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王惠然在關於《彝族舞曲》的創作體會中這樣寫道:「那時(1956年),我們每天隨著彝、苗族的馬幫,一起跋山涉水,經常是腳踩雲彩,頭頂藍天,飽嘗了十萬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風景如畫的山寨美景。那時我們還在半夜二四點鐘出發趕路,一路上明月皎潔,夜色迷人,與大地朦朧的景色競相交輝。這些就是以後在《彝族舞曲》的『引子』中所描寫的意境。」「在行軍的路上,趕著馬幫的老鄉們常常為我們演唱風格別致、豐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我們還留心觀看他們的表演,學習了不少民歌和舞蹈。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舞蹈《煙盒舞》(又名《烙上一個洞,繡上一朵花》),它那優美動人的舞姿,柔美動聽的旋律,輕快、富有彈性的節奏,給我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加上其他絢麗多彩的彝家音樂,為創作《彝族舞曲》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積累了豐富的音樂素材。
(《彝族舞曲》葉銳文民謠吉他獨奏欣賞)
葉銳文民謠吉他版的《彝族舞曲》是在殷飈教授版的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需要曲譜的朋友可以長按下方的二維碼或閱讀原文購買
(原改編者殷飈演奏版《彝族舞曲》欣賞)
內容編寫:葉銳文吉他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葉銳文吉他藝術
聯繫郵箱:ruiwenye@qq.com
工作微信:ruiwenye
葉銳文吉他藝術
ID:ruiwenye2017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或點擊頁面頂部藍色字體關注
想獲得更多有關民謠吉他的資訊,就關注我吧,讓你每天對自己手中的吉他都有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