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特殊的群體,並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也跟一般人不一樣

2020-12-15 騰訊網

《山海經》中有載:「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

眾所周知,每個民族或是部落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也都有著獨特的圖騰崇拜以及獨特的風俗。史料中所記載的動物便是穿青人所信奉的圖騰——山魈。

我國有56個民族,但這其中並沒有穿青人,他們的身份證上也有所不同,那麼他們又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

一、「穿青人」的故事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的是,作為未被識別的民族,如今的穿青人不能稱為一個民族,而應當是一個成員共同體。

穿青人,又稱穿青族,是我國民族歸屬尚有爭議的民族,且以目前我國所劃分的56民族中,穿青人並不屬於任何一個民族之中。

儘管如此,穿青人其實已經有久遠的歷史了。在很早之前,穿青人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自稱為土人,最大的原因便在於認為大地是他們的母親,土是最美好的信仰。

而在1984年所發布的《穿青民族成分問題重新調查報告》中,則是對穿青人的歷史做出了一個簡單而較為可信的說明:穿青人經歷春秋戰國時期的楚人、宋國滅楚國後將其流放到宋國南部而變成宋人......在陳友諒戰敗後,穿青人的祖先們經過了10多年的逃亡生涯,最後在貴陽生存了下來,到至今發展為一個獨立的民族「穿青族」。

按照這個說法,穿青人也是明朝漢族徵南將士與當地土族聯姻的後代。且在流亡貴州省一帶後,在當地安家下來後,他們開始以農業為生,開墾田地、種植莊家,並與當地的土族結婚繁衍後代。

可見穿青人與土族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這也是為何他們會對於大地那麼信奉,他們的圖騰崇拜——山魈(所謂的山神)也是與此有關係的。

他們定居在偏遠的深山之中,遠離中原民族,閉塞的山中和久遠的歲月讓他們形成了一個特殊部落——穿青。事實上,這個名字的由來也很簡單,因為他們的傳統服飾與其他民族的很大不同,且幾乎都是青色的服飾,所以有了「穿青人」。

而他們也慢慢地有了自己獨特的習俗和文化,諸如衣食住行、神明尊崇、語言文字……

二、獨特的文化和習俗

(1)首先是服飾

值得一提的是,穿青人有一個與漢族很不同的標誌,那便是他們從未有過婦女纏足的傳統。

關於服飾,其實在前文已經提到了,穿青人名字的得來便是因為他們的服飾幾乎都是青色的。更加具體地說,穿青人的衣服是由青、藍兩種顏色布料拼湊而成,並且是有名的「三節衣」。

而所謂的三節衣其實指的是兩節袖的花衣服,衣身的上節到腰部,是青色的,而下節則到小腿,為藍色。並且在衣腳處是用白布鑲邊,在衣襟處則是鑲了雲勾花邊。在衣袖的主袖之外,還有兩層活動的套袖,且一層比一層短,看起來就好像是古代武士的護肩甲。

(2)其次是在飲食上

穿青人在飲食上有諸多的禁忌,例如是不吃天上飛的雕、鴿、雁,不吃地上跑的牛、馬、犬。

(3)第三便是本土的宗教信仰

穿青人的信仰很高,在其生活的地方有修建著許多宗教場,諸如平水聖王廟、孝佑宮、楊府殿、三港殿、太陰宮……此外,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五,為了驅趕瘟疫,迎接新的一年,會由穿青人的巫師披上毛皮裝扮成崇拜的山魈,到各村各戶去舉行儀式。

可以說,他們對於敬奉祖先、尊崇神明有著濃厚的信仰,宗族文化非常濃鬱。

(4)最後便是穿青人特色的語言了

穿青人有著自己的語言,他們將其稱為「老輩子話」,其實是一種流傳在貴州的黔南以及黔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與江西、湖北、湖南的漢語方言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和淵源。

