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維尼媽媽沐瀅
維尼5周歲半了,我離低幼繪本也是漸行漸遠。童書市場欣欣向榮,從來不乏優質好書推陳出新。
上倆月作為中信出版社的特約嘉賓做了兩場直播,雖說是某一本書的專場直播,但是在互動的時候,總能看到熱愛親子閱讀的媽媽們刷屏《小熊很忙》這套書。
這書我和維尼第一次看是去年12月在書店的會員借閱區,她翻出一本被其他孩子翻得略有些磨損的《小熊很忙》玩得不亦樂乎,儘管我一再提示她已經是個脫離的了低幼紙板書的「大孩子」了,她依舊小手不停、小眼睛掉進這書裡拔不出來。
em……好奇心使得我問出版編輯小夥伴,《小熊很忙》究竟火到啥程度?
編輯小夥伴說,反正就是總賣斷貨的程度……
更讓我意外的是,知乎裡還專門有個問題來討論《小熊很忙》這書。
好吧,今天用2800字來給家有0-3歲的娃說說這套書究竟值不值得入,它的優缺點都有哪些,另外,引申說一說這書的一些延伸閱讀的彩蛋……
0-2歲階段,我給孩子選書通常有以下幾個關鍵詞:
互動、認知、紙板
這個時候孩子從大肌肉運動向精細運動轉化,能夠讓她的小手參與到其中的繪本更受孩子歡迎。翻翻維尼最開始讀的那些繪本,幾乎都是圓角紙板書,每一本都有著這樣那樣的互動設計。《小熊很忙》可以說把這幾個關鍵詞佔全了。
互動:
這裡的互動指兩方面:遊戲互動,和語言互動。
1、遊戲互動設計:
這就比較顯而易見了,每一本書裡都有洞洞、推拉、撥動的互動設計,充分滿足手的敏感期的孩子。讓孩子的小手忙起來。
而且書裡設計的互動機關都比較松,孩子小手一拉就能拉出來,不會卡得很緊弄壞書本,或者讓孩子覺得玩起來有難度。
2、繪本語言互動:
書裡的語句特別簡單,幾乎一本書裡8句話,不斷重複的是「小熊小熊好忙啊」,(英文:「 Bizzy Bear, Bizzy Bear)。
這種重複的並帶有節奏感的語句,對於增強孩子的語言敏感度,加深記憶有著非常奇妙的作用。
著名作家、譯者彭懿在《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這本書中提及,不少繪本語言是講節奏的,有二拍子的、有三拍子的,這本書的繪本語言就是二拍子節奏,像打拍子「一二、一二」的感覺一樣,讓孩子像聽歌謠一樣聽讀。
之所以一直強調繪本的互動性,就是因為在親子閱讀初期、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時候,不是單純地枯坐苦讀,而是以玩的方式讓孩子參與其中,以繪本為媒介讓孩子體會樂趣和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而每翻開一頁,書裡的機關設計,也像拆盲盒一樣給孩子驚喜——因為你猜不到下一頁做了哪些設計,孩子的小手還怎麼玩怎麼撥動。
低幼繪本的故事都非常短,而且繪本語言也都以重複性為主,這是根據孩子與生俱來的專注力長短而設計的,咱們成年人以為十幾頁的繪本不算長,但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大部頭了,一本一兩分鐘就能講完的書對於孩子來說剛剛好。
那麼如果以單純地照繪本讀文字的速度來說,《小熊很忙》可以在短時間孩子注意力分散之前讀完,這樣也可以增加孩子的閱讀信心和繼續閱讀的興趣。
認知:
低幼繪本中不乏認知內容,這也是以繪本為媒介承載的另一項閱讀的附加值。
讓孩子玩著、聽著、讀著,就認識了好多事物。《小熊很忙》這套書裡的認知以職業認知為主,兼顧節日認知和場景認知。
例如:第一輯裡的職業認知為:動物管理員、深海潛水員、太空人
節日認知為:聖誕節
場景認知為:深海、動物園、太空
附加的事物認知有:潛水艇、宇宙飛船、動物園裡的動物、「聖誕老人」等等等等……
紙板材質:
材質這個對於低幼兒童群體來說太重要了,維尼小時候讀過《我的第一本躲貓貓書》、《劈裡啪啦翻翻書》、《小雞球球》等等繪本,大多是紙板或者卡紙的材質,卡紙的根本禁不住孩子小手摺騰,基本翻幾次就陣亡了,紙板書還算堅挺。
《小熊很忙》算是紙板書很敢用料的那種書了,每一頁紙板都比一元硬幣還要厚,圓角設計也比較順滑,不會劃傷孩子的小手。
我和維尼在書店會員區看的那套,都被無數孩子折騰無數遍的,都沒有破損掉頁,可見這套書材質質量過關!
