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刀類器具太刀和打刀的區別在哪裡?

2021-02-13 刀劍檔案

太刀形狀特點

太刀是一種用於打仗的武器,這種刀的樣子看起來非常的兇猛,雖然太刀在日本是最出名的,但是實際上有一種說法是,太刀在最開始的時候是從中國傳到日本去的,只不過當時的日本為了某些原因將這種刀進行了改造,在傳播到日本之前這種刀在中國境內的名字叫做唐刀。

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曾經說過在唐刀中橫刀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刀具,這種刀是騎兵主要使用的兵器所以這種刀的長度比較長,但是寬度比較窄,這種設計為的就是能夠方便騎兵作戰時候使用,這和現在日本人所說的太刀的作用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太刀形狀特點和中國的唐刀的形狀特點是一樣的。

雖然說日本的太刀是從中國的唐刀轉化而成的,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差別的,尤其是在形狀上差別比較明顯,日本的太刀在唐刀的基礎上有了非常大的變動,中國的唐刀原本是直的,類似於劍,但是日本的唐刀在之後卻變成了稍顯彎曲的唐刀,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太刀的形狀特點是比較明顯的。

因為太刀主要是供騎兵使用,所以它的長度比一般刀的長度都要長,這樣騎兵在作戰的時候刀尖就更能夠更快的接觸到敵人,這在騎兵作戰中是非常重要的。太刀的形狀特點比較好辨認,太刀和唐刀一樣也被分為很多種,其中主要有革卷太刀和野太刀,這兩種太刀之間也是有非常大的差別的。

太刀的使用方法

太刀是一種兵器,這種刀的彎曲程度比較大,拔刀比較方便。太刀在刀劍領域算是比較出名,這種刀分為兩種,一種叫做小太刀,另一種叫做野太刀,前者的長度一般在一百釐米以下,後者則大於一百五十釐米。太刀是著名的刀種,太刀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呢?

太刀的使用方法與其他刀類相比比較嚴謹,太刀特殊的設計使得太刀的使用方法比較特別。在握住太刀的時候,手掌應該緊緊地握住刀柄,不能留下空隙,握刀也不應該隨意,這樣比較容易傷到自己。在握住刀柄的時候,手指的擺放也十分有講究。大拇指和食指應該自然的搭在太刀的刀柄上,力道應該輕一些,不能太大,輕不代表松,大拇指和食指不能松松的放在刀柄上,而是應該能夠比較自然的握把太刀。中指握住刀柄時,力度要適中。小拇指和無名指應該在握住刀柄的時候要用力,而且兩根手指要緊緊靠在一起,不能有空隙。

太刀在使用的時候要保持握住刀柄的姿勢不變,用刀的時候手不能抖,最好是保持心境不變,用刀不猶豫。而且在揮刀的時候,用刀者不能求快,應該以平緩穩重為主,應為太刀跟其他的刀不同,快揮並不適用。太刀是一種特殊的刀,太刀在設計上的不同直接導致太刀的使用方法不同。太刀的使用方法非常的嚴謹,這不僅要求持刀者的握刀姿勢必須標準,還要求持刀者必須有嚴謹沉穩的性格,練刀時不能急於求成。

太刀和打刀的區別

太刀有日本太刀和中國太刀之分,兩者在設計上差異較大,現在說的太刀一般是日本太刀,日本太刀有兩種,一種是小太刀,另一種是野太刀。打刀,刀具的一種,它是日本刀的代表,經過多次的改良。打刀和太刀非常的相似,那麼太刀和打刀的區別有哪些呢?

