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儲存在大腦的哪個位置?「C盤」還是「D盤」?

2020-12-23 青春歲月505

大家好!你知道記憶都存在大腦的什麼位置了嗎?了解記憶存儲的意義是什麼?

1. 記憶和信息的關係

記憶就是對信息的保存和再現能力,信息是人類對事物的描述認知世界的方式,計算機的信息存儲是2進位序列,把信息存在C盤、D盤或E盤,但是人的記憶不是二進位的序列,人腦接受外界信息是形成神經電信號和化學信號,那麼人類把這些信號存在大腦的什麼部位了呢?

2. 記憶儲存的部位

記憶形成信號主要存儲在大腦皮層、小腦、海馬體和杏仁核等結構中,大腦皮層、小腦、海馬體和杏仁核具有可塑性(plasticity),可塑性就是把信息編碼成神經電信號和化學信號,這些信號被編碼成為網絡結構,形成短時或長時記憶。經過修改形成記憶的網絡結構,每次有同樣輸入的時候,都會有同樣的輸出,這麼一來,記憶就形成了存儲隨時可以被調用了。

3. 人腦不同部位的記憶特點

大腦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記憶類型和時效,如杏仁核主要參與情緒的短期記憶,小腦參與肢體動作的短期及長期記憶。臨床研究結果表面,左側大腦半球儲存語言記憶,右側大腦半球存儲形象記憶,海馬和顳葉是記憶的存儲庫。

學習時(初次存儲):神經衝動從海馬傳到嗅腦皮質,形成牢固記憶。

考試時(存儲輸出):神經衝動從嗅腦皮質傳到海馬,釋放存儲的記憶。

例如:閉上眼睛給你吃一種水果,讓你猜是什麼口味的,你猜是橘子味的,這個過程就是你在大腦中重現味覺記憶並加以對比的過程。

臨床發現切除雙側海馬,近期記憶消失,遠期記憶和技能並不喪失。

手術損傷第三腦室穹隆,會導致近期記憶功能喪失。

4. 聊聊「忘記」

記憶的網絡結構被改動了,或是輸入的電流不對了,人就會忘記,網絡本身被改動就不能重新建立記憶,自身很難找回來。但是如果一時輸入的信號出了問題,這個就是短暫的忘記,所謂的「大腦進水了」;之後某個時候又調到了正確的輸入,成功調取了記憶,則會恍然大悟。

5.了解記憶存儲的意義

記憶需要過程: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形成記憶的網絡結構需要過程,一次沒有形成記憶,第二次乃至第三,發揮記憶的優勢:想發揮音樂、幾何圖形、藝術能力鍛鍊右腦,想增強邏輯思維、語言能力、計算能力鍛鍊左腦。

疾病定位:根據患者語言肢體症狀,判斷腦外傷腦中風大腦損傷的部位。記憶力的差異:同樣的存儲部位,人和人之間的記憶能力是有差異的,遺傳因素、營養因素及環境因素等,先天的差異可以後天彌補。我是楊藥師,關注我還有後續關於記憶方面的內容奉獻。

