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爾區德比一直以來均以「火爆」、「激烈」、「殘酷」著稱,多特蒙德、沙爾克04這兩支同城死敵一旦狹路相逢便顯現出水火不容的姿態,勢要拼個你死我活、魚死網破,令球迷大飽眼福、津津樂道。
而如今,隨著德甲首當其衝宣告複賽,足球經歷了特殊時期的種種困境後終於重返原貌,魯爾區德比也以「前奏曲」的方式重燃戰火,使得烏雲密布的大戰氛圍之下有了一絲微妙的溫情蜜意。
北京時間5月6日晚21點30分,經過長達兩個月的停擺,德甲聯賽正式重啟展開了19-20賽季第26輪的較量。
在一場焦點大戰中,多特蒙德坐鎮伊杜納信號公園球場迎戰沙爾克04,舉世矚目的魯爾區德比一觸即發。
或許是緣於久疏戰陣狀態不佳,也或許是由於空場比賽缺乏激情動力,全場比賽「礦工」發揮欠佳,比賽陷入了一邊倒的局面。最終90分鐘戰罷,憑藉著哈蘭德、格雷羅、小阿扎爾聯袂奉獻的4粒進球,大黃蜂4:0取得完勝,不費吹灰之力痛擊同城死敵。
這場意味深長又「索然無味」的魯爾區德比,無形之中打破了多項記錄,包括:多特蒙德首次連續兩場比賽零封沙爾克04,德甲首次使用了單場比賽第4、5個換人名額,哈蘭德加盟多特以來12場比賽打進13粒進球追平德甲保持了55年的進球紀錄,以及大黃蜂贏得隊史德甲第800場勝利。
由此可見,這場名不副實的魯爾區德比,沙爾克04顯得毫無還手之力,而多特蒙德則勢如破竹、不可阻擋。
接下來本文將結合比賽數據、首發名單、戰術打法等多個角度就兩隊表現做出深度分析。
雙方歷史交鋒記錄:
儘管近年來兩支魯爾區球隊的境遇截然不同,多特蒙德持續高光,而沙爾克04略顯黯淡。
但就歷史交鋒記錄來看,「礦工」並不遜色於大黃蜂。雙方前6次碰面,沙爾克04贏下了其中2場,而多特蒙德上一次擊敗同城對手則要追溯到2018年。
可見,即便從整體實力來講大黃蜂優勢明顯,但就德比戰中的精神鬥志、狀態激情來看,沙爾克04顯然略勝一籌。
雙方首發陣容:
本場德比大戰,兩隊十分湊巧均排出一套343陣型,首發人員方面,沙爾克04幾乎全員出戰,而由於埃姆雷·詹、維特塞爾兩名主力後腰均有傷在身,多特蒙德不得不做出調整以半主力陣容迎敵。
縱覽兩隊首發11人,多特蒙德方面希爾基把手球門,皮什切克、胡梅爾斯、阿坎吉搭檔三中位,格雷羅、阿什拉夫出任兩邊翼位,德蘭尼、達胡德組成雙後腰,布蘭特、小阿扎爾、哈蘭德聯袂鋒線三叉戟。
反觀沙爾克04,舒伯特鎮守城池,肯尼、託迪博、奧奇普卡出任三中位,納斯塔西奇、薩內分居兩翼,阿里特、麥克肯尼擔任雙後腰,卡利朱利、塞爾達、拉曼頂在最前端。
比賽數據分析:
據官方數據統計,全場比賽主隊多特蒙德共完成11次攻門,客隊沙爾克04完成10次,就射門機會來說,兩隊相差無幾。
其中,大黃蜂有5次打門源自運動戰,而礦工僅有3次,能夠看出就進攻流暢度來講,前者更勝一籌。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比賽多特蒙德有36%的射門機會均創造自攻守轉換,球隊防守反擊風生水起。
而較為尷尬的是,沙爾克04並未能通過反擊製造出任何射門機會。另一方面,兩隊射門數幾乎等同的情況下,進球數相差4粒之多,以此可推論出法夫爾的球隊在把握機會能力環節屬實佔據上風。
傳球層面,全場比賽多特蒙德共完成624次傳遞,沙爾克04僅有427次,可見對於球權的掌控能力、傳遞耐心程度、傳球成功率大黃蜂均優勢明顯。
此外,90分鐘時間內法夫爾的球隊完成了2腳直塞球、54次長傳轉移以及559次短傳滲透,這3項數據均領先於同城對手。由此可斷定,本場比賽論傳接球效率、配合默契度,多特蒙德的整體發揮更為優異。
