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祥瑞神獸

2021-01-08 網易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祥瑞神獸

  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黃鳥

  

  有巫山者,西有黃鳥。帝藥,八齋。黃鳥於巫山,司此玄蛇。 另註:帝即天帝,藥指神仙藥,即長生不死 藥。 《山海經·北山經·北次三經》:有鳥焉,其狀如梟而白首,其名曰黃鳥,其鳴自詨 ,食之不妒。黃鳥棲息於軒轅山,形像梟,頭白色。相傳,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產生妒忌心理。

  獬豸

  

  獬豸,古代神裁製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牴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貔貅

  

  貔貅又名天祿、闢邪,是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 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雄為貔,雌為貅。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一角並後仰。(貔貅的體色是根據吞噬金銀珠寶種類來呈現的,若金比例居多便身成金色,若玉比例居多身便成玉色)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 孟康注曰:「桃拔,一曰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闢邪。」闢邪便是貔貅了。

  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

  甪端

  

  甪端(拼音:lù duān)是一種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甪端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裡,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寄寓了漢族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其獸則麒麟角端。」郭 璞註:「甪端似貊,角在鼻上,中作弓。」又《宋書.符瑞志》云:「角端,日行萬八千裡,又曉四夷之語,明達方外幽遠之事。」蓋*白澤獸之類。清王士禎《隴蜀餘聞》云:「角端,產瓦屋山,不傷人,惟食虎豹。山僧恆養之,以資衛護。」

  勾陳

  

  勾陳,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 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徵祥瑞。

  《易冒》:「勾陳之象,實名麒麟,位居中央,權司戊日。蓋仁獸而以土德為治也…」上史書上所記「句陳,勾陳,鉤陳」,均為「勾陳」。《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均作:句四星。正史中《晉書·天文志》開始作「鉤陳六星」,但是一些保留下來的緯書中已經有作「鉤陳六星」之說,也就是說在後漢時出現六星之說了

  馬交

  

  馬交,類馬, 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音如鼓聲。以虎豹為 食。一說可御兵。《山海經(海外北經)(西次四經)》、《管子(小問)》、《周書(王會)》有載。

  金蟾

  

  金蟾又稱三足金蟾,中國神話傳說月宮有一隻三條腿的蟾蜍,而後人也把月宮叫蟾宮。古人認為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財致富。

  三腿的蛤蟆被稱為「蟾」,傳說它能口吐鉛。古代有 劉海(劉海故裡為陝西西安 戶縣阿姑泉歡樂谷)修道,用計收服金蟾以成仙,後來中國民間便流傳「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 傳說。釋義:「 呂洞賓弟子劉海功力高深,喜歡週遊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 降服了長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過程中金蟾受傷斷其一腳,所以日後只餘三腳。自此金蟾臣服於劉 海門下,為求將功贖罪,金蟾使出絕活咬進金銀財寶,助劉海造福世人,幫助窮人,發散錢財。人們奇之,稱其為招財蟾。」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當康。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乘黃

  

  說中的異獸名。《山海經·海外西經》:「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有 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呲鐵

  

  呲鐵,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洩 物利如剛,可作兵器。《神異經(中荒經)》有載。

  腓腓

  

  腓腓又作胐胐,讀音都為(fěi fěi),中國古代野獸,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脖子上有類似馬鬃的鬃毛。養之可以解憂愁。《 山海經》中記載,腓腓的樣子像狸,身披鬣毛,長著一條白色的尾巴,飼養它可使人解憂。

  青牛

  

  以"青牛"為神仙道士之坐騎。 《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於是 老子 廼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司馬貞索隱引 漢 劉向《列仙傳》:「 老子 西遊, 關 令 尹喜望見有紫氣浮 關 ,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過也。」後因以「青牛」為神仙道士之坐騎明 賈仲名《金安壽》第二折:「說殺你駕青牛,乘赤鯉,驂白鹿,騎黃鶴,怎如俺這 寶馬雕鞍最好。」

  火鼠

  

  火鼠又名火光獸。生活在火山中(火山是指燃燒的森林),重百斤(體 形應甚大),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製成「火烷布」(如果髒了用火一燒就可變乾淨)。《神異經(南荒經)》、《十洲記》有載。

