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 中國古代神獸

2021-01-07 窺乾坤

貔貅(拼音:pí xiū)別稱「闢邪、天祿」,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的瑞獸。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傳說貔貅除了開運、闢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寓意豐富,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

神話傳說

南京東大門守護者——貔貅(10張)

貔貅,又名天祿、闢邪、百解,共四個名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很多中國人佩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此典故。

外貌形態

編輯

貔貅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一角並後仰。

很多人認為貔貅就是現在的大熊貓,《史記·五帝本記》中記載,4000多年前,黃帝馴養虎、豹、貔貅(大熊貓)等威猛動物為軍隊衝鋒陷陣,在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戰敗了炎帝。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貔貅在古代有兩種,分別是單角貔貅和雙角貔貅,有人說單、雙角區別公(為貔)母(為貅),還有人說是區別善惡,總之是有單角貔貅的,而今多數都是單角貔貅,已經很難看到雙角貔貅了。

分雌雄

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但這種猛獸分有雄性和雌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在古時這種瑞獸是分一角或兩角的,一角稱為「天祿」,兩角稱為「闢邪」。貔貅造型多以兩角為主。古代也用貔貅來化指勇猛的戰士,京劇《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中諸葛亮曾有一句唱詞「各為其主統貔貅」,「貔貅」意指雄師。

在南方,有些人將它稱為「怪獸」或「四不像」等。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與龍、鳳、麒麟一樣是一種虛構的動物,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

看造型

怪獸由於是神話中的動物,所以沒有真正的形象可作依據,只能憑畫師及藝術工作者憑空想像,因此怪獸形象各異,千奇百態。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

較為流行的形狀是頭上有一角或兩角,全身有長鬃捲起,有些是有雙翼的,尾毛捲曲。玉雕的貔貅一般採用臥姿,有口銜著玉錢的,也有趴在玉錢上的。人們喜歡用紅線拴住貔貅口裡的玉錢,或是將繩子拴在貔貅的尾巴上,用來佩帶和把玩。

神獸寓意

編輯

據記載,貔貅其形似獅而帶翼,古代織物、軍旗、帶鉤、印紐、鐘紐等物常用貔貅為飾,取其守護避兇之意。[1]

史書記載

編輯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犀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祿,兩角者稱為闢邪。」闢邪便是貔貅。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此外是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天祿獸」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徵,稱為「帝寶」。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闢邪」。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民間剪紙貔貅(5張)

但也有古代詞人以貔貅喻兇,南宋女詞人徐君寶妻有詞《滿庭芳·漢上繁華》「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貔貅被說成兇獸,以喻元兵。《新華字典》上貔貅詞條:①古書上一種兇猛的野獸;②比喻勇猛的軍隊。可見貔貅不一定是瑞獸。

古籍中的兩種猛獸。《逸周書·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為可服?」《史記·五帝本紀》:「﹝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司馬貞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遼東人謂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

多連用以比喻勇猛的戰士。唐張說《王氏神道碑》:「赳赳將軍,豼貅絕群。清畢著《紀事》詩:「乘賊不及防,夜進千貔貅。」柳亞子《讀史》詩之七:「綠林家世擁貔貅,乳臭兒郎據上流。」

前有摯獸,則載貔貅。——《禮記·曲禮》

比喻驍勇的部隊,多連用以比喻勇猛的戰士。

明·劉理順《送袁環中(袁可立子)督寧遠餉》:「以供貔貅用,騰驤月不同。

南方銀行門前大多是貔貅,北方石獅多一些,北方大多銀行前正門兩側的石獅左公右母,公獅張口注視來往信眾;母獅子閉口護子,表現傳統社會男尊女卑、各司其職的特性。

文字記載《逸周書·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為可服?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司馬貞《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

徐珂《清稗類鈔·動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遼東人謂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2]

《晉書·熊遠傳》——命貔貅之士,鳴檄前驅。

唐張說《王氏神道碑》:「赳赳將軍,豼貅絕群。」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羨威統百萬貔貅,坐安邊境。」

