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小心「白練」和「瞎練」!

2021-02-21 鄭悟清太極拳

太極拳訓練後要經常反思,警惕白練與瞎練的狀況。

白練枉費時日,收效甚微,瞎練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故初學者及已學練數年而進益甚微者,須警惕白練與瞎練。

話雖犀利,不無道理。

事物總是相比較地存在著,懂得什麼是白練與瞎練,便會予以警惕,從而促進正確習練並練之有效。

先學套路,後學理法。此現象很普遍。即先依樣畫葫蘆,葫蘆已畫熟,再去學理法,理法明於心,葫蘆不可改。結果葫蘆是葫蘆,理法是理法。意不在先手在先,不靜不松盲目練,清靜拳境不探求,招式套路急求成。

有練二三年還體驗不到清靜拳境的味道,還不知道意對神意氣與動作的調遣,還不知道太極的大樂趣、大愉悅在哪裡。

這種類型的習拳者儘管也經年累月地劃弧走圈,但畢竟只是停留在豐富內容的初淺層面上.實屬遺憾之舉。故需十分明確:套路與理法同時學習,互相彰顯。如若不然,再練三五年還是白練。因為一萬次的白練加起來還是等於白練。

一、姿勢錯誤:

如立身欠中正,下頦過於回收.頭部俯仰成弊,腋貼身或腋離虛太過,兩肘翹張,兩肩僵緊,不明確身中垂線,運腿時膝對腳尖,手動不能從胸口出入,盤拳沒有十字中心意念,開合不能經十字中心往返貫串,身緊體僵或身疲體軟等。

二、拳掌錯誤:

表現在拳掌變化沒有半握拳的過渡,以腕言有折、坐、塌表現。以手變勾言,勾尖僵硬,手指肚緊捏。出拳正斜反側,鏗鏘用力或橫拔或直杵,沒有內勁的培養等。

三、運行錯誤:

表現在「入門五步」上:動作含混,不能體現以腰脊為主宰,以丹田為核心的拳法。以掤為例,身型手勢下沉,拙力僵硬,不能表現心意引領,「棚在手臂」的要則,沒有彈簧外向,水負舟行的感覺。沒有棚內勁的運行或者運行錯誤。盤架錯誤的綜合表現是不懂用意之竅在不執意、不經意,身子要松靜與松沉。

有的只求外形、外招,不求內氣、內勁、內術等。有的瞎練者不顧身體情形、年齡層次,單一追求形似,發剛猛之力,求踢腿之高。追壓腿之低等,更有甚者,瞎練的人盲目引進硬氣功、鐵砂掌、鐵布衫、少林散打的訓練方法,呼吸努氣、憋氣、損氣等,忘卻了「一身舒適萬法宗」的太極原則。

瞎練是導致假太極與壞太極的根因。長期瞎練者練壞膝蓋練壞腰.練壞了脊柱練壞了頸。有些人甚至原有慢性病沒有得到控制與治療,反而加劇。

克服白練與瞎練的辦法很多。主要是提高認識、落實流程、練悟結合三條:

關鍵在於掌握理法、心法。一項項落實,不要貪多求快.急於求成。注意「拳打半步巧」。先從半個動作落實,即吾所言之先練就「種子」招式。然後逐一拓展。

在太極拳教學中,除了明師的言傳身教外,練拳者必須多讀書,多接觸有關太極拳的書籍,以求提高拳藝。拳著云:「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通過讀書、拜師、訪友,不失為相互交流,拓寬視野的好方法。

常言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練太極,要練與悟結合。太極拳是學會、悟會的,更是學精、悟精的。如此,方可克服白練與瞎練。