太刀和打刀是很難區分的,這兩種刀具在形狀和長度上都很相似,光從外觀來區別是很難的。一般來說,太刀刀身的彎度要比打刀大,但是因為太刀的彎度和打刀相比不是非常明顯,所以用肉眼從刀身看太刀和打刀的區別是看不出來的。太刀和打刀最大的區別是在刀的刀鞘,太刀的刀鞘兩邊沒有特別的設計,唯一不同的是刀鞘上的裝飾。打刀的刀鞘上有著特別的設計,刀鞘口的兩邊上分別有一個「小口袋」,這兩個「小口袋」放著小柄和笄。

小柄其實就是現如今的小刀,它的長度不是很大,殺傷力有限,一般持刀者不會在戰場上用到它。笄,這是一種整理儀容的工具,它的作用類似於髮簪,它通常被持刀者用來整理儀容。太刀和打刀在形狀上很難區別開來,但是在戰場上,太刀和打刀的區別卻很容易發現,在打仗時,步兵通常是手握打刀,騎兵則是手握太刀。鑑於太刀和打刀的區別較小,現在的博物館為了讓遊客不混淆這兩種,在刀的擺放做出了調整,打刀和太刀的刀刃一個向上,一個向下。

對中國古代冷兵器(如唐刀,漢劍,明清刀劍等兵器)感興趣的好友,可以回復「刀友」「劍友

回復以下任意關鍵詞,即可查看相應文章,查看更多請您發送關鍵詞給我們,我們持續更新,請繼續關注我們刀劍檔案公眾平臺!

兵器名:唐刀 | 清刀 | 刺刀 | 軍刀 | 戚家刀 | 環首刀 | 武士刀 | 漢劍 | 獵刀 | 雁翎刀 | 斬馬刀 | 康熙戰刀 | 陌刀 | 尼泊爾 | 苗刀 | 戟 | 八斬刀 | 鐧 | 樸刀 | 匕首