明劉理順《送袁環中(袁可立子)督寧遠餉》:「以供貔貅用,騰驤月不同。」

羅貫中《三國演義》結尾詩詞:「曹操專權居相府,牢籠英俊用文武;威挾天子令諸侯,總領貔貅鎮中土。」

清畢著《紀事》詩:「乘賊不及防,夜進千貔貅。」

柳亞子《讀史》詩之七:「綠林家世擁貔貅,乳臭兒郎據上流。」

傳說典故

編輯

周武王

東漢鎏金鑲嵌貔貅(5張)

貔貅是N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帶的西域猛獸,具有極強的搏擊能力。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隻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它收服並當做自己的坐騎。帶著它打仗屢戰屢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官號為「雲」。當時姜子牙發現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洩系統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裡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後無不爭先恐後,不由自主跑來爭食,結果反被貔貅吃掉。[3]

朱元璋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從地下挖出一對貔貅,而貔貅乃龍王的九太子,故命人在靈谷寺的旁邊建立貔貅殿供奉這一對貔貅。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修中山門,但國庫無錢財,丞相劉伯溫(也是風水師)建議朱元璋用貔貅來納財,朱元璋聽從在國門放一對世間最大的貔貅,結果兩江士紳紛紛捐款,大動土木,場面宏大讓朱元璋感慨萬分,稱道:大明臣民如此忠心,江山必然萬載。

乾隆

慈禧行宮前的石貔貅(6張)

貔貅,又稱闢邪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通靈神獸。《小爾雅·廣言》中說:「闢,除也。」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驅走邪穢,破除不祥。《急就篇》:「射鬾闢邪除群兇。」唐顏師古註:「射鬾、闢邪、皆神獸名。……闢邪、言能闢御妖邪也。」今所見最早之貔貅形象的藝術作品上可追溯到漢代,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貔貅的形象變得更加概括抽象,裝飾意趣更濃。從現存的石刻及玉雕貔貅可以看出其外形極富曲線美,氣韻連貫,昂首挺胸,張嘴吐舌,氣宇軒昂。

貔貅的形象自唐代以後較少出現,及至清代乾隆年間,由於乾隆皇帝好古,對古玉更是有著非同一般的痴迷與喜愛,我們可在當時宮廷所藏的數件古玉貔貅身上看到乾隆皇帝親自授意刻於其上的御製年款及御製詩詞,足可見對其的重視和喜愛。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漢代玉貔貅,其包漿瑩潤,曾經深沁熟盤,貔貅的胸前刻有御製詩。其下配有雙層紫檀木座,上層刻有「乾隆御玩」字樣,下層刻有與貔貅胸前相同的御製詩,可見其曾為乾隆皇帝的心愛收藏。另一件漢代玉貔貅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其上陰刻「乙巳年乾隆御題」詩。在欣賞與讚美古物的同時,乾隆皇帝也命工匠參照漢魏及南北朝時貔貅神獸的形象製作新的「仿古」器物。

明鏡上的貔貅之舞(11張)

貔貅舞

編輯

每逢新春元宵佳節或喜慶之日,廣東湛江的吳川市梅菉頭的群眾都要舞貔貅(讀音:píxiū),或配合國技武術隊伍和各式飄色,共同遊行表演慶賀節日,以祈福驅邪,保佑平安。這種古老又獨一無二的民間舞蹈,至今已承傳27代人。

貔貅是傳說中的怪獸,獸頭直徑寬1米左右,蒙著黑白兩色為主的薄布,獸身為一塊長約2米、黑白斑駁的長布,尾部為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舞動時,貔貅的眼、耳、口、須能分別作出眨瞼、扇動、開合和拂動等動作。當地群眾告訴記者,貔貅舞類似民間的舞獅子,但貔貅的神

吳川市梅菉頭舞貔貅(5張)

態和獅子截然不同,複雜的舞蹈花樣和形式更是獨絕。

經過民間藝人的提煉和創新,貔貅上牌山(又名盾牌疊羅漢)和牌山頂上採青等舞法成為貔貅舞中最精彩的一幕。街道兩旁的住戶和店鋪,在貔貅舞遊行隊伍經過前用竹竿系根長紅繩,扎吊著紅包和幾片青菜葉,「懸青」以獎贈演員。採青時,貔貅舞的演員數十人用盾牌相託,搭成3層人塔。貔貅從人梯登上「塔」頂,在上面起舞、採青。舞蹈時,人塔隨著鑼鼓節奏慢慢旋轉移動。

