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考點」太多,你對中國女排的愛在哪一級?

2020-10-03 中國電影票房吧

25日,以中國女排為題材的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中國女排近40年的崢嶸歷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卻被《奪冠》完美地濃縮進了135分鐘內。上映2日的票房破億,觀眾們都很驚喜,「燃」和「炸」是肯定的,但沒想到的是,「之前去電影院看《信條》的時空逆轉,像是去考試。今天看《奪冠》也像在考試,』彩蛋』極多,同行的女排骨灰級粉絲找到的彩蛋最多。」

《奪冠》的「血肉」與「骨骼」:

三場大戰,兩代傳承,一種精神

中國女排在所有中國人心中都極具分量,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一共拿過5個世界盃冠軍、2個世錦賽冠軍、3個奧運會冠軍。這支隊伍曾經10次站上世界最高領獎臺,當之無愧的「十冠王」。

對老一輩們來說,他們在1981年中國女排拿下首個冠軍時振奮過;對年輕一輩來說,他們對2016年里約奧運的巔峰一戰還記憶猶新。如何講好女排故事、展現女排的奮鬥歷程、詮釋女排精神,對電影創作團隊來是一大挑戰,而對觀眾來說,也相當期待,「《奪冠》會拍成什麼樣?」是很多人進場前的疑問。

對記者來說,《奪冠》很「燃」很「炸」。它用「三場比賽、兩代傳承和一種精神」,來勾勒中國女排姑娘們最動人的故事,還有代代相傳的拼搏精神。

三場大戰,串起中國女排幾十年的起起伏伏,也搭起《奪冠》整部電影的框架。

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中日之戰,隨著關鍵一球的攔網成功,中國隊贏了,郎平獲得「鐵榔頭」稱號;2008年,北京奧運,中美之戰,時任中國隊主教練的陳忠和與時任美國隊主教練的郎平,在這場比賽中從昔日的隊友、朋友變成場上的對手;2016年,裡約奧運,中巴大戰,郎平回歸中國隊主教練,帶領新一代女排姑娘,頑強拿下奧運冠軍,重回巔峰。

兩代傳承。《奪冠》不是《郎平傳》,陳可辛導演用關鍵人物郎平串起「老女排」和「新女排」兩代人的傳承,過去與現在兩段時空得以交織。《奪冠》中有一場戲,郎平(鞏俐飾)問新一代女排國家隊隊長朱婷:「為什麼打排球?」朱婷還沒找到真正的答案,心裡憋著一口氣:「成為你!滿意了?」郎平當然是所有女排運動員心中最高的目標。郎平對朱婷說:「你是我見過最棒的球員,你不用成為我,你只要成為你自己。」

一種精神。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曾經激勵了整整一代中國人。片中女排訓練的場景,看哭了很多觀眾,比如在拍攝上世紀80年代女排戲份時,劇組搭建了實景的漳州訓練基地,甚至把老基地的地板一塊塊從漳州運到北京,這些地板上都是當年女排運動員的血、淚和汗——她們必須練到足夠快,對牆傳球快到手速模糊;足夠重,舉重練習練到雙腿顫抖汗水浸透;也夠疼,木棚裡的木屑扎進肉裡,血肉模糊。就像吳剛飾演的袁偉民教練所說,「下意識怎麼來的?是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複的訓練。」這種百折不撓的拼勁,正是女排精神的底色。還有電影裡所說的「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的集體榮譽精神,這些在2020年疫情等紛繁的背景下更具感染力。

「考點」太多,你對中國女排的愛在哪一級?

看《奪冠》時一定會感動,會流淚,會激動得不斷起雞皮疙瘩,同時也會不斷驚喜,因為片中層出不窮的「彩蛋」,考驗大家眼力的同時,也在考驗大家對中國女排的喜愛程度。有網友甚至調侃說,自己完全到了「骨灰級高級愛」。

比較容易發現的彩蛋是,電影最後高潮的中巴大戰,由中國女排現役隊員拍攝完成的,女排姑娘們自己演自己,比如惠若琪飾惠若琪、朱婷飾朱婷、徐雲麗飾徐雲麗……但也有網友發現,「咦,魏秋月怎麼看上去和本人長得不太一樣」。骨灰級粉絲馬上就能推算出來,《奪冠》拍攝時魏秋月剛好身懷六甲,飾演魏秋月的是她的天津隊隊友姚迪。當然了,粉絲還能從片中發現魏秋月的另一個「彩蛋」,片中鞏俐跟隊員說「放個假,大家都去談戀愛吧」,隊員們表示「我們都沒有男朋友」,而這時鏡頭轉向了一邊做記錄的助理教練袁靈犀,他羞澀地撓了撓頭,而袁靈犀正是魏秋月的丈夫,兩人在天津隊和國家隊時一直共事。

片中青年郎平看起來怎麼那麼像郎平本人呢?做過功課的中級粉絲大概也都知道了,飾演者正是郎平的親生女兒白浪。白浪14歲打排球,在美國讀書時是加利福尼亞TCA隊主力球員,她也曾怕演不好而多次拒絕該角色,決定出演後白浪從零開始學表演,一個月內減重30斤,親身感受母親曾拼搏過的青春。

更難的挑戰題來了,《奪冠》中真的有很多中國女排的「老人」。除了此前揚子晚報報導過的飾演孫晉芳的是前國手陳展,她曾經代表中國女排出戰過2014年世錦賽。另外,中國女排的助理教練安家傑、陪打教練袁志、隊醫王凱都在電影裡本色出演了!

