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律五首:筆落瀟瀟驚細雨,詩成切切泣嬋娟

2021-01-19 愛尚古典文學

讀書萬卷詩未雅,揮毫落筆律成排。說到從唐代興起的近體詩,人們常常會想到的就是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其實,還有一種形式,那就是排律。排律,是一種延長了的律詩,又稱長律,以十句為基點,可無限延長。排律盛行於初唐,當時應制、奉教及酬贈等多用此體。排律結構嚴謹、格式規範整齊,具有一定寫作難度,而且評審可操作性強。排律,在古代是應試學子必修的科目。

筆落瀟瀟驚細雨,詩成切切泣嬋娟。古典君結合五首排律詩,淺談排律的一些基本常識。才疏學淺,遺漏及瑕疵之處,望大家指正海涵!——皛玊題記

翰墨詩香

排律之名源於元代楊士弘的《唐音》,明代開始為人們普遍接受並廣泛使用。排律,是指長篇的律詩,又稱長律,是律詩的一種。它的格式不拘泥,卻依舊嚴格遵守律詩的平仄、對仗、押韻等規則。它不限於四韻,最短五韻十句,多的長達五十韻以上。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各聯都用對仗。各句間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對的格式。全篇要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不過,因為限制過多,容易堆砌死板,所以歷來極少名篇。歷來認為杜甫的五言排律寫得最好,成就最高。

《七言排律贊杜甫》(平水韻下平八庚)

曠世雄才志難鳴,青衫落寞入層城。

長裾款款揖宰輔,短褐謙謙對書生。

冠蓋翩然停紫陌,愁雲慘澹蔽西京。

殘杯冷炙求引薦,滿腹經綸世人輕。

憶往讀書達萬卷,揮毫落筆詩速成。

清詩厚鬱音諧美,曲境深沉意縱橫。

北海唏噓欲識面,王郎喟嘆唯解情。

空負才名千萬代,洛水悽悽自不平。

排律一般是五言,由漢魏六朝五言古詩演化而來,七言極少。七言比五言每句多兩個需要對仗的字。由於寫作難度的增加,在唐人和後來的詩集裡已經很少見到。排律是格律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七言排律贊李白》(平水韻下平一先)

飲醑高歌曲江邊,揮金似土酒家眠。

楊妃把盞丹墀上,力士脫靴青瑣前。

氣貫虹霓書錦句,情懷日月賦佳篇。

胸藏萬丈凌雲志,睥睨王侯越古賢。

九百清詩垂史冊,知章讚嘆呼謫仙。

身居翰院猶憔悴,夢斷荊州亦愴然。

筆落瀟瀟驚細雨,詩成切切泣嬋娟。

一生眷慕宣城郡,塞北江南世代傳。

排律寫作主要在於選韻與用韻,要根據篇幅長短來確定選韻。寫作時,要合理分配用韻。不能把好用常用的韻字都放在前邊,而造成最後的無韻可用或一韻難求。

《七言排律白居易》(平水韻下平一先)

剪錦穿珠幾十年,才華俊逸撼雲天。

清詩盡灑琉璃水,美韻遂成翡翠川。

老嫗時吟長恨曲,兒童會解琵琶篇。

高才佼佼京師震,隱士悠悠枉作仙。

位列權臣難忘本,宣宗盛讚此翁賢。

心懷百姓蒼生樂,意系君王社稷堅。

治理餘杭萬家頌,發揚樂府千代傳。

人人皆贊白詩好,冠絕當時勢必然。

和律詩是一樣,排律多選用首句不入韻格式。通過不斷迭加,按一種格式往下寫,從而避免了失對、失粘等問題。排律要求內容緊湊、情節有趣,避免鬆散。章節之間銜接要自然聯貫,不能有太過明顯的停頓或間隔,不能寫成若干首零散的小律或者寫成組詩。

《七言排律無題》(平水韻上平十一真)

自謂天涯落寞人,朱顏漸老自悲辛。

重樓黯淡誰悵惘,曲院悽迷自逡巡。

寶刃飄零終見日,寒冰化凍始逢春。

雄心勃勃無所懼,百轉千回詩益臻。

自古賢良多坎坷,懸頭刺股志才伸。

君雖閬苑金鳳鳥,我本滄江玉麒麟。

暮暮朝朝思崛起,時時刻刻看沉淪。

非經幾度風霜苦,哪得揚眉鵲平津。

長篇排律所需對仗數量較大,所以要掌握和運用更多的方法來對待。要善於用寬對,以及借對、自對、錯綜對、流水對等方式。

《七言排律春日吟懷》(平水韻下平二蕭)

