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盜墓筆記」 李子一漫畫考古日記在網上走紅

2021-01-09 鳳凰江蘇

原標題:不一樣的「盜墓筆記」

導讀:真實的考古到底是怎麼樣的?最近,李子一的漫畫考古日記在網上走紅,它可不是玄幻小說,李子一是鄭州大學2011級考古系的學生,她用漫畫的形式記錄考古經歷,普及考古知識,帶領網友進入立體真實的考古世界。

李子一

圖/@鄭州大學官莊考古隊

「長沙鏢子嶺,一片死寂。

幾個土夫正蹲在一個山丘上,所有人都不說話,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地上的洛陽鏟。

鏟子頭上帶著剛從地下帶出的舊土,離奇的是,這一抔土正不停地向外滲著鮮紅的液體,就像剛剛在血液裡蘸過一樣……」這是南派三叔在《盜墓筆記》中描繪的場面。

提起考古,不少人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如上的場景,認為考古會在古墓裡遭遇各種恐怖靈異的事件;抑或是像《鬼吹燈》所寫,與流沙、毒蟲、陷阱等各式機關鬥爭的冒險;再或者是拿著高倍放大鏡鑑定出價值連城的寶貝。

真實的考古到底是怎麼樣的?最近,李子一的漫畫考古日記在網上走紅,它可不是玄幻小說,李子一是鄭州大學2011級考古系的學生,她用漫畫的形式記錄考古經歷,普及考古知識,帶領網友進入立體真實的考古世界。

考古不是挖墓,也不是鑑寶

「聽說前一陣子你去挖墳了?有沒有挖到什麼值錢的寶貝?」「你們挖到的寶貝能自己收藏嗎?」「來幫我看看這個青花瓷的碗是不是真的?」每逢節假日回家,李子一就得面對來自親朋好友的一大波問題。「我們的專業經常會被誤解」,李子一笑言,「考古既不是挖墓,也不是鑑寶,而是還原歷史遺留的碎片,儘可能拼成一個完整的圖景。」

在「鄭州大學官莊考古隊」的微博中,李子一用漫畫形式輕鬆幽默地向門外漢們講述自己的考古經歷,普及知識。漫畫的主人公是一隻叫做「阿叄」的小狐狸,「阿叄」的原型就是作者自己。

在一幅名為「上天入地考古人」的漫畫中,李子一將考古工作者分為了十一種,如進行田野調查的「田野型人才」,日復一日研究器物變化規律的「室內整理型人才」,常年在外尋找考古遺址的「調查型人才」,進行水下考古的「田野考古+潛水員型人才」,通過分析還原古代先民社會的「荒野求生狂人」,分析遺物痕跡的「微痕分析者」以及「繪圖達人」、「文物修復者」等。

「你得體力好,要能挖,會分析,會畫圖,懂拍照,這都不算啥,最要緊的,跟農民打交道,你還得能喝酒!」李子一說。

不僅如此,考古也是一份辛苦的差事。「白天室外挖掘,晚上還要熬夜整理資料。」李子一說,特別是對於女生而言,在室外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零下15攝氏度的野外,即使穿2雙襪子、4條褲子都會覺得冷。「每天回來都是灰頭土臉,但兩個星期才能洗一次澡,人人都是『土肥圓』。」

刨坑雖易,挖好不易

李子一的創作靈感源於她去年9月至今年1月,在河南滎陽官莊遺址的田野實習經歷。「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來說,在農村田野調查的經歷無疑是新鮮的」,李子一回憶道,「例如在霧霾天裡迷路,半夜起床抓老鼠等。」於是從今年3月起,她開始在微博上連載自己的漫畫版「考古日記」。

不久後,她發現自己的素材不夠用了,於是在一位北大考古學老師的建議下,於今年5月開始了「公共考古系列」。「主要是普及考古知識」,李子一舉例說,「例如有人問我『你書包裡是不是隨時裝著洛陽鏟』,其實他們壓根兒不知道洛陽鏟是啥東西,書包裡根本放不下去。」李子一在漫畫裡展示了不同考古工具的形狀與用途,「洛陽鏟的鏟身呈半圓筒形,一般長20釐米-40釐米,鏟柄則很長,是鑽探神器;手鏟是刮面神器;小耙子鋒利、殺傷力大,是田野調查神器。」而邊鏟、簸箕、洋鎬等都有各自的用途。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詞語在考古學中也有其獨特的意義。李子一在一幅「誇人要科學」的漫畫中就給出了生動的例子。誇一個普通女孩是「能人」會讓對方高興不已,而誇一個考古學的女孩是「能人」則會讓她「怒髮衝冠」,大呼「走開!」原來,「能人」在考古學中是指生活在距今約250萬年前,可直立行走、製造工具的直立猿人。「沒錯,他就是你的祖先!」

