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後除去莊則棟照片中的人物都繼續自己的事業,徐寅生無論資歷能力當上國家體委副主任都是實至名歸,李富榮帶中國桌球隊很快將一時打敗中國隊的匈牙利徹底碾壓。從此也全面恢復了中國桌球的霸主地位。李富榮也順理成章地當上國家體委副主任。如果莊則棟不是上了春橋女皇的船,也不會比這個官銜差。
又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如果。
照片中的周蘭蓀是大器晚成,26歲才打中國隊團體賽而一鳴驚人,他在28屆世乒賽上團體和單打保持了對外國選手的全勝,單打淘汰日本隊主力木村進入半決賽,保住這個半區都是中國選手。改革開放後他擔任過國乒教練,後移居澳大利亞,可惜2000年去世剛過60歲。另一位照片中的梁友能沒有大起大落一直擔任教練到退休。
照片中的人物加上張燮林是60年代中國桌球佔據男子世界桌球霸主的主力軍,當然尤其不能忘記容國團、傅其芳、姜永寧這些教練。而對這張照片引發感慨最多的是莊則棟,因為他球技最好,官當得最大,而結局最慘,不僅不能在桌球事業上發揮他應有的才能,而且始終磕磕絆絆,很多評選他不能進名單。2008年北京市體育局評選百年北京體育人物,老至馬約翰,小至張怡寧,遠至郎平都輕鬆入選,我是評委之一,大家幾乎一致覺得莊則棟對北京體育有特殊貢獻,他全票當選。後來在國家會議中心頒獎,他私下說:「就北京市對我好。」個中弦外之音不言而喻。直到他去世在八寶山告別都有刻意縮小規模,而且他兒子抱著他的照片不能朝外。去年國慶前我去一家媒體做節目,是紀念中國體育70年的,事先有幾個不準,其中一個就是不準提莊則棟。談70年體育嚴格地說不應該繞過莊則棟,這個規定不一定是從多高的機構下發的,但政治的殘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體會。莊則棟是有大錯,在那個年代在一個禍國殃民集團指示下執行了錯誤路線,但已經做了結論該不該永遠不再承認他的功績?說到底,這就是命!
(自左至右:梁友能、王傳耀、容國團、傅其芳、莊則棟、李富榮、徐寅生、姜永寧)
說到命莊則棟好歹活了70多歲,想起另一個合影中從香港歸來為中國桌球做出傑出貢獻的容國團、傅其芳、姜永寧在1968年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用相同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莊則棟還不算最慘的,此文(上)發出後姜永寧的女兒姜小英留言「看到這張照片,時光恍如回到了50多年前,那時的他們生龍活虎、笑容綻放、風華正茂,可如今5位男選手中的兩位周蘭蓀和莊則棟已經離我們而去,真是讓人感慨萬千。」她沒有提她父親姜永寧,她10歲時父親離去,這給一家人一輩子帶來多大創傷啊!讓那個歲月永遠遠離我們吧!
5
0多年前天安門石獅子上的合影牽出這麼多話題,這裡還應該替故去的人說句公道話。莊則棟連續三次世界冠軍,但他落下了「被讓」的名聲。了解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莊則棟是有絕對實力的,他是中國桌球當之無愧的頭把交椅。和他同時代的優秀選手有徐寅生、李富榮、張燮林、周蘭蓀(稍前有容國團、王傳耀),他們固然都很出色。但必須認識到,在當時桌球男子選手中,沒有一個人能像莊則棟,在連續3屆團體賽決戰中有如此顯赫的戰功(莊則棟是唯一一個打滿3次團體決賽的),也沒有一個人像他在3屆單打賽中連續戰勝了最強勁的外國選手荻村、木村、星野、高橋浩、紹勒爾(中國其它選手可以對照一下)。在28屆賽後不久的第二屆全運會上,桌球新人輩出,不少一線球員紛紛落馬,決賽是一路淘汰數位名將的黑馬何祖斌對莊則棟,結果莊則棟以3比0輕鬆拿下獲得冠軍,國內比賽可沒人讓球,當時各報都承認莊則棟的確是中國最好的桌球選手,沒有之一。不久在1966年春的全國賽上,莊則棟在國內真刀真槍的比賽中都獨佔鰲頭,他三連冠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老一輩桌球運動員莊家富回憶,60年代莊則棟在隊內保持過100多場比賽全勝的紀錄,莊家富說:「這記錄連後來的鄧亞萍也達不到。」 世界男子團體三連冠、世界男子單打三連冠、國內比賽三連冠、隊內比賽三連冠,這個奇蹟無人複製,莊則棟為中國桌球事業所做的貢獻,已經無需用任何其它方式來證明。(完)
附:
此文前幾部分發表陸續引來熱議:
合影中女士的穿著,特別是絲巾的佩戴,也符合文哥(諧音)前夕的裝束,走出三年饑饉後,1964、65年大城市人們開始有點講究衣裝了,66年破四舊的事例,比如紅w兵當街剪開瘦腿褲,砍掉火箭頭皮鞋的尖兒,不再允許燙頭髮、系絲巾、戴首飾等,也說明65年有人講究穿著。
68年,還沒有人敢這樣系絲巾哦!
我印象中文哥(諧音)前,大約1965年,就有少數人帶 像章了。那時還製造過一小批鍍金的毛像章,專供外交領域使用,比如送給外國友人。樣式大小比現在一元錢硬幣略小一點的圓形,後來一直延續用的、最流行的 側面胸像。
1966年8月,我父母非常鄭重地給了我哥哥和我各一枚,是他倆在布加勒斯特中駐羅使館得到的,叮囑我們保存好。可惜那年9月1日我在從北京到上海串聯第二天路上,有同學喊「快看,景色太美了!」我一激動,把頭伸出窗外,呼的一聲,軍帽被風吹跑了,那枚我珍愛的鍍金像章就別在帽子前面呢。當時很是懊惱,卻不能多說,因為媽媽不讓說是鍍金的。
文哥(諧音)爆發後,起碼京城多數人就開始佩戴 像章了,隨後人人都戴,不少人以收藏儘可能多的像章為業餘愛好。
佩戴像章的風情一直延續到1971年,林彪掉下來後,慢慢就少了。這是我個人的一點記憶。
大家覺得照片究竟是哪一年已不重要,讓大家隨著照片回憶自己的青春也是很美好的。
一張讓老年桌球迷淚奔的照片(上)
一張讓老年桌球迷淚奔的照片(中)
一張讓老年桌球迷淚奔的照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