畢竟對於一兩歲的孩子來說,繪本是個消耗品!
雙語+點讀: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孩子的語言教育,不僅僅是母語教育,還有給孩子營造雙語的氛圍。所以低幼兒童的選書側重中,英文原版、雙語這些需求都很高。
《小熊很忙》滿足了這項要求,即便家長是個英語渣,藉助點讀筆(支持小達人點讀筆)的力量,也可以讓孩子學習第二門語言。
這套書有什麼缺點?
有的家長會覺得,一套書4本(第一輯),加上封面封底才5頁,居然一套賣100多(折扣後不到100),太貴了,不值!而且互動機關的設計顛過來倒過去就是這幾樣,有的孩子容易玩著玩著就喪失興趣。
可能價格和「性價比」的問題是最大缺點了吧!
其實這就是個消費觀念的問題,不存在誰對誰錯,像我這種好像把日常消費中買書佔主要支出的人不覺得什麼,但對於只局限在10元錢買本童書的家長身上,可能覺得真的不划算。
那不如這樣,我來比較一下它和同類紙板書的差別,並且深挖一下延伸閱讀彩蛋,看看這個「性價比」是否高些了呢!
如何進行親子閱讀才更高效有趣?
為了不讓小100大洋買來的幾頁書白瞎,還是給各位家長夥伴一些閱讀攻略:
1、先自己看一遍。用不了幾分鐘,家長先自己看看都有啥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帶孩子泛讀的時候也有針對性。
2、帶娃先通覽一遍,讓他感受個新鮮勁兒,小手上書中的機關裡翻翻、摳一摳,擺弄擺弄,先跟「小熊」交個朋友。
3、孩子翻書同時,家長可以同步閱讀繪本中重複的文字內容,可以將文字部分編成歌謠,反覆唱反覆讀。
4、開放性問題提問。先不著急翻書,先看封面,指著圖畫讓孩子認知都有什麼,在哪種場景之下,可以嘗試提問:寶寶你猜,小熊今天回去哪裡幫忙?他會給誰餵水果?小熊遇到了哪些小動物?
讓孩子的小腦袋瓜裡出現幾個小問號,帶著小問號翻翻裡邊的內容。
又如這一頁,不著急打開機關,讓孩子猜裡邊有什麼。
我和維尼特別喜歡玩這一頁,通常是她讓我猜裡邊有什麼,第一次打開發現裡邊是「寶藏」的時候,我這個老阿姨都有點小驚喜。
5、借著繪本玩遊戲。
例如這一頁,孩子一邊用小手撥弄小機關,出來一隻小獅子,媽媽可以一邊說「小熊小熊好忙呀,獅子小山藏」。
還可以把臉擋在書後,面對孩子說「小熊小熊好忙呀,媽媽小山藏」,同時像玩躲貓貓一樣,將自己的笑臉露出來逗寶寶笑。
(拋磚引玉,以此類推)
最後一個主觀問題:有沒有必要全入手?
《小熊很忙》一共出了4輯,全18冊,某當上看一下價格,好傢夥折扣價還差不多400元(趕上活動可能更划算些)。
真愛粉和土豪隨意!
因為畢竟這套書買得越全,介紹的職業認知和節日認知、場景認知內容就越豐富,外加孩子就寵它就寵它,那就都買。
如果家裡還有很多其他同類紙板書,可以有選擇地選某幾輯,豐富孩子的繪本架,讓孩子有選擇地遊戲和閱讀都可以。
總體上說,這套書0-3歲的孩子大部分都很喜歡,入手也不會覺得錢花得冤枉,畢竟和孩子的好習慣培養、和孩子的喜愛相比,這些錢花的還是值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