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首先,江南的花特別的紅,紅的像什麼一樣呢?紅得像火一樣。他說「日出江花紅勝火",大家要注意,這個火字,那可不僅僅只說顏色,而且還有溫度也是火辣辣的。不僅給我們傳遞了顏色,使我們視覺沖擊,更給我們傳遞了溫度,感受江花的火熱。

「春來江水綠如藍,這裡的藍指的是藍草,是種染料。當時的人們用這樣的草來做染料,染衣服。你可能不知道,據說這藍草的根是我們特別熟悉的一味中藥,你猜猜叫什麼,嗯你說的對,是板藍根。在這裡你萬萬不會想到,詩和我們感冒聯繫在了一起。這裡作者的意思是說,江水真是太綠了,綠的像什麼一樣呢,綠的發青。綠和藍都是為了說江水的清澈,是為了說春天的江水帶給我們極度的愉悅和慰藉。

所以作者說,江南帶給他最大的喜悅就是大紅、大綠、大藍,不僅有色彩而且有溫度。他認為這就是江南風光給他印象最深的地方。

第二首,具體寫,江南為什麼好。作者說,"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哪兩句呢,第一件,「"山寺月中尋桂子"據說杭州的靈隱寺裡,有很多桂樹,沒到中秋佳節就會有很多桂花落在地上。寺廟裡的僧人都說這是月亮中的那個桂樹,月亮的桂樹綻放桂花,你望月就會看到月中桂樹的桂花墜落下來。那麼寺廟裡的僧人往往抬取這樣的桂花。白居易在做杭州刺史的時候,是不是也很想拾幾朵桂花呢?

他在詩中曾說,「在郡六百日,入山十ニ回。宿因月桂落。醉為海榴開。"他自己在詩中注釋說,「天竺嘗有月中桂子落,靈隱多海石榴花也。"可見他在杭州的時候多次前往靈隱寺、天竺寺尋那月中的桂子。但月中怎麼會有桂子呢?這又有一個傳說。據說在月亮中的桂花樹很高,高達五百文。那麼有一個仙人名叫吳剛,因為他學仙之後犯了過錯,所以上天命令他伐這棵桂花樹,可這伐桂花樹怪得很,為什麼?他每砍出一個創傷,這個創傷馬上意合,永遠砍不完,永遠也癒合不完。月中的桂子這個傳說在唐宋時期廣為流傳,一方面杭州的靈隱寺中多有桂花樹,八月桂花飄香,那桂花的香吸引了白居易,也吸引了杭州的市民。

人們更願意相信,在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這地上落下來的桂花正是從月亮中的那棵桂花樹上墜落下來的。唐代的詩人杜甫曾在詩中說,「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如果我們能夠把月亮裡的桂花樹砍掉一些,那麼月光是否會更多一些?辛棄疾後來又典化了這句詩,在自己的詞中寫道,「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沒錯。這兩位詩人都是借用了這樣一個傳說。那麼白居易做杭州刺史期間,我們就可以想像,在那一個朗照的秋月之夜,桂花飄香,紛紛墜落地上,我們的詩人徘徊月下,舉頭望月,俯身看地,來細細地尋覓,是不是真的這朵桂花是從月中落下?所以「山寺月中尋桂子"是作者對於杭州,對於靈隱寺,對於天竺寺最美好,最詩意的回憶。唐代的詩人宋之問,曾經在靈隱寺中說,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可見早在初唐的時候,在寺廟裡頭尋找那月中落下的桂子,就是人們一份詩意的悵惘,詩意的一種行為。

詩人說,還有第二件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郡亭枕上看潮頭"。這也正是宋之問所說的「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件事兒大家都很熟悉,錢塘江觀潮,這是江浙一帶的奇觀。每年從古到今都有很多的遊客前來觀看這個奇景。當錢塘江潮湧動的時候,如海嘯一般呼嘯而來,最高的時候潮峰頭可達3-5米,而這個高差可以達到9-10米。後浪追前浪,一層疊一層,宛如一條長長的白練,大有排山倒海之勢。當潮頭由遠而近之時,潮頭推擁,鳴聲如雷,勢如萬馬奔騰。

在錢塘江觀潮這個習俗由來已久,始於漢魏,盛於唐宋,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成為江浙一帶的習俗。如果去過錢塘江,看過潮水,那麼就知道,這錢塘江潮分為十字潮、線潮、回頭潮。那種氣勢真是無比磅礴。唐代的大詩人劉禹錫曾在他的《浪淘沙》裡說,「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宋代的潘閬在他的詩中說,「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就是白居易,也曾經寫過一首《觀潮》說,「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可見,在錢塘江觀潮,也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在中秋的月夜尋覓桂花這樣一件浪漫的事,一個是在錢塘江觀潮這樣一個壯大的景象。這就是杭州留給白居易最深刻的印象。

