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又是梔子花開時,古詩詞裡的梔子花,結子同心!

2020-12-23 品讀好詩詞

「盡日不歸處,一庭梔子香」。梔子花已經開了。梔子在暮春夏初的時候開花,花期很長,次第開放,可以持續整個夏季,一直開到早秋時節。梔子花,六瓣平鋪,更有重臺,花色潔白無瑕,花香清新馥鬱,沁人心脾。

梔子花也叫「同心花」,梁代徐悱之妻劉令嫻有「同心何處切,梔子最關人」的詩句,於是後世常常把梔子和同心聯繫起來,表明共結同心的情意。

梔子

宋-顏測

濯雨時摛素,當飆獨含芬。

豐榮殊未紀,銷落竟誰聞。

初秋行圃四首

宋-楊萬裡

小小園亭亦自佳,晚雲過雨卻成霞。

爛開梔子渾如雪,已熟來禽尚帶花。

水梔

宋-張鎡

拳石泓泉媚淺沙,孤根蟠窟養清華。

細看六出瑤英小,薝蔔分明是雪花。

致盆梔子於同年樓大防天官

宋-袁說友

一輪月影漲幽香,碧玉釵頭白玉妝。

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壽萱堂。

甲子春日

宋-周紫芝

海棠枝上曉鶯啼,梔子花邊蛺蝶飛。

貪看遊蜂偷蕊去,不知雙燕得泥歸。

四月下旬見黃梅水梔花

宋-陳宓

人間桃李漫春風,流水飛埃過眼空。

誰信黃梅深院靜,水梔如玉映群紅。

劉平甫分惠水梔小詩為謝

宋-朱熹

年來衰懶罷書淫,偶向盆山寄此心。

何事涼陰老居士,便分幽賞助清吟。

梔子花

金-李龏

小樹深叢絢綠華,闢邪香冷玉無瑕。

薰風只是能奇絕,疑是經春大雪花。

梔子畫眉圖

明-李禎

薝蔔初開雪亞枝,枝頭好鳥立成痴。

少年京兆風流處,似汝花間對語時。

梔子花 其三

明-梁以壯

漫把瓊姿傍翠鈿,著於微月更堪憐。

如何共對閒無語,怪得時人喚白禪。

孟蜀官詞

明-範汭

猩紅梔子藝成林,復砌勾欄日映深。

隔院似聞催羯鼓,先開一朵是同心。

菩薩蠻-梔子花

清-江瑛

一枝斜倚闌幹外。素紗衫子嫣然態。

粉淚溼香羅。空階涼月多。

秋魂誰喚起。憔悴西風裡。

冷豔紅褪香。有人愁晚妝。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古詩中的梔子花,古人如何表達梔子花的美?
    在這梔子花吐香溢芳的日子裡,讓我們捧讀詩書,吟誦一下跟梔子花有關的佳詞麗句,在古詩詞裡欣賞梔子花,是不是也別有一番滋味縈繞在你的心頭呢。光宅寺詩南梁-劉令嫻長廊欣目送,廣殿悅逢迎。何當曲房裡,幽隱無人聲。兩葉雖為贈,交情永未因。同心何處切,梔子最關人。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平安,承載著中國人內心最簡單的願望與祝福!
    ,古詩詞裡的平安,包含著無盡的祝福與牽掛! 憶鄭元甫 宋-許棐 千裡歸來面蒼玉,不煩時復報平安。 送吳思學還鄉 明-王佐
  • 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
    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時間:2021-01-14 23: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 大寒,一年中最嚴寒的季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 【詩詞鑑賞】又是一年立冬時,十首立冬​的古詩詞裡,感受立冬的...
    立冬時節,十首立冬的古詩詞裡,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的是陣陣冬天的暖意! 煙雨館立冬前一日 宋-葛紹體 西鄰蕉向熟,時致一梳黃。 立冬 宋-林希逸
  • 詩詞鑑賞-歲歲櫻花樹樹春,古詩詞裡的櫻花,滿樹爛漫,如雲似霞
    採桑子-梅花謝後櫻花綻宋-趙師俠贈木下順二現代-老舍小院春風木下家,長街短卷插櫻花。十杯清酒千般意,筆墨相期流錦霞。往期回顧:20首春雨詩詞,一朝春雨過,萬物皆清明詩詞鑑賞-十二首春柳古詩詞,感受春之勃勃生機,感受春柳之美8首最美的早春詩詞,時光靜雅,沉醉在著春光中!
  • 【詩詞鑑賞】寒露觀紅葉,一起欣賞古詩詞裡的紅葉吧!
    霜葉紅於二月花,一起欣賞古詩詞裡的紅葉吧! 醉中對紅葉 唐-白居易 卻笑陶潛歸慄裡,東籬寂寞對黃花。 山前紅葉 宋-張嵲
  • 掌握這幾點古詩詞鑑賞不成問題
    古詩詞鑑賞題是語文科目中必考的一大題,包括的題型一般為詩句鑑賞,詩詞情感分析以及字眼解析。作為一道必考題,古詩詞鑑賞讓很多人頭疼,情感分析不正確,詞牌名套入詩詞解析,分不清哪一句,哪一字是詩詞重點。一不小心就翻了車丟了分,等到老師講解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怎麼簡單我怎麼想不到。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所以詩人就會經常使用「典故」來增強詩詞的感情色彩。
  • 超全總結:幫你搞定中學古詩詞鑑賞!
    古詩詞鑑賞是歷年中考的必考題型,屬於難度較高的題型,失分率也相對較高。但其實古詩詞賞析是有題型規律的,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失分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詩詞鑑賞的基礎積累,二是缺乏相關閱讀解題技巧。下圖為詩詞常見意象意義。意境是詩歌鑑賞中與意象同等重要的另一個概念。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是詩人強烈的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的交融。它是詩人詩歌創作追求的目標,也是鑑賞評論作品的重要標準。
