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的腳步一天天臨近,會徽、吉祥物、主題口號等亞運重要形象標誌陸續登場。9月22日,杭州亞運會體育圖標對外發布。
體育圖標是大型賽事重要的視覺形象標誌,是展示其理念和主辦城市文化、傳播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載體。今年東京奧運會圖標發布後,在各界均引起強烈反響,獲得「不僅驚豔且有內涵」的不俗反響,隨後奧運會為各國代表團設計的213套專屬和服也收穫了網友滿滿的讚嘆。
大型賽季背後的文化實力成為賽程之外的新看點,所以此次杭州亞運會體育圖標的發布也引發了大量關注。這套圖標涵蓋40個大項、59個分項,核心元素延續了杭州亞運會會徽「潮湧」,與整體視覺形象的一脈相承。
杭州亞運會體育圖標由杭州亞運會會徽「潮湧」設計者中國美術學院袁由敏教授設計團隊「原班人馬」打造,確保視覺形象整體風格的統一和延續,設計時長為9個月。
作為單項的體育圖標,設計團隊使用了亞運會會徽裡扇形的元素,從而構建了亞運會視覺形象的一體化設計。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裡有個「勢」的概念,大家在做武術動作、體育動作的時候,會有一股看不見的氣流,因此用了扇面的形象做了一個輔助圖形,來完成體育動感的勢。
59個圖標,不僅可以作為單項賽事的標識,還可以通過扇形延伸出來的曲線,將所有圖標串聯起來變成全新的視覺形象。
靈感來源於「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原是中國古代民間的傳統習俗,每逢三月上巳(夏曆三月第一個巳日),就要在水邊舉行祭祀儀式,去災祈福。習俗可追溯到周代,後來進一步演變為臨水宴飲,成為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雅事。
我國東晉時期大書法家、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就曾在浙江蘭亭用「曲水流觴」的方式宴請八方賓客:在蘭亭清溪兩旁席地而坐,將盛了酒的觴放在溪中,由上遊浮水徐徐而下,經過彎彎曲曲的溪流,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並飲酒。王羲之因此還留下流傳千古的《蘭亭集序》。
設計團隊表示,亞運會不僅是體育賽事,也是一個地域的文化盛事。就像是有朋自遠方來,大家開了一個體育派對。希望通過一些視覺形象,將地域性的文化呈現給大家。
手繪起稿 使用傳統畫法雙勾線
設計團隊解釋,以前所有的單項體育圖標都是單線、填充矢量的,而中勾、雙勾線的方式,在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處理手法裡運用的比較多,再加上曲水流觴的概念,加上勢,加上會徽,這幾個元素合在一起,使得這套圖標的視覺識別度更高。
由於圖標的設計數量比較多,團隊希望用最少的標準化的零件,來組成多元化的結果,比如公開水域和遊泳都用了自由式的造型,不同之處在於最後對山脊線的處理,到最終調整的時候,第二根線的視覺結果加大,但是沒有突破原來的外輪廓,所以為了保持它的完整,又加強了它的存在感。
本文摘自:澎湃新聞及網絡
立足亞洲 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 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 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