再看第三首詞,「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這時候他沒有說"最憶是吳宮",他說「其次憶吳宮」。吳宮也叫館娃宮,實際上就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西施所修建的宮殿。為什麼作者說「其次憶吳宮」呢?因為在這個館娃宮裡,他曾經飲過美酒,看過歌舞。「吳酒一杯春竹葉春竹葉是對吳酒一杯的補充。張華曾在詩中說,「蒼梧竹葉青,宜城九醞鹺(cuō)。「這裡作者之所以說春竹葉是為了跟醉芙蓉相對應,但是我想,這個春竹葉可能不叫竹葉青酒。因為作者在這裡喝的是江南的酒,而竹葉青是在山西。

這裡所說的春竹葉可以解釋成春天釀熟的酒。因為作者曾在另一首詩裡有"翁頭竹葉經春熟",也可以解釋為給喝酒的人帶來春意的酒。在中唐時期,有不少名酒用春字來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等等。「醉芙蓉"是對吳王夫差賞舞形象的描繪。以醉字來形容芙蓉,形容那花就像美人喝醉酒了一樣儀態萬方。至於這個「娃」,實際上是美女的別稱,西施就被稱為吳娃。所以說一者是喝春酒,二者是觀芙蓉醉舞。這是在江南給他留下了美好印象的另外兩件事情。

總而言之,在作者年近七旬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憶江南》。可見江南蘇、杭給作者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為什麼作者會在67歲的時候想起他在南方的這段經歷,特別是南方風光的美好回憶?因為在作者十ーニ歲的時候,由於中原戰亂,他跟隨家人避亂江南,在蘇杭二郡一帶前後生活了長達七年的時間。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在少年白居易的心中,江南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給他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他在15歲時曾經託人帶家信到徐州,並賦詩首說,「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裡餘。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

他在51歲擔任杭州刺史時曾回憶說,我在十四五歲的時候曾在蘇杭一帶漫遊,因為年紀小,所以還沒有辦法參加大人們的宴會,但是覺得那個宴會才調很高,而且蘇杭的郡守至為尊上,當時心裡就想,等到有一天,如果在蘇杭能夠為官一任,那此生足矣!看來,白居易在少年時代的那點小心思,到了中年的時候終於得以實現。白居易先後在杭州和蘇州擔任刺史,留下了大量美好的詩句。比如說我們之前講過的《錢塘湖春行》,就是對杭州西湖最好的描繪。

完成本次練習,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回覆:領取課程  

免費贈予226講音頻圖文朗誦技巧大全(含135講朗誦訓練、50課古詩詞朗誦、21課普通話訓練和20講朗誦技巧)

我們精選了幾個公眾號,內容做得很棒,推薦給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理由:聲樂技巧平臺,唱歌愛好者的聚集地!每天分享歌唱技巧,帶領大家唱好歌

推薦理由:每日分享各類樂器演奏大師們的精彩作品,和您一起聆聽各種樂器的名曲演奏!