  • 讀三首古詩詞,看梔子花向我們一路走來
    在常見的花卉裡面,最香的莫過於桂花、蘭花和梔子花。桂花是喬木,它高大魁梧,一陣風吹來,它的香氣可以飄飛好幾裡地而不消散。 梔子花是現在唯一可以佩戴的花,沒有人會笑話。戴在頭上,或者別在扣子眼裡,這個是很常見的。越是上了年紀的人越是喜歡,甚至有的男子漢也敢於在胸前口袋上插一朵。 說起這梔子花,它是我國自己固有的花,不像石榴花那樣是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的。所以在古詩詞裡,前人很早就歌詠過梔子花,下面我們就來舉幾個例子。
  • 「衝關大語文」古詩詞鑑賞——約客「南宋」趙師秀
    衝關品鑑賞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詩歌前兩句寫景,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江南夏雨圖。這兩句詩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現出在夜深人靜之時,詩人獨自期客而客人卻始終沒有出現時的獨特心理感受。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 瘋狂大象古詩詞,部編人教版同步課堂指定篇目學習
    中小學生都會背的古詩文,提前收藏,成功的秘訣在於:永遠趕超別人一步~瘋狂大象古詩詞輕課程從部編人教版課程同步,詩詞,朗誦,配音,書寫練習,鞏固,拓展創作等方面入手,以孩子的視角設計了一系列童趣的「學習激勵」,讓孩子天天都想學。
  • 古詩詞鑑賞|人稀路靜雪紛繽,正值鍾馗捉鬼神
    題記(抗擊疫情詩詞之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呼百應抗擊疫情、戰病毒,眾志成城送走瘟神、打硬仗!致敬逆行者,神州春光美。推薦讀睡詩人古詩詞《市景》文/楊柳飛絮臨窗眸市景,靜謐未聞聲。疫患驚風起,街頭不敢行。
  • 「詩詞鑑賞」十首絕美的春歸古詩詞,送別春天,準備迎接初夏吧!
    十首絕美的春歸古詩詞,送別春天,準備迎接初夏吧!春歸唐-杜甫苔徑臨江竹,茅簷覆地花。別來頻甲子,倏忽又春華。春歸宋-俞桂青青結子在梅梢,方見春來夏已交。認得主人雙燕子,香泥銜去理新巢。
  • 【詩詞鑑賞】今冬首次寒潮來襲,在古詩詞中感受冬日的苦寒!
    古人面對冬天的苦寒,留下許多美麗的詩詞墨章,請跟隨好詩詞一起,在古詩詞中感受冬日的苦寒!即使冬日的那份清寒,亦是溫婉的美,縱然白雪飄飛,也靜好篤定! 苦寒吟 唐-孟郊
  • 《梔子花開》八大看點揭秘 電影主題曲插曲匯總
    《梔子花開》八大看點揭秘 電影主題曲插曲匯總主題曲插曲:《梔子花開》、《再見再見》、《年少有你》、《另一個自己》  由何炅執導,李易峰和張慧雯主演的青春電影《梔子花開》於今日(7月10日)全國公映。
  • 「詩詞鑑賞」大暑已至 萬物榮華 大雨時行,古詩詞中的大雨!
    大暑已至,大雨時行。之後的日子裡,傾盆大雨將可能隨時直瀉而下。在中國的古詩詞中,有許多描寫大雨的詩句,唐詩人韋莊曾用「江村入夏多雷雨,曉作狂霖晚又晴。」描寫暴雨的場景,而宋代詩人陸遊用「風怒欲掀屋,雨來如決堤。」描述暴雨的雨勢,毛爺爺曾說:「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 「一起讀詩詞」記成語=背古詩,尋找藏在古詩詞裡的成語
    小學友們,這是不是很有趣,我們現在說的很多成語竟然都是千百年前那些大才子們寫在詩詞裡的,所以我們才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雖然我們不能把古往今來,那些流傳千古的名章佳句中隱藏的成語都總結出來,但是左左老師還是查找了一些資料,為大家總結了一些,快來閱讀積累吧!1、江山如畫:指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常用來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 30年老教師:初中古詩詞鑑賞無非就這30首,勤學苦練,3年不扣一分
    30年老教師:初中古詩詞鑑賞無非就這30首,勤學苦練,3年不扣一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國是一個詩詞盛行的國家,中國古詩詞浩如煙海,每首詩都飽含詩人豐富的情感。詩詞茫茫,情感戚戚,把握詩詞的情感,是讀懂詩詞的關鍵。而在我們的語文考試當中,這塊的學習也是我們語文的必考內容之一,古詩詞鑑賞作為語文考試的重點,很多孩子基本上得不到分,那麼,關於古詩詞鑑賞這類題型,孩子們究竟該怎麼去掌握好呢?
  • 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聯手國學大師講活古詩詞
    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在「把國學唱成兒歌」的視頻短片中,孩子們身著中國古典服裝,在故宮初雪的場景中用清澈的嗓音唱響經典詩詞,盡顯古詩詞的聲韻、格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