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本文中的視頻鏈接失效,請點擊文章結尾的「 閱讀原文 」觀看視頻 】
局部(第十集):民國女畫家( 轉自公眾號「看理想」 )
「局部」講述人:陳丹青
「大膽」的女性
「二戰」以來,歐美女藝術家越來越多,出挑的人個個厲害,我都很佩服很佩服。攝影領域特別多。藝術家裡,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兩個,一個是奇奇 · 史密斯,還有一位就是南斯拉夫裔的行為藝術家,叫瑪瑞娜 ( Marina Abramovic )。瑪瑞娜呢,資格老了。她出道的時候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整個圈子都被她的作品轟動。
「空間關系」瑪瑞娜與烏萊合作,1977年
她八十年代來中國,做過一件作品,叫「情人 · 長城」,帶著她這個德國裔的男友,叫烏萊。兩個人約定,一個從八達嶺由東向西出發;一個從嘉峪關出發,由西向東,兩個人步行,長達三個月,在二郎山彙合。作品完成以後,他們回到西方,兩人就散了。
前幾年瑪瑞娜在現代美術館,又辦了一個作品,也挺轟動的。邀請所有觀眾坐在她對面,坐個大概三、五分鍾,就是目光對著目光,不能講話。
忽然她的那個烏萊,十八年前的男友坐下來...
瑪麗娜 · 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家2012年的行為藝術現場,右邊是同為行為藝術家的烏萊 ( Ulay )
我要是佩服哪個女藝術家,我有時候會有一個念頭,我真的想變成一個女的。為什麼呢?因為有些念頭,有些氣質,真的只有女的才有,這跟才能無關,這東西它才能做出來,才有這個味道。
「不讓須眉」、「女子丈夫」,中國人經常拿這些漂亮的屁話,來奉承女子。其實主語,還是「須眉」 還是「丈夫」,還在借這個話來抬舉男人的世界,一點不是尊重女性。繪畫像正義的事情一樣,貴在大膽。你要論大膽,你要論捨命,你要論不屈服,女子遠遠勝過男人.去看男人投降變節的比女人不知道多多少。
我對女畫家怎麼看呢?貢布裡希有句話,他說:「沒有藝術史,只有藝術家。」那我的延伸就是沒有男畫家,也沒有女畫家,只有好的畫家。瓦拉東勝過很多男畫家,不因為她是女性她的稟賦、她的魅力,僅僅屬於瓦拉東。
關紫蘭:天生的膽氣
今天呢,我要講講,我頂佩服的兩個女畫家,都是民國年代的。一位是留學日本的上海女子關紫蘭。一位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決瀾社成員,龐薰琹的太太,名叫丘堤女士。民國時候的女豪傑,一長串名單,你數不完的。民國短短三十年,女畫家的數量,我相信超過過去上千年,
關紫蘭,上海人,真正的大家閨秀,絕代佳人。我這麼二話不說,跑上來就說人是絕代佳人,又是男權思想。但我真的,不是這個意思,女畫家像關紫蘭,長到這樣的氣質,你不贊美她,是種罪過。我覺得瓦拉東要是瞧見關紫蘭,然後德加、羅特列克、雷諾阿,瞧見關紫蘭。那這無可奈何,驚為天人。
你看關紫蘭的畫,你馬上忘記她的性別,她下筆的膽氣和瓦拉東有一拼,而且是純然的天生。你比起劉海粟那種膽氣、那種霸悍,她一點不是造作的,一點不是刻意的。你比起,同樣很有膽氣的陳抱一,猶有過之。然後你去跟那幾個大佬,徐悲鴻、林風眠,還有一位叫呂斯百,還有我的老師叫吳作人,要論膽氣,他們都比不上關紫蘭。這是天生的,沒有辦法的事情。
關紫蘭畫作
我是年輕時候,根本不知道,中國畫界有這麼一個奇女子。後來聽說她大隱隱於市,還住在上海,不畫畫了,完全不畫畫了。我見過她晚年的照片,八十年代,穿著就是跟我媽媽一樣,就那種人民裝,很樸素,瑩然淺笑。但是一點沒有苦相。
丘堤:素淡的清蒸菜
下一位要說我非常尊敬的丘堤先生。她對照關紫蘭的東洋影響,她的路數倒是典型的法國路數。她雖然沒有去法國留洋,但她丈夫龐薰琹帶回來的,法國「一戰」前後的那種前衛氣息,她有。
她很快就能準確地把握出,一種相對溫和的,這種「立體主義」的架構。她的靜物畫,以我所見,我願意說是中國第一。
好在哪裡呢?她知道避俗,出手非常簡靜。她的畫不比瓦拉東好,但是比瓦拉東高;第二就是她的素心,這個話不好解釋。她的畫就有點像清蒸菜啦。她的優雅是她人優雅;那麼第三就是見「物性」。一個是她畫的那些東西,不修飾、不渲染,是物體的恰如其分,也是她對物體的那種敬意和愛意。另外一層,就是材料的「物性」,就是顔料和筆。丘先生敷色、行筆、起止、收束,她始終不溫不火,到處都是濃淡得宜。這很難做到的,不光是本事,就所謂溫良恭儉讓入了畫,就是丘先生這種境界;
那第四呢,當然她也是非常民國的氣息,自發、自在、自主、自適,那麼而且自尊。(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呢,女畫家群起,也有不少才子。但都去畫革命畫了,你相比起那個丘堤先生,畫的畫,都是一股革命氣。丘先生的畫毫無意圖,雖然在她的年代,她那樣畫,倒是真的革命。
我不想誇張她有股巴黎風吹過來,以我看,還有一種隱約的佛氣,單是就畫論畫,弘一不及丘堤。
丘堤畫作
丘堤和關紫蘭她們倆的命運相近似,都是在一九四九年以後,銷聲匿跡。丘堤先生在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以後,兩口子回到上海,想必揚眉吐氣,非常幸福。有一幅小小的風景,就顯然是從窗臺看出去,畫陽臺對過的人家和新的楊柳樹。這真是清新如初,就好像是那個上午,我就在這幅畫面前,呆呆地看了很久,就想起上海,早已經失去的表情。
丘堤作品「窗外」1947年
伍拾伍號院子藝術空間
回復 「陳丹青」,閱讀相關文章及展覽信息
回復 「左小祖咒」,閱讀相關文章及展覽信息
回復 「55」 可了解伍拾伍號院子藝術空間詳情
回復 「77」 可了解慈善捐助的相關活動
回復 「地圖」 可查看我們的具體位置及行車路線
感想、建議以及預約參觀,可致電或直接回復本微信
感謝您的關注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何各莊55號
電話:+ 86 10 64314676
微信公眾賬號:No55Art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