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20強大洗牌,鄭州、長沙崛起,東莞、南京成為大黑馬

2020-12-11 網易新聞

最近有一個很熱的話題,那就是在我國十大經濟城市中,忽然發現北方僅剩下北京1個城市了(而作出這個判斷的依據是基於南京今年有望進入前十取代天津),話語之間透露出驚奇和恍然大悟的感覺,令人不勝唏噓!其實,北方城市排名的後退,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而且是愈演愈烈!而今天,紅葉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最近20年,我國城市經濟20強的排名變遷,看看北方這些年有哪些城市退出了前20強?

一、20年時間,天津從前五退到第十名

在最近的20年時間內,我國十大經濟城市雖然還是那10個城市,但是排名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先來看看排名上升的城市。首先是深圳取代廣州排名全國第三,隨之而來的是「北上廣深」變成了「北上深廣」,深圳走上了高光時刻。隨著天津的後退,重慶、蘇州各遞增一個名次;成都、武漢超過杭州,同樣排名上升。

而在十大城市中,要說排名後退最快的無疑是直轄市天津,從全國第五後退到了第十,後退了5個名次,而且第十還是岌岌可危,即將被南京所取代。而天津退出前十,可以說是整個北方城市的徹底失守。除了天津排名後退以後,還有廣州和杭州,廣州被省內的計劃單列市所取代,杭州則被內地兩個強省會城市超越,在內地做大做強中心城市政策的支持下,強省會城市正在快速追趕沿海城市。

二、北方5個城市退出我國城市20強,其中4個為東北城市

我們再看看前20強中的第11名至20名的10個經濟強市,看看它們的排名有什麼變化?首先是5個城市退出了前二十強,它們分別是瀋陽、大連、大慶、石家莊和哈爾濱,這5個城市都是北方城市,其中瀋陽和大連都屬於遼寧省,大慶和哈爾濱則都屬於黑龍江省。而東北4城退出前二十強,見證了這些年東北經濟的衰退。

與此同時,我國共有4個城市成功擠進了前二十強。新進入我國經濟城市前二十強的分別是鄭州、長沙、東莞和濟南,分別有兩個南方城市和兩個北方城市;而且其中鄭州、長沙和濟南都是省會城市,說明最近二十年強省會戰略效果顯著,經濟實力快速增長,不僅已經遠遠超過了省內普通地級市,而且還超過了沿海地區的一些經濟強市。而北方五市退出前二十強和鄭州、長沙上榜二十強,說明在東北地區衰退的同時,我國中部地區正在迅速崛起!

而前二十強城市中,除了瀋陽、大連、大慶、石家莊和哈爾濱等5市退出以外,還有一個南方省會城市退出,它就是福建省省會城市福州;而且不僅福州排名後退,同屬於福建省的泉州市,近20年排名也下滑了20個名次。由此可見,不僅北方城市排名下滑,東南沿海地區的福建省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而導致福建排名後退的原因應該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對於以外向型經濟為的城市影響是非常大。

三、近二十年,東莞、南京成為最大的黑馬

在最近20年時間內,處於頭部城市的20強,跑出了2匹大黑馬,第一個就是廣東省的東莞,由第54名強勢進入前二十強,可謂是跑步前進。東莞可以說是因禍得福,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讓「世界工廠」黯然失色,但是同時也給了它一個涅槃重生的機會,東莞正式藉此次機會,開始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最終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由全國第54上升至19名。

第二匹黑馬就是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由全國第18名上升至第11名,而且正在衝刺前十,今年有望正式進入十大經濟城市行列,強省會戰略在江蘇省一樣的好用。而隨著南京的強勢崛起,江蘇省昔日的老二無錫,則下滑了兩次名,由11名下降到13名;另外北方老牌經濟強市青島也下滑了1名。最穩定的是計劃單列市寧波,二十年保持排名不變。

