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無人機「亮劍」大漠塔中單井巡檢

2021-01-08 中國石化新聞網

    11月23日至28日,西北油田採油一廠採油管理三區副經理鬍子龍、井控管理員楊衛忠、員工常壽學等一行六人,前往塔中片區,對塔中、兩順、中1、古隆井區進行了為期六天的巡檢,車輛日均行駛450km,人工日均步行15km,沙堵嚴重處人工開挖道路,採取人工+無人機巡檢方式共計巡檢34口單井。

    11月23日一大早,副經理鬍子龍、井控管理員楊衛忠、員工常壽學帶了五桶純淨水、西紅柿、黃瓜、榨菜和一些饢餅,便坐上車就開始前往塔中片區巡檢。

    汽車在沙漠公路238公裡處拐彎西行,一眼望不到邊的沙漠就映入了眼帘,「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常壽學心想。

    「從沙漠公路238公裡處進入,行駛105公裡到達順西2井路口,主道路暢通,從順西2井路口進入井場50米路面戈壁石被挖走。井場有一處泥漿池未治理,井口巡檢正常。」途中楊衛忠用手機拍下了照片,第一時間發到採油管理三區工作群裡。

    「從順西2井往外行駛42公裡到達順905路口,主道路暢通,從順905路口進入1公裡沙堵嚴重無法進入。無人機進入拍攝,井口巡檢正常。」

    「第一天我們到達順9井區,共有8口井進行了巡檢,其中只有順10井和順902井能勉強進入,其他井都有沙堵無法進入。」常壽學告訴筆者。

    「車子在到達順902H井的時候,車子被沙土捂住了,只能下車挖土。幸好帶了鐵鍬、麻袋等應急救急物資。」

    當日快近天黑時,「順9片區全部巡檢完畢,具體路況和照片回去整理。由於時間關係今晚入住塔漠公路336公裡處塔中彩門,明天計劃巡順7和中一片區。」楊衛忠在工作群裡發出了信息。

    第二天上午,楊衛忠和常壽學匆匆吃罷早餐,便到達順7井區,對5口井進行了巡檢,其中只有順7井能到達井口。

    「順7井目前油壓10兆帕,套壓9.5兆帕,對順7採油樹壓力表進行了更換,對採油樹各個閥門進行了注脂,採油樹的衛生進行了打掃。下午為中1井區,中1井區道路距離公路10公裡多處沙堵無法進入。」楊衛忠繼續在工作群裡發信息。

    「由於路途遙遠,為避免時間浪費在往返的路上,我們巡檢人員中午自帶饃饃和榨菜,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吃飯,加上一湯「純淨水」就是最好的午餐。只有到晚上才能吃上一次熱飯。」楊衛忠說。

    「進入冬季,大漠深處天氣異常寒冷,我們每天都要步行15公裡,才能把車輛無法進入的井巡檢完畢,真的累的不行。」

    從沙漠公路336公裡彩門處,沿塔且公路行駛81.6公裡處左轉到達中4、中41、古隆1、古隆2、古隆3 路口,車輛從路口往裡行駛1公裡,道路沙堵嚴重無法進入,使用無人機飛行5.6公裡到達中4井場,由於信號弱無法下降到達井口巡檢,我們只能步行巡檢。

    11月27日,鬍子龍、楊衛忠、常壽學一行繼續對古隆井區巡檢,古隆井區所有井道路距離公路10公裡,多處沙堵無法進入。下午到順南井區了解新井情況,由於天氣和駕駛員疲勞的原因他們繼續返回塔中彩門入住。

    11月28日在返回區部時對順南3井進行巡檢。車輛行駛至沙漠公路282.7公裡處,到達順南3 路口,車輛從路口往裡行駛0.5公裡,道路沙堵嚴重無法進入,步行1公裡,GPS測距直線距離9.3公裡,使用無人機飛行6.1公裡無法到達順南3井場巡檢,又只好步行十幾公裡對順南3井場進行了巡檢,巡檢正常後才返回。

