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記憶的「昨日重現」或取決於大腦「放電」模式

2020-12-26 同花順財經

《喜歡你》是哪個樂隊的代表作品?電視劇《想見你》的男主演是誰?五月天《溫柔》第一句歌詞是什麼?當答案在大腦中浮現時,你是否曾有過疑問:它是如何出現的?

如同音樂被記錄在唱片裡,我們的記憶也被儲存在大腦中,可以隨時調用。不過人腦儲存和調用記憶的原理,目前尚不明確。3月6日,頂級期刊《Science》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揭示了其中的奧秘:大腦可能會通過不同的腦電信號序列(the sequence of cortical spiking)來存儲記憶,並在受到刺激時以相似的模式觸發記憶。

DOI:10.1126/science.aba0672

上世紀中葉,一名癲癇患者切除了部分大腦之後再也無法形成記憶,這讓學者們意識到,情景記憶與大腦的神經活動有關。過去的二十年裡,小鼠實驗已經證明,小鼠的大腦能以獨特的神經元放射序列來存儲記憶。為了研究這種模式在人腦中的適用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進行抗藥性癲癇患者臨床試驗時,探索了6名腦部植入了電極的患者記憶形成和調用與神經元放射模式之間的聯繫。

研究人員讓這些參與者坐在屏幕前記下諸如「蛋糕」「狐狸」等單詞,觀察並記錄了這些參與者在形成以及調用記憶時的腦部電流。監測結果表明,單個神經元的獨特放電模式與學習每個新單詞模式有關。完成學習後,當研究者向參與者展示一個單詞(例如「蛋糕」)時,在他們正確召回配對的單詞之前的幾毫秒內,大腦重放了與編碼記憶時非常相似的腦部電波序列。

儘管腦電信號序列的重放在人腦長期記憶鞏固中的作用尚不明確,但這項研究已經證明,大腦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腦電信號序列來存儲記憶,並在我們記住過去的經歷時重播。該報告的第一作者Kareem Zaghloul博士表示,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懂自己,還有助於我們了解神經迴路在記憶障礙中是如何失效的。