山花爛漫草青搖,陌野濃茵柳翠飄。

點墨揮毫吟舊曲,開篇執筆賦新謠。

春江放眼詩飛岸,夜月朦瞳韻入霄。

綠水巒峰書畫卷,川流疊嶺素箋描。

和風吹醒酣眠樹,細雨噙歡懶睡苗。

碧泊漣漪蛙語婉,蒼林寂靜鳥聲嬌。

輕歌美景縈思渺,淺唱風光憶幻潮。

兩鬢雪霜嘗古律,一腔熱血試文梟。

青春不復光陰逝,老朽難留歲月遙。

仿學唐詩顰宋句,殘庚笑對暮昏朝。

由於篇幅所限,只能淺嘗輒止。加之水平有限,文中倘有誤導謬誤之處,實為無心淺薄之過。還望多多指教,不勝感激。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

相關焦點

  • 瀟瀟細雨,盡憂傷(傷感古風)
    春日涼意倚閣樓,瀟瀟細雨,夜幕疏疏雨溼透,放眼萬裡迢迢,盡憂傷,春染修眉淨目空,煙雨繚繚,梅雨涓涓柳衰草,猶淺閒情幾許,言難了,冷夜冷雨冷蝶痴,情繾綣---題記誰,染綠了枝頭,把細嫩把柔韌把浪漫賦予自然,是風;誰,輕曳著身姿,把清爽把醇美把精彩帶給世界,是雨;誰,喚醒了大地,把陽光把美麗把微笑沁入胸懷
  • 秋詩十首丨細雨催開新野菊,寒蛩驚落老梧桐
    七絕《秋雨吟》秋風颯颯送天涼,細雨綿綿菊正黃。便引詩情吟美景,相思滿滿入辭章。細雨催開新野菊,寒蛩驚落老梧桐。夢魂笑說朱顏事,醉眼愁憐霜鬢翁。一葉紅箋何處去,白雲千裡寄飛鴻。光涵列岫雲千裡,影落霜楓水四圍。詩境每隨山境改,秋聲長共雁聲歸。寒江卻憶披蓑客,獨釣孤舟雪滿衣。七律《秋光》楓情凝露老秋光,瑟瑟西風送早霜。
  • 瀟瀟細雨落春色,佳人猶作殷勤別
    細雨如織,煙霧迷濛,時至暮春時節,荼蘼花季已是殘局頹勢,一份情,一份念,隨著溼漉漉的光打溼了一場花事,散落,憂傷,悽瑟,悲涼。原以為那場山水相依的心動,應該是地老天荒的陪伴,卻是雲煙過往的紅塵中極短的存在,一聲離散,便是陌路天涯。
  • 大連:瀟瀟細雨春花染
    大連:瀟瀟細雨春花染 作者:王華 2019-03-22 09:01   來源:大連日報
  • 細雨溼流光:那些落進詩行裡的雨丨周末讀詩
    「細雨溼流光」,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此五字「能攝春草之魂」。如果春草象徵著流光,或將流光還原為春草,這句詩的筆力雖勁,卻缺少了新意。如果流光指就是流逝的光陰,那麼「細雨溼流光」便有了使人驚訝的陌生感。細雨打溼芳草沒有新意,細雨打溼流光,這樣的表達好比用詞語變了個魔術,它一下子就能豎起我們的耳朵,全身的耳朵。
  •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裡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 與元好問一起讀詩15: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前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此外,杜甫還有多首對贈李白的詩作,有一首他聽聞李白在流放夜郎而作,詩歌裡充滿對此事的不滿。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唐·杜甫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老杜此詩旨在為李白晚年不幸的遭遇辯護申冤,通過敘述將近李白一生的遭遇,對李白受到的不滿鳴不平,也勸說李白不要怨恨皇帝,要知曉天恩,伺機重振。 王嗣奭說:「此詩分明為李白作傳,其生平履歷備矣。」「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兩句歷來認為是對李白的最好寫照。
  • 一簾細雨溼花夢
    瀟瀟煙雨,寂寞深處,滋生一簾清夢,靜聽一簾細雨,守候一份情感,臨摹一份安暖。竹葉沙沙,隔窗入耳,捲簾凝看,微雨落幽中。路過的繁華,斑駁一地,溫柔的時光,花影淺移,素素間,杏花微雨,開滿了深深庭院。細雨落處,飄搖入夢,朦朧了憂傷。
  • 一個固執的老和尚遇到一場細雨,成就首千古名作,僅28字一詩成名
    同樣的,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的「嬋娟」到底是指什麼,也有不少人答錯。一般來說嬋娟指的是女子,但在這裡也可指代月亮。本期,筆者再和大家說一個詩詞大會上難倒不少高手的題目,當時的題是這樣的:宋.志南《絕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中的「杏花雨」到底何意?