四、珠三角城市群繼續上升,京津冀城市群開始下行

在城市群方面,珠三角城市群繼續保持高速發展,佛山、東莞排名都上升了;而與之相反的則是京津冀城市群,天津、石家莊排名都下降了,天津即將退出前十,石家莊早已退到全國第36名。長三角城市群城市整體也處於上升趨勢中,長江中遊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城市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排名均出現了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我國城市20強大洗牌,瀋陽衰退,鄭州、長沙崛起,南京成為大黑馬
    與此同時,我國共有4個城市成功擠進了前二十強。新進入我國經濟城市前二十強的分別是鄭州、長沙、東莞和濟南,分別有兩個南方城市和兩個北方城市;而且其中鄭州、長沙和濟南都是省會城市,說明最近二十年強省會戰略效果顯著,經濟實力快速增長,不僅已經遠遠超過了省內普通地級市,而且還超過了沿海地區的一些經濟強市。
  • 長沙被人低估的二線城市!內循環助推長沙崛起!
    當前我國的經濟版圖正發展著深刻改變,其中城市格局迎來大洗牌,北上廣深依舊處於我國城市階梯的金字塔頂端,伴隨著改開紅利的深入挖掘以成都、武漢、重慶、南京、杭州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正逐漸從二線躍升成為「比肩北上廣深」的新高地。
  • TOP20城市大洗牌,誰在崛起,誰掉隊了?
    文|凱風有的城市在擠水,有的城市在狂飆。過去一年,中國城市經濟格局再度發生變化。某些老牌二線城市遭遇擠水,排名大幅下降;一些新晉二線城市GDP順勢大躍進,TOP20城市再次面臨大洗牌。誰在崛起,誰掉隊了?
  • 內循環進入長沙時代?長沙被人低估的「價值窪地」!
    當前我國的經濟版圖正發展著深刻改變,其中城市格局迎來大洗牌,北上廣深依舊處於我國城市階梯的金字塔頂端,伴隨著改開紅利的深入挖掘以成都、武漢、重慶、南京、杭州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正逐漸從二線躍升成為「比肩北上廣深」的新高地。
  • 20年中國城市排名東北城市全面「淪陷」南方城市迅速崛起
    20年時間對於人類歷史只是滄海一粟,但20年對於一個城市就有可能是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城市20年時間迅速崛起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有的城市從默默無聞到成長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而有的城市漸漸沒落直至消散在人們的視野中。
  • 長沙合併株潭是長沙崛起的關鍵!長株潭將成為武漢最大的對手
    從今年乃至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國的發展的主旋律其實就是:中西部他們策動著我國經濟大戰略「內循環」;一場基於新時代的戰略、經濟大轉移已經來到了。
  • 我國中部「一哥」城市之爭,武漢、長沙、鄭州,誰將獲得認可?
    眾所周知,迄今為止我國各大城市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城市的綜合實力也顯著提高,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城市整體實力不太好,因此,國家響應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的號召,經過這樣多年的建設發展,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優秀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崛起了很多優秀的城市。
  • 最新GDP百強城市榜,南京重慶實現反超,蘭州烏魯木齊成黑馬!
    一直以來百強城市就是我國經濟的主要締造者,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2019年,GDP百強城市表現優異,經濟總量在全國佔比高達70.5%,且佔比在不斷增加 。截止目前,2020上半年GDP百強城市榜單也已經公布,百強城市總量佔比又提高了0.5%,達到了71%。
  • 1990-2019年資金總量25強城市興衰變遷,深蘇莞崛起,排名大洗牌
    本文選取2019年金融存款前25強城市(長沙、佛山、長春等城市無1990年數據,所以空缺),通過對比1990年時的數據,看看他們30年的數據變遷。1990年各市排名199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開始沒多少年,各地經濟規模都不大。下表中有些城市的資金總量根本是進不了全國前25強的。
  • 「新一線城市」排行榜出爐!鄭州排名反超長沙,河南還有這些地方入圍
    2016年的排行榜中15個新一線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南京、重慶、西安、長沙、青島、瀋陽、大連、廈門、蘇州、寧波、無錫。改變從2017年開始。當年,鄭州首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而且是突然躍出的一匹黑馬,在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中位於第12位,在青島之後,大連之前。
  • 內循環時代,這些城市即將崛起!
    尤其是在高層提出「內循環為主」之後,國內城市格局也將迎來大洗牌時刻。沿海外貿型城市不再吃香了?內陸城市將迎來爆發?哪些產業能成功擁抱這輪紅利?哪些城市的優勢將被內循環放大?哪些城市的弱點將成為發展障礙?
