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 --巨石寫意花鳥畫作品印象

2021-02-19 華語藝術家

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
    --巨石寫意花鳥畫作品印象

文:陌上寒煙


        「雲臥雪聲急,庭樹颯以秋。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這是清代湘人大滌子石濤於廣陵仲秋在一枝閣題畫中寫下的詩文,溯回到東晉,嵇康在為其兄長嵇喜送別中寫下的「手揮五弦,目送歸鴻。俯仰自得,遊心太玄」的詩句同樣是令人拍案叫絕。

        石濤和嵇康雖然所處時代和社會環境不同,但都試圖通過文字來抒發自己的情懷,表達出曠遠蕭散的胸襟以及超邁絕倫的氣度。而延伸到繪畫領域,不論是石濤的「不系之舟」,還是東晉顧愷之為嵇康詩文作畫時所體悟出的「手揮五弦易,目送歸鴻難」,都進一步闡明了氣韻生動和意境營造對繪畫的重要性。而在對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巨石深入了解後,借用石濤的「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來詮釋其人及其筆下的寫意花鳥畫作品,竊以為都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以飽滿的創作雄心,繼古開今的思想理念,奔放不羈的藝術想像,以及酣暢淋漓的筆墨氣度,在寫意花鳥畫的道路上殺出重圍並取得不斐的成績,對於巨石來說,僅憑對藝術的由衷熱愛是不夠的,長期必要的堅持才是達到成功的坦途。而在求索的路途中所經歷的艱辛,自是常人無法企及的。


    好在一路走來,既有專業藝術學院紮實的藝術功底為基石;有對中西方哲學的探索、對中國畫理論的研究;有師法自然,對自然物象窮盡其理、嚴謹求實的寫生;有堅持不懈對歷代花鳥畫經典作品的臨摹;有長安畫派及近現代各藝術流派創新思路的影響;有詩、書、畫、印等全面的藝術學養和深厚的文化、藝術積澱,加之亦有耐得住寂寞大隱隱於市的隱逸之心,這無一不是巨石藝術走向成熟的必要因素。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巨石藝術草創之初,便以作品《盼》榮獲陝西省青年美展一等獎;2009年,作品《和諧曲》一舉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並被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貴賓廳永久收藏;2010年底,《巨石中國畫作品集》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陝西畫壇;2012年,巨石以卓越的藝術成就入選「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十人之列,受中國美協派遣前往墨西哥進行為期三個月考察研究。在研修過程中,巨石走遍墨西哥、美國、古巴等國家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院校,從歷史文化著手,清晰地對墨西哥美術進行了一次梳理,著重研究了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墨西哥「壁畫運動」,並與中國「長安畫派」作了比較美術研究。回國後編撰出版的著作《墨西哥近現代美術研究與思考》更是令美術界為之驚嘆……

多年以來,巨石暢遊在文化和藝術領域之中,博採眾長、內外兼修,在致力於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寫意花鳥畫筆墨精髓的同時,把清代石濤「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主張加以深化,不斷地進行寫意花鳥畫藝術的拓展與創新。其筆下的作品,從古入手,既承襲了宋元文人畫的「畫中有詩、境生象外」的審美理念,又著重汲取了明清及近現代徐渭、陳淳、八大山人、金農、吳昌碩、齊白石等人寫意花鳥畫或簡約明快或排奡縱橫的筆墨特徵,在重視東方人文精神、水墨意境及詩意表達的同時,體現出巨石對傳統、對現代、對筆墨、對文化的深層次思考與解讀。

        中國寫意花鳥畫發展至今,不僅僅是對大自然的吟唱,其立意更關乎人事。在寫生的基礎上,在「似與不似」的審美情趣間,借物抒情,以筆達意、以意取神,一筆一墨,立勢取形,都有著生命呼吸的律動,著重通過表現對象的基本形象特徵來傳達創作者內心的真切感受及主觀的審美意韻。因而,在巨石的作品中,雖不乏徐渭的放逸豪爽,八大山人的冷峻孤傲,卻無半點徐渭、八大因特定時代和生活環境而通過作品展現出來的痛苦與無奈,而多了在平和心境下,在觀照描摹中,安靜樸素及簡淨的筆墨意趣。巨石筆下的花鳥魚蟲造型精巧、動感十足,極富生活情趣,讓人在對草木鳴蟲的觀賞過程中心靈得到愜意的舒展,引發人們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同時其作品也表達出希冀大自然與人類和平共處的美好願望。如以溼地回歸、丹頂鶴歸來為創作理念的作品《和諧曲》,在意境妙造的構圖下,在筆墨的濃淡虛實之間,將丹頂鶴飄逸的風姿以及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景描繪出來,堪稱反映生態題材的美術力作。

 