    據了解,採油一廠採油管理三區每月都要對塔中井區進行一次巡檢和檢查,主要是查看井口裝置、設備參數、道路狀況及設備維護保養情況,對有採油樹的要進行更換壓力表和注脂,對所有呆死井要拍照留底,資料更新,錄取第一手原始資料。

    (周先貴)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井下5G+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成功運轉
    近日,從神東煤炭傳來一個好消息:9月26日神東煤炭集團與中國電信陝西公司成功開通上灣煤礦井下5G網絡,同時實現全國首個井下5G+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成功運轉。這標誌著:5G技術在智慧礦井建設中取得了巨大突破性進展,同時加快了煤礦行業向安全、綠色、智能化進展。
  • 西北油田:首次引進超級井下雷達遠探測技術現場試驗成功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科普張掖 西北油田
  • 西北油田TH12356CX3井高溫膠凝酸酸壓獲高產
    12月6日,西北油田採油二廠奧陶系鷹山組TH12356CX3井裸眼井段6550.00-6781.63米酸化壓裂獲得成功。2月8日,該井安裝4.5毫米油嘴自噴開井,日產油50噸,含水2%,油壓9.6兆帕,套壓14.3兆帕,生產穩定。
  • 中國民用植保無人機和巡檢無人機的發展現況
    無人機的最初的設計和製造主要服務於軍事用途,民用無人機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起步的,與軍用無人機的百年歷史相比,要短得多。民用無人機能夠得以發展,要歸功於軍事技術的民用化。中國民用無人機在近10年裡得到了真正全方面的發展。
  • 塔裡木油田全面加強冬季安全生產管控
    10月23日,塔裡木油田克拉油氣開發部克拉處理站工藝工程崗馮玉祥在站內檢查防凍堵工作時說道。  10月中下旬,塔裡木盆地山前地區最低氣溫逐漸「歸零」。塔裡木油田各單位強化制度措施保障,優化生產運行組織,立體監管安全生產,實現冬防保溫工作組織超前、部署到位、推動迅速,確保今冬明春勘探生產平穩有序。  工作部署到位。
  • 西北油田控壓鑽進技術助力TH12344CH井獲高產
    控壓鑽進技術首次在西北油田TH12344CH井應用獲得成功,並助力該井喜獲高產工業油氣流。該井7月8日投產,日產油35噸,至8月9累計產油1056噸,實現了空白區儲量動用新突破。 TH12344CH井是空白區的一口廢棄井,前期注水替油生產,低效後長期關井,2020年實施一開側鑽評價區域含油性,設計水平位移402米。
  • 中石化西北油田今年將投億元推進溼地緩衝區退井還林工作
    中石化西北油田今年將投億元推進溼地緩衝區退井還林工作 發布時間:2019-07-07 02:42: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6日電(譚輝 趙繼沛)6日來自中石化西北油田的消息稱
  • 寧夏實現大型變電站高精度無人機全自主巡檢
    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曾經需要人工8小時方能完成的巡檢工作,目前已全部實現了機器代人智能化巡檢。  這是西北地區首次在750千伏變電站生產實際場景實施無人機高精度全自主巡檢。
  • 西北油田穩步推進井位勘定工作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2月6日,西北油田工程服務中心地面工程管理部技術人員往返800餘公裡,徒步5公裡沙漠到達順北45X、順北44X設計井口附近,架起儀器,接收衛星信號,迅速進入井位勘測工作狀態,準確確定了設計井口的實地位置。
  • 西北油田:試壓作業用上「千裡眼」
    12月13日,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員工劉全興說起在遠程試壓監控平臺上查看阿探1-11井採油樹整體試壓情況開心地說。這是完井測試管理中心繼工具試壓、設計審核、現場巡檢實現信息化、智能化、數位化後,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 西北油田兩項主力技術年增油151萬噸
    本報訊 截至12月15日,西北油田的兩項主力增油技術——注水替油和注氣採油今年累計增油151.2        塔河油田開發23年來,已進入精細開發階段,注水替油和注氣採油兩項工藝成為主要的增油措施,目前兩項工藝累計增油1212萬噸,等同於一個大型油氣田的年產量。        注水替油始於2005年,西北油田將工業廢水處理合格後回注停躺井或低效井內,利用油輕水重的原理,逼出井內剩餘油。
  • 西北油田務實舉措推進低成本發展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2月5日,歲末年初之際,西北油田工程服務中心在月初生產會上,全面總結積極應對低油價新挑戰、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成功經驗,為2021年生產經營工作開局起步奠定堅實基礎。  自己動手,精細挖潛。