貔貅舞採用鑼鼓擊樂伴奏,從貔貅出場、撲食、翻滾、搔癢、戲水到登上塔頂採青等動作,分別為輕、柔、緩、急、強、勁。全套動作包括牌過山、過橋、上小山丘、疊牌山、上牌山等。舞蹈風格剛柔相濟,以剛為主,通過人體相疊,高空舞耍,運用了雜技表演技巧,使舞蹈空間感大大增加,且具有奇、險、趣的特點。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神獸貔貅
    貔貅,又名 天祿、 闢邪、百解,共四個名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 龍頭、馬身、麟腳,形似 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 妖魔鬼怪、 瘟疫疾病擾亂天庭。古代也用貔貅來化指勇猛的戰士,京劇《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中 諸葛亮曾有一句唱詞「各為其主統貔貅」,「貔貅」意指雄師。在南方,有些人將它稱為「怪獸」或「四不像」等。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與龍、鳳、麒麟一樣是一種虛構的動物,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
  • 中國古代傳說之神獸-招財貔貅
    眾所周知,貔貅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那麼,關於貔貅的由來及意義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關於貔貅的由來及意義  貔貅的由來:  貔貅,又名天祿、闢邪、百解,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但這種猛獸分有雄性和雌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因此合稱為「貔貅」。
  • 貔貅是什麼神獸?作為神獸貔貅能幹嘛?
    那麼一起來看看貔貅是什麼神獸?作為神獸貔貅能幹嘛? 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吉照堂打造的開光貔貅除了招財、開運、闢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吉照堂貔貅是貔貅文化的傳承者和發揚者,以吉照堂開光貔貅為載體,承載中國祥瑞文化,傳達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 貔貅是什麼神獸?神獸貔貅的來歷你一定要知道!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貔貅是什麼神獸?神獸貔貅的來歷你一定要知道! 貔貅深受廣大消費者的追捧,在風水物品當中貔貅吊墜、貔貅手鍊,都是日常生活中不錯的佩戴品,貔貅擺件更是受生意人的喜歡。喜歡貔貅的人很多,對貔貅傳說感興趣的人也很多,因為真的很吸引人,畢竟沒有一個神獸招財能像貔貅一樣,這麼的財運滾滾,只進不出的,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貔貅的傳說!
  • 中國古代神獸 為什麼非要請一尊貔貅在身上?
    貔貅(拼音:pí xiū)別稱"闢邪、天祿",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的瑞獸。貔貅好,人人都知道!每個人都願意請一尊貔貅在身邊供著,尤其是生意人,家宅、辦公室、身上都有貔貅的身影,只為生意興隆,招財進寶。然而貔貅還有很多其它的寓意,您知道嗎?
  • 招財神獸貔貅 | 神獸界的「神二代」,漢武帝的專屬「寵物」
    早在傳說中的上古華夏時期,神州大地上就是萬物皆有靈性,尤其是那些極富靈性的神獸,比如貔貅、龍
  • 中國十大祥瑞之獸,貔貅僅次於四大神獸,白澤位列第八
    5.貔貅     貔貅在中國的古代神話故事中,是一隻吃進去,不會吐出來的神獸,所以人們一般都用它鎮財,而且從古至今,不管是帝王還是普通的老百姓們,都會佩戴貔貅式樣的首飾或者是裝飾品,相信兇猛的它能鎮宅、化太歲。
  • 現在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收神獸貔貅?
    貔貅(pí xiū),別稱「闢邪、天祿、百解」,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漢族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瑞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其他瑞獸為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 貔貅有嘴無肛,能吞天下財而不漏,只進不出、神通特異,故有招財進寶、吸納四方之財的寓意,同時也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趕走邪氣、帶來好運的作用。
  • 神獸貔貅
    除助偏財之外,對正財也有幫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三、有化解五黃大煞的作用。用來化煞鎮宅和旺財,尤其在財運方面,貔貅是有較明顯作用的。   另一個貔貅的妙用是在案頭擺放貔貅飾物的話,可替你趕走壞男人, 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喔。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一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一(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徵,稱為 「 帝寶 」 。
  • 除代表皇權的龍鳳圖案,麒麟、貔貅、狻猊三種神獸究竟有何區別?