中國畫自古重視筆墨,所謂唐人用筆,宋人用墨,元代以後變化無窮。巨石的寫意花鳥畫以水墨為主體語言,講求水墨的清透和秀潤。其不僅秉承了明代陳淳的水墨淋漓與秀潤精到,更是將白石老人講求用墨的渾融變化,以及體現在作品中的筆歌墨舞、抑揚疾徐的動人韻律,使人見物象而不見筆墨,卻能處處通靈,處處醒透的筆墨特點融會貫通。其作品《渚邊春秋》、《天淡雲閒》、《澗魚》等,都是通過濃、淡、幹、溼巧妙的用水用墨,以及線與塊面在反差中的組合,較為強烈的黑白對比關係,造成畫面的視覺張力,使畫面虛實相生,物象清新靈動,意境開闊,在筆筆生發中,或如春蠶吐絲或如山澗清泉,每一幅作品都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時空感受,不同的意境感染力,讓人回味無窮。

        巨石的寫意花鳥畫作品,在繼承中不斷尋求創新,力圖打破傳統繪畫中構圖、造型、設色等的藝術藩籬。在運筆的迅急舒緩、用墨的濃淡乾濕,布局的疏密錯落、造型的開合揖讓間,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信筆寫來,率性自由,清新灑脫。其注重筆墨意趣和意境的構建,在生命律動中,彰顯出中國畫獨特的藝術魅力。巨石筆下作品,絕無奇巧怪誕之相,而於中正淳樸之中,固本拓新,構築花情鳥趣,使「情與景匯,意與象通」,在追求氣韻生動及詩意呈現的同時,表達出藝術的無限之境,包含著豐富的美學意蘊,寄予了其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精神嚮往。

巨石另有一個筆名叫「孤鶴」,是取自《詩經•小雅》中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在不經意間與我所選用的題目「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暗合。在中國當代傳統大寫意花鳥繪畫逐漸式微的時代境遇中,巨石正以孤鶴般空明澄淨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高雅清逸、卓爾不群的繪畫理念,孜孜不倦的藝術探索,賦予中國傳統大寫意花鳥畫新的美學形式,豐富發展大寫意花鳥畫新的精神內涵和美學內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巨石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成員,陝西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文史館研究員,陝西國畫院特聘畫家。黃土畫派研究研究畫家、西安文理學院藝術學院特聘教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1962年生,陝西岐山人。先後就學於陝西鳳師美術專業班、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研究生班。
 
        主要創作方向:寫意中國畫水墨探索。


        主要參展獲獎:


        1987年 作品《盼》獲陝西省青年美展一等獎;
        2002年 作品《秦嶺仙子》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奧書畫展金獎;
        2005年 十月作品《爭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中國寫意畫展;
        2008年 十月創辦《陝西美術》任執行主編;
        2008年 《環青海湖的清風》獲陝西省迎奧運書畫展一等獎;
        2009年 七月作品《秋塘》獲第二屆中國西安國際藝術品博覽會銀獎;
        2009年 作品《和諧曲》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2010年 作品《和諧曲》被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貴賓廳永久收藏;
        2012年 榮獲中國美協「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資格,年度全國十人,我受中國美協派遣前往中美州進行為期三個月考察研修;
        2014年 作品《望秋》獲中國文聯成立65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優秀作品獎;
        2017年 作品《瑪雅金字塔》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收藏;  
        2018年 作品《夏陰》參加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文化周"美術作品展走進沙特首都利雅得;
        2019年 作品《春暖絲路》獲石魯獎-首屆全國大寫意中國畫展優秀獎;
        2019年 參加中老文化旅遊年「國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作品展」,作品《江邊》被寮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9年 參加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國畫作品展。
        2019年 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與和平——中國當代美術作品展」國際巡展南非站。
        近年來發表《論中國畫的留白與意境》,《現代水墨的趨向思考》等論文。
        出版有《鳥語花香》國畫專輯、《巨石畫集》,《墨西哥現代美術研究與思考》等著作。

 

陌上寒煙  本名王麗娟。陝西省散文學會文藝評論委員會副秘書長;西安市美協油畫藝委會宣傳培訓部部長;高新區美協外宣部主任;長安區作協評論部副主任;中國書畫創作院西安分院執行副院長等。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傳記協會會員等。詩人、藝術評論家、畫家。藝術評論師從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著名評論家陳傳席先生。

 

微信:mshymshy

 

