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創華爾街先河,從7月1日起,拒接沒有女性董事的IPO項目

2020-12-22 騰訊網

高盛開創華爾街先河,行政總裁所羅門(David Solomon)日前稱,自今年7月1日起,該行在美國和歐洲不會再協助沒有「多元化」董事,特別是沒有女董事的公司上市,相信有助推動董事成員多元化,減少全白人、全男班,或者只有異性戀者的情況,但未知何時會於在這方面表現最差的亞洲實行。

所羅門直言,綜觀過去4年的美國首次公開招股(IPO)個案,有證據顯示上市時最少有1名女董事的公司股價表現,遠好過一名女董事都沒有的公司。根據高盛的數據,有最少一位「多元化」成員參與董事局的公司,在上市首年內股價平均上漲近4成半,而沒有「多元化」董事局的新上市公司,股價首年平均上升不足1成半。

所羅門沒有為「多元化」給出定義,但表明公司董事局中應有女性參與。他指出,過去兩年,美國和歐洲上市公司中,大約60家公司的董事會連1名女性或有色人種都沒有。

所羅門續稱,該行可能因此失去一些生意,但長遠來看,對於希望為股東帶來最高回報的公司而言,這將是最佳建議。

所羅門表示,這一政策最初適用於美國和歐洲的公司,隨後會逐步擴大適用範圍;明年6月開始,高盛會將加碼至最少有2名「多元化」董事,作為接受上市保薦的前提。該行現時處理的上市案,主要在美國、歐洲、中東和非洲。

事實上,去年12月公布的數據顯示,MSCI世界指數成分企業中,有126家完全沒有女董事,當中日本佔108家,內地或香港佔9家。其餘9家完全沒有女董事的企業中,美國佔5家。

