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
--巨石寫意花鳥畫作品印象
文:陌上寒煙
「雲臥雪聲急,庭樹颯以秋。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這是清代湘人大滌子石濤於廣陵仲秋在一枝閣題畫中寫下的詩文,溯回到東晉,嵇康在為其兄長嵇喜送別中寫下的「手揮五弦,目送歸鴻。俯仰自得,遊心太玄」的詩句同樣是令人拍案叫絕。
石濤和嵇康雖然所處時代和社會環境不同,但都試圖通過文字來抒發自己的情懷,表達出曠遠蕭散的胸襟以及超邁絕倫的氣度。而延伸到繪畫領域,不論是石濤的「不系之舟」,還是東晉顧愷之為嵇康詩文作畫時所體悟出的「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都進一步闡明了氣韻生動和意境營造對繪畫的重要性。而在對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巨石深入了解後,借用石濤的「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來詮釋其人及其筆下的寫意花鳥畫作品,竊以為都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以飽滿的創作雄心,繼古開今的思想理念,奔放不羈的藝術想像,以及酣暢淋漓的筆墨氣度,在寫意花鳥畫的道路上殺出重圍並取得不斐的成績,對於巨石來說,僅憑對藝術的由衷熱愛是不夠的,長期必要的堅持才是達到成功的坦途。而在求索的路途中所經歷的艱辛,自是常人無法企及的。
好在一路走來,既有專業藝術學院紮實的藝術功底為基石;有對中西方哲學的探索、對中國畫理論的研究;有師法自然,對自然物象窮盡其理、嚴謹求實的寫生;有堅持不懈對歷代花鳥畫經典作品的臨摹;有長安畫派及近現代各藝術流派創新思路的影響;有詩、書、畫、印等全面的藝術學養和深厚的文化、藝術積澱,加之亦有耐得住寂寞大隱隱於市的隱逸之心,這無一不是巨石藝術走向成熟的必要因素。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巨石藝術草創之初,便以作品《盼》榮獲陝西省青年美展一等獎;2009年,作品《和諧曲》一舉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並被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貴賓廳永久收藏;2010年底,《巨石中國畫作品集》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陝西畫壇;2012年,巨石以卓越的藝術成就入選「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十人之列,受中國美協派遣前往墨西哥進行為期三個月考察研究。在研修過程中,巨石走遍墨西哥、美國、古巴等國家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院校,從歷史文化著手,清晰地對墨西哥美術進行了一次梳理,著重研究了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墨西哥「壁畫運動」,並與中國「長安畫派」作了比較美術研究。回國後編撰出版的著作《墨西哥近現代美術研究與思考》更是令美術界為之驚嘆……
多年以來,巨石暢遊在文化和藝術領域之中,博採眾長、內外兼修,在致力於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寫意花鳥畫筆墨精髓的同時,把清代石濤「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主張加以深化,不斷地進行寫意花鳥畫藝術的拓展與創新。其筆下的作品,從古入手,既承襲了宋元文人畫的「畫中有詩、境生象外」的審美理念,又著重汲取了明清及近現代徐渭、陳淳、八大山人、金農、吳昌碩、齊白石等人寫意花鳥畫或簡約明快或排奡縱橫的筆墨特徵,在重視東方人文精神、水墨意境及詩意表達的同時,體現出巨石對傳統、對現代、對筆墨、對文化的深層次思考與解讀。
中國寫意花鳥畫發展至今,不僅僅是對大自然的吟唱,其立意更關乎人事。在寫生的基礎上,在「似與不似」的審美情趣間,借物抒情,以筆達意、以意取神,一筆一墨,立勢取形,都有著生命呼吸的律動,著重通過表現對象的基本形象特徵來傳達創作者內心的真切感受及主觀的審美意韻。因而,在巨石的作品中,雖不乏徐渭的放逸豪爽,八大山人的冷峻孤傲,卻無半點徐渭、八大因特定時代和生活環境而通過作品展現出來的痛苦與無奈,而多了在平和心境下,在觀照描摹中,安靜樸素及簡淨的筆墨意趣。巨石筆下的花鳥魚蟲造型精巧、動感十足,極富生活情趣,讓人在對草木鳴蟲的觀賞過程中心靈得到愜意的舒展,引發人們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同時其作品也表達出希冀大自然與人類和平共處的美好願望。如以溼地回歸、丹頂鶴歸來為創作理念的作品《和諧曲》,在意境妙造的構圖下,在筆墨的濃淡虛實之間,將丹頂鶴飄逸的風姿以及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景描繪出來,堪稱反映生態題材的美術力作。
中國畫自古重視筆墨,所謂唐人用筆,宋人用墨,元代以後變化無窮。巨石的寫意花鳥畫以水墨為主體語言,講求水墨的清透和秀潤。其不僅秉承了明代陳淳的水墨淋漓與秀潤精到,更是將白石老人講求用墨的渾融變化,以及體現在作品中的筆歌墨舞、抑揚疾徐的動人韻律,使人見物象而不見筆墨,卻能處處通靈,處處醒透的筆墨特點融會貫通。其作品《渚邊春秋》、《天淡雲閒》、《澗魚》等,都是通過濃、淡、幹、溼巧妙的用水用墨,以及線與塊面在反差中的組合,較為強烈的黑白對比關係,造成畫面的視覺張力,使畫面虛實相生,物象清新靈動,意境開闊,在筆筆生發中,或如春蠶吐絲或如山澗清泉,每一幅作品都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時空感受,不同的意境感染力,讓人回味無窮。