另外,對關注中國女排運動的粉絲來說,最挑戰眼力的是飾演「老女排」的那些姑娘,她們是各地的女排運動員,劇組此前對全國上萬名排球運動員進行了海選,覆蓋了大、中學校隊,甚至省隊。所以說,大家可以認起來了,可能有你們省隊的隊員哦。

而再進階一點來說,對熟悉女排賽事的粉絲來說,可以從《奪冠》中發現陳可辛導演這次還全球「借」人了。片中幾場國際比賽戲的對手演員也都各有來頭:1981年中日大戰,有日本名將中道瞳出演;2008年中美大戰,有美國球星洛根·湯姆出演,她也是郎平一手培養出的主攻手;2016中巴大戰,有三個巴西隊球員出演。所以說,觀眾看到的不僅僅是表演,也可稱得上是真正的比賽過招。(來源|揚子晚報)

中國電影票房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女排的《奪冠》看點在哪?
    文\白鷺先生曾用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終於上映了。電影主要描寫了中國女排奮鬥史上舉足輕重的四場比賽,以此串聯起了中國女排三代人的血淚拼搏和艱辛傳承。直到在國際賽場上女排被對方教訓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這句話有多正確!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集體運動,一定要有團結協作精神,不然一定打不好。這在女排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杯子為什麼能盛水?因為是空的這句臺詞在電影裡反覆出現。極具生活哲理和人生真諦。
  • 奪冠上映,是不是讓你更愛中國女排了呢?
    奪冠上映,你心中女排是第一球隊嗎?電影《奪冠》上映了,引發了許多觀眾對於中國女排的討論。更是讓人想起了2019年女排奪得十冠王的場景!現在想想還是心潮澎湃!》這部電影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的風雨徵程,以中國女排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郎平為主線,圍繞著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經典比賽來講故事。
  • 《奪冠》中國女排的「靈魂人物」,並非是「中國女排精神」
    花煜寒|文《奪冠》目前上映15天,票房6.44億,這個數據比春節檔很多人預測的20多億、40多億真的差了太多,豆瓣約15萬人評分7.3分,這個分數不高不低。《奪冠》上映以來,也是備受爭議,網友們說是中國女排好看,而不是電影好看,都是某些原因被迫剪輯的影片,花煜寒覺得《八佰》比《奪冠》更好點。《奪冠》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
  • 什麼是中國女排——《奪冠》中的教育智慧
    走在去看《奪冠》的路上,兒子突然悄悄地拉了一下我的衣角,「媽媽,什麼是中國女排?」我一時間竟有些語塞,「呃,中國女排啊,當年媽媽跟你這麼大的時候,中國女排非常火,每次播放女排比賽的時候都是萬人空巷,比最火的電視劇還讓人激動……」我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卻感覺自己什麼也沒說到點上。是啊,什麼是中國女排?我對兒子說:「不如你自己去電影中找答案吧!」
  • 中國女排《奪冠》,燃!
    9月25日,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正式上映了郎平和那一代中國女排在那一刻所經歷過的掙扎,令人心疼。,伴著那些珍貴的歷史資料,那些曾經帶給我們太多歡樂、欣喜和驕傲的一次次得分,一場場勝利,空靈有溫暖,讓人捨不得起身離開放映廳。
  • 2019年女排世界盃奪冠一周年,中國女排最難忘的瞬間是?
    距離中國女排去年世界盃奪冠已經一周年過去了,中國女排十一連勝站上領獎臺的時候仍歷歷在目,每一場比賽看的都很過癮,中國女排們最深刻的又是哪一個時刻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女排的姑娘們最難忘的瞬間是哪一個時刻呢?
  • 2019年女排世界盃奪冠一周年,中國女排最難忘的瞬間是?
    距離中國女排去年世界盃奪冠已經一周年過去了,中國女排十一連勝站上領獎臺的時候仍歷歷在目,每一場比賽看的都很過癮,中國女排們最深刻的又是哪一個時刻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女排的姑娘們最難忘的瞬間是哪一個時刻呢?
  • 被《奪冠》燃哭,中國女排值得!
    但真正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河馬哥想說一句:《奪冠》好看!對中國人來說,「中國女排」是一個象徵。女排五連冠,是一代人最驕傲的記憶。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他們被寄予了太多的期待。 那一年,中國女排拿下來世界盃冠軍,開啟了五連冠的歷史。2008年,北京奧運會。這場比賽,相信所有人都還有記憶。
  • 奪冠:王者歸來,你為什麼愛中國女排,答案寫在這裡