時至今日,隨著普通話的普及,年輕一代的穿青人已經很少使用這一「老輩子話」了,不過在他們的口音之中,還是能夠聽出一些這種方言的痕跡。

除了這些大的不同之外,穿青人還有一些獨特的風俗,諸如在一些喜慶的重要場合上唱山歌的習俗。最為常見的便是「穿青人」的訂婚典禮上,每每這個時候,新郎總是會帶一幫男性朋友到新娘家去大聲唱情歌,用來唱歌的話是他們的家鄉話,而歌詞的內容便是新郎心中最想說的話。

而女方聽到男方的心意之後,也會以唱歌的方式回答,氣氛甜蜜而歡樂。

可見穿青人有許多自己獨特的文化和風俗。而儘管在穿青人的身份證上已經註明了他們的「特殊」身份,所屬的民族並不在五十六個民族之中,但他們依舊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同樣是中華兒女。今天的穿青人又是怎樣的一番面貌呢?

三、雖不是56民族,同樣是中華兒女

毋庸置疑,如今的穿青人在漫長的歲月中沉澱下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和風俗,同時也成為了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0年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顯示:穿青人的人口數量在六十七萬人,且貴州省畢節市的織金、納雍兩縣人數都超過了二十萬,而勺窩鄉定居的則幾乎都是穿青人。

早在20世紀80年代時,穿青人的身份證就有了自己獨特的證明,他們的第一代身份證上民族是「青」、「青族」,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也就是2014年時,「穿青人」首次被寫進了身份證上的民族一欄。

除了所屬民族的特殊,穿青人在其他的方面並沒有什麼不同於56民族,交通住宿文化教育皆是如此。

眾所周知,少數民族都是有高考加分的政策的,那麼無法歸屬於56個民族的穿青人能不能高考加分呢?

實際上,穿青人雖然作為「未識別待定民族」,但因為人數上較少,所以也能夠享受著少數民族的待遇,高考會增加10分。

面對國家給予他們的公平待遇,穿青人亦是十分感恩,且穿青人本就是樸實善良的人。他們生活於大山中,過著日出日落的平靜生活,每每有外人到來時,他們也總是微笑待人,熱情好客。

而在城市居住的穿青人,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和民族之間的相互融合,他們的生活習慣已經越來越與我們相似,過著普通的生活。

小結

時至今日,穿青人已經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和習俗,是一個不同於56民族的存在,這也是為何他們不願意掛靠在任何一個民族之內。

儘管他們並不屬於人們所熟知的56民族,也沒有被正式地列為一個民族,但他們同樣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同樣得到了關懷與尊重,同樣享受著少數民族的某些特殊權益。足以證明了,在中國,人人平等,並不存在民族歧視,對穿青人這一特殊的群體亦是如此。

縱觀歷史的發展脈絡,不難發現,在歷史上也曾有過其他的民族存在,但他們隨著與漢人之間的互通,或是其他的原因,使得他們的民族和文化走向了消逝。這也警醒著我們: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必不可少。

