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周期表-蛋白質如何結合以驅生物過程

2021-01-12 金碩物理化學

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蛋白質複合物的周期表,可以更容易地可視化,理解和預測蛋白質如何結合以驅動生物過程。

由跨學科的研究人員團隊設計的一種新的蛋白質複合物「周期表」,提供了一種統一的方法來對蛋白質複合物進行分類和可視化,從而驅動了從DNA複製到催化代謝反應的廣泛生物過程。

該表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可以查看幾乎所有已知的分子結構並預測如何製造新的分子結構,為研究進化和蛋白質工程提供了寶貴的工具。

通過使用該表,研究人員可以預測結構未知的蛋白質複合物的可能形式,估算全新結構的可行性,並在現有結構資料庫中識別可能的錯誤。它由劍橋大學和惠康基因組校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跨學科團隊創建。

幾乎每個生物過程都依賴於蛋白質以特定方式相互作用和組裝成複合物,許多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都與複雜的組裝問題有關。尚未完全理解支持該組織的原理,但是新的元素周期表提供了關於蛋白質組裝的系統,有序的視圖,為理解生物學功能提供了可視工具。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塞巴斯蒂安·阿納特(Sebastian Ahnert)說:「我們給混亂的蛋白質複合物世界帶來了很多秩序。」 蛋白質可以繼續以這些簡單的方式結合,增加越來越多的複雜性,並導致各種各樣的結構。我們所做的是基於基本原理的分類,可以幫助人們處理複雜性。」

Ahnert補充說,該規則的例外本身很有趣,並且是繼續研究的主題。

該研究的合著者喬·馬什說:「進化引起了各種各樣的蛋白質複合物,似乎有些混亂。」喬·馬什曾是惠康基因組校區的成員,現在是愛丁堡大學MRC人類遺傳學部門的成員。「但是,如果您分解蛋白質變成複合物的步驟,則有一些基本規則可以解釋迄今為止人們觀察到的幾乎所有裝配。」

舞廳舞可以看作是華爾茲舞,狐步舞和恰恰舞的無窮無盡的即興表演的結合。類似地,蛋白質複合物裝配體的「舞蹈」可以看作是二聚化(一個加倍,變成兩個),環化(一個形成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環)和亞基加成(兩個不同的蛋白質相互結合)的無盡變化。 。由於這些事件以相當可預測的方式發生,因此它並不像您想的那樣難以預測新蛋白質的形成方式。

一些蛋白質複合物(稱為同聚物)具有單個蛋白質的多個副本,而另一些蛋白質(稱為異聚體)則由幾種不同類型的蛋白質製成。該表表明,雜聚物和同聚物的可能結構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關係。實際上,絕大多數異聚體可以被認為是同一個異構體,其中單個蛋白質被幾種蛋白質的重複單元所取代。該表是使用大型蛋白質-蛋白質界面資料庫的計算分析構建的。

「通過分析成千上萬個已經通過實驗確定了三維結構的蛋白質複合物,我們可以看到組裝轉變中重複出現的模式–藉助質譜的新數據,我們可以開始看到更大的圖景,沃爾什說。

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EMBL)研究組負責人Sarah Teichmann表示:「這項研究的核心工作是理論物理學和計算生物學,但是如果沒有牛津大學同事的質譜分析工作就不可能完成。」 -EBI)和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這是跨學科研究多麼有價值的又一個很好的例子。」