相關焦點

  • 客廳畫就選當代寫意花鳥畫巨匠石開老師的作品
    客廳畫就選當代寫意花鳥畫巨匠石開老師的作品!石開,中國當代寫意花鳥畫大家,山東人氏,書畫世家,擅長花鳥畫,從事教育及書畫創作四十餘年,文化部中藝卿雲書畫院書畫家,中國國際書畫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藝名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國家品牌戰略委員會理事,系文化部評定的一級美術師、一級書法師,國禮書畫家。其寫意花鳥畫作品,可謂是空靈灑脫,超凡自然,欣賞一下以下這些作品吧。
  • 麥客藝術|寫意孔雀:佛教藝術家鄧敬民中國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鄧敬民 寫意孔雀之一 局部佛教藝術家鄧敬民寫意孔雀中國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文 字 /鄧敬民《東方意禪山水系列》《田園牧歌系列》《窗外世界花鳥系列》等鄧敬民作品題材廣泛,手法多樣,集工筆、寫意人物畫,青綠、寫意山水畫和工筆畫,寫意花鳥畫為一身,千變萬化中盡顯個人特色的中國畫家,被中華佛教在線譽為中國當代最傑出的佛像畫家。
  • 當代畫家石開手繪佳作 大氣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那你知道石開的作品是否具有收藏價值嗎?你又是否了解石開筆下的花鳥畫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國禮書畫家石開最新寫意牡丹畫力作《萬紫千紅 富貴長春》(來源 易從網)寫意花鳥畫一直以來都受到剛打群眾的青睞,其細膩的筆法、優美的線條、豐富的色彩,令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 泓歷秋拍預覽 中國小寫意花鳥畫的扛鼎之人——蕭朗
    系中國近現代著名花鳥畫家和美術教育家。蕭朗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拜著名畫家王雪濤為師,隨王雪濤研習書畫達十餘年,同時得到齊白石、陳半丁等人指教。1949年入華北大學藝術系深造。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起,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河北藝術師範學院、廣西藝術學院任教。1940年開始在北京琉璃廠的畫店、紙店掛潤筆單,成為職業畫家。
  • 傳神寫意—中國畫家王子武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傳神寫意 —— 王子武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 畫中花鳥香 插梅即是春:王君永寫意花鳥畫賞析
    在中國畫的範疇內,花鳥畫是三大科目之一,根據題材可把中國畫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三大類。寫意花鳥畫是花鳥畫的一種。寫意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它不是單純為了描繪鳥,照抄自然,而是圍繞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關係、思想情感的聯繫,創作者的感悟,以境造意,強調「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對花鳥畫動植物的創作與欣賞,使作者與觀者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通過畫作交流溝通,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 封面人物著名畫家曾景祥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中國《景天藝術》雜誌77期 總編輯肖立宏
    技道兩進   雅俗共賞——曾景祥的寫意花鳥畫文/呂品田 曾景祥出生在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湖南桃江。這塊神奇而肥沃的土地,是聞名中外的美人之鄉、南竹之鄉,更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相傳屈原被流放在此居住了十二年,並寫下了《天問》《離騷》等千古不朽的壯麗詩篇。
  • 名家評說吳冠南寫意花鳥畫
    ——程十髮吳冠南 ,是頗有學養的藝術家,以寫意花鳥畫見長。他的花卉典雅燦爛;沉鬱渾樸,用筆之老練,用墨用色之大氣,書法詩文之功力,都可以看出他的傳統藝術修養和善於在傳統大師中汲取適合自己靈性的營養。——邵大箴吳冠南先生的作品中,蘊藉著他對傳統藝術文化的深度修養,畫中的筆墨,書法,詩文等因素都令人曉見他的學殖不同凡響。重要的是,他從深度的傳統學術境地中走出了一條直通當代的道路,從而實現了與我們在當代文化情況下的溝通。在典雅,高古,個性的土壤上,他創造的是一篇散發出充沛生命光彩的燦爛文章。
  • 情景合一 筆墨融情——方金爐寫意花鳥畫賞析
    如《日暮草遠牛行遲》作品中樹的枝幹,牛的形態,都以簡約而率真的線條勾勒而成。畫面中線條的變化不受拘束,飽含內斂含蓄之氣,曲折有致。從作品中欣賞者可以感受到一絲寧靜與柔和,其表現在畫面上的線條也疏密有致,形態各異,急緩交錯,遒勁自然,能夠使不同人產生不同的視覺節奏感。