  赤鱬

  

  赤鱬(chìrú)傳說中異魚名。人面,音如鴛鴦,食之可以療病。其 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夔牛

  

  夔牛(kuí),一種傳說中的怪獸。外形像龍,聲音如雷,僅有一足。據說 黃帝依照 九天玄女的指示將夔殺死,以其皮製成戰鼓。

  夔龍又稱且角龍。夔者,見於《書·舜典》、《國語·魯語》、《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諸典中,或為樂官,或為木石之怪,或為國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義亦頗相似。《 說文》:「夔,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想像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 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 說文解字》)「夔,一足,踸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天馬

  

  中國的天馬神話形象,奔騰的駿馬,無角無雙翼。為表現其「天 馬」的不同,常於馬下方繪製雲朵,體現天馬可以騰雲駕霧。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訆。

  天狗

  

  天狗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最早記載於《山海經 》中,原文是:「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於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如文中所述,天狗是種像狐狸而頭部白色的動物,並是御兇的吉獸,很可能是某種古代哺乳類動物,是真實存在過的。但後來演變成用來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將天空奔星視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變成了兇星的稱謂。《史記·天官》載:「天狗狀如大奔星,有聲,其下止地類狗,所墮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沖天。」

  狸力

  

  豬狀獸,腳後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應該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經(南次二經)》有載。

  《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 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翻羽

  

  是中國古代神獸的一種。翻羽,又名綠耳,行越飛禽。崑崙 八駿之一,曾經載周穆王至崑崙山見西王母。後稱「天子八駿」。 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即後世所謂之天馬。傳說中周穆王駕車用的八匹駿馬,傳說能日行萬裡(一說三萬裡)。八馬名具體說法不一,主要有:以馬的毛色命名: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見《穆天子傳》卷一)

  冉遺魚

  

  冉遺魚,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於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兇。釋義:英鞮山,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陵羊澤。水裡有很多冉遺魚,這種魚長著魚身、蛇頭,還有六隻腳,他的眼睛形狀如同馬的眼睛,吃了這種魚可以使人不患夢魘症,還可以防禦兇災。

  《山海經·西山經》:靼涴水出焉,而北流注於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觀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兇。

  剛山尾再向西三百五十裡的地方,叫做英鞮山。山上是茂密的漆樹林,山下多黃金、美玉。山中的飛鳥走獸全都是白色的。涴水發源於此山,向北流入於陵羊之澤。水中盛產 冉遺魚,魚身蛇頭,六隻足,耳朵像馬耳。吃了這種魚可以防禦兇事,使人不眯。

  橫公魚

  

  橫公魚,《神異經(北方荒經)》有載:「生於 石湖,此湖恆冰。長七八尺,形如 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遠飛雞

  

  《 洞冥記》有載:「中國古代神獸一種,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據信是鴿子的異種)」

  何羅魚

  

  何羅魚,傳說中異魚名。一首而十身。其說始見於先秦。《山海經·北山經》:「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於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癰。」

  一說其原型為章魚。

  滅蒙鳥

  

  《山海經》載: 滅蒙鳥在雞胸國的北部,鳥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紅色的。滅蒙鳥就是孟鳥。秦的先人,是帝顓頊的孫女,名叫修。女修在織補時,有一隻玄鳥生了個卵,女修吃了下去,生了個兒子取名大業。大業娶少典的女兒少華。少華又生了大費,大費生了兩個孩子,一個叫大廉,便是鳥俗氏;另一個叫若木,便是費氏。大廉的玄孫孟戲、仲衍,都是身子像鳥,但會說人的語言;因此他們是滅蒙鳥的國民,但是他們沒有留下子嗣。從古到今都有人類起源於飛鳥的說法,而飛鳥來自源海洋魚類的演化。

  三角獸

  

  傳說中瑞祥之獸名。頭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則此物至。帝王 儀衛有繪其像之旗。

  《元史·輿服志二》:「三角獸旗,赤質,赤火焰腳,繪獸,其首類 白澤,綠髮,三角,青質,白腹,跋尾綠色。」

  比翼鳥

  