防守層面,全場比賽多特蒙德完成了36次搶斷,沙爾克僅有28次,通過上圖(雙方搶斷地點分布圖)所示,多特蒙德在中後場區域完成了大量搶斷,可見沙爾克04在前場的進攻受到了極大阻礙,無法製造足夠的威脅。
而反觀礦工一邊,搶斷分布幾乎前、後場均等,禁區內未有任何斷球記錄,不難看出,華格納的球隊門前保護能力遠遠不足,且面對大黃蜂快速犀利的反擊,往往顯得辦法不多、較為狼狽。
比賽戰術復盤:
上半場:礦工針對性戰術失效,大黃蜂衝擊縱深屢屢得手
這場魯爾區德比,儘管從紙面實力來看,沙爾克04難以同多特蒙德相提並論。
但迎戰同城死敵,華格納的戰術布置並不保守反倒頗為激進,從開場階段起便拉開陣勢,擺出一副與對手大打對攻的架勢。同時,礦工根據大黃蜂的首發情況布置了相應的針對性戰術。
此役,由於多特蒙德陣中兩名主力中場埃姆雷·詹、維特塞爾均因傷缺席,因此沙爾克04的戰術意圖顯而易見,便是集中精力逼搶大黃蜂兩名替補後腰。上圖所示,面對礦工來勢洶洶的高位逼搶,達胡德在後場傳球失誤,險些「玩火自焚」。
不得不承認,比賽前15分鐘,客場作戰的沙爾克04通過高位逼搶及主攻中路的戰術打法製造出了一定威脅。
但隨著比賽深入,德蘭尼、達胡德在攻防兩端漸漸找到了感覺,使得對手的針對性戰術布置作用減半。同時,由於激進的防守策略,多特蒙德充分利用了縱深空間,多次衝擊沙爾克防線身後得手。
上圖所示,在中場斷搶後,多特蒙德打出快速攻守轉換,右翼位阿什拉夫前插對手防線身後「無人區」成功拿球,隨即送出妙傳助攻哈蘭德破門得分,大黃蜂就此打開僵局。
上半場比賽,沙爾克04防守戰術頗為冒險,為阻止小阿扎爾、布蘭特在肋部區域接球,兩名邊中衛甚至不惜丟棄防守位置上前跟防,這無疑給予了大黃蜂衝擊縱深的機會。
法夫爾的球隊正是充分利用了「打身後」戰術,在前45分鐘便奠定了兩球的領先優勢。
下半場:礦工人員調整收效甚微,哈蘭德體現價值勢不可擋
雙方易地再戰,兩球落後意味著礦工已無路可退務必加強攻勢。於是,華格納派上了支點中鋒布格施塔勒,撤下了身材矮小的拉曼。
但由於球隊地面推進受阻嚴重,場上隊員之間明顯缺乏默契,並未能製造出足夠的傳中機會,華格納的「空中轟炸」戰術最終宣告流產。
上圖所示,在一次陣地進攻中,沙爾克04希望在左邊路打開缺口,並通過邊中結合的方式製造威脅。但遺憾的是,面對阿什拉夫的貼身防守,礦工左翼位奧奇普卡顯得辦法不多,難以完成擺脫。
由此可見,本場比賽沙爾克04的問題根源不在於「鋒無力」,而是中場、邊翼位、邊鋒球員表現平庸、缺乏爆破能力且相互之間配合意識不敢恭維。華格納的球隊既無法憑藉傳遞配合製造良機也難以通過單兵突進殺傷防線,比賽失利已成必然。
沙爾克04進攻堵塞、失誤繁多,反倒給予了多特蒙德更多的反擊良機。上圖所示,在一次反擊過程中,哈蘭德充分展現了支點作用,後者於對手禁區前沿側身拿球後果斷送出直塞,助攻格雷羅破門得分,這粒無可挑剔的反擊進球幫助大黃蜂徹底殺死了比賽懸念。
本場比賽,多特蒙德的4粒進球無一例外全部源自快速攻守轉換,可見球隊的反擊速度、前插能力、前場配合意識均幾近完美,而參與了3粒進球過程的哈蘭德,其個人表現更是無可挑剔。
結語:
通過這場浩浩蕩蕩的德比戰勝利,多特蒙德向世人證明即便在空無一人的魔鬼主場。這支「青年軍團」依舊能夠披荊斬棘、一往無前,此役輕取同城對手,大黃蜂在先賽一場的情況下距離領頭羊拜仁僅有1分之差,奪冠希望依然留存。
而此番4球之差慘遭大黃蜂「羞辱」,華格納的球隊已各項賽事連續10場比賽未嘗勝績。
賽季初贏得「夢幻開局」後,礦工便每況愈下、一蹶不振,如今已掉入歐戰區開外。若想在本賽季有所收穫,沙爾克眾將士還需重整旗鼓,儘快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