相關焦點

  • 我愛家教:記憶力訓練(怎麼分割大腦空間方便我們記憶)
    我愛家教:我們沒有通過系統的訓練,其實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講,我們的大腦是混亂的,你們有沒有去整理一下自己的大腦,比如說像電腦一樣分成c盤d盤e盤f盤,我們每次在寄東西的時候再給它起個名字,然後放在固定的地方,但我要提醒你的時候,為了方便提取我該怎麼存放?
  • 我愛家教:記憶力訓練(超強記憶的七大高招)
    我愛家教:今天給大家帶來分享的是最強大腦的七大高招,什麼是記憶,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的心理過程,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一種反映。記憶的過程實際保持和再現,這是心法篇。是完全有效果的,定期整理自己的知識庫,這是我們大腦的一個記憶的一個流程,了解你的大腦是怎麼記得,第1步是語言,語言簡單形象形成錄像帶,放到大腦記憶庫,之後經分類儲存之後整理,然後再進一步整理,最後取出錄像帶,想出所有的信息從記到憶,正確的記憶流程是這個樣子,大部分的同學,這個地方出問題了。
  • 我們的大腦使用不同的觸發模式來儲存和回放記憶
    「記憶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凹槽一樣音符被記錄在記錄,看來我們的大腦儲存記憶的神經活動模式,可以重放一遍又一遍,」卡裡姆扎格盧勒說,醫學博士,博士,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eurosurgeon-researcher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研究所)和該研究的資深作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Science:記憶的「昨日重現」或取決於大腦「放電」模式
    《喜歡你》是哪個樂隊的代表作品?電視劇《想見你》的男主演是誰?五月天《溫柔》第一句歌詞是什麼?當答案在大腦中浮現時,你是否曾有過疑問:它是如何出現的?如同音樂被記錄在唱片裡,我們的記憶也被儲存在大腦中,可以隨時調用。
  • 我們能消除負面記憶?科學家找到小鼠大腦記憶閃回鍵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研究了易患抑鬱症的小鼠後發現,它們的大腦中儲存了更多的負面回憶,並且更容易喚醒這些回憶,並產生類似抑鬱症的表現。抑鬱症患者總是忍不住以負面心態看待過去的回憶和當前的經歷。科學家希望,如果能找到抑鬱症患者大腦中儲存信息方式異於常人的地方,或許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 科學家剖開大腦深入研究記憶過程:操控人的記憶可行
    「在原理上,這項研究揭示了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那些在創傷後壓力症中變得過於活躍的細胞,」澳大利亞昆士蘭腦神經科學研究所的主管Pankaj Sah說,「某種程度上,發現這些非常完整的記憶可以如此離散,實在是令人意外。」第一次有關人類記憶形成和儲存的實驗性證據要追溯到1953年。當時,27歲的美國人亨利·莫萊森為了治療癲癇症,切除了大腦中三分之二的海馬體。
  • c盤空間越來越小怎麼辦?win10系統c盤滿了手動清理方法
    不過,隨著系統使用時間的增加,我們會發現c盤空間越來越小,有些人的c盤甚至還飄紅警報了。那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對c盤進行清理呢?其實關於c盤清理,系統迷之前就已經給大家分享過一篇文章了《c盤哪些文件可以刪除?win10刪除hiberfil.sys文件節省c盤空間》。只不過當時只講了一方面,太過片面,並沒有講完整。所以,這次系統迷就再補充講解下c盤的清理方法。
  • 軟體總是默認裝c盤,原來有這樣的講究,真相了!
    到底是為什麼電腦軟體幾乎默認裝c盤呢,大家知道這其中的真實「內幕」嗎?軟體默認安裝在c盤的原因第一點:電腦都有C盤幾乎所有的電腦都有C盤,但是未必都必備D盤、E盤等。第二點:減少麻煩實際上,只要調用系統API去確定作業系統在哪個盤再決定路徑就可以了。因此,很多專業的軟體都是通過這個方法來決定安裝的路徑。但是,軟體是開發者開發的,這樣一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會很多,你們想想,要真的實現「專業」有那麼容易嗎?
  • 大腦「重新映射」功能紊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空間記憶障礙
    許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會出現空間記憶障礙,導致諸如遊走等症狀,給護理人員帶來很大壓力。然而,空間記憶損傷的原因一直不清楚。由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助理教授Kei Igarashi領導的研究小組闡明了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空間記憶損傷的腦迴路機制。
  • 鋼琴演奏的緊張心理分析,包括大腦的記憶和音樂記憶的核心等
    (二)旋律的儲存是音樂記憶形成的核心旋律記憶是音樂記憶的核心,音樂記憶的內容包括:音高、節奏型、旋律、調式、和弦、曲式結構以及情感、技術等。旋律是音樂的靈魂,通過旋律的學唱和記憶可以掌握古今中外不同風格的音樂律動,並能以體驗和理解的方式提高音樂的記憶能力。
  • 記憶主要發生在大腦海馬區 科學家稱人不會遺忘
    簡單來說,記憶是一個把當下的信息長期儲存的過程,需要把接受到的新的信息轉化為長期記憶。人類的大腦有兩種長期記憶存儲模式,陳述性記憶和非陳述性記憶。當你被問及某一首歌,或某一個電話號碼時,你可以回憶起來並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的有意識的記憶叫陳述性記憶。
  • 孩子閱讀困難,記憶差,專家揭露:跟孩子的大腦記憶工作原理有關
    認知學家表示:孩子的閱讀困難,極可能是大腦記憶區域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的記性差。而家長需要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大腦記憶工作原理,才能有效地解決孩子的閱讀問題.一、孩子閱讀理解的水平在於大腦記憶的開發程度大腦記憶的工作原理較為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分為工作記憶以及長期記憶。對於一般人來講,長期記憶是一個熟悉的名詞,例如:1+1=2,這些能夠長期存在我們大腦當中的信息都屬於長期記憶。
  • 我們的記憶會出現偏差?科學家認為這種感覺是大腦內部的記憶體驗
    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這種感覺是我們人體大腦內部的記憶體驗感覺。 夢本身就是基於記憶和大腦對世界的認知形成的,夢中的事物的某方面屬性也肯定是人所見過的,這也是人類幻想的外星人總是和人類或其他地球生物相似的原因,外星人要麼是人形的要麼是蟲型要麼是章魚型的,沒有其他,即便是幻想出的純能量狀態生命,也是基於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 大腦如何跨時間組織記憶?
    長期以來,關於記憶組織的研究一直是神經科學家們著迷的話題,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逆轉認知障礙的治療方法。在這裡,我們回顧了有關記憶的組織方式的一些最新發現,這些發現顯示了空間活動中神經元活動的協調性「波動」的重要性以及連結記憶的編碼方式所依據的時間性質。
  • 那些似曾相識的場景,到底是前世的記憶,還是大腦在「搞鬼」?
    那些似曾相識的場景,到底是前世的記憶,還是大腦在「搞鬼」?人類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我們擁有獨特的思維以及創造力。僅僅憑藉數百年的時間,就能創造出一個輝煌的社會,這足以證明人類的特殊之處。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思想以及見解也有了質的飛躍。
  • lol遊戲截圖在哪個文件夾
    可惜小編不能再跟大家深聊有關LOL的各種故事了,今天小編跟大家講一講lol遊戲截圖在哪個文件夾。lol遊戲截圖在哪個文件夾1、首先打開「我的電腦」找到遊戲的安裝文件夾,每個人安裝的位置不同情況也就不同,在這裡小編我安裝的位置是d盤。
  • 丟失的記憶真能找回嗎?
    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伊鳴告訴記者:「對於事件或事實的記憶稱為陳述性記憶,就是老百姓們一般理解的記憶。概括來講,陳述性記憶分為編碼、儲存、提取3個階段。依據時間長短,又可以分為感覺記憶(如眼前看到景象)、工作記憶(幾秒鐘)、短期記憶(幾個小時)、長期記憶(幾天)、遠期記憶(幾乎永久)。」
  • 最強大腦系列之動物「記憶高手」
    據說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6%以上,可謂是動物中的最強大腦了。 遊戲中,玩家需要在1秒內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指出9個數字所在的原先位置。毫無疑問,小步展現了超強的瞬間記憶力。 然而,黑猩猩的能力還不僅限於此,它們還會製造工具!木棒掏螞蟻、蘸蜂蜜,都是小意思,而這些能力,也基於黑猩猩擁有強大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