對於如今的穿青人來說,亦是如此,在民族的融合中,同樣要盡最大的努力保留自己的獨特文化特色。

參考資料:《山海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這個特別的民族,並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
    聽到這首歌,每個人心裡自然而然就會想起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種類高達56個,這個民族數量幾乎已經成為每個中國人的認知。然而,在一些人的身份證上,有人看到了他們不屬於56個民族中的任何一個民族,甚至連名字都十分陌生,名叫穿青人。中國這個特別的民族,並不在56個民族內,就連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有個特殊的民族,不僅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還與我們不同
    我國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相信我們大家對於這樣的一句歌詞是耳熟能詳。雖然說經國家確定的民族確實只有56個,但並不是說我國只有56個族群。如生活在貴州地區的「穿青人」就被認為是「未識別民族」,並沒有明確的民族劃分。
  • 中國有個特殊民族,並不在56個民族內,就連身份證也與我們不同
    ▲未識別民族 01 按照我國政策,未識別民族雖然不屬於56個民族,但大都是按照少數民族來優待,且身份證自帶 「穿青」這個稱呼沒有什麼特殊含義,這個族群的人並沒有固定的自稱,這也不是當地其他少數民族對於他們的稱呼,當地其他少數民族依然會稱他們為漢人,但是會加一些形容詞,例如「大腳漢人」、「白漢人」等等。由此可見,在他們心目中穿青人其實依然是漢人,只不過與普通漢人稍有區別。
  • 中國境內有一民族,人口超70萬,卻不在56個民族內,身份證很特殊
    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民族的數量被確定了,一共有56個。各個民族的人互相鞭策,互相進步,共同發展我們的新中國。中華民族的文化有非常高的兼容性,慢慢的每個民族之間的界限也變弱了。但是中國的56個民族有一部分人不認可,在中國還存在著一個極其特殊的民族。他不屬於56個民族之一,有人說他是第57個。而這一民族有將近70萬人,在身份證上也有特殊的標記。
  • 特殊的民族:人口達70萬,不在56民族之內,身份證和我們不一樣
    眾所周知,中國有56個民族,以人口數量排序,前10名中倒數第2名為藏族,總計62萬多人。 然而在中國,還有著這樣一個特別的「民族」,人口高達70萬人,卻並不是56個民族之一,甚至他們所用的身份證也和我們的不一樣。
  •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中國歷史上,各個民族都長期處於自發狀態,支系繁雜,名稱多樣,不僅少數民族如此,漢族也如此。近代以來,孫中山曾提出「五族共和」,只承認「漢、滿、蒙、回、藏」五族,蔣介石則把少數民族看作是「國家」(漢族)的大小宗支,即只承認宗族,而不承認民族。1953年,中國進行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各地自行申報的民族名稱多達400餘種。為了摸清中國的民族情況,包括其數量和名稱,就必然進行民族識別。
  • 中國最特殊的一個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也跟我們有區別
    我國自古就是一個擁有豐富民族種類的國家,偌大的國土上生活著非常多的民族,隨著多年的戰爭與朝代更迭,最終形成了大一統的局面。《說文解字》中說道「矢鋒也。束之族族也。從 ,從矢。」在古時,聚集在一起生存的人們就形成了一個族,當戰鬥爆發的時候同族的人們會一同協力抵抗外敵,這也是我國多民族形成的基礎。
  • 中國最「神秘」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內,身份證也跟我們不一樣
    具有現代意義「民族」稱呼是在19世紀末傳入我國的,但一般來講,中文學界以《左傳》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嚴夷夏之防一類的話語來定義族群與文化差異,雖然古代沒有誕生「民族」二字。
  • 中國「最神秘」民族,在56個民族之外,連身份證都和別人不一樣!
    中國「最神秘」民族,在56個民族之外,連身份證都和別人不一樣!我國有56個民族,因為漢族人口最多,其他55個民族都被稱為少數民族,其實,在我國還有很多未識別的民族,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中國最神秘的民族。他們有67萬人,其中大多數居住在貴州西北部地區,他們就是穿青人,他們十分神秘,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穿青人,因為專家一直認為他們是漢族的後代,穿青人出現於明朝時期。是當時漢族南徵將士跟當地土族的後代,不過也有一種說法稱將人其實是當地的土著民族,是生長在貴州的原生民族,不過這兩種說法都不能夠作為明確的。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要填什麼民族?
    導語: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要填什麼民族?我國古代歷史有5000多年,在這期間,經歷了不同的朝代,也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到現在,我國一共有56個民族,比如說壯族、布依族、哈尼族、滿族、土族、布朗族等等,其中漢族所佔的比重最大,已經佔到人口的91.51%。關於中華民族的這一個概念,最早是由梁啓超提出,而民族這一個詞語,是從19世紀末葉的時候從日本傳入到我國。如今已經是新時代,經歷過了長期的發展,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世界上較有影響力的大國。有很多外國人都會來中國旅遊、定居。
  • 我國的未識別民族:不屬於56個民族,身份證另有註明
    眾所周知,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但並非這五十六個民族就包涵了我國所有人口,在這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屬於中國國籍,但身份證上民族一欄另有註明,不屬於五十六個民族之列,因人口過少或者證據、資料不足等原因不被承認為一個民族,被統稱為中國未識別民族。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我們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導語: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我們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我們知道,中國現在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了這片土地,他們深深地被這5000多年的古老國度所吸引。中國的政策更是深得民心,萬事民為先,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羨慕。國外很多人都想要加入中國的國籍,想要在這片土地上長期生活。但是,中國的國籍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加入的。2010年,根據人口普查顯示,中國國籍的外國人一共有1448個。當然了,這個數據並不是單指2010年這一年的數據,而是指自建國到2010年這一段時間的數據。