  • 西北油田全面完成2021年21口開發井井位勘定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年底臨近,為確保實現2021年新年生產開門紅目標,奮力開創新年油氣生產新局面打下堅實基礎,10月初,西北油田提早部署2021年21口開發井,擔負井位踏勘重任的油田工程服務中心僅用2天時間,全面完成此21口開發井的井位勘定任務,以優質高效的工作業績充分展現了西北油服鐵軍風採。    此21口開發井,行政隸屬全部位於庫車市境內。
  • 專注智能巡檢領域,因諾科技打造智能無人機系統體系
    由於無人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飛行性能優秀、可攜帶一定載荷等特點,因此受到了消費、巡檢、輔助勘察、野外定位等民用市場的關注,一時間以大疆為首的無人機廠商不斷發力,幾乎將消費級民用無人機做到了極致。但工業級無人機由於需要在具體行業環境中執行相應的任務,所以就對信息傳輸處理、核心算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這不僅要求工業級無人機企業具有相關算法及控制系統的研發能力,同時也需要其對不同的工業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積累,面對這樣的行業現狀,西安因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因諾科技)抓住機會,利用自研飛控算法,向管線巡檢、光伏運維、森林安防、環境監測等領域提供了豐富的無人機產品及解決方案。
  • 西北油田連續油管生產測井下深再創新紀錄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2月6日,西北油田順北53-2H井連續油管生產測井下深達到8808米,創亞洲連續油管生產測井下深新紀錄,相當於從8844.43米的喜馬拉雅山主峰峰頂打到山腳,為順北油氣田大規模酸壓改造與高產穩產提供了錄取資料新手段。    西北油田主力產層為奧陶系,具有超深、高溫、高壓、高含硫化氫的特徵,屬於超深縫洞型碳酸鹽巖油氣藏。
  • 西北油田再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記者馬呈忠、通訊員于洋報導: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繼西北油田順北55X井7月以井深8725米創亞洲最深定向井紀錄後,10月22日又傳來喜訊:順北53-2H井完成鑽井深8874.4米,再創亞洲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
  • 中國超級井下雷達遠探測技術首次油田應用成功打破國際紀錄
    7月14日,由西北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引進的中國自主研發的超級井下雷達遠探測技術在新疆塔裡木盆地西北油田TH12286井首次現場試驗成功。標誌著我國在超深超高溫超高壓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測井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際超深縫洞型油藏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空白。
  • 1991年11月16日 「塔中4井」開鑽
    1991年11月16日 「塔中4井」開鑽2017-11-16 08:16 來源: 科普中國 1991年11月16日1991年11月16日,「塔中4井」開鑽。1992年5月正式完鑽,完鑽井深3950m。「塔中4井」地處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腹地,新疆且末縣境內,構造位置位於塔裡木盆地中央隆起塔中4號構造TZ402構造高點上。
  • 西北油田連續油管生產測井下深再創新紀錄
    12月6日,西北油田順北53-2H井連續油管生產測井下深達到8808米,創亞洲連續油管生產測井下深新紀錄,相當於從8844.43米的喜馬拉雅山主峰峰頂打到山腳,為順北油氣田大規模酸壓改造與高產穩產提供了錄取資料新手段。
  • 中國石化西北油田今冬供應天然氣超3億方
    中新網1月15日電 面對今冬天然氣需求的快速增長,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制定供暖季應急保供方案,落實保供各項工作要求,堅持「先民用,後工業」的供氣次序,全力釋放天然氣主產陣地的生產能力,保障西氣東輸和南疆地區安全平穩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