  比翼鳥,又名鶼鶼、鶼鰈、蠻蠻。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 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

  《 山海經·海外南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又山海經《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

  《山海經》亦云:「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博物志餘》講得更為詳細:「南方有比翼鳥,飛止飲啄,不相分離……死而復生,必在一處。"「如此奇異的鳥,古人必然要附會於一定的休咎兆驗。

  《山海經》說「見則天下大水」,說比翼鳥的出現預兆 洪水滔天,是咎徵。

  《博物志·異鳥》:「見則吉良,乘之壽千歲。」

  《瑞應圖》:「王者德及高遠,則比翼鳥至。」如此等等。

  《逸周書》曾載,周成王大會諸侯時,曾有人以比翼鳥進貢。比翼鳥是什麼樣子的呢?傳說它是一目一翼,不比不飛,帶有較多的感情色彩,後世常用比翼齊飛形容夫妻生活和諧美滿。

  《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郭璞註:「似鳧,青赤色。」

  三國魏 曹植《曹子建集·送應氏》詩之二:「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願為比翼鳥, 施翮起 高翔。」

  唐 白居易《長慶集·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重明鳥

  

  在《 拾遺記》中說,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 ,一名雙晴言在目。狀如雞,鳴似鳳。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能摶逐獸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國人都全灑掃門戶,以留重明。如 重明鳥未到的時候,國人或刻木,或造銅像,為此鳥的形象,放在明戶之間,則魑魅之類,自然退伏。

  九尾狐

  

  九尾狐在神話傳說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所謂青丘之國以及塗山氏所言都是九尾狐。

  九尾狐,中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生物,來自於 春秋戰國時代編纂的《 山海經》而後來傳到日本,朝鮮等亞洲地區。《 山海經》云:「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