一些常見的事物在考古中也別有用途。「玉米芯在考古工地中有啥特殊用途?」李子一在微博中發問。不少網友給出了千奇百怪的答案,如打人、烤火、餵狗、當枕頭等,令人笑得停不下來。「其實是剷除各種鏟子上的土。」李子一揭曉答案,網友恍然大悟。

此外,李子一還製作了《田野實習新手指南》系列,向學弟學妹們講述實習中常犯的錯誤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使蠻力」、「陶片亂扔」、「盲目下地層」、「折磨死者」等。「刨坑雖易,挖好不易,且行且珍惜!」李子一說。

幻想照進現實

「其實我也是被《盜墓筆記》和《鬼吹燈》騙來學考古的。」李子一坦言,自己以前和普通人一樣,覺得考古就是古墓尋寶、大戰殭屍和鑑寶,直到學習考古學後才明白現實遠遠複雜得多。

進入大學後,李子一對考古的態度也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大一的時候特別迷茫,不知道自己學考古以後到底能幹什麼,到了大二則是被巨大的知識和信息量所折磨。」她說。漸漸地,在學習中她發現了考古學的樂趣,而實習的經歷也更堅定了她對專業的喜愛。今年暑假,李子一還參加了去往非洲的一個志願活動,深入實地進行考古調研。

談到未來的打算,李子一說自己正在備戰雅思,希望本科畢業後到國外學習人類學。「在國外,考古學隸屬於人類學,我希望能拓寬自己的視野,借鑑國外的研究方法,同時也看看外國人是怎麼看待中國歷史的。」

對於漫畫,李子一表示自己目前依舊在創作中。「下一個漫畫系列主要想從方法論的角度入手,從更加細節的方面向考古愛好者普及考古知識,如穩定同位素在考古中的應用等。」而現在網絡上已有的連載漫畫她也在考慮結集出版,「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分享我的樂趣。」李子一說。 