    在中國有記載的文獻中,匈奴有狼圖騰,商一族的圖騰是種叫天命玄鳥的神禽,後世有人研究說是燕子,真實性就不得而知了。隨著歷史的變遷,原始社會的圖騰文化逐步孕育出多種神獸,它們各司其職,有著呼風喚雨的能力,除大家熟知的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外,麒麟、貔貅、龍之九子等古代神獸我們也常有耳聞,每個歷史時期,由於各種神獸的形象相近而且並不固定,致使很多人分不清楚,以下就拿具有代表性的麒麟、貔貅(pí xiū)、狻猊(suān ní)三種神獸為例,看看它們究竟有何卻別。
  • 傳說的中國古代十大神獸,原來長這樣,終於找齊了
    01、青龍 木屬性青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屬於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顫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以五行論,東為青色 ,故青龍為東方之神,亦稱「蒼龍」。在民間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 招財貔貅圖片?神獸貔貅圖片大全?
    貔貅是神獸,在典籍中有記載,他是中國人最崇拜的神獸龍的兒子,因此具有良好的基因和高貴的血統。
  • 貔貅為何是最招財神獸,佩戴貔貅的諸多講究有哪些?
    貔貅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的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也有一種說法它是龍的第九個兒子。 古時候人們常也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 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 現在很多人喜歡配戴貔貅的製品正因如此。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祥瑞神獸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祥瑞神獸  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 招財神獸,你現在有貔貅還是金蟾呢?
    正因為這個特點,很多富豪的風水法器首選就是貔貅,例如李嘉誠,包玉剛等富豪,都是貔貅的忠實粉絲。  除了招財外,貔貅還具有鎮宅化煞保平安的能力,貔貅具有的風水功效較為全面,可以說是「多功能神獸」。↓  貔貅本就是天宮中的神獸,兇狠威嚴,鎮守四方,古人用它來鎮墓,是墓穴的守護獸,一般古墓的墓前都可以看到,可知其殺氣的勇猛。  又因貔貅戶主心切,如今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 神獸貔貅的傳說與來歷
  • 貔貅是什麼?
    貔貅拼音是pí xiū,別稱「闢邪、天祿、百解」,俗稱「貔大虎」,是中國古書記載和民間神話傳說的一種兇猛的瑞獸。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從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極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傳說貔貅除了開運、闢邪的功效之外,還有鎮宅、化太歲、促姻緣等作用。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寓意豐富,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古時候人們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神話傳說貔貅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 買玉只認「招財」貔貅,這四大神獸你該認識一下了!
    貔貅(pi xiu)一直是玉雕獸類中非常火熱的題材之一,這是因為貔貅作為龍之九子,具有食四面八方之財,吞萬物而不瀉的特點。正是因為貔貅「只進不出」的特點,被視為招財闢邪的神獸。其實除了貔貅,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有很多瑞獸,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最具代表性的四種神獸,大家在選玉的時候就可以有更多方向了~祥瑞之首——麒麟麒麟被稱為「祥瑞之首」,同時也是「五靈」中的第一個。在遙遠的周朝,就有記載麒麟的傳說。
  • 珠寶界的招財神獸貔貅、金蟾,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
    正因為這個特點,很多富豪的風水法器首選就是貔貅,例如李嘉誠,包玉剛等富豪,都是貔貅的忠實粉絲。  除了招財外,貔貅還具有鎮宅化煞保平安的能力,貔貅具有的風水功效較為全面,可以說是「多功能神獸」。↓  貔貅本就是天宮中的神獸,兇狠威嚴,鎮守四方,古人用它來鎮墓,是墓穴的守護獸,一般古墓的墓前都可以看到,可知其殺氣的勇猛。  又因貔貅戶主心切,如今將已開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運轉好,好運加強,趕走邪氣,有鎮宅之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 古代三大神獸:有獅子,有麒麟,還有一種傳為龍王九太子
    鎮宅是古代一種民俗活動,後形成一種鎮宅文化。早在漢代,中國就有埋石鎮宅之風。《淮南萬畢術》:「埋石四隅,家無鬼。」漢唐以後,銀號以貔貅為鎮、寺院以佛像為鎮、官府以泰山石為鎮、道觀以寶劍為鎮、酒鋪、酒窖、釀酒行業以葫蘆為鎮、家庭以羽毫石為鎮宅、經營生意以八尺神照鏡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