相關焦點

  • 練太極拳二三年,還體會不到:意對神意氣與動作的調遣,可惜了
    很欣賞這樣一句話:太極拳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用文字吐露心聲,用影像再現過程,用實例印證水平,用交流互為補充,實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天下太極真正成為一家。但從實際情況看,有時也勉為其難,真不知道聽誰的好,讓人陷入繁雜的眾多「拳經、拳理及拳法&34;習練太極拳更是如此,就在於多學、多看、多練、多思、多問、多交流,還要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活學活用,千萬不要把拳學死了。
  • 不客氣地說,你這樣練太極,就是在浪費時間
    太極拳訓練中存在白練與瞎練的狀況。白練枉費時日,收效甚微,瞎練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故初學者及已學練數年而進益甚微者須警惕白練與瞎練。事物總是相比較地存在著,懂得什麼是白練與瞎練,便會予以警惕,從而促進正練並練之有效。
  • 詳解雲手步驟,需警惕這幾點,不然練了也白練
    詳解雲手步驟,需警惕這幾點,不然練了也白練 ▲ 劉繼宏老師講解陳氏老架一路雲手習練要點 只要你掌握「老架一路」, 只要你想體驗陳氏老架二路拳的震腳發力、閃戰騰挪 這套《陳氏太極拳老架二路》
  • 太極拳練的是腰腿,腳下沒功夫也是白練
    太極拳力量的根源在哪裡?許許多多太極拳愛好者並不明白,意識上不明不白,做起來當然就不清不楚,就容易出現單純某一個部位肌肉發力的現象,這樣就做不到太極拳周身一家,完整一氣的動作要求了。拳論中的「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是科學的,是練出勁力的必由之路。拳友們一般都能理解,練拳時,勁力的根在腳上,即腳蹬地面,地面產生反作用力於腳,腿,腰,手而產生勁力。至於在走架行拳時怎樣達到這條要則,練法不一,茲結合按,履,搬和雲手等四式,供拳友參考。1,在做按式的正向弓步時,一般都能做到上述要求〔蹬左腳,弓右腿,腳踏實地,勁貫指梢〕,且有關的論文也不少,故母庸贅述。
  • 練太極拳總不順?看看這幾條忠告
    太極拳宗師楊澄甫生前曾多次強調「不懂頂頭懸,白練三十年」,找到頭頂的百會穴,下巴微微內斂,脖子要保持垂直於地面,緊靠衣領,拳才不會白練。2.練拳留好退路聲明:本公眾號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網絡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儘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 練太極拳總不順?不妨看看這四點忠告
    1.練拳第一步要先找準百會穴 太極拳宗師楊澄甫生前曾多次強調「不懂頂頭懸,白練三十年」,找到頭頂的百會穴,下巴微微內斂,脖子要保持垂直於地面,緊靠衣領,拳才不會白練。
  • 健身不練腿,等於白練,練腿的好處你知道哪些呢?
    隨著健身潮流的興起,越來越多人加入到了健身的行列,而我們都知道每個領域都有大神,健身大神肯定是肌肉身材發達,而同樣,也有人練著練著就消失不見,因為他們看不到健身給自己身材帶來的變化有哪些,所以練一次,休息半個月,而且訓練期間怎麼容易怎麼來,基本沒有練過腿,那也就是瞎練,白練。
  • 陷入「油滑」,你的太極拳就白練了
    許多人練太極拳很多年,但是效果不好、進步不大,其原因之一就是平時練拳對細節重視不夠,特別是內功訓練中的細節。多年練習,大的形態看似瀟灑,但是裡面沒東西。這其實就是陷入了「油滑」。太極拳功夫是靠長時間正確練習所得到的感覺累積起來的,而細節上出問題,往往會造成感覺上的錯誤,可是這種錯誤常常會被忽視。總體上講,太極拳技術的難度遠遠超過其他拳法。這個難度並非是說有多少高難度動作,而是說有太多的技術細節常常被忽略,這點必須注意,所謂「刻刻留意,方有所得」。什麼是細節?
  • 喜歡練拳,並能夠把人也練明白了;這樣的拳,才算沒有白練……
    朋友阿文學練太極拳的故事,是非常有啟發意義的……他雖然有練過其它拳術和摔跤的基礎;可這「太極拳」是被人們渲染成了深奧難學的「內家拳」,掌握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他的太極拳啟蒙老師王師付,偏偏也是個不信邪的「開明人士」。一再強調:什麼內家外家的?盤架子也好,推手也好,就是個運動項目,像田徑運動員一樣,你想拿冠軍,就要練!就要苦練!阿文是個有獨立見解,肯動腦筋的人。他跟王師付學推手和學太極拳,一周也就是一次。其它的時間怎麼訓練都是自己安排,自己想辦法練……。
  • 太極拳就是練氣功的拳術,毋庸置疑
    編者在上篇《練太極拳,是在練內氣功嗎》一文中,把修煉太極拳的行氣運氣規則方法與內養功也就是養氣功兩者作了比較,編者認為練太極拳之內氣與練習內養功之內氣,其練習的結果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兩者都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都能夠防病治病,都具有健康身體,益壽延年的效果,很明確地指出了,練太極拳其實也是在內氣功
  • 老前輩的練太極拳心得
    1、一代宗師楊澄浦說過「不懂頂頭懸,白練三十年」。意識上百會穴有一小繩上提,下巴要微內收。脖子要後靠,靠著衣領。2、太極拳講究「留餘」,腿不能蹬直,手也不能伸直。要留點餘地,留餘地是為了更好的變化。即便在發勁的時候也要打出八九分,留上一兩分,不能把全身的勁整個往外打。