  《瑞應圖》說:「王者不傾於色,則九尾狐至。《宋書·符瑞志》說:「白狐,王者仁智則至。《孝經援神契》說:「德至鳥獸則狐九尾。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民間歷史傳說的十大祥瑞神獸
    中國民間流傳著很多關於瑞獸降福人間的故事,每個瑞獸都曾經給人間帶來吉祥。其中許多的瑞獸都被百姓作為圖騰崇拜,甚至請入正堂供奉。那麼都有哪些瑞獸被民間崇拜呢,泰益豐周易會館小編在此給大家整理十個供各位參考。一、白虎白虎為四靈之一,也是民間的神獸,民間認為白虎出動一切邪靈都會躲避。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兩儀二聖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兩儀二聖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是指以兩儀二聖(太陽燭照,太陰幽熒)與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代表的皆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
  • 神獸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的經典生物
    古代神獸來源於中國神話傳說,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青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屬於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顫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7]以五行論,東為青色 ,故青龍為東方之神,亦稱「蒼龍」。在民間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龍生九子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龍生九子龍生九子:古代傳說,一龍所生的九條小龍,往往形狀性格各異。 後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齊。出自 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其中九可能為民間流傳的虛數,個別流傳的名稱也有差異。
  • 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大神獸
    上古十大神獸是指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怪獸,這十數種神獸分別為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饕餮、腓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著作。白澤,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白澤亦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
  • 上古神話的五大「祥瑞」神獸,除了鳳凰,你還知道哪些?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之中,出現過很多的神獸,這些神獸戰鬥力各不一樣,而且有的神獸代表著邪惡,有的神獸代表著祥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上古神話最有名的幾個祥瑞神獸!
  • 傳說的中國古代十大神獸,原來長這樣,終於找齊了
    01、青龍 木屬性青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屬於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顫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以五行論,東為青色 ,故青龍為東方之神,亦稱「蒼龍」。在民間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 中國古代十大神獸及傳說
    鳳凰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和百鳥之王,和龍一樣為漢族的民族圖騰,羽毛一般被描述為赤紅色,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鵾雞等。在西方神話裡又叫火鳥、不死鳥,形象一般為尾巴比較長的火烈鳥,並周身是火,估計是人們對火烈鳥加以神話加工、演化而來的。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盤」。如此周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的名稱。   鳳凰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四靈(龍、鳳凰、麒麟、龜)之一。
  • 古代十大神獸有哪些?它們的排名又是怎麼樣的?
    第十:螣蛇螣蛇又稱騰蛇,漢族民間傳說中的一種能飛的蛇,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這方面的記載,稱為「神獸」,有諸多代表意義。 螣蛇一詞的典故出於《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指螣蛇雖然無足,卻比多技的鼯鼠更能騰雲駕霧,遊走空中,藉此比喻凡人做事理當專心一致,最終必能取得成功。
  • 潮汕有一隻神獸,傳說出沒處必有祥瑞!
    小夥伴們,中國古代的神獸,你都知道哪些?也許你知道上古四大神獸~~
  • 中國十大神獸,神秘古老的傳說
    近日奧秘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中國十大神獸。中國十大神獸1、白澤白澤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常與麒麟或鳳凰等,視同為德行高的統治者治世的象徵。崑崙山上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是可使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
  • 潮汕有一隻神獸,傳說出現的地方必有祥瑞!
    小夥伴們,中國古代的神獸,你都知道哪些?
  • 中國古代傳說之神獸-招財貔貅
    眾所周知,貔貅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  關於貔貅的由來及意義  貔貅的由來:  貔貅,又名天祿、闢邪、百解,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但這種猛獸分有雄性和雌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因此合稱為「貔貅」。
  • 貔貅是什麼神獸?作為神獸貔貅能幹嘛?
    那麼一起來看看貔貅是什麼神獸?作為神獸貔貅能幹嘛? 傳說貔貅觸犯天條,玉皇大帝罰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財為食,吞萬物而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貔貅是古代五大瑞獸之一,稱為招財神獸。
  • 中國上古十大神獸,鳳凰排第幾?
    無風起念小編搜集了一些關於中國上古十大神獸的資料供大家了解學習下:  中國上古十大神獸是指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怪獸,這十數種神獸分別為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朏朏、諸犍、混沌、慶忌、青龍等。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著作。
  • 十大最強古代神獸,白澤伴聖人出世/鳳凰浴火重生(依據山海經)
    其中又以白澤、夔、麒麟、鳳凰、獬豸、檮杌、重明鳥、畢方、犼、饕餮等最為出名,它也被民間成為十大最強古代神獸。十大最強古代神獸1、白澤,能說人話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神獸,它渾身雪白,有翼,能說人話,是古代傳說中崑崙山上的神獸。據傳,白澤很少入世,除非當世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它常被視同為德行高的統治者治世的象徵。
  • 中國上古十大神獸 麒麟排不了前三
    青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屬於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四象即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聖獸。6.中國上古十大神獸之一朱雀7.中國上古十大神獸之一麒麟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黃帝時應龍斬殺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時應龍又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另外,應龍還是麒麟的祖輩。據《淮南子·地形訓》裡記載:「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
  • 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兩儀二聖、天之四靈分別指什麼你知道嗎?
    神獸在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以兩儀二聖(太陽燭照,太陰幽熒)與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代表的皆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 中國傳說中的10大上古洪荒神獸:太逆天了!
    如果你知道玄武,朱雀,青龍,白虎這四大神獸,那你只能說你對上古時期關於神獸的傳說並不了解,在《山海經》中關於古代神獸的傳說多不勝數,除了那些家喻戶曉的神獸,還有很多連名字都不認識的上古神獸。然後令軍士一齊擊鼓,一時鼓聲大作,聲震天地,蚩尤兵不知何物,嚇的神魂顛倒,四下逃散,黃帝一舉而定天下。相傳夔與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隻,以上是第一隻,第二隻乃秦始皇所殺。但秦始皇沒有黃帝的功業,所以這隻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沒那麼神奇了。 三、鳳凰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與龍同為漢族民族圖騰。
  • 揭開中國民間流傳的十大上古神獸真面目
    揭開中國民間流傳的十大上古神獸真面目 揭開上古十大神獸真實面目最近一直在看古本《山海經》發現傳說中的上古華夏神州,萬物皆有靈性,在廣瀚的三界之中,出沒著一些極富靈性的神獸。它們長有各種奇異的外形,並且有著不為人知的神奇力量。神獸的出現能給世人帶來幸福,也能招來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