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多說,直接上圖上數據,2020年上半年的全國城市GDP排名。前十名裡找不到山東省的城市,這讓我非常驚訝。山東怎麼了?濟南作為一個省會城市,GDP是廣州的一半,竟然不如三線城市的GDP。這……
青島市GDP是山東第一,也才排到13名。其實詳細看一下,前十名裡面只有一個北方城市。
我們再對比一下2019年同期的數據,濟南排名20,青島排12。對比之後發現,排名其實下降了。下降的原因從數據看其實很簡單,濟南的GDP增速明顯不如廣州、武漢等南方城市,廣州、武漢、成都近年GDP增速都是雙位數,而濟南只有9%,也不低,但是相對來說就低一些。
我們繼續翻看更早的數據,會發現濟南從來都進不了前20名。青島擠進前十也比較難。但是與其他二線城市相差也不很多。
進而,我們再分析一下全國各省的GDP,根據網絡的數據,2019年山東省全省GDP排名在廣東和江蘇之後,全國第三。我們發現從全省排名來看,山東總量和廣州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但是這也印證另一個推論:山東省的城市排名雖然不強,但是全省排名還是很強的。這表明山東省的城市發展比較均衡。同時趕上廣州是很難實現的。
山東省這些年為什麼沒了動力呢?被江蘇超越。其實還是有很多原因。
第一點,山東國有企業在全社會的佔比過重。國有企業重多,而且殭屍企業比較重,民營企業佔比則相對來說要少。雖然在近幾年有所進步,但是仍然存在這樣的問題。國有企業搶佔社會資源,民企就缺乏活力。
第二點,營商環境較弱。在山東人的心裡,考公務員坐官才是人生目標,搞經營創新的企業一般都會被認為不務正業。所以山東創新創業環境還很差。全國排名靠前的高科技企業,幾乎沒有山東的;龍頭網際網路企業也沒有山東的。
第二點,金融知識普遍不足。金融資本是商業的血液,在山東這樣體量的經濟之下就應當有一個強大的金融行業。但是其實不然,山東的金融行業嚴重缺乏。雖然也在近幾年有所發展,但是你會發現很多仍然是國企。坦白來講,很多山東人仍然是缺少金融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