  • 國畫大師潘天壽,寫意花鳥畫的一代宗師,一幅老鷹圖賣出2.7億
    國畫大師潘天壽,寫意花鳥畫的一代宗師,一幅老鷹圖賣出2.7億文/文涓中國畫花鳥的國畫師眾多,我們從畫作中動物的形態以及神態就能看輕鬆辨別粗繪畫之人技藝如何。很多畫作只是畫形,而畫不出神。在國畫師中能在紙上將動物畫得活靈活現的不多,其中潘天壽算是其中一位。他的寫意花鳥畫汲取了吳昌碩,石濤以及八大山人的技法,因此他的落筆大膽,構圖也非常的清新。其筆下的花鳥靈動,看完後讓人回味無窮。潘天壽擅長的繪畫題材很多,其中鷹是他最為擅長的,曾經一副老鷹畫拍賣到了2.7億。
  • 奼紫嫣紅——牛斌大寫意花鳥畫長卷賞析
    奼紫嫣紅——牛斌 大寫意花鳥畫長卷牛斌,當代著名寫意花鳥畫家。1966年,出生於山東梁山,後定居北京。1988-1993年,先後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北京畫院中國畫研修班。師從著名畫家楊象憲、高天祥、楊碩、王培東等教授,1991年得到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指導。
  • 筆落形至,逸然成趣——品評著名畫家、教育家韓瑋寫意花鳥畫的創作...
    但始終未見到他的人物畫創作作品,後來與朋友說起,才知道他是位花鳥畫家,而且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寫意花鳥畫家。相識之後,才知道他不僅是一位畫家,更是一位教育家、一位學者,可謂著作等身。僅就基礎教學成就而言,1996年以後遍布全國各地的人物速寫與人物線描寫生作品集,至今印數已高達100多萬冊。
  • 「大寫至道」——莊毓聰大寫意花鳥畫全國巡迴展(深圳站)開幕
    央廣網深圳6月10日消息(記者於揚)2017年6月10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漳州市文聯、雅昌藝術館協辦,北京莊毓聰藝術館、雅昌藝術中心、深圳市嶺南集團有限公司、福建嘉晟集團、深圳明煒集團、深圳市惠盛輝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的「大寫至道」莊毓聰大寫意花鳥畫全國巡迴展(深圳站),在深圳福田區雅昌藝術館盛大開幕
  • 當代逸品——霍春陽小寫意花鳥畫的境界
    而霍春陽的小寫意花鳥,卻以簡靜的特點卓然自立,不但形簡神完,筆精墨妙,尤擅淡墨幹筆,而且簡約疏淡,或疏花簡葉,或只鳥片石,空靈虛靜,幽秀淡遠。一切歷歷如在目前生動形象,都無例外地隱約在光風霽月之中,清如水洗,靜如天籟,似有若無,欲顯還隱,真可謂「若恍若惚,其中有象」。可以看出,在他的心目中花鳥生命和宇宙自然是融為一體的。
  • 風清塵自遠——牛斌花鳥畫作品欣賞
    若要畫好竹,必先知竹之常形、常理。首先胸中當有竹之形,竹之千姿百態,乃畫竹之根本;然讓畫有「氣」,最重要的,胸中當有君子之心,方能揮灑卷上,使墨竹為墨君。觀牛斌先生所畫之墨竹,以深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寫竹葉,濃淡相宜,靈氣頓顯。筆法謹嚴有致,又現瀟灑之態。將竹之堅韌、頑強、襟懷若谷、瀟灑恣意等內在神韻躍然紙上。
  • 灼灼其華——馮冬傑中國花鳥畫作品展
    由中國美術學院學工部、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主辦,恆廬美術館承辦的「灼灼其華——馮冬傑中國花鳥畫作品展
  • 盛世芳華 · 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展
    中國花鳥畫歷來以描寫大自然之微觀世界為能事。在花鳥畫家眼裡,草木蟲魚、畜禽走獸、翎毛鱗介皆是充滿生機和寄託情思的絕佳載體。花鳥魚蟲以繪畫的形式出現,最早可追溯到史前石器時代彩陶之上的紋飾,它作為一種圖騰符號為人們傳達祥瑞的觀念。六朝時,已出現獨立形態的花鳥畫作品。至唐代,花鳥畫不再淪為點景而正式獨立成科,與人物畫、山水畫三足鼎立。
  • 清筆玄墨·融合古今——馬順先對大寫意花鳥畫的解讀
    藝術簡歷 馬順先,生於1966年12月,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結業於文化部第二屆重彩畫高研班,魯慕迅工作室中國花鳥畫研修班。 作品曾參加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美展、首屆中國寫意畫展、城市山水畫展、2002年、2004年全國中國畫展等,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聯展,國畫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市地政府及諸多企事業單位收藏陳列。
  • 美術研究|陳永鏘在花鳥畫中採用了極具生活性的鋪滿式布局!
    儘管陳永鏘長期致力於寫意花鳥畫的研究與創作,但真正鑄造其輝煌成就的卻是深厚的塑造能力。1981年,陳永鏘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科班出身的他得以將西畫的造型手段與傳統寫意畫的表現形式相互融合。因此,即便是繪製較大尺幅的作品,陳永鏘仍舊是在守持住宏大氣勢的基礎上,使用細小筆觸進行精微塑造,而非運用簡練概括的大寫意用筆。
  • 「作品欣賞」心若無塵,歲月生香,畫家張本靜作品欣賞
    心若無塵,歲月生香 《竹》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