  • 咱們有56個民族,外國人獲得國籍後,身份證上填什麼族?
    導語:咱們有56個民族,外國人獲得國籍後,身份證上填什麼族?隨著國家的國際地位、形象、影響力提高,再加上和世界接軌,進行友好的交流,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接觸到「中國文化」,有些甚至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嚮往在該神秘的國度駐紮,從而更加深入的研究歷史,現如今這樣的群體數量有很多,且他們都有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獲得國籍,得到永久居住權。
  • 中國56個民族之外的未識別民族有哪些?
    「56個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大家耳熟能詳。然而實際上還有數個群體,不為大眾知道。他們就是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定的未識別民族。1、為什麼叫做未識別民族?是祖國不認他們麼?不是!
  • 我國共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也日趨頻繁,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見識更大的世界,同時隨著中國的日趨強大,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慕名而來,人們用腳投票的機會越來越多,一些國人會在他國定居,同時也有大量的外國人想要加入中國國籍。
  • 我國一民族人口達70萬,卻不在56民族之列,尚處於「未識別」狀態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共有漢、藏、回、滿等五十六個民族,這些民族星羅棋布般散落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組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中國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並不屬於56個民族中的任何一個,尚處於「未識別民族」之列,身份證也和我們不一樣,民族一欄寫的是「穿青人」。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我們國籍後,身份證上填什麼民族?
    導語: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我們國籍後,身份證上填什麼民族?中國是一個世界大國,隨著我國能夠自建航母、國產五代機和航空事業的發展,中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軍事實力更是穩居世界第三。因此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將目光看向了中國,曾經就一名過美國人號稱要吃遍中國,但是多年過去了才發現還沒有走出成都,可見中國的確是一個生活的好地方!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不斷吸引外國人前來。但是伴隨著對中國的文化的逐漸了解,有的人就像想要定居中國,在中國工作生活。但是鮮有人聽到外國人獲得中國國籍的,如果獲得了我們國籍,身份證上又要填什麼民族呢?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會寫什麼民族呢
    在這之前很多認為美國國籍是最難獲得了,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想要獲得中國國籍也並非易事,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父母必須是中國人,而我國出生之後也理所當然的會擁有中國國籍,可是外國人想要加入中國國籍可沒有那麼簡單。首先中國是一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如果想要加入中國國籍就必須放棄自己原來的國籍,如果中國民眾加入了其他國家的國籍,那麼就相當於是自動放棄了中國國籍。再者想要獲得中國國籍,父母當中必須有一個人是中國國籍。而且每一個公民的身份證上都有自己的民族,那麼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會寫什麼民族呢?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現如今我國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並且在國際上也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國人來中國旅遊、定居和工作。再加上中國是一個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所以大多數外國人來到中國之後都會愛上我們的國家。在這之前很多人認為美國國籍是最難拿到的,但想要拿到中國國籍比美國國籍還要難,當然這些年來也有一些幸運兒成功拿到了中國國籍。因此也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大家,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 另立門戶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當中,有自己特殊的身份
    我們國家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現在進化成了擁有「五十六枝花」的泱泱大國, 五十六枝花意味著我們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我相信大家也已經印在頭上了, 但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我們的身份證民族有五十七個選擇呢?原來,除了五十六個民族以外,還有穿著和別人不一樣的綠色的人, 我們不能確認他們是哪個民族,所以在身份證上留下特別的選擇,只有直接寫在他們身份證上的青澀人,但他們的民族歸屬還需要討論。雲貴地區,特別是貴陽地區,住著一個叫青人的特殊民族, 人們經常討論打扮好的人是否是土著人民,其中有關於他們民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