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曾經需要人工8小時方能完成的巡檢工作,目前已全部實現了機器代人智能化巡檢。
這是西北地區首次在750千伏變電站生產實際場景實施無人機高精度全自主巡檢。整個過程創新採用8架無人機進行一控多機集群式點雲數據收集,通過圖相工作處理站進行點雲實體模型組建,在國內開創了該技術應用的先河,並基於三維點雲實體模型對電站周邊環境進行立體隱患排查、巡檢點位預設、自主巡檢航跡規劃,填補了變電站無人機高精度全自主巡檢的空白,標誌著寧夏電網智能運檢體系建設已成功邁入「地空一體化多維智能巡檢」新時代。
為實現電網全工況複雜場景無人機自主巡檢,來自國網寧夏檢修公司和省管產業單位寧夏超高壓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的智能運檢、變電運維、輸電工程三個專業等20餘人組成無人機巡檢柔性團隊,率先實現了750千伏變電站無人機高精度真實生產場景全自主巡檢工作。
據悉本次實現首飛的賀蘭山變是寧夏北部的樞紐電站,「整個巡檢過程時相當於刀尖上行走,容不得半點誤差。」無人機巡檢柔性團隊的李波打了個比方。「所以我們突破性採用傾斜攝影三維建模技術,極大提升了航線規劃的精準度,而且成本更低。」
為了保證無人機飛行航線的絕對精度,無人機巡檢柔性團隊集智攻堅,成功將實飛航線誤差保持在釐米級,並植入安全策略,加入了信號丟失、突行大風天氣就近降落等應急策略,有效降低了撞線墜機等安全風險。通過不斷累積飛行經驗,該團隊進一步研發形成了「一鍵巡檢」技術,無人機自主對電站設備和周邊環境完成全方位地毯式巡檢,是人工巡檢效率的十餘倍。
本次賀蘭山750千伏變電站無人機高精度全自主巡檢的核心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由寧夏超高壓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提供。這是該公司作為產業公司緊緊依託主網運檢智巡的新生態進行科技轉型和自主創新的一個縮影,也是國網寧夏檢修公司繼變電站多維智能巡檢機器人、輔助設備集中監控系統等智能巡檢新技術開發應用後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本文來源:無人機之家
聲明:天無協尊重行業規範,每篇文章都註明有明確的作者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