  • 狼社、千家詩友共同寫詩詞楹聯悼念湖南詩詞家粟新華先生(詩聯特輯)
    月枝春已落,風葉露猶瑩。今望瀟湘遠,誰堪寄我聲。悼粟新華詩友李進(翠夢軒主)庚子春難忘,人間又輓歌。新華辭世去,狼社痛如何。悼念粟新華詩友王力田冷月傷情寄我思,新華永別令人悲。狼群少一生花筆,濁淚難禁嘆息之。
  • 詩亦如山應有骨,筆難比月更多情——楊逸明詩詞選抄
    羅胸生意境,信筆湧真情。氣暢清泉落,弦諧雅瑟縈。齒香別有味,心動自和鳴。庚子初冬與詩友小聚滬上「客官」酒樓滬浙佳餚語笑歡,湘音京韻響杯盤。談詩共醉三層面,聽雨重逢幾客官。交友以心同鍊句,斟茶代酒更加餐。與諸君聚吾忘老,能遣春溫上筆端。
  • 細雨溼流光:那些落進詩行裡的雨
    若馮延巳此詞,安靜的細雨,落在思婦的時間裡,長出的便是萋萋的孤寂。  「細雨溼流光」,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此五字「能攝春草之魂」。如果春草象徵著流光,或將流光還原為春草,這句詩的筆力雖勁,卻缺少了新意。
  • 著名詩人 瀟瀟的詩|霍俊明的評論
    出版的中外文版詩集作品主要有:《踮起腳尖的時間》《瀟瀟的詩》《XiaoXiao Poemas》(中西班牙語對照,亞瑟夫譯)、《憂傷的速度》(韓語,樸宰雨譯)、《薏米的種子》(德語,顧彬譯)等。其作品還被翻譯成英、日、法、波斯、阿拉伯、孟加拉語等多國語言。主編過中國現代詩編年史叢書《前朦朧詩全集》《朦朧詩全集》《後朦朧詩全集》。
  • 每日好詩詞|詩人江波詩詞精選5首:歲月焚香消雪樂
    每日好詩詞|詩人江波詩詞精選5首:歲月焚香消雪樂 始覺多愁偏作態,方驚漸老每生香。 何須共羨仙人語,不必徒憐玉女妝。 我自承家通古意,情深債少樂驕狂。
  • 黃庭堅詩酒寄情,這首詩筆調溫婉,最後兩句更是描寫細膩
    有時候一首詩家喻戶曉,但人們不一定能背誦全文,而只是記住了其中的精彩詩句。比如李白的《將進酒》,雖然全篇描寫都很精彩,但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最讓人記憶猶新。再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您也不一定了默誦全文,不過「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定是過目不忘。
  •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採石墓白居易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渚蘋溪草猶堪薦,大雅遺風不可聞。
  • 兩首最具霸氣的詠月詩,一首兩位帝王合作完成,一首落魄書生寫就
    最為人稱道的比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其首二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讓多少人玩味不已,讓多少人魂牽夢繞;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美好願望,成為了普天之下人們的共同心聲;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用一種疑問的委婉語氣道出了綿綿的秋思,令人感到深沉蘊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更是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
  • 細雨濛濛 思緒悠悠
    玫瑰音悅臺「詩意音畫   時尚生活」音畫詩賞
  • 詩壇名家|著名女詩人瀟瀟的詩與她的畫
    ▊靈魂樹下——為我的畫配詩既然生必須接受死這個母親日暮後,一個人提著光陰的口袋撿拾靈魂樹下垂落的果子死之核,攥在顫抖的手中傷痛的籽粒,一顆一顆飽滿呼吸愛因斯坦的風從彼岸吹來,搜
  • 風兒悄悄雨瀟瀟,吹夢直到筻口橋:湘月詩社格律詩詞微刊總第11期
    (五)閒看手機等酒出,忽有佳麗訂單入。不嫌業務如蝸牛,負重留印心知去。(六)雨漲秋池心亦滿,淡看天際浮雲卷。不知卿念如我念,願化彩蝶寄思遠。(七)臨波泛綠照眼迷,風起松針牽人衣。此時此地人安在?花落花開總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