戳原文快人一步,欣賞精彩內容轉發朋友圈,點在看

相關焦點

  • 《江南文脈》詩詞篇 06 白居易《憶江南》
    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第一站啊,我們要去的是江南,看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是如何憶江南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這是三首詞,三首詞是白居易用同一個詞調——「望江南」來填寫的。
  • 江南文脈 | 詩詞篇 06 白居易《憶江南》
    憶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第一站啊,我們要去的是江南,看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是如何憶江南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這是三首詞,三首詞是白居易用同一個詞調——「望江南」來填寫的。
  • F33《憶江南三首》(白居易)朗誦踐離
    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時候,江邊盛開花朵顏色鮮紅勝過火焰,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杭州。
  • 白居易《憶江南》,寫盡江南景色美風物美女性之美,讓人心馳神往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豔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詞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憶念與嚮往。
  • 白居易的江南,最憶是杭州
    江南的四季,自然和北方的春天大不一樣。在離開江南的日子,白居易一次次陷入對江南的思念中,如同想念一個遠在他鄉的朋友,又像是想念自己的故鄉。他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說著江南的好,描述著江南的美,帶著驕傲,又帶著終會再見的自我安慰。於是有了著名的《憶江南三首》。
  • 春去夏來,你是否憶江南?
    憶江南(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用的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 題中的「憶」字和詞中的「舊曾諳」三字還說明了此詞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層次:以北方春景映襯江南春景。全詞以追憶的情懷,寫「舊曾諳」的江南春景。而此時,作者卻在洛陽。比起江南來,洛陽的春天來得晚。
  • 白居易很經典的3首詞,描寫江南的溫柔繁華,短短27字流傳1000年
    隋煬帝下江南,想必也是因為江南有一些特性,是他無論如何割捨不下的吧。到了唐代,文人中對江南的嚮往更盛。前有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後有韋莊的「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後者雖然帶著自己的抒情,但無論如何,「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美景還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 白居易很經典的一組詞,學生時代人人必背,27字寫盡江南溫柔繁華
    白居易年輕的時候,曾經三次到過江南,對於江南的景色可謂是戀戀不忘,記憶非常之深刻,才有了這一組詞,記憶中好像了解過《憶江南》詞共有三首,但是也一直沒有關心過後兩首,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 落葉鋪成來此路,清霜凝就去時眸;憶江南十首,清音一曲白人頭
    憶江南《憶江南·怎堪舒》(詞林正韻第四部 白居易體)殘秋盡,秋盡寂歸途。憶江南《憶江南·白人頭》(詞林正韻第十二部 白居易體)殘秋盡,秋盡長亭幽。憶江南《憶江南·意彷徨》(詞林正韻第二部 白居易體)殘秋盡,秋盡意彷徨。
  • --《憶江南》
    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 折斷花枝折斷柳,醉憑水榭醉憑欄;淺析短小婉約經典詞牌憶江南
    古典君分享九首短小婉約的經典詞牌《憶江南》,傾訴留戀之情之外,淺析一下這個詞牌的特點及寫作要求。歡迎朋友們多多指教為謝!——皛玊題記《憶江南》,本為隋唐時期詞牌名平韻格,單調,小令。據傳,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為悼念愛妾謝秋娘所作,本名《謝秋娘》。後來,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詞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為《憶江南》。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憶江南》《小兒垂釣》《憫農》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憶江南》《小兒垂釣》《憫農》第一篇:《憶江南》作者:「唐」白居易全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能不憶江南?意思理解:江南真美好啊,那兒的景色我過去曾經是非常熟悉的。明媚的太陽升起,照耀著江兩岸的百花,那個紅豔豔啊,簡直比熊熊火焰還要紅,還要明亮。那江水呢,碧綠碧綠,簡直濃得接近藍色了。你說,我能不思念那個地方嗎?
  • 白居易詩詞精選
    1 詩 五言絕句 南浦別白居易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5 詩 七言絕句白居易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6 詩 七言絕句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江南憶三兄弟亮相,各有不同寓意
    北京時間4月3日,2022年杭州亞運會吉祥物今日亮相,江南憶三兄弟:琮琮、蓮蓮和宸宸亮相,以機器人為造型的他們三人分別代表:良渚古城遺址、西湖和京杭大運河。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是一組承載深厚底蘊和充滿時代活力的機器人,組合名為「江南憶」,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融合了杭州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和創新基因。值得一提的是江南憶三兄弟除了非常可愛之外,還有不同的寓意,其中「琮琮」以機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名字源於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
  • 亞運會吉祥物設計者:「江南憶」是對杭州美好回憶的提煉
    杭州亞組委 供圖中新網杭州4月10日電(記者 張斌 實習生 胡丁於)「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江南憶』是對我們在杭州最美好回憶的提煉,這是設計的初衷。」杭州亞運會吉祥物設計者張文和妻子楊毅弘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 子云周讀:五品「詩王」白居易暨揚雄文化之立志與耕讀
    導讀一:                           江南好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白居易的名句「春來江水綠如藍」,其中的「藍」字並不是指顏色
    在浩瀚的中國詩歌海洋中,江南總是詩人們寫不盡的地方。江南的煙雨,江南的花,江南的女子……都是那樣的讓人心生嚮往。唐朝著名的詩人白居易,就曾做過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在他的青年時期,也曾漫遊蘇杭無限風光。因此,對江南的風物習俗了解很多。
  • 童年的江南是什麼樣子的?歌曲《憶江南》,帶您回味江南水鄉
    童年的江南是什麼樣子的?歌曲《憶江南》,帶您回味江南水鄉 原標題:童年的江南是什麼樣子的?
  • 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吉祥物「憶江南」全球發布
    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是一組承載深厚底蘊和充滿時代活力的機器人,組合名為「江南憶」,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融合了杭州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和創新基因。杭州亞運會吉祥物「琮琮」「蓮蓮」「宸宸」。直播截圖杭州亞組委介紹,三個吉祥物分別取名「琮琮」「蓮蓮」「宸宸」。
  • 探究白居易的白蓮花情結:先問江南物,檢點白蓮花
    實際上那時候的西湖,被白居易疏通河道,遍植楊柳,平湖如鏡,荷花並非如後來講的,是西湖勝景,接天蓮葉無窮碧是宋朝的事。 但是白居易在蘇州看到了一種純粹的白蓮花。這種白荷花肯定是古老荷花在江南的一個種類,當代荷花圖鑑裡,可以看到白荷花的盛產產地,福建建寧,江西廣昌永豐。這可以證明純粹而美的白蓮花產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