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陸軍當中,海豹特種部隊、三角洲特種部隊和第75遊騎兵團合稱為美軍三大特種部隊。其中第75遊騎兵團是一支驍勇善戰的特種部隊,令人稱奇的是這支部隊的軍服臂章上,竟有一個青天白日圓徽(舊中國的軍徽)。一支美軍特種部隊為何要佩帶著60多年前中國國民政府的軍徽呢?
資料圖:美軍第75遊騎兵團各式軍徽
人們或許不知道,這支驍勇善戰的美國遊騎兵的前身,就是聞名於世的麥瑞爾突擊隊,該部隊曾經於60多年前二次大戰期間,在中緬印戰場與中國軍隊共同擊敗了日本侵略軍,情同手足。而中國抗日名將孫立人對這支美軍部隊曾有「救命之恩」,因此該軍將舊中國軍徽永遠銘刻於第75遊騎兵團徽章上,以示中美兩國人民不忘那場偉大的戰爭。
麥瑞爾突擊隊是194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在魁北克會議上為部署反攻緬甸而成立的一支特別部隊,其任務是以小規模兵力進行長程滲透打擊敵軍後方之部隊
。
部隊的正式番號是第五三○七,部隊的成員大多招募自巴拿馬、千里達及托巴哥、瓜地馬拉等地的美國志願兵組成,兵力相當於一個團,共有2900人,分成六個小隊,長官是美國的法蘭克·麥瑞爾準將,因而被稱為麥瑞爾突擊隊(簡稱麥支隊)。
麥瑞爾突擊隊由中緬印戰區司令史迪威將軍統帥
,
在印度接受了2個月的遊擊戰和叢林戰訓練後,於當年3月進入緬北地區,任務是潛入日軍後方,切斷敵軍的供應及交通線,同時協助美國工兵部隊修復已被敵軍切斷的滇緬公路。由於要與中國孫立人將軍率領的中國遠徵軍新38師,新22師等單位共同作戰,該突擊隊在徽章中繡入了青天白日旗的圖案。
麥支隊參與了大小30多次戰役,遇到過不少險情,均在中國友軍的支援下化險為夷。1944年2月下旬,中國軍隊進攻瓦魯班,與日軍正面作戰,麥支隊則滲入日軍後方進行破壞,不料遭遇日軍兩個中隊襲擊,由於雙方實力懸殊,美軍面臨著被包圍的危險。在這緊急時刻,中國將領孫立人立即派兵救援,重創日軍第18師團,將麥支隊解救了出來。同年5月,中國軍隊與麥支隊組成一支中美混合縱隊,共同進攻密支那。不料在作戰中,麥支隊遭日軍優勢兵力突襲,造成麥支隊官兵極大傷亡,陷入險境,又是中國軍隊及時支援,美軍才突圍成功。這是麥支隊最大、最艱苦、也是最後一次的行動,此戰讓美軍對孫立人感激不已,直到今天,麥支隊協會在每年的年會上都要展示孫立人的照片。
二戰結束後,麥瑞爾突擊隊納入為美國正規建制陸軍75步兵團,由於該隊在二站時期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的戰例最有典範性,因此,1954年,美陸軍參謀長下令在第75步兵團基礎上組建遊騎兵部隊,當年麥支隊的青天白日徽章也一併保留下來,以紀念那段歷史。此外,美軍遊騎兵部隊還將當年與中國軍隊聯合作戰中的經驗作為座右銘:協同作戰、以少勝多、先鋒作用。
2000年年底,孫將軍百歲冥誕,資深戰史專家大衛 奎德代表麥支隊協會致函臺北,表達他們對常勝將軍孫立人的崇敬。麥支隊協會在每年的年會上,都要展示史迪威將軍、麥瑞爾將軍,和孫立人將軍的照片,以及制服、徽章、槍械等紀念品。
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之後,國防部隨即派遣陸海空部隊前往阿富汗作戰。美國陸軍派出的先遣部隊中就有一支美國陸軍遊騎兵,官兵肩章上繡著青天白日圓徽。
遊騎兵至今仍不改徽章上的青天白日,顯見其珍惜半個世紀前,在印緬和中國駐印軍的精銳部隊並肩抗日的結盟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