參考:Ahnert SE等。等 「 組裝原理揭示了蛋白質複合物的周期表。」 科學(2015)。DOI:10.1126 / science.aaa2245

摘自EMBL-EBI新聞稿。

相關焦點

  • 筒單蛋白質,結合蛋白質,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量
    來源:全網結合蛋白質 1.色蛋白 蛋白質和色素物質結合,通常是血紅蛋白(正鐵血紅素)和蛋白質結合。 2.卵磷蛋白 蛋白質和卵磷脂結合,發現於血塊纖維蛋白和蛋中的卵黃磷蛋白。 3.
  • 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但你知道蛋白質是如何「編織」的嗎?
    而所有這些形態各異的地球生命,在本質上卻都有著許多驚人的共同之處——比如,生命都是由遺傳物質指導下合成的蛋白質構成的。蛋白質(Proteins)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是在100多年前的希臘,意思就是「非常重要」(of prime importance)。我們知道,蛋白質是細胞的基本組成成分之一,它是一種微觀分子。如果說細胞就是一棟房子,蛋白質是建房子的磚,但不是唯一的磚。
  • 高中生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
    一、說教材《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是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前面第一節學習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後,系統地學習的第一個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從課題上就能夠看出蛋白質在功能上的重要性,而且也是為後續學習《遺傳與進化》和《穩態與環境》打基礎。
  • 蛋白質是增肌成功的基石,身體是如何利用蛋白質修復肌肉的?
    蛋白質增肌,並非傳說,而是基於事實當談論到如何增肌的時,很多人都聽到這樣的理論:通過力量訓練破壞肌肉,然後經過身體修復過程,讓肌肉變得更大更強。這種說法是基於事實,有針對性的阻力訓練會對肌肉造成損傷,然後自我修復。更具體地說,這種損傷發生在肌肉纖維的蛋白質上,肌肉是包裹在筋膜和結締組織中的單個纖維束。
  • 健身增肌期間,如何攝入蛋白質食物?
    這個是循環周期,會讓肌肉不斷增長。訓練前中後,如何補充蛋白質食物?怎麼補充蛋白質攝入,一直困惑著許多健友。下面為大家詳細講解,攝入蛋白質的時間!訓練前60分鐘喝一杯乳清蛋白,然後補充一些其他營養,這樣做能夠在健身過程中消耗你的肌肉來供應力量。建議力量訓練前的加餐應該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
  • 科學家聲稱發現了第一個外星蛋白質
    利用一項新的分析技術,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發現了一種外星蛋白質,藏在30年前墜落地球的一塊隕石裡。如果他們的結果是真的,這將是第一個被確認的不是來自地球的蛋白質。「這篇論文描述了在隕石中發現的第一種蛋白質,」研究人員在一篇論文中寫道。他們的工作還有待同行的審查,但這一發現的影響是值得注意的。
  • 上海科學家發現精子發育過程中蛋白質翻譯激活的重要機制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分子細胞中心」)劉默芳研究組與國內外多家實驗室合作,發現精子細胞內的PIWI/piRNA複合體可作為蛋白質生產的調控「機器」,激活小鼠精子細胞中蛋白質的翻譯,保障功能性精子的生成。該研究揭示了精子細胞中翻譯和蛋白質合成的新調控機制,為精子形成障礙及相關男性不育症的診斷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法技術。
  • 運動後要補充蛋白質嗎 運動後如何補充蛋白質
    運動後要補充蛋白質嗎 運動後如何補充蛋白質 愛好健身運動的朋友要注意,運動要結合飲食調理才能更好的達到運動效果,那麼運動後需要補充蛋白質嗎?
  • 低碳水生酮飲食如何選擇蛋白質?
    蛋白質的來源有豬肉、牛羊肉、禽肉、海鮮、魚類、蛋類、奶酪等,如何在這些蛋白質中選擇更好的更利於身體吸收利用的蛋白質。首先要說的是紅肉,紅肉包括牛羊肉、鹿肉,這一類紅肉屬於完全蛋白質,並且很少會引起過敏不適等不良反應。
  • 人體有多少種蛋白質?
    《科學通報》特邀四川大學蘇丹教授等撰文「人體有多少種蛋白質」,結合真核模式生物的進化、基因編碼、蛋白質修飾以及當前蛋白質組學技術發展, 綜合分析人體內可能存在多少種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中所必需的生命物質,直接參與人體生命各項活動。我們紛繁複雜的生命活動需要大量的不同種類的蛋白質來完成。
  • 炎症導致的疾病,與某蛋白質的自我切割...
    現在,他們正在研究手動停止這一過程的方法。該研究已於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UQ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IMB)的助理教授Kate Schroder博士說:「這種炎症通路會導致多種不同疾病。既然我們弄清楚該通路在健康時如何自動關閉,那麼我們也就可以調查它為什麼不會在疾病時關閉了,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 科學家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
