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女子的參政權

2021-02-13 海峽飛虹中文網

1912年1月5日 孫中山與中國社會黨女黨員林宗素談話,表示「將來必予女子以完全參政權,惟女子須急求法政學知識,了解平等自由之真理。」

林宗素是何許人也?民國時期女子的參政權最後實現了嗎?


林宗素

林宗素(1877—1944年),原名易,林白水之妹。她10多歲時便勇敢地自行放足。他的哥哥林白水是中國著名報人,曾與蔡元培、章炳麟等創立「中國教育會」。受哥哥新文化思想的薰陶,一邊讀書,一邊積極參加愛國女學組織的革命活動。後成為上海報界著名女記者、女編輯。與秋瑾齊名,是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鋒。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林宗素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一部分同盟會會員在上海組成「中國社會黨」,林宗素成為該黨主要成員。她在社會黨內成立「女子參政同志會」,並任會長。民國元年(1912年)1月5日,代表「女子參政同志會」拜會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1912年2月南京臨時參議院正著手制定《臨時約法》。林宗素、與唐群英等20人代表婦女界上書請願,闡述「請於憲法正文之內,定明無論男女,一律平等,均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3月3日再次上書孫中山重申參政要求。並懇請孫中山在國會議決時,為女界添加旁聽及參政一席。但在1912年4月1日頒布的《參議院法》中,在關於參議員一章中,第一項就是:「中華民國之男子,年齡滿二十五歲以上者,得為參議員。」由此可知,女性的參政權基本被否定。這激起了她們3次大鬧參議院。

1912年3月19日,南京臨時參議院開會。林宗素、唐群英等人要求參加會議遭到拒絕後,以會客名義進入議事廳,由議員相勸退出。下午到參議院旁聽,議院宣布婦女參政待國會成立後再議,否決了婦女們的要求。20日,請願婦女要求見參議院議長,因有重兵把守,未能如願,她們憤怒已極,踢倒衛兵,砸爛玻璃窗,強行進入會場。

21日,林宗素、唐群英等60餘人第三次來到參議院,因衛兵把守嚴密無法進入,轉而趕往總統府,向孫中山訴說在參議院受阻情況,要求總統親自就婦女參政問題提出議案。在孫中山斡旋下,參議院統同意女子參政同盟會再具一呈,以便再議,女子參政風波才暫告平息。23日到月底,婦女參政代表多次上書請願。30日女權主義者們再次率人闖入參議院,請求修改臨時約法,並聲言「若不容許,必訴武力。」

1912年8月下旬,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因多數人反對,刪去同盟會原綱領中「男女平權」條款,激起同盟會女會員的強烈反對。8月25日國民黨成立大會上,一女會員盛怒之下動手打了會議主席宋教仁。

女子參政同盟會雖提出男女權利均等、普及女子教育、改良家庭習慣、禁止買賣奴婢、實行一夫一妻制、禁止無故離婚、提倡女子實業、強迫放腳、改良女子裝飾、禁止強迫賣娼等11條政綱,但在會議表決時,唐群英等人的要求最終被否決。

1913年10月,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復闢帝制活動隨之加劇進行。11月,各省的女子參政團體被勒令解散,進行了兩年的女子參政運動隨著辛亥革命失敗而進入低潮。

