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發生在周六的早上,許多學校正在上課。雅安市名山一中和蘆山縣蘆山一中的兩位英語老師臨危不亂,此時做出了相同的選擇——指揮學生先撤離教室,自己最後一個走。其中一位老師的行為被監控鏡頭記錄了下來,流傳到網上,引發網友熱議。
「你們不要擁擠,我隨後就來」
雅安蘆山「4•20」7級強烈地震發生後,地震重災區之一的雅安市名山區,一名教師臨危不亂,疏散全班學生後獨自跑出教室避險的視頻,在各大網站廣泛轉載,截至目前點擊率已超過300萬次。4月22日下午,這位名山一中的英語老師高玉華接受了《科技日報》採訪。
回憶當時情景,高玉華說,地震發生前,她正在學校教學樓二樓輔導完學校高三班級學生早自習。8:02分,震波襲來,教學樓不停晃動,情勢十分恐怖。她立即叫學生們快跑,「其間有學生喊高老師快跑。我說,你們不要擁擠,我隨後就來。」直到全班56名學生全部疏散,高玉華才獨自一人離開教室。
「這是一種本能,我覺得沒什麼特別的。保護學生是老師的責任,這種責任感凡是老師都應該具備。據我所知,在我們學校有很多老師當時都是這樣做的。」她說,汶川地震後學校進行了多次應急演練,這次自己的行動也是演練方案的一部分。
當記者問起當時心裡「怕」嗎?高玉華說:「怎麼能不怕?事後也有學生問我當時怎麼這麼勇敢,我告訴他們,我當時也很緊張,但是我要是慌亂了,你們不就全亂套了。」
跑出教室後,高玉華與學校其他老師一道,將學生安置在操場。當時,她還將自己的手機借給了家住蘆山、寶興的幾名同學往家裡打電話報平安。直到操場上學生們暫時平靜下來,她才想起自己9歲的孩子還獨自在家。
「我們那口子也是同一所學校老師,我突然發現他不在操場,才想起他一定是回家看孩子去了,因為家就在附近。我趕緊找同事藉手機,給他打了幾個電話又不通,這時心裡特別緊張。」直到大約40分鐘後,高玉華在學校操場看到了自己的愛人和孩子,才心情才略微平復。
據悉,高玉華老師今年38歲,在學校從事英語課教學已經13年。災後這幾天,因還有部分家在重災區的本校學生和來自災區轉移安置的學生留校,她正一面幫助安置學生,一面為部分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做英語輔導。
「讓女生先走!」
據《南方日報》報導,蘆山中學高三(5)班的老師易志強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讓學生先走。
據蘆山中學高三(5)班的同學回憶,地震當天(4月20日)恰逢他們高三年級周六補課,上午8點剛開始上英語課,2分鐘後教室就開始搖晃,越來越厲害。
同學們拔腿就跑,講臺上的英語老師易志強大聲喊讓學生別慌要有序撤離跑出去。據多名女生稱,儘管當時情況緊急,大家拼命地往外跑,桌子椅子全被震倒在地上,擋在教室門口。這時班上的男同學一起搬走擋住門口的桌椅,並主動在門口維持秩序,「讓女生先走!」
女生全部跑出教室後,男生才往外跑,最後一個跑出教室的是英語老師易志強。據劉林希同學回憶,自己在逃生中兩次摔倒,根本沒有力氣爬起來。她也不記得是誰在後面把她拉起來,她僅僅是膝蓋被磨掉了一塊小皮而已。
「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時任四川都江堰市光亞學校老師的範美忠正給國際文憑一年級班上語文課,他丟下學生先行逃生,撤至學校的操場。班上的十幾名高中生隨後才反應過來,陸續來到操場。
5月22日,範美忠在中國大陸著名的天涯社區論壇發表《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歷記》一文,記述自己在震中及震後的經歷,描述到這一情況。文中寫道:「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
範美忠高調宣揚,逃跑是自己瞬間的本能行為,但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我與他人生命孰為重的權衡,他並不認為作為一名老師,有為救學生而犧牲自己生命的義務。這些言論引發了部分網民對其教師道德素養的聲討,一周內該帖在天涯社區上的瀏覽量達14萬餘次。
平面和網絡媒體對範美忠逃跑事件的爭相報導和討論,一時間使得其曝光率大增,成為2008年中國新聞人物。範美忠在這次事件升溫後被網友譏諷為「範跑跑」。
事件發生後,範美忠被光亞學校停職。6月6日,範美忠在北京接受媒體訪談時首次公開向公眾道歉,但繼續堅持自己的基本立場。對於範美忠的逃跑行為,校長卿光亞表示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只是範美忠在震後10天發表的感想言論,但校方不會開除「因言獲罪」的人。
6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範本並徵求意見。內容中第三條「熱愛學生」一欄中加入了「保護學生安全」一文。部分輿論認為此一修訂是為了回應範美忠事件而做的。
(綜合《科技日報》、《南方日報》、維基百科中文條目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