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賽車和跑車都是為了速度而存在的,而越野車包括SUV則會更多地考慮通過性和複雜路況的駕駛表現。那麼問題來了,按理說,跑車和賽車的輪胎應該比較相似,可為神馬我們會看到,超跑的輪胎一條比一條薄,而F1這樣的頂級賽車,輪胎看起來反而又厚又沉,視覺上比SUV的輪胎還要粗壯呢!!!
難道是我們的思維出現了偏差?今天的文章裡,我們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吧。
輪胎厚薄是從輪胎側面看過去的一種主觀印象,記住,是主觀印象喲~~並未考慮到輪胎的寬度,單說輪胎斷面高度對輪胎的整體性能的影響沒有意義。
在具體展開回答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基礎的數學問題:
神馬是扁平率?
扁平率也稱「高寬比」,是指輪胎從輪圈至胎面的高度與其斷面的最大寬度的百分比(即H/B)。輪胎扁平比數值與輪胎尺寸一起標註在胎側。扁平比45或以下的輪胎屬於薄胎。
在接下來的文章裡面,主要就以越野車、超跑、F1為例,從扁平率開始,講講輪胎的一些特點。
現在輪胎的趨勢都是低扁平,別說正宗的跑車,就是轎跑車取向的車型,它們的輪胎也是又扁又平的。
比如實拍的這輛2019款速騰頂配車型配備了18英寸的輪圈,樣式比較簡潔又不失動感了,搭配在速騰上面非常的合適而來,輪胎型號規格為225/45 R18,是薄胎的啦。
低扁平比的輪胎容易讓車輛看起來運動氣息更濃,但問題來了。為何F1輪胎跟越野輪胎一樣「厚」呢?
實際上2017年的F1輪胎的前輪扁平率為50(305/670-13),後輪扁平率為40(405/670-13)。而越野車輪胎例如AT70的扁平率為70。哪怕我們非常熟悉的豐田漢蘭達,扁平率還有60。因此從上面的數據上看,實際上兩種輪胎的扁平率相差很大。
所以說越野輪胎要比F1輪胎相對更「厚」,完全沒有可比性。小夥伴兒們不要再被那個粗又硬的樣子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