    科學家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32:56 美國華盛頓大學David Baker和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manuel Derivery團隊合作研發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元蛋白質二級結構
  • 高考生物複習知識點: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蛋白質結構是指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下面是高考生物複習知識點: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希望對考生有幫助。  1.結構層次:胺基酸排列順序、多肽鏈摺疊和盤繞、蛋白質分子天然摺疊、蛋白質分子中各亞基的空間排布及亞基接觸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 蛋白質翻譯錯誤是要命的事情,為什麼它在生物體內還能高頻發生?
    大家都知道,細胞內的大部分工作是由稱為蛋白質的生物分子完成的。沒有這些蛋白質的辛勞工作,細胞將不復存在。奇怪的是,蛋白質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錯誤,而且錯誤率還很高。那奇怪的是為什麼細胞能忍受這位「不稱職的職工」呢?難道這種笨拙背後有其他的秘密?這些問題已經引起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
  • 什麼是蛋白質?什麼是碳水化合物?什麼是脂肪?怎麼吃?
    建議每天日常攝入總熱量有15-20%是蛋白質,表1顯示了蛋白來源種類以及生物價值,決定了蛋白質被身體吸收之後蛋白合成的有效性,建議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1.2克-1.7克蛋白質,下面這個例子列舉了一名男性運動員,全天攝入90g蛋白質的食物(相當於150磅的男性,全天蛋白質的需求量在81-116克之間)
  • 蛋白質的甲基化修飾
    蛋白質甲基化可能影響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蛋白質-DNA或蛋白質-RNA相互作用,蛋白質穩定性,亞細胞定位或酶活性。許多轉錄因子的甲基化修飾可以影響基因表達。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精氨酸甲基化影響相分離過程。 精氨酸側鏈的正電荷可以與芳香環上的π電子相互吸引,屬於陽離子-π相互作用的一種。這種作用力在蛋白質摺疊、蛋白質與其它分子相互作用時經常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參與液-液相分離(LLPS)過程。
  • 食物中的蛋白質如何分「優劣」?
    很多食品在做推廣時,也經常會打著「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旗號,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那麼,到底什麼是優質蛋白呢?蛋白質如何分優劣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位是胺基酸,組成生物體內蛋白質的胺基酸有20多種,其中有8種胺基酸是人體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須通過食物進行有效供給,這些胺基酸被稱為必需胺基酸。
  •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專業試題模擬
    >E 所含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和比值【答案】正確答案: E 【知識點】合理營養-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及能量【解析】蛋白質的胺基酸評分(蛋白質化學評分),用於反映蛋白質構成和利用率的關係,即所含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和比值主要決定了蛋白質生物學價值的高低,E正確。
  • 蛋白質的ADP-核糖化修飾
    Fold是摺疊子,指蛋白質中可獨立摺疊的局部結構。ART fold具有結合NAD+的功能,是已知的兩個NAD+結合結構之一。另一個是Rossman fold,但它對NAD+的專一性較弱,還可以結合NADP和FAD,常見於氧化還原酶中。ART fold結合NAD+的特異性很高,其中HYE三個殘基起著關鍵作用。
  • 核酸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機理研究獲進展
    參與領導相關研究的是吉林大學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文科教授,其早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之後曾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應用物理系,英國諾丁漢大學藥學院,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分子科學中心進行學習工作,涉及面廣,對於化學,物理和生物學均有涉及,主要研究興趣包括利用分子生物學的手段和方法來合成與DNA複製有關的蛋白質,從單分子水平揭示複製過程發生的分子機理以及影響因素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