刀劍檔案

微信號:djdangan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匯集古老東西方,現代與古代,名家和草根刀劍,歸檔其中,深究刀劍冷兵器根源,刀劍檔案為您揭秘他們最魅力的特點,男人的最愛!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淺談日本刀之「打刀」、「太刀」與「肋差」
    太刀(Tachi)專為騎兵戰而設計。一般較「刀」為長,刀身弧度(「反」)較大。太刀沒有硬性規定的佩戴方式。不過為了方便騎兵抽刀砍殺地面上的敵兵,太刀一般都是以邊鋒朝下的方式佩戴,並吊在腰帶以下。而打刀或者說刀(Katana)專為步兵戰而設計,一般比太刀短,刀身的弧度也較平直。為求達到最快的拔刀速度,傳統上「刀」都是以邊鋒朝上的方式佩戴,刀鞘插在腰帶裡。
  • 簡單聊一聊:日本刀之「打刀」、「太刀」與「肋差」
    太刀(Tachi)專為騎兵戰而設計。一般較「刀」為長,刀身弧度(「反」)較大。太刀沒有硬性規定的佩戴方式。不過為了方便騎兵抽刀砍殺地面上的敵兵,太刀一般都是以邊鋒朝下的方式佩戴,並吊在腰帶以下。而打刀或者說刀(Katana)專為步兵戰而設計,一般比太刀短,刀身的弧度也較平直。為求達到最快的拔刀速度,傳統上「刀」都是以邊鋒朝上的方式佩戴,刀鞘插在腰帶裡。
  • 日本刀中的貴族級佩刀——衛府太刀
    太刀,作為日本刀中較為高檔的一種,和普通的打刀不同,打刀一般是武士以及步兵使用,而太刀,則是軍官,騎兵這種相對於高層的使用。太刀是一個比較靈活的武器,那麼他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一:裝具太刀的裝具一般相對華麗,相對於普通打刀,設計更精緻一些,而且刀身的弧度也更大。
  • 日本刀中的精品冷兵器——太刀
    此刀現存於新潟県彌彥神社中,為日本的國寶之一。太刀與同屬刀劍類的打刀稍有不同,其區別之一在於刀鞘,太刀刀鞘上有兩個金屬環(稱為「足金物」:靠近鞘口的一個稱「一足」,另一個稱「二足」)用緞帶相互穿插編織成型,使之便於攜帶。緞帶與足金物之間又用一小塊金屬(稱為「革先金物」)連接。刀鞘頭部由金屬包裹(稱為「石突金物」)。拔刀時必須要下壓刀鞘口的條狀金屬物(稱為「口金物」)。
  • 日本刀裝具科普:武士刀上的「拵」和「白鞘」
    下面,我將對日本刀的「拵」和「白鞘」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拵」(Koshirae)和「白鞘」(Shirasaya):「拵」一般來說是指刀身與刀柄、刀鞘等刀裝具裝配完畢的形態,但按照裝配方式不同,還可以細分為「拵」和「白鞘」(Shirasaya) 兩種。
  • 《黑暗之魂3》全武器分析點評——打刀
    《黑暗之魂3》中,打刀,初始武器之一,非常不錯的一把武器,特別是在高手手中,非常酷炫強大的一把武器。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由「王之黑手神威」為我們帶來的《黑暗之魂3》全武器分析點評——打刀。打刀太刀哥出品,玩家在遊戲中遇到的第一把刀類武器。
  • 《仁王》太刀&雙刀鑑賞及獲取方法
    遊戲中刀身的弧度,弧度較彎者為太刀,較直為打刀。 以下依序分別列出從本傳到DLC1-3中可以取得的刀的造型。 註:織田信長的佩刀,遊戲中說明原為今川義元的佩刀,在桶狹間之戰中戰死後被信長所奪,便成為信長的愛刀,我偏愛的愛刀之一。
  • 《黑暗之魂3》pve武器推薦——刀類篇
    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由「apsymasaki」整理帶來的《黑暗之魂3》現版本pve武器推薦——刀類篇。刀類很悲劇的類別,直劍級的面板,大劍級的耗精,攻速不快,沒有霸體,魂1中雙持R1連打的優勢徹底消失,變成了單手武器;但單持長度往往不錯,而且刀類有魂3最強的彈反——刀反。
  • 你真的了解日本刀嗎?根據形態,日本刀可以分為那幾種?
    多年,應該說打刀佔了絕大多數,但也不一定,現在咱們詳細的講下每種刀太刀:太在古文裡可以通大,當然太刀也可以理解為大刀了。只是這種大也是幅度很大的,因為太刀裡面分類也相當得多。一般來說的太刀是指刃長60釐米以上90釐米以下的太刀,而又和打刀形狀不同。另外刀反(刀身彎曲)較大的都可以稱作太刀,太刀在日本鎌倉到室町時代(12-15世紀末)十分流行
  • 【知識】快速認識日本刀