相關焦點

  • 我們的大腦使用不同的觸發模式來儲存和回放記憶
    1957年,癲癇患者H.M.的病例為記憶研究帶來了突破。為了防止癲癇發作,醫生通過手術切除了他大腦的一部分,之後他就不記得新的經歷了。研究指出,從那以後,情景記憶是作為神經活動模式被儲存或編碼的,當我們的大腦被類似熟悉氣味的氣味或朗誦曲的重複片段這樣的事情觸發時,我們的大腦會重放這些活動模式。
  • 大腦為何異常放電
    在科幻電影裡,利用腦電波操縱他人行為、通過提取他人腦電波獲得記憶等情節層出不窮。醫學中腦電波是什麼,臨床上又有什麼作用?大腦作為人體的「指揮部」,由成千上萬的神經元組成,這些神經元在信息傳遞過程中,需要產生電信號進行傳導。
  • 大腦異常放電怎麼辦?
    大腦異常放電可引起癲癇的發作,在臨床中,引起大腦異常發電常見的原因,有皮質發育障礙、顱內佔位、頭外傷、中樞性的感染、腦血管病、遺傳代謝性疾病及繼發性腦病等,他們都可以引起大腦的神經元的異常過度放電,從而引起癲癇樣發作。另外還有一些特發性癲癇的病因不是很清楚,可能是由於基因突變和某些先天性因素有關。另外在正常人中也可以監測到大腦異常放電的情況。
  • Science:發現情景記憶開始形成的時間
    2019年1月12日/生物谷BIOON/---形成和儲存記憶的能力是如何和何時產生的是神經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鑑定出大腦發育的三個不同階段,而且這三個不同的階段是在情景記憶(episodic memory)形成之前發生的。
  • 睡覺時,大腦正在抹除你的記憶?
    大腦也會斷舍離?大腦收集到的信息遠超過它所能保留的。我們整天都在接收新的信息,但僅有一部分能被保留到隔夜或者更久。睡眠似乎對這一學習和遺忘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它通過大腦電信號的不同模式來加固一部分的記憶,同時消除另一部分的記憶,但在此過程中起作用的機制我們一直不清楚。
  • 癲癇病人大腦為什麼會放電
    在癲癇發作的時候,患者的腦部會有神經異常放電狀況,異常放電會給周圍的正常組織帶來影響,患者會因此而出現抽搐以及神志不清和口吐白沫現象,想要改善疾病的症狀,就應當控制大腦的異常放電
  • 大腦異常放電就等於得了癲癇病麼?
    癲癇的異常放電不等於癲癇病。因為癲癇異常放電會特有的癲癇波,急波,尖波,急慢波,急慢綜合波,這是我們癲癇特有的波形,這是癲癇病,診斷有意義。反過來講,即便有這個波,沒有癲癇病的症狀也不等於是癲癇,這是第二個問題。第三個問題就是說。
  • 海馬波簇閃爍,照亮記憶幽林
    但它更加揭示了對記憶的一種更全面的理解,並且發現了紮根於神經事件時長之中的一個重要線索;而這種理解,或許能帶我們更好地弄清記憶的原理。發現記憶的漣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關注大腦中一塊叫「海馬體」的區域中,神經元短暫的同步簇狀放電活動(short bursts of synchronised neural activity)。
  • 揭秘腦損傷後大腦如何保持記憶功能
    一項研究檢測了一種名為toll樣受體4 (TLR4)的免疫受體對正常大腦和受傷大腦記憶功能的影響,結果發現,該受體對未受傷和受傷大腦的興奮性的影響,與細胞通路有很大的不同。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TLR4在正常、未受傷的大腦中調節記憶功能的新機制。這項研究在老鼠身上進行,發表在《大腦、行為和免疫》雜誌上,有可能導致旨在限制腦損傷後記憶缺陷的治療方法。
  • 點亮生活美學,聆聽經典懷舊歌曲《昨日重現》,感受音樂獨特魅力
    卡朋特樂隊。《昨日重現》創作於1973年,是理察·卡朋特和約翰·貝迪斯為回應七十年代早期的懷舊風創作了這首歌曲。其中卡倫·卡朋特用她那清新、健康的旋律,略帶憂鬱的中音,親切自然的演唱,至今讓人難以忘懷。這首追憶過去的懷舊歌曲,聽了讓人心情舒暢澎湃,仿佛回到過去的時光。
  • 臉盲可能不是你記憶力不好,而是你的大腦與眾不同
    臉盲可能不是你記憶力不好,而是你的大腦與眾不同  CHEN • 2021-01-08 14:25:29 來源:前瞻網 E2435G0
  • 大腦如何跨時間組織記憶?
    長期以來,關於記憶組織的研究一直是神經科學家們著迷的話題,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逆轉認知障礙的治療方法。在這裡,我們回顧了有關記憶的組織方式的一些最新發現,這些發現顯示了空間活動中神經元活動的協調性「波動」的重要性以及連結記憶的編碼方式所依據的時間性質。
  • Science:反常!一種澱粉樣蛋白非但不致病,而且還有助於儲存記憶
    這些研究已表明CPEB/Orb2在大腦中以不同的功能和結構狀態存在。它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抑制突觸中蛋白翻譯的單體,但是隨著記憶的形成,這些單體自組裝成促進突觸中蛋白翻譯的生化活性聚集物。這一轉換對於記憶持久性是必需的。
  • 卡朋特兄妹的經典歌曲《昨日重現》(Yesterday Once More)
    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中文名為《昨日重現》,曾入圍奧斯卡百年金曲。理察·卡朋和約翰·貝迪斯於1973年創作了這首懷舊風格的歌曲,原唱是理察·卡朋特的妹妹卡倫·卡朋特。卡朋特兄妹於1965年開始組織樂隊,取名卡朋特樂隊(Carpenters)。哥哥理察·卡朋是個才華橫溢的鋼琴家,擔任樂隊的鋼琴伴奏和歌曲創作。
  • 記憶儲存在大腦的哪個位置?「C盤」還是「D盤」?
    你知道記憶都存在大腦的什麼位置了嗎?了解記憶存儲的意義是什麼?1.記憶儲存的部位記憶形成信號主要存儲在大腦皮層、小腦、海馬體和杏仁核等結構中,大腦皮層、小腦、海馬體和杏仁核具有可塑性(plasticity),可塑性就是把信息編碼成神經電信號和化學信號,這些信號被編碼成為網絡結構,形成短時或長時記憶。
  • Science重磅發布:人類大腦細胞結構的三維概率圖譜
    該圖譜以概率的方式研究了個體大腦之間的差異。構建這樣一個腦圖譜是需要開發嵌套的、相互依賴的工作流程,用於檢測大腦區域之間的邊界、數據處理、起源追蹤,以及靈活地執行處理鏈,以處理不同空間尺度上的大量數據。間隙映射補充皮層映射,以實現皮層的完整覆蓋。
  • 王者《獵殺黑馬》節選:昨日重現擒拿黑馬
    第1節 昨日重現擒拿黑馬主升三浪昨日重現是王者操盤理論的重要技術,自從在和訊博客和龍出紅海VIP圈子推出這項理論後,被很多博友和圈友運用到實戰,他們也因此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項炒股技術是王者首創,而且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炒股理論之一。昨日重現是波浪理論的改進版。
  • 2020年2月7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1.Science:浙大科學家揭示小膠質細胞在記憶調節中起著關鍵作用doi:10.1126/science.aaz2288小膠質細胞是大腦中的常駐免疫細胞,它們是第一反應者,總是在尋找發生差錯的地方。它們大約佔我們腦細胞的10%。在過去,它們被認為是大腦中的被動旁觀者,僅在受傷或感染時,它們才起作用。
  • 2020年1月24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期發表三篇Science論文
    但是,Newman和他的同事們是首次對公共資料庫中的數千項單細胞基因測試進行分類,並且證實這種模式是一致的和可靠的。Newman和論文共同第一作者Gunsagar Gulati將細胞中表達的基因數量的測量結果與每個基因產生的RNA拷貝數的測量結果相結合,以此作為開發計算機算法CytoTRACE的基礎。這種算法旨在確定細胞的發育程度。
  • 微量元素攝入量低將有損兒童大腦記憶和學習功能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15日報導,西班牙神經學協會(SEN)的神經學家古魯茨·利納薩索羅日前發出警告稱,缺乏鈣、磷、鉀等維生素的飲食損害的大腦區域是對兒童記憶和學習功能起到關鍵作用的區域,因為這些物質有助於促進神經元之間相互連接,進而維護大腦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