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官方帶娃」暖了孩子的胃更暖了家長心

2020-12-23 央廣網

2019年10月8日,鄭州市鄭東新區先行先試,推出午餐供應服務 河南商報記者楊東華/攝

開欄的話

一張小小的書桌背後,是一個家庭的期望,無數個家庭的目光所及,是對美好教育的渴盼。

「十三五」期間,鄭州教育匯集萬千家長的目光,在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信息化、職業教育等方面成效顯著。

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讓老百姓在教育上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教育對社會的貢獻力不斷提升,是鄭州教育這五年來一直努力的目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五年來,鄭州教育從關係著師生利益和市民關切的小處著手,一步步將鄭州教育繪成人們期待的模樣。

從今天開始,《河南商報》將推出「曬曬鄭州教育『十三五』成績單」系列報導,呈現「十三五」期間鄭州教育改革發展的脈絡和成就。本期先來曬曬鄭州「官方帶娃」的成績單。

河南商報記者劉慧麗李志遠

提起「帶娃」,不少雙職工家長都有著相同的「痛點」——孩子中午怎麼吃飯?下午放學去哪兒?誰來看管?

為解決這些難題,鄭州從去年開始,陸續在全市中小學推行中午統一配餐、下午放學免費延時託管等措施,開啟了「官方帶娃」模式。

午餐是三菜一湯一飯,放學還有精彩的課後服務供選擇,有學校幫忙「帶娃」,「這屆家長」太幸福!

學校餐廳的飯比「媽媽的味道」還好吃

在鄭州高新區外國語小學的校園裡,孩子們覺得最時尚的事兒就是在學校餐廳「蘭山餐廳」吃午飯。

「這裡的飯比我媽做得好吃多了,每天我都能快速吃光。」鄭州高新區外國語小學2015級1班的毛嘉碩從今年春季開學開始,就在學校吃午餐了。

一頓飯12塊錢,能吃得很好也很飽,不夠吃還可以再加。「今天中午吃的是土豆燉牛肉、番茄炒雞蛋、小酥肉,還有一個湯,飯後還有一杯酸奶和一些水果,都可好吃!」

像毛嘉碩一樣,不用再麻煩家人接回家吃午飯的學生,鄭州有60萬人左右。為了這60萬人的胃,鄭州市加大投入,積極推進。截至目前,鄭州市已實現中小學校午餐供餐全覆蓋。

課後延時服務受歡迎

「從南邊來了個喇嘛,提拉著五斤塔嘛……」一段繞口令從鄭州市金水區黃河路第一小學播音教室傳來。

今天的課程內容是學習一段繞口令。五一班學生石懿馨在每一個漢字下都標註出了拼音,先小聲說,逐漸把聲音放大,反覆練習。「喜歡播音主持,學校開設這個社團後我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了。」她說。

課後延時服務推行之前,下午放學後,她除了去晚託班寫作業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安排。而在課後延時服務推行之後,她的課餘生活就變得豐富多彩了。「放學後除了能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作業,還能參加各種社團。」

談起課後延時服務,石懿馨的媽媽王女士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稱讚這一政策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我和孩子爸爸要上班,孩子放學後沒有人接,只能給她報了晚託班。」王女士稱,雖然晚託班解決了他們接孩子的難題,但安全隱患也讓他們每天提心弔膽。

如今,學校推行課後延時服務,幫忙「帶娃」一小時,不僅解決了放學後接孩子的問題,也讓王女士一家人得以安心。

課後延時服務內容豐富多彩

鄭州市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校長牛保華認為,課後延時服務是要開放學校的各類資源,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個性化選擇。

據介紹,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目前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有4000多名,學校從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健康素養、藝術素養等維度,探索以作業輔導、課外閱讀、特長教育板塊為主要內容的「1+N」課後服務體系。「1」即教師輔導學生自主作業,「N」即多種類興趣社團,包含體育、藝術、創客、語言等六大類共40餘個可供選擇的服務社團。

而在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第一小學翰林校區,每周四下午是孩子們最期待的課後服務時光。因為在這一天,他們將以班級為單位,輪流到「知行苑」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觀察、種植、採摘、耕耘……在真實的勞