    在歷史的進行中,隨著戰爭環境的變化,太刀的外形與尺寸也產生了一些變化,但總體而言,太刀作為典弄的騎兵主戰武器與儀仗武器,刀裝華麗,刀身長,弧度大,同時刀柄也有較明顯的長翹弧度,都是長期以來得以保持的外形特色。江戶時代的官府規定中,太刀與打刀都被歸為長刀,而長刀的長度下限是二盡,即60CM,怕個分化標準一直被沿用到今。
  • 5分鐘帶你了解日本刀的種類!
    太刀太在古文裡可以通大,當然太刀也可以理解為大刀了。只是這種大也是幅度很大的,因為太刀裡面分類也相當得多。一般來說的太刀是指刃長60釐米以上90釐米以下的太刀,而又和打刀形狀不同。另外刀反(刀身彎曲)較大的都可以稱作太刀,太刀在日本鎌倉到室町時代(12-15世紀末)十分流行。
  • 5分鐘讓你了解日本刀 圖文詳解
    圖為鹿島神宮藏的直刀太刀太在古文裡可以通大,當然太刀也可以理解為大刀了。只是這種大也是幅度很大的,因為太刀裡面分類也相當得多。打刀相對比較短,在戰場上的用處並不大,所以真正的打刀是用於近身格鬥或者刺殺這類的,拔刀術一般用的就是打刀,太刀不太好拔,打刀和太刀的刀銘也刻在相反的位置,由於佩戴方向不同,都是刻在貼近身體的那一面。
  • 【見刀日々抄】無證#打刀 源清麿 @yahoo auction
    本作打刀刀姿十分豪壯,從刀身寸法上即可看出,其身幅寬闊——元幅達到了3.4釐米的寬度,厚重感十足——元重0.73釐米,和上期日日抄所介紹的舞草太刀(點擊可回顧)相較,雖然刃長上少了7釐米,但重量卻基本相同(舞草912g)。
  • 每日兵器:漲姿勢|快速認識日本刀(攻略)
    在歷史的進行中,隨著戰爭環境的變化,太刀的外形與尺寸也產生了一些變化,但總體而言,太刀作為典弄的騎兵主戰武器與儀仗武器,刀裝華麗,刀身長,弧度大,同時刀柄也有較明顯的長翹弧度,都是長期以來得以保持的外形特色。江戶時代的官府規定中,太刀與打刀都被歸為長刀,而長刀的長度下限是二盡,即60CM,怕個分化標準一直被沿用到今。
  • 日本山口組頭目專用—千鳥紋太刀
    太刀是日本武士刀的一種,除了太刀之外還有大太刀、小太刀、打刀、肋差等。太刀的主要特點就是刀尖到刀柄的彎曲度,和打刀的直把比弧度很大。
  • 刀劍亂舞2020最新鍛刀公式大全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刀劍亂舞的鍛刀公式大全,刀劍亂舞的鍛刀也就相當於是抽卡,我們每次鍛刀都是需要用相應的公式,比如說短刀的公式可能不會出打刀,有的公式可能不出大太,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比較新的鍛刀公式匯總。,比如說短刀的公式可能不會出打刀,有的公式可能不出大太,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比較新的鍛刀公式匯總。
  • 基礎概說篇 刀裝的簡易認識
    鐔在發揮保護作用之餘開始帶有藝術設計,最後發展為日本刀美術中獨立鑑賞的一個門類。鐔與刀身 刀柄裝配時,應用到的緩衝墊片叫做切羽。切羽一般由材質較軟,延展性較好的金屬薄片製成。輪廓尺寸略小於鐔,裝飾性強的切羽叫做大切羽。切羽通常是對稱穿在鐔兩邊的,同尺寸型號的切羽,輪廓線條與材質 工藝也是完全一致的。
  • 冷兵器之——太刀
    如出產優質鐵礦砂的伯耆國和備前國,還有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山城國,大和國等地,出現了不同流派的刀工,這個時候的日本刀主要被用於馬上決戰,所以多為太刀。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源賴光在大江山斬了「酒吞童子」的「童子切」(伯耆國的安綱制,日本國寶),和傳說讓狐狸幫忙打造過的「小狐丸」(山城國的三條宗近制,二戰時被毀)。
  • 日本刀的鼻祖——唐刀之水龍劍
    日本正倉院收藏總數約達9000件之多,最主要的部分來自於中國唐朝,內容包括書跡、文具、家飲食器、服飾、法器、武器、樂器、藥類、節慶用品、遊戲類、佛經、古文書等。「唐刀」一詞是我國唐代四種軍刀制式的總稱,唐刀有四種形制,即:儀刀(禮儀用刀,多雕琢,型華美),障刀(護身短刀,便攜,輕快),橫刀(常備戰刀,屬於常制刀),陌刀(長柄或長刃,大開大合,是唐代開疆闢土,標名青史的首屈一指的利器),而非是特指一種刀。儀刀和橫刀很像,外觀區別是刀身的外形一樣,儀刀的刀莖略短,為單手刀;橫刀的刀莖略長,為實戰的雙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