相關焦點

  • 考古人員談《盜墓筆記》 若真有"粽子"會高興壞
    文藝作品就是文藝作品,它跟考古教科書承擔的功能是不一樣的,相信不會有幾個人會認為「血屍」或「屍蟞」真的存在,所以不必低估觀眾的判斷力。不過問題來了,在真實的古墓之中究竟會有哪些「活物」?考古工作者是否經歷過「靈異事件」?如何看待盜墓小說?倒是真有網友關心,不妨看看兩位資深考古人士怎麼說。   「血屍」?明朝以前很難有!
  • 盜墓筆記:解密齊羽
    齊羽,是長篇懸疑小說『盜墓筆記』裡的重要角色之一前言,齊羽的簡介齊羽的外貌跟吳邪一樣,筆跡也跟吳邪一樣。『盜墓筆記沙海』假裝是齊羽齊羽身上的秘密有很多,他的失蹤跟那次西沙考古有關。吳邪和齊羽長的一樣是為了混淆汪家視聽齊羽跟吳邪有著同樣的面貌,又因為他們的字跡完全一樣,所以說外人根本就無法對他們進行分辨。吳邪和齊羽長得一個模樣,絕對不可能是一個單純巧合,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理由長得一樣。
  • 《盜墓筆記》 粽子是何物?
    在《盜墓筆記》玩家中常有如此的交流,那「粽子」究竟為何物,除了端午節扔江裡祭屈原的那玩意兒,你還能想到啥?人人遊戲熱門小說改編頁遊《盜墓筆記》,今日幫你解惑這一行話術語,帶你解讀遊戲中形態萬千的珍稀寵物。《盜墓筆記》叫板客戶端網遊:http://d.renren.com
  • 《盜墓筆記》系列很是期待
    2位;2012年8月,《藏海花》出版,故事從《盜墓筆記》故事結束後的第五年開始,11月《盜墓筆記》系列獲最佳冒險小說獎,並以850萬版稅榮登「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9位;2013年2月,《沙海1:荒沙詭影》出版,8月,《沙海2:沙蟒蛇巢》出版,同年微博宣布封筆;2014年因《盜墓筆記》的版權問題,再次出現在公眾視線,於五月宣布復出。
  • 《盜墓筆記》其中這些秘密最為關鍵,三叔、張起靈的秘密是什麼?
    在《盜墓筆記》當中,有著很多神奇的東西和解釋不了的事情,這些東西和事情真的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也許這點才是《盜墓筆記》中最讓人著迷的地方吧,今天小編在這裡就和大家說一說《盜墓筆記》中的故事!在《盜墓筆記》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在二十年前西沙那一晚到底發生了什麼?在西沙那一晚,考古隊隊員全部消失,其實是被「它」餵下了不成熟的長生藥,除去陳文錦逃出來以外,剩下的人全部被送往了療養院當中觀察,吳邪曾經收到的錄像帶就是考古隊員在療養院當中的錄像。而考古隊員最後的結局,就是大家都產生了副作用,變成像禁婆一樣的東西!
  • 懸疑小說——排行第二名:盜墓筆記
    即便不算連載時期,從《盜墓筆記》第一部出版至今,也已經超過十年了。在這十年中,《盜墓筆記》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IP」,近年來尤其如此。電影、電視劇已經無法滿足粉絲們投身於南派三叔筆下世界的需求了,漫畫、動畫、網遊、手遊、廣播等等,層出不窮。其實從內容故事上說,我真的覺得三叔講的不是盜墓的故事,而是由一個個身份詭異又神秘的人物連串起來尋人之旅。
  • 朱一龍和盜墓筆記,終於一雪前恥了!
    盜墓筆記和鬼吹燈。作為盜墓文的扛把子,影視化自然少不了。鬼吹燈近年靠著《怒晴湘西》和《龍嶺迷窟》扛起大旗。盜墓筆記系列卻沒有這麼好運。好不容易有部《沙海》突出重圍。但最終也因為注水被硬生生打了回去。這次,《盜墓筆記》重新歸來。打算一雪前恥。開播8.6。
  • 盜墓筆記裡面的禁婆是什麼來頭?膽小者慎入!
    禁婆是什麼東西在盜墓筆記中的禁婆是在水底墓穴中一種恐怖的生物,似乎都是女子變成的,頭髮暴長,身上有特殊的香氣。書中有描述「(第三十八章 禁婆)我聽到這句話,就像是著了魔一樣,雖然手還在不停的抗拒,但是卻根本不聽我大腦的命令,一下子摟住了她的腰,這一下更不得了,我一下子感覺到,這女人竟然什麼都沒穿,皮膚冰涼但是出奇的光滑,我不由心裡一亂,臉就紅了起來這個時候,那女人的嘴巴已經移到了我的下巴上,一碰一碰的,好像在暗示我去吻她,我完全失去控制,剛想一頭吻下去,突然悶油瓶的手電就亮了,我一下子就看到了我摟在懷裡的
  • 盜墓筆記中,為何張啟山與張起靈後背的紋身圖案不一樣
    南派三叔小說《盜墓筆記》中記載的神秘家族張氏,活躍於東北長白山一代,這個家族存在的意義在於守護長白山深處青銅門背後的秘密。盜墓筆記張氏一族身負「麒麟血」,百毒不侵,凡男子後背還要紋上特殊圖案紋身,塗料由鴿子血和硃砂、白酒混合成,只有遇熱後背上的紋身才能顯現出來。
  • 對話微博歷史大V@考古小隊長:個別「盜墓粉」非蠢即壞