    這是一次創歷史意義的奪冠,是中國籃球、足球、排球項目上獲得的第一個世界第一。在最後一場和東道主日本隊的比賽中,比分一度被追平的情況下,袁偉民沒有慌,而是一番話激勵了女排姑娘們。而後的40年,鐵榔頭郎平對中國女排的發展也產生巨大影響。這次奪冠之後,《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了中國女排奪冠報導和評論,用「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來讚揚中國女排。
  • 奪冠:王者歸來,你為什麼愛中國女排,答案寫在這裡
    而後的40年,鐵榔頭郎平對中國女排的發展也產生巨大影響。這次奪冠之後,《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了中國女排奪冠報導和評論,用「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來讚揚中國女排。賽前熱身訓練時,場邊有人舉著英文牌子,上面寫:「美國嚇破你的膽」。運動員入口的大屏幕上,早已經掛上了美國女排隊員戴上金牌的照片。
  • 《奪冠》影評:中國女排,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懷與記憶
    由於春節檔的夭折,多部大片都集中在了國慶檔上映,對於有選擇困難者的人來說,這麼多大片擺在面前,到底該看哪部好呢?本期影評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奪冠》這部電影是否值得一看:
  • 中國女排之《奪冠》
    》,問我想看哪一部?沒有絲毫猶豫,女排吧,那是我心中的愛!坐在影院,靜靜的觀影。鞏俐的電影看過很多部,演技自然沒得說!郎平回國重組女排國家隊,經歷的重重困難,最終帶領國家隊站在世界排場最高領獎臺!讓人們重新燃起激情,重溫激烈的排場!
  • 滿分,給中國女排,也給《奪冠》
    這個滿分,同樣也屬於拍下了她們這三十餘年浮沉的《奪冠》。在幾天後的9月25日,我們終於要和這部電影見面了,箇中艱難已不必多說,電影院的座椅,絕對是你體驗這場「漫長的比賽」的最佳觀眾席。《奪冠》的故事從2008的北京奧運會女排比賽開始,那場讓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的中美大戰。帶著美國和中國對壘的,是中國女排裡曾經的金牌隊員郎平。
  • 中國女排奪冠電影,滿滿都是回憶與感動
    2016年里約奧運會奪冠的激動時刻,當一開始看到八十年代的中國女排的訓練條件,內心頓時覺得太不容易了,那時候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中國排球已經有十年時間沒有開打過了,和西方國家相比,落後太多,訓練條件更是尤為艱苦,運動員滿身都是傷,傷痕累累,訓練場上那幾個大字,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以及五星紅旗,都在激勵著那一代的女排姑娘
  • 《奪冠》郎平所在的中國女排哪一年獲世界盃冠軍 陳可辛:那些女排...
    《奪冠》郎平所在的中國女排哪一年獲世界盃冠軍 陳可辛:那些女排隊員每個人都像是天生的演員 2020-09-30 10:30:16
  • 早在天津女排第一次奪冠時,我就放言天女奪冠是中國女排的悲哀
    在同事中侃球時,我的一句」天津女排奪冠是中國女排的悲哀」,遭到了」圍攻」。其實我的天津小同事都不看排球,他們都是足球迷,有是排球的事還是聽他爸媽說的,他們之所以挺天津女排也是一種情懷。,畢竟中國女排的五連冠,上海女排的五連冠,這道坎至今沒有哪支球隊能夠魚躍。
  • 《奪冠》炸了:中國女排,牛!
    此後,中國女排四個字,成了無數人的燃點。一提起,群情激昂,鬥志滿滿。而此後,中國女排不負眾望,豪取五連冠。1981年,世界盃奪冠。1982年,世界女排錦標賽奪冠。恰如電影《奪冠》裡說:「中國排球,沒有我,沒有你,只有我們。」2013年,郎平臨危受命,回到中國,在士氣低迷之際,再度掛帥中國女排,帶領女排衝刺裡約奧運會。
  • 《奪冠》:中國女排國家隊9號「魔球手」
    後面部分,是親身經歷,熟悉的場景,特別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排奪冠。 《奪冠》承載了太多太多人的回憶,中國女排精神,深深感動鼓舞了幾代人。,每次陪他看電視的時候,他總說:「你長這麼高,要不長大了去打排球吧。」
  • 中國女排很燃,但和《奪冠》無關
    我推薦大家去看《奪冠》,但不是因為電影本身!昨晚六點,《奪冠》在全國上映,短短6個小時的放映時間,它就斬獲了 5800萬的票房。從春節到國慶,多次改檔,片名也從《中國女排》改成了《奪冠》,我們確實等得太久了。
  • 《奪冠》中的女排贏了,郎平火了,究竟是什麼讓女排奪冠?
    相信劇中吳剛飾演的七十年代的教練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敢打敢拼,他永不服輸,他有深切的愛國主義情懷,也有著對排球最熱烈的愛。郎平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首次帶領中國女排奪冠的人是他,鐵榔頭的風格也是繼承於他,但是在劇中連他的名字都沒有提及,只有在紙面上,袁偉民這個名字才能見到寥寥幾次,但是他應該是中國女排的首個功臣。影片中當時的日本的確是亞洲女排霸主,中國剛經歷過「十年」,而他帶領著零基礎的中國女排卻打敗了這個中國女排走向世界的最大的攔路虎,他是首個功臣,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