作為「多元化」董事局的倡議者,高盛本身當然身體力行。高盛的11人董事局中,現有4位女董事,並有1名黑人董事。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臺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華爾街巨頭高盛集團或搬離曼哈頓 向低成本地區轉移
    △彭博社稱,高盛計劃在佛羅裡達州建立資產管理基地,對紐約金融中心地位形成衝擊高盛重要部門遷往外州據彭博社12月6日報導,高盛集團正考慮在佛羅裡達州設立新總部,以容納其資產管理部門。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集團高管一直在佛羅裡達州南部尋找辦公地點,並與當地官員接觸,探討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
  • 金融海盜高盛,才是《華爾街之狼》背後的狼王
    1 《華爾街之狼》背後的狼王 很多朋友也許都看過一部講華爾街的電影,小李子演的,就叫《華爾街之狼》。 這些錢中,就有1億美元贓款拿來投資了電影——《華爾街之狼》。
  • 黑石與高盛,誰是華爾街之王?
    自2014年起至2018年5月,黑石分12次交易逐步清倉了希爾頓股票,實現了約140億美元利潤,成為黑石集團最成功的槓桿收購案。家族式經營、合伙人制度和輕資本運作是上市前高盛集團經營的主要特徵。1999年高盛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引入股份制,補充資本,實現多元化均衡發展。「華爾街上的優秀有兩個等級:低的叫優秀,高的則叫高盛。」這是2007年2月《財富》雜誌上一篇名為《日益強盛的高盛》文章中的句子。
  • 萬萬沒想到,高盛CEO背地裡竟然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微博@華爾街見聞APP) 有的公司表面上是家頂級投行,背地裡卻是... 1 CEO 沉迷打碟無法自拔 高冷、行走的人肉計算器、權力遊戲的主角……也許這是你對華爾街精英的想像?
  • 華爾街財報季收官:摩根史坦利一季度利潤創歷史新高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華爾街的一季度財報季順利收官,作為去年的華爾街「王者」,摩根史坦利一季度業績再超預期。據海外媒體報導,摩根史坦利發布的季報顯示,該行一季度實現淨營收110.8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估的103.6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一季度淨利潤達到26.68億美元,同比上升38%,再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與幾家美國大銀行一樣,摩根史坦利的實際稅率出現大幅下降。該行一季度實際稅率為20.9%,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9%,這也為摩根史坦利帶來了可觀的額外利潤。
  • 高盛:比特幣再猛,也難以撼動黃金地位
    原創 許超 華爾街見聞導讀:在高盛看來,比特幣只是零售通貨再膨脹交易,而黃金是一種具有長期實際資本保值的防禦性資產。高盛目前沒有觀察到比特幣侵蝕黃金牛市的證據,相信兩者可以共存。
  • *ST國創7月1日起更名*ST新億 擬收購德高端裝備企業
    4月9日起停牌的*ST國創(600145)(600145)6月24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主業經營處於停頓狀態,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擬以現金方式購買奧爾派金屬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KOCH H&K Industrieanlagen GmbH(科赫實業)100%股權。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 華爾街將目光瞄向了蔚來(NIO.US)
    在領頭羊特斯拉連續多日上漲並積累不小漲幅後,華爾街一些投資界人士將關注目光轉向了其中國同行——蔚來汽車(NIO.US)。高盛在最近一份投資報告中預計,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佔全球輕型汽車新車銷量的18%,到2035年將加速增至29%。對此大膽預計,高盛的理由是:由於電池價格下跌速度快於預期,電動汽車的普及率正在加速,這使購買電動汽車的經濟性得到改善。
  • 外資控股券商又見大動作,高盛或率先增持高盛高華至100%,未來戰略...
    2007年範翔重返高盛,任高盛(亞洲)執行董事,繼而升任公司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負責在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股權投資。根據證券業協會數據,截至2019年,高盛高華總資產43.28億元,排名第90;淨資產35.71億元,排名第86;營業收入10.37億元,排名第69;淨利潤2.08億元,排名第63;投行收入0.82億元,排名第76;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0.73億元,排名第71。值得注意的是,高盛高華在此前各項業務排名,均領先其他外資券商。
  • 中國在美國的一個強大朋友:華爾街
    但包括摩根大通、高盛在內的美國金融公司正擴大在華投資,在當地招聘更多員工,以開拓規模達47萬億美元的中國金融市場。圖片合成:Crystal Tai  2018年2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華盛頓與美國開展貿易談判。在會晤美國談判代表前,他會見了一群美國商界領袖——多數來自華爾街。
  • 高盛:銅的大牛市剛開始 劍指1萬美元
    來源:華爾街見聞作者: 方凌 導讀:高盛認為,中國進口持續強勁、海外需求復甦、銅礦供應疲軟背景下,銅供不應求的程度將在2021年達到十年最高,直到2023年才會過剩。12月1日倫銅連續四日收創七年多來新高,盤中最高升破7700美元,高盛應景地喊出了「銅價正通往1萬美元的路上」。高盛分析師Nicholas Snowdon等在12月1日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認為,銅的大牛市已經全面開始,銅價的走強不是非理性的,而是銅結構性牛市的第一階段。
  • 美國「借殼上市」熱 承銷的華爾街大行們賺翻了!
    SPAC又稱空白支票公司,通常由共同基金、對衝基金等募集資金而上市,只處理現金業務,沒有任何其他業務。發起人將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以投資單元形式發行普通股與認股期權組合給市場投資者,從而募集資金,一個投資單元通常包含1股普通股與1~2股認股期權。上市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尋找一家有高成長發展前景的非上市公司與其合併,使新的組合獲得融資並上市。
  • Google挖角高盛集團信息安全長擔任雲端部門首位CISO
    圖片來源: Google華爾街日報周一報導,Google近日從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挖來信息安全老手Phil Venables,擔任Google Cloud第一任信息安全長(Chief Information Security
  • 匯創控股(08202.HK):陳耀榮辭任執行董事
    原標題:匯創控股(08202.HK):陳耀榮辭任執行董事   匯創控股
  • 北美觀察丨向低成本地區轉移 華爾街巨頭或搬離曼哈頓
    △彭博社稱,高盛計劃在佛羅裡達州建立資產管理基地,對紐約金融中心地位形成衝擊高盛重要部門遷往外州據彭博社12月6日報導,高盛集團正考慮在佛羅裡達州設立新總部,以容納其資產管理部門。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如果高盛遷出這項業務,可能引發其他金融機構仿效,從而影響紐約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對於美國許多地區而言,如果高盛這樣的「華爾街巨頭」能在當地為其資產管理部門建立基地,就能帶動就業和稅收,並產生一整套配套經濟效應。而對於高盛這樣的企業而言,今年長時間的遠程辦公已被證明行之有效,因此,很多高管認為,將更多部門從紐約遷至其他地區可節省開支。
  • 紐約州計劃「分階段重啟」,華爾街重返辦公室,美財長:「經濟將在...
    據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4月27日消息,目前紐約州、州長為民主黨的科羅拉多州、以及共和黨統治下的馬裡蘭州也在規劃重新開放。其中,紐約州計劃於5月15日起「分階段重新開放」,建築業和製造業將率先重啟,而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華爾街企業也紛紛草擬「重返辦公室」計劃。
  • 高盛高華和華鑫證券外資控股獲批 證券業外資開放進程提速
    2020年4月1日起,中國將正式取消對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表示,一系列外資獨資的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等開放項目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過程中。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獨資、控股、合資的券商進入中國,國內證券行業正迎來全新變局。
  • 嘉年華國際委任田家柏為執行董事 12月18日起生效
    觀點地產網訊:12月18日早間,嘉年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宣布,田家柏先生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自2020年12月8日起生效。資料顯示,田家柏,44歲,持有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彼現時為匯盈控股有限公司顧問,及彼於2011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間擔任匯盈的執行董事。田先生擁有於聯交所上市公司超過十年的管理經驗,曾負責集團管理、策略計劃、投資評估及投資者關係等事務。嘉年華國際表示,田家柏與公司於2020年12月17日籤訂服務合約,初始任期自2020年12月8日起計為期三年,除非任何一方向對方發出不少於一個月之書面通知予以終止。
  • 全球企業高管變動情況(2020年1月13日-19日)
    二人的新職位均於2020年1月1日生效。田邊三菱製藥(Mitsubishi Tanabe Pharma)宣布,晉升常務執行董事上野裕明(Hiroaki Ueno)為新任總裁,自4月1日起生效。前任總裁三津家正退任為董事。
  •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大舉售出高盛股份
    ., BRKA)在上周五的證券公告中表示,該公司第一季度削減了對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的大部分持股。上述出售反映出,伯克希爾哈撒韋自金融危機時起進行的一項投資操作步入尾聲。該公司2008年曾向高盛投入50億美元,在華爾街當時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幫助該行。伯克希爾哈撒韋與高盛在五年後修改了交易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