    @考古小隊長:感受最深的就是那句玩笑話,網民平均學歷初中以下佔絕大多數。和網友交流,時間長了我就發現大部分人是沒法說理的,這些人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噴。前兩天我轉發了一條新聞,有幾個人看過盜墓題材電影後也去盜墓,被抓了,我就轉發了新聞並標明了自己的態度,結果惹毛了一批粉絲,在我微博下面罵了一上午。
  • 《盜墓筆記重啟》:張大佛爺背叛家族?最大盜墓活動到底是什麼?
    大家好,很開心又和大家在這裡見面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重啟之極海聽雷》雖然已經大結局了,但是又掀起了一波《盜墓筆記》的熱潮,今天我們在這裡就來說一說《盜墓筆記》的故事。要說《盜墓筆記》就得先說《老九門》,而九門之首就是張大佛爺張啟山,張啟山後期參加革命,並且是開國元勳。他背叛了自己的家族,那時候叫與封建家族劃清界限,並且獻出了自己家族的秘密,這便有了1956年考古隊突襲巴乃事件。
  • 盜墓筆記終極解密(一)
    一、盜墓筆記的大綱******盜墓筆記的故事起源於張家的故事第一章、張家的歷史張家部族上古時為西王母后裔,很可能是女真族的先祖
  • 盜墓筆記:解密張日山
    網劇『盜墓筆記沙海』對他的描述是:張大佛爺隱秘行蹤之前,把九門協會交到了張日山的手裡。我的回答是沒有,在『盜墓筆記』的續作沙海篇中,並沒有詳細交代,甚至沒有提起過張日山這個人。在網劇版本中,這個張日山所以的戲份全都是從解語花身上剝離開來的。至於片方為什麼會這麼做,我的回答是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提出了以下兩點推測:
  • 《老九門2》確定開拍,全方位解析《盜墓筆記》,演員陣容如何
    在「盜墓劇」爛劇如潮的時期,它的出現可謂是帶去了曙光,挽回了「盜墓劇」的口碑。《老九門》第一部,是以盜墓筆記為題材改編而來的,主演是陳偉霆、張藝興以及趙麗穎等新生代當紅巨星。強大的演員陣容、離奇的故事劇情,很多網友、「原著粉」一致給出了好評,也讓《老九門》一度走紅。
  • 新版的《盜墓筆記》即將播出?演員陣容強大,最美的還是她
    比如前段時間的《慶餘年》網友們都是大聲叫好啊,這不,現在又叫導演拍攝第二部,可算是賺足了勢頭 啊。這不,就連之前播出的《盜墓筆記》,一經播出收視率一路高升啊,勢不可擋。也為了彌補第一部的遺憾,近期傳出了要拍攝新版《盜墓筆記》了,就問你們期待不,別告訴我沒有啊,小編替你們去了解唄!
  • 墓王之王和盜墓筆記同屬盜墓系列,但為何盜墓筆記更受人喜歡?
    《盜墓筆記》這部小說就不用我多說了,和《墓王之王》一樣都有九所大墓,也都是講的盜墓那些事。 說了這麼多,《墓王之王》和《盜墓筆記》同屬盜墓系列,但為何《盜墓筆記》更受人喜歡呢?
  •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 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是什麼
    提起南派三叔,就不得不說起最著名的小說《盜墓筆記》了。《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盜墓題材小說,講述吳邪、張起靈、吳三省等人進入古墓探險的故事,小說有很多系列,那你知道南派三叔盜墓筆記順序是什麼嗎?
  • 初中生「漫畫筆記」走紅,同學變成了粉絲,老師看後讚不絕口
    但這位同學就不一樣了,腦洞大開到能夠將化學的知識內容通過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的自己當再回顧起來的時候也是格外的生動形象,也會更容易記憶了。 但有些學生真的是很會在筆記上做文章,能夠將歷史的知識點通過漫畫的形式清晰的表現出來,筆記上的小人和表情畫的真的是生動形象,看到這樣的筆記,自己想不記住這歷史知識都不行了。
  • 學霸「漫畫版」歷史筆記走紅,同學看後變成粉絲,老師:孺子可教
    但是前不久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歷史學霸,他的筆記和其他人不同,並沒有像別人一樣記得滿滿的知識點,反而布滿了「塗鴉」。 學霸「漫畫版」歷史筆記走紅,同學看後變成粉絲,老師:孺子可教 在學習的過程中,想必各位家長都見過各種各樣的筆記,有工整的、有潦草的、有複雜的
  • 《盜墓筆記》張起靈和吳邪的「禿頭梗」,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盜墓筆記》系列是一個龐大的小說體系,不是幾本書,而是一個宏偉的「盜墓筆記世界」。張起靈的「禿頭梗」在《盜墓筆記》怒海潛沙篇章,張起靈假扮張教授混在阿寧的海上考古隊伍中。因為他們都不知道這個人是張起靈啊,要是知道一丁點,也不敢這麼叫了。另外一個原因,基本張起靈特別喜歡連帽衫,一般情況他走哪都要帶著帽子。所以,被大家惡搞,他就是一個老年禿子,帽子下面假髮,所以吃飯、打 架都要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