相關焦點

  • 高會民:民國時期的二十四所教會大學
    當時未加入教大聯合會,但已開設大學課程(包括部分課程)的教會在華高等教育機構有沈陽文會書院、寧波三壹書院、太谷銘賢學堂、嶽陽湖濱學堂、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其中嶽陽湖濱學堂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當時已開設文科大學的全部課程。它們通常被稱為「會外五所」。
  • 民國31年2月20日,磯谷廉介正式就任日據時期的香港總督
    民國30年12月8日,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幾個小時之後,日軍中將酒井隆便指揮第38師團從深圳進攻香港。
  • 民國香菸廣告畫欣賞
    民國時期出現眾多香菸廣告,「美女」成為廣告畫中之絕對主角,使得廣告散發出誘人之女性魅力,給人以強烈之視覺衝擊。我國現代廣告業發展,最初之高峰期出現於民國。打開老上海之報紙,廣告整版整版映入眼簾,可謂鋪天蓋地,而商品廣告之中,以香菸為最,亦最為醒目。
  • 民國服飾街景:中山裝及其他
    民國服飾裡的男裝又呈現怎樣一種姿態呢?有史以來,中國服裝的變遷主要靠兩種動力推進,一是改朝換代,二是時尚交流。孫中山著西裝長袍、西褲、禮帽、皮鞋,再加文明杖,這是民國時期極為時興的裝束,也是中西服飾結合最成功的套裝。
  • 【 視頻 陳丹青 】局部(第十集):民國女畫家
    【 如果本文中的視頻鏈接失效,請點擊文章結尾的「 閱讀原文 」觀看視頻 】局部(第十集):民國女畫家「不讓須眉」、「女子丈夫」,中國人經常拿這些漂亮的屁話,來奉承女子。其實主語,還是「須眉」 還是「丈夫」,還在借這個話來抬舉男人的世界,一點不是尊重女性。繪畫像正義的事情一樣,貴在大膽。你要論大膽,你要論捨命,你要論不屈服,女子遠遠勝過男人.去看男人投降變節的比女人不知道多多少。我對女畫家怎麼看呢?貢布裡希有句話,他說:「沒有藝術史,只有藝術家。」
  • 真實1942:民國政府做過的那些事兒
    在這種國難當頭,激烈抗戰的時期,發生任何大的自然災害都是雪上加霜,意思河南當時正處於抗戰最激烈的前線,民國政府的災害救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救濟難度可想而大。另外說一句話題外話:1942小說的作者劉震雲先生的老家延津縣1938年3月就被日軍佔領了,也就是說,日軍實際已經控制這個區域,以至於小說那段:「… 1943年日本人開進了河南災區,這救了我的鄉親們的命」。
  • 非常民國
    我走出地鐵站,沿著前法租界美麗的霞飛路前行(現為淮海中路),馬路兩旁盡是三十年代各式造型優美、古色古香的歐式洋樓;不久,便可望見有著中國宮殿屋簷、青磚壁瓦的交大古老校門,門口兩側站立著一對威猛的大理石獅子。老校門改建於1935年,門口仍留有1896年時期的古老燈柱及大理石校門橋,以及當年南洋公學的校名石碑及石碾。
  • 民國18年,南京中央軍校實景
    民國16年4月18日北伐成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遂決定在南京另行籌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習慣上仍稱黃埔軍校,又稱南京本校。
  • 中山先生的民國元年元旦
    此時五色旗在使用時期通常在早晨七點升旗,晚間六點降旗。不用時應將一色摺疊為一層,紅色在上黑色在下,從旗腰一段捲成筒狀,外面用線單節繫好。1912年6月11日改以十九星旗作為陸軍旗(民國元年6月11日至民國17年)
  • 清代民國古書處理(目錄)
    加批輯注東萊博議民國石印機器紙4300集·古文精校三蘇策論民國石印機器紙2150集·古文詳訂古文評注民國石印機器紙10500集·古文詳訂古文評注民國石印機器紙101000集·古文言文對照古文評注民國石印機器紙12600集·古文重訂古文釋義新編民國石印機器紙
  • 寶藏談收藏 • 東海大學張有義教授〡帝俄時期的現金保險封
    此書對研究民國時期各種郵票具有極佳的參考價值。(3)集郵增刊第30期(2020.07)。是北京中華全國集郵聯出版的兩大會刊之一的增刊專輯本,全書大16開本全彩色印刷352頁,社長兼主編是叢志軍,總策劃是陸遊,責任編輯有馬臻傑、蘇萌、蕭明三人。
  • 老照片 | 廣州,民國38年
    這組圖片載自美國《生活》雜誌,是一位元美國記者拍攝於民國38年的廣州,看似平靜的表面之下,許多人已經感受到了時局動盪、山雨欲來。
  • 民國47年,823砲戰
    民國47年8月23日下午6時30分,大陸解放軍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石一宸下達命令,炮兵開始猛烈炮擊金門,目標鎖定指揮所、觀測所、交通中心、要點工事及炮兵陣地
  • 六朝時期的倭人形象
    談及六朝時期的倭人,最直觀的史料當數梁代的《職貢圖》。
  • 紅塵裡的火腿、獅子頭,以及民國的妾
    那日飯後,去隔壁君輝兄府上玩,看看君輝兄的好東西,摸摸他外公的印章,君輝兄一塵不染地捧出一疊舊照片,內裡一枚,嘖嘖,大千先生跟神一樣坐在中間,身後立一枚壯麗女子,端莊嫵媚,響亮得不得了。問君輝兄那是哪位民國女子,君輝兄輕描淡寫,名字忘記了,是大千學生糜耕雲的妾,麋耕雲從前學大千學得入骨的。
  • 民國23年,杭州筧橋,蔣中正,蔣宋美齡出席空軍官校首屆畢業禮
    民國17年10月:國民政府於南京市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創立航空隊。
  • 浪漫時期合唱音樂
    在音樂歷史上,十九世紀通常被稱為浪漫時期,它是最受一般大眾喜愛的時期,釵h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音樂家,如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普契尼……等,都是這百花爭鳴時期的大師。 〝浪漫(romantic)〞這個字眼,在十八世紀末首先被文學家們所採用,意指主觀的、幻想的、多情的、不平衡的狀態,它和之前的古典(classic)時期有著傳承與創新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