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明蘭唯一一次的猶豫心軟,差點害死最愛她的祖母
知否中,盛明蘭一直是個做事乾淨利落,從不拖泥帶水的人。
無論是設計墨蘭私會梁晗,哪怕賭上盛家的名聲,還是處理林小娘,不聲不響地籌謀,跟婆婆小秦氏的鬥智鬥勇,就連宮裡有事,她也敢說敢做,都絕無半點猶豫。
就連和小公爺的感情也是如此,雖然還是放不下,依然傷心不已,但在小公爺再次求娶時,依然拒絕了他,她告誡丹橘說:「永遠別向後看。」
就是這樣做事利落的人,也有不免心軟的時候,而這一次的心軟,卻差點害死了最愛她的祖母。
明蘭嫁入顧府後,婆婆小秦氏是各種招式應接不暇,明蘭都能一一拆解,使得小秦氏沒了辦法,這時康姨母卻找上了門。
小秦氏利用康姨母記恨明蘭的心思,想把康家庶女康兆兒送去做妾,以達到挑撥的目的。
小秦氏和康姨母設了局請明蘭吃飯,但明蘭拒絕了,這時康兆兒開始上場,來請明蘭。
原本明蘭也是拒絕的,但知道康姨母為人歹毒,同是庶女,知道庶女的不易,一時心軟還是去了飯局。
就是這一時的心軟讓自己陷入了兩難之地,更差點害死了祖母。
小秦氏和康姨母兩個人當著明蘭的面,卻你一言她一語的,根本不用通過明蘭同意,自已做主定了兆兒做妾,更給明蘭一頂賢惠的大帽子壓下來,想讓明蘭無法拒絕。
明蘭卻直接接當著大家的面,拒絕了康兆兒做妾,說別人家的都可以,唯獨康家的不行。更一一細數康姨母做過的壞事,手上沾染的人命。
雖然拒絕的有理有據,但無奈為時已晚。
明蘭前腳剛回園子,康兆兒就跪到了門外,更在明蘭準備把人綁了送回康家時,拿出剪刀自殘。明蘭嚇得夠嗆。更怕在這多事多秋鬧出人命,連累顧廷燁。只好放她進了園子,並左右為難,準備答應讓她做妾。
還好這時盛老太太知道了事情,趕緊趕了過來。
薑還是老的辣,盛老太太一下看出了事情的不對勁,並經過威逼利誘,讓康兆兒說出了康姨母的歹毒計劃。
原來康姨母從未想過讓康兆兒過來做妾,而是想讓康兆兒死在候府,讓明蘭和顧遷燁背上人命,從此陷入萬劫不復。
明蘭氣得摔了茶杯。
還好祖母及時發現,點破此事的玄機。並連夜帶走了康兆兒,準備給她回宥陽老家尋一門親事。
因為此事,盛老太太氣憤盛紘和大娘子一點不把明蘭放眼裡,要求大娘子去跟康姨母說,我們不同意,讓領回康兆兒。
而頭腦簡單的大娘子,卻在去勸說康姨母時,又被康姨母洗了腦,覺得康兆兒比明蘭聽話,好控制,若是進了顧府將來可以幫助家裡,比明蘭更好。
盛老太太見大娘子如此不知悔改,下了狠心,直接罰跪,並開了窗,門。讓大娘子徹底丟了臉面。
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大娘子心底對老太太生出不滿,才被自己的親姐姐康姨母設計,給老太太下了毒,差點害死了盛老太太的性命。還好遇到一個醫術高超的太醫,這才救回了性命。
有一句話說:心軟就像一把刀子,你親手遞給了別人來捅傷自己。
這句話用在明蘭的這一時心軟是再好不過的註解。
明蘭明知道這是小秦氏和康王氏的計謀,並且自己還在孕中,更是孕吐難受,依然難為著自己,去照顧康兆兒的處境。
其實如果明蘭真的不去前廳,康兆兒真的就會更慘嗎?
她確實會受到為難,但最多又一頓毒打,反而不至於會丟了性命。而她從小也是這樣過來的,她的處境並不會因為明蘭答應吃一頓飯就能解決了的。
明蘭的一時心軟,去了前廳,這也就徹底地進了別人的圈套。而這個圈套最重要一環就是康兆兒的命。
若不是盛老太太及時發現,點破關鍵,才避免了一場禍事。但也為後來埋下了禍根。
一時的心軟,真是傷人傷已。
容易心軟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在那個爾虞我詐的環境,善良更顯得彌足珍貴。
但心軟和善良一定要給對人,用對地方。
小秦氏和康王氏就像兩條毒蛇,吐著信子,隨時想要把她吃幹抹淨,而這時康兆兒雖然可憐,卻也是她們手裡對付明蘭的利刃。
聰明如明蘭,又怎會不知?但她依然做了錯誤的決定。走出了第一步,想要回頭就不可能了,一步錯,步步錯。最後只能被人牽著鼻子走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同事可憐巴巴地求自己幫忙,即使自己也忙得半死,依然不忍拒絕,一次又一次,有時候可能不僅落不到好,更有可能因為工作是你做的而替同事背負了責任。家人一次又一次的提出要求,明知道不合理,卻不忍看到那張被拒絕的臉,所以要求越來越多,而且更加難以拒絕。
最終難為了自己,傷害了自己。
有句話說: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所以你的心軟一定要給對人,也要用對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