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時間對於人類歷史只是滄海一粟,但20年對於一個城市就有可能是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的城市20年時間迅速崛起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有的城市從默默無聞到成長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而有的城市漸漸沒落直至消散在人們的視野中。
我們來看一下近二十年有哪些城市崛起哪些城市沒落。
2000年中國前二十強城市排名:
第一上海經濟總量4551億元。
第二北京經濟總量2479億元。
第三廣州經濟總量2376億元。
第四深圳經濟總量1665億元。(深圳1978年改革開放20年間從一個人口不足百人的小漁村崛起為擁有百萬人口與上海、北京、廣州齊名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速度)
第五天津經濟總量1639億元。
第六重慶經濟總量1590億元。
第七蘇州經濟總量1541億元。
第八杭州經濟總量1383億元。
第九成都經濟總量1313億元。
第十武漢經濟總量1207億元。
前十強城市排名基本沒有與2020年十強城市排名基本一致並無太大變化。唯一變化是20年後重慶超過廣州經濟排名位居第四,十強城市變化最大莫過於天津(四大直轄市之一)2020年天津經濟跌出十強被南京超越下滑至十一位。
我們再來看一下20強城市排名:
第十一無錫經濟總量1200億元。
第十二寧波經濟總量1176億元。
第十三青島經濟總量1150億元。
第十四瀋陽經濟總量1119億元。
第十五大連經濟總量1111億元。
第十六泉州經濟總量1045億元。
第十七大慶經濟總量1029億元。
第十八南京經濟總量1021億元。
第十九福州經濟總量1003億元,石家莊經濟總量1003億元,哈爾濱經濟總量1003億元。
前二十強城市20年間變化可以用跌宕起伏翻天覆地來形容,無錫、寧波、青島泉州排名基本沒有大的變化,城市經濟發展比較穩定,南京經濟20年後從18名迅速崛起經濟總量在2020年力壓天津成功晉級十強城市。
「國際莊」排名已經滑落至35位,而東北經濟開始全面倒退,東北城市瀋陽下降至34位,跌出三十強城市,大連下滑至29位,即將跌出前三十強,哈爾濱更是直接跌到了47位,即將跌出前五十強城市。
最慘不忍睹莫屬大慶市,2000年大慶市經濟總量高於南京比肩武漢、成都、杭州等一線大城市,而如今大慶gdp2568.3億元全國排名第110(2019年數據)已經從準一線城市跌至四五線城市,真是滄海桑田的變化。
2000年長沙經濟總量656億元,2019年長沙gdp11574.27億元經濟增長了將近20倍,全國排名從36名躍升至15名;
2000年鄭州經濟總量738億元,2019年鄭州gdp11589.7億元經濟增長了將近16倍,全國排名從30名躍升至16名,鄭州還是國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
2000年佛山經濟總量957億元,2019年佛山gdp10751.02億元經濟增長了將近10倍,全國排名從23名躍升至17名;
2000年南通經濟總量736億元,2019年南通gdp9383.39億元經濟增長了將近12倍,全國排名從31名躍升至19名;
2000年西安經濟總量689億元,2019年西安gdp達到9321.19億元經濟增長了將近13倍,全國排名從34名躍升至22名,西安2020年經濟必將突破萬億;西安還是國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
2000年東莞經濟總量490億元,2019年東莞gdp9482.5億元經濟增長了將近20倍。
東莞經濟總量全國排名從54名躍升至23名;從三線城市晉級成為準一線城市。
20年間大慶從一線城市變成四線城市,最令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