巨石的寫意花鳥畫作品,在繼承中不斷尋求創新,力圖打破傳統繪畫中構圖、造型、設色等的藝術藩籬。在運筆的迅急舒緩、用墨的濃淡乾濕,布局的疏密錯落、造型的開合揖讓間,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信筆寫來,率性自由,清新灑脫。其注重筆墨意趣和意境的構建,在生命律動中,彰顯出中國畫獨特的藝術魅力。巨石筆下作品,絕無奇巧怪誕之相,而於中正淳樸之中,固本拓新,構築花情鳥趣,使「情與景匯,意與象通」,在追求氣韻生動及詩意呈現的同時,表達出藝術的無限之境,包含著豐富的美學意蘊,寄予了其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精神嚮往。
巨石另有一個筆名叫「孤鶴」,是取自《詩經•小雅》中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在不經意間與我所選用的題目「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暗合。在中國當代傳統大寫意花鳥繪畫逐漸式微的時代境遇中,巨石正以孤鶴般空明澄淨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高雅清逸、卓爾不群的繪畫理念,孜孜不倦的藝術探索,賦予中國傳統大寫意花鳥畫新的美學形式,豐富發展大寫意花鳥畫新的精神內涵和美學內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巨石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成員,陝西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陝西國畫院特聘畫家。黃土畫派研究研究畫家、西安文理學院藝術學院特聘教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1962年生,陝西岐山人。先後就學於陝西鳳師美術專業班、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研究生班。
主要創作方向:寫意中國畫水墨探索。
主要參展獲獎:
1987年 作品《盼》獲陝西省青年美展一等獎;
2002年 作品《秦嶺仙子》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奧書畫展金獎;
2005年 十月作品《爭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中國寫意畫展;
2008年 十月創辦《陝西美術》任執行主編;
2008年 《環青海湖的清風》獲陝西省迎奧運書畫展一等獎;
2009年 七月作品《秋塘》獲第二屆中國西安國際藝術品博覽會銀獎;
2009年 作品《和諧曲》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2010年 作品《和諧曲》被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貴賓廳永久收藏;
2012年 榮獲中國美協「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資格,年度全國十人,我受中國美協派遣前往中美州進行為期三個月考察研修;
2014年 作品《望秋》獲中國文聯成立65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優秀作品獎;
2017年 作品《瑪雅金字塔》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收藏;
2018年 作品《夏陰》參加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文化周"美術作品展走進沙特首都利雅得;
2019年 作品《春暖絲路》獲石魯獎-首屆全國大寫意中國畫展優秀獎;
2019年 參加中老文化旅遊年「國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作品展」,作品《江邊》被寮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9年 參加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國畫作品展。
2019年 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與和平——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國際巡展南非站。
近年來發表《論中國畫的留白與意境》,《現代水墨的趨向思考》等論文。
出版有《鳥語花香》國畫專輯、《巨石畫集》,《墨西哥現代美術研究與思考》等著作。
陌上寒煙 本名王麗娟。陝西省散文學會文藝評論委員會副秘書長;西安市美協油畫藝委會宣傳培訓部部長;高新區美協外宣部主任;長安區作協評論部副主任;中國書畫創作院西安分院執行副院長等。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傳記協會會員等。詩人、藝術評論家、畫家。藝術評論師從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著名評論家陳傳席先生。
微信:mshyms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