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中學(以下簡稱開發區四中)坐落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始建於2000年。學校秉承「為學生自主和諧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以「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為辦學宗旨,圍繞「一個中心、二個基本點、三大任務、四大戰略、五項發展」,厚德篤學、和諧創新,走自主和諧發展之路,建自主和諧學校,育自主和諧人才,形成了自主和諧文化與品牌。
學校一直致力於研究發展智慧教育,不斷探索新型教學模式。2020年,隨著青島西海岸新區智慧教育發展的深入推進,信息化建設在第四中學全面鋪開,滲透了教學的全過程,使教學煥發了新的生機。學校在實施「一案三段六環節」教學策略基礎上,充分利用智慧課堂、智學網等信息化產品,提升教學效率,改革教學方式,減負提質。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中學
由點到面,推動信息化建設邁入快車道
「由點到面、逐步輻射的這種方式在智慧課堂運用過程中就是彎道超車。」 副校長王志娥這樣形容開發區四中的信息化建設方式。對於智慧課堂的鋪開,開發區四中秉持著謹慎、務實的態度,由點到面逐步輻射,從骨幹教師到特定年級教師再到全體教師,從特定年級班級再到全部班級。先行教師、先行年級隨時總結出新的經驗成果,與其他老師分享,讓全體教師少走彎路,提升學習信息化設備的效率,推動信息化建設邁入快車道。
學校先期成立了骨幹教師團隊,由來自各學科擅長信息技術的年輕骨幹老師組成。他們在科大訊飛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率先接觸智慧課堂,進行教學模擬,交流磨課情況,探討如何靈活運用產品使其更加適合學生發展、更加適應學校的教學策略。
在骨幹教師團隊的不斷研磨中,學校總結出了各學科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式,並將其逐步推廣到由骨幹教師帶領的備課組裡,讓組內每一位老師實踐應用。長此以往,新型的智慧課堂模式逐漸推廣到所有教師的課堂中。「在經歷疫情後,我們在2020年5月25日開始複課,整個2019級的老師們已經能比較快地上手使用智慧課堂。經過一個多月的探索,我們又把經驗傳遞給了2020級和2018級的老師團隊,」王志娥副校長介紹道,「待到新學期開學,我們2020級配上平板之後,智慧課堂模式就能實現全校推廣使用。」
把握「疫情空窗期」,推進線上信息化教學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所有學校及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前所未有的一場大考驗。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防疫指示的基礎上,開發區四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線上教學等方式持續推動智慧課堂的建設發展。
2020年2月3日,學校開始帶領老師們在線上籌備教研,2月10日試播,2月17日正式開始線上教學,保證了同學們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學校對授課老師展開了相應的技術培訓,使他們能儘快適應智慧課堂等平臺軟體的使用,確保返校複課的線上線下無縫銜接。
「我覺得這是一個自己不斷摸索的過程,再加上學校的培訓和指導,不斷在一次次課堂實踐中去摸索嘗試一些新的功能,然後有了新的發現再改進課堂,應該說上手很容易。」八年級地理老師于娜這樣描述學習智慧課堂授課的過程。疫情期間學校邀請了科大訊飛的工作人員協助信息技術團隊,線上指導老師們如何使用平板進行網絡直播授課。截止到2020年3月16日,九年級老師已基本實現到教室給學生進行線上直播課,還原出最本真的課堂教學環境。兩個月的時間,學校陸續對老師們進行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指導培訓,以便讓老師適應智慧課堂模式的教學常態常規。
王志娥副校長介紹道,開發區四中實際上是全區第一個將老師平板全部配齊的學校,這得益於區智慧教育指導中心的大力支持。此外,科大訊飛提供專業指導,幫助老師有效掌握智慧課堂應用。得益於疫情期間的不間斷努力,信息化建設在學校得以快速發展,為返校複課後智慧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智慧課堂緊密相連,「一案三段六環節」煥發新活力
在教學上,學校始終貫徹實施「一案三段六環節」教學策略。「一案」即教學案,學生的學案、老師的教案兩案合一;「三段」即課前課中和課後,課前學生自主預習,課中當堂訓練講解,課後進行達標檢測、鞏固提高。「六環節」即自主預習、當堂訓練、當堂反饋、達標檢測、反思提升、總結教學全流程環節。
智慧課堂與「一案三段六環節」的緊密相連,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讓教學更加有趣、便捷、高效。以地理教學為例,于娜老師表示,課前,教師能夠利用信息化教學軟體推送資源至學生平板,方便學生更好地開展自主預習;課中,教師能夠在線布置隨堂練習,學生通過平板完成並上傳作業,系統自動批改並生成數據分析報告,幫助老師清楚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狀態;課後,根據班級學情,推送個性化輔導作業,有針對性的鞏固提高知識。
「可以說,智慧課堂模式給教學帶來了三個明顯的變化。第一,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來上課;第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減輕教師作業批改負擔,提供精準化的數據分析;第三,提升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每位學生可以根據學情,接收教師推送的學習資源,精確把握自身漏洞,實現自主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智慧教育策馬揚鞭
信息化教學體系的建設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時間的不斷探索與多次的調整改革。展望智慧教育建設的未來,王志娥副校長闡述了學校的發展規劃,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首先是「理念先行」,要將信息素養及智慧教育理念深入到每位老師的心中;其次是「資源整合」,要不斷融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實現混合式學習與分層教學;接下來是利用智慧課堂大膽進行課程改革,進一步挖掘打造開發區四中的校本課程。
此外,學校在繼續深入推進智慧課堂應用的同時,也將持續探索智學網的廣泛用途。于娜老師介紹道,目前,學校已經在考試、日常練習中使用智學網輔助批閱,並根據系統提供的數據分析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對於智學網的深入挖掘與使用已經納入到接下來的智慧教育工作規劃中。
「智慧教育首先得用智慧的工具,」王志娥副校長感慨,「通過智能化產品,學生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對自己的成長與發展多有裨益。」路漫漫其修遠兮,開發區四中正在邁入探索信息化助學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