  • 太極筋骨齊鳴,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如何練習?-典傳筋骨開發
    2、太極筋骨齊鳴: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其本質上,太極筋骨齊鳴,或者說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跟其他拳種所出現的筋骨齊鳴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練習的拳種上的風格有所不同。太極拳練的筋骨齊鳴-陳氏太極拳現在有很多太極愛好者愛的是柔柔緩緩的太極拳,但殊不知太極,陰陽相合,有陰有陽,才是太極,既然太極拳有柔柔緩緩的一面
  • 初習太極拳,這樣練才能把太極拳練得更好
    太極拳是一個需要長期訓練的才能打好的拳種,看似柔和緩慢,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地練好學好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想要練好拳你還是需要經過幾個層次才能掌握太極拳的練習要領。第一層次 先學好拳架學習太極拳,我們之前說過,先要練好下盤的功力,把腿上的勁練出來之後,再開始練習太極拳的拳架。在練習太極拳拳加要的過程中,不要著急,如果可以的話,先練習簡化太極拳24式,從24裡尋找練拳的感覺。
  • 太極拳的練與養
    太極拳的練和養,是在意念指導下進行的活動,是陰陽統一的一個整體,它們是分不開的。一般來講,陽為練,陰為養。練拳意念偏重於大開大合,就是練;意念偏重於小巧緊湊,就是養。按照太極拳的理論,太極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在不同的層面上,還可以進一步分出陰陽,也就可以進一步分出練和養。比如內外,凡是偏重於身體外部的開合、剛柔、快慢的練習,就是練;而側重於內在的呼吸、氣血、松靜、意念的練習,就是養。從總體來說,陰和陽是一體的,練和養也是不能分開的。
  • 太極拳養生與習練太極拳的環境
    太極拳之所以備受國內外人士的推崇,有其文化積澱和技擊魅力的誘惑,但更令人神往、孜孜以求的還是其健身養生功效。一、太極拳的健身養生功效太極拳養生結合傳統導引、吐納的方法,注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協調。
  • 練好太極拳,請從站莊(樁)起,提高免疫力最快的方法和途徑
    近代被稱為內家拳的八卦掌、形意拳、意拳和大成拳、太極拳,都強調站樁(莊)。氣的走勢和趨勢)、每一勢一個莊法,含靜態站莊和太極拳運化之態勢,體現了真正中國式的太極拳思維。 十三勢莊法拳,動作姿勢簡單易學,心法又值得反覆揣摩,此站莊,非站莊也,乃拳的重要基本功,每一莊,都值得深入研幾,從招式和心法入手,體現了濃鬱的心性太極拳和一般太極拳共有的特徵,講究形入莊中,莊法圓通、莊拳一體、動靜合一、快慢相濟。 太極十三勢是莊法拳,熔鑄意念在形先、意念造型、意到氣到、意領氣催為一體,講究有意若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
  • 太極拳練習中秘不外傳的一些心得
    太極拳下盤的沉提勁,就是這種練法之一。2、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膝蓋過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關節承載過多的身勢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勢重量下沉至腳底。如能松胯,則膝蓋鬆開自然受力。3、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腰骨或腰肌過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
  • 白練了!白練了!健身又特麼白練了!
    若你不喝酒,訓練成果會是這樣飲酒,除了讓你之前練的成果前功盡棄。同時,你當天練的也算白練了!為啥?酒精會嚴重影響健身後的肌纖維增長。也就是說,訓練後飲酒,就跟沒練一樣……我們之前說過,運動中和運動後是肌肉生長的黃金時期,而肌合成的效率,幾乎就等同於你的肌肉增長速度,再加上酒精對肌纖維等的破壞和分解。你辛辛苦苦地健身,基本上就算白練了……除了肌原纖維之外,酒精還會影響到身體中與肌肉相關的激素。 激素相當於肌肉生長的指揮官,只有激素的支持,身體才會調配材料去合成肌肉。科學家研究了酒精對人體幾種與肌肉相關激素的影響②。
  • 練太極拳,是在練內氣功嗎
    太極拳一直被人們稱為內家拳或內功拳,這個「內家」或「內功」指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內氣」,也有人乾脆說,太極拳就是氣功拳,練太極拳就是在練氣功,那麼,這幾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編者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第一要看太極拳的練法規則,第二要看氣功的練習規則,第三要看兩者的最後結果。
  • 太極大師王戰軍:這10種方法助你練出有模樣的太極拳
    11月15日,46歲的太極大師王戰軍分享了心得,他指出用10種方法能幫助愛好者練出有模有樣的太極拳,內容具體如下: 太極拳是我國的傳統武術,而且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武術,更是我們民族的象徵,所以有很多朋友練習打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