  • 城市大洗牌,深圳超香港、鄭州超長沙、重慶超廣州,都是真的嗎?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城市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所有人都互相追逐,獲得良好的排名,其中出現了許多黑馬城市,而後來者則最為樂觀,他們相信他們一定會超越之前的城市,結果真的可能嗎?二是看好鄭州,認為鄭州可以「超越」長沙,鄭州是河南省省會,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並被選為國家中心城市,湖南省省會長沙,是長江中遊的中心城市之一,鄭州和長沙陷入了激烈的競爭,鄭州在2019年以15億元的GDP領先於長沙,因此鄭州開始超越長沙,真?
  • 南京、杭州、長沙、青島、濟南誰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可能性最大?
    有網友向我提問:「南京、杭州、長沙、青島、濟南、福州和昆明,誰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可能性最大?」(因為標題字數有限,故隱去了福州和昆明,閱讀下文後相信大家也能理解)以下是我針對該網友的回答,分享給大家供有相同疑問的朋友參考,僅僅是參考,不求大家全部認同。
  • 鄭州這匹罕見快速崛起的「黑馬」,是如何一步步逆勢崛起的?
    8月18日,國內首份城市數字治理指數榜單出爐。榜單一出,最讓人吃驚的不是拔得頭籌的杭州,而是力壓蘇州、東莞、西安等一眾城市取得第7的鄭州,其數字治理指數僅次於廣州。不僅是數位化能力,這座雄踞中原的國家中心城市,近幾年發展氣度恢弘,大有逆襲之勢。
  • 鄭州、合肥、長沙,誰是武漢之後中部經濟崛起的下一個希望?
    、長沙、合肥、南昌、武漢,目前是一虎配四狼的狀態,武漢以其強大的交通樞紐地位,以及超然的副省級地位,經濟遙遙領先於其他四城,而其他四城,目前已經卯足幹勁,隨時準備追趕並超越武漢這個中部一哥。 1、鄭州,據天下之中,有交通之利,河南一億人口,有人口之利。   天時地利人和,鄭州已得其二,可以說潛力巨大,但是鄭州之地,多年積貧積弱,要想突然崛起,沒有穩固根基,談何容易?
  • 長沙高收入城市?剛剛,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出爐,長沙榜上有名
    其中,江蘇有三座城市上榜,廣東、浙江分別有兩城上榜。人均GDP在1.5-2萬美元區間的高收入城市第二梯隊,包括長沙、佛山、南通、青島、福州、合肥、泉州、東莞、鄭州和濟南10座城市,也集中在中東部。前十強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上海、北京、深圳依舊是最頭部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共有11個城市前三季度GDP突破萬億,不過遺憾的是天津前三季度GDP雖然突破萬億,但是首度退出前十強,被武漢,南京等強市趕超。
  • 北方這些新興城市正逐漸拉動北方崛起!
    隨著天津、南京公布前三季度GDP,天津前三季度GDP總和為10095億,同期南京為10601億,我們發現南京已經從總量上實現了超越天津,南京邁進前十城,而天津則退出了前十城。前十城之內北方僅帝都還在堅守,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認為今天的中國經濟版圖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大南方時代」;而北方則全境失守,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鄭州、佛山。此外,2019年末GDP...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逼近3萬美元高居首位,萬億GDP城市中僅重慶落榜】2019年末,GDP達萬億元的城市有17座,按照GDP突破萬億的時間順序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長沙、無錫、寧波、鄭州、佛山。
  • 湖南一「崛起」地區,有全國獨有的菊花石,海泡石儲量居我國首位
    湖南在我國我國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湖南也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大省,根據考古發掘出的證據,湖南這個地區在約20萬年前便已經有人類在此活動了。湖南的經濟實力也絲毫不弱,其境內主要發展的產業為:農林牧漁業、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等等,各有優劣。在2019年全年湖南的GDP高達39752.12億元,實力也不容小覷,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第9名。
  • 296城排名:南京長沙進前十,西安亮了,東莞泉州逆襲
    第五到第十的城市為: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這個前十的組成,與GDP十強城市有些許差別。比如,長沙的GDP就未進入前十。相應的,GDP長期排名前十的天津、蘇州,則都未進入營商環境前十。但是,在營商環境十強城市中,擁有重慶、成都、長沙、武漢四大中西部城市。這表明,在大城市的比拼上,中西部地區其實差不多已經可以和東部地區的大城市平起平坐。這個其實並不難理解。首先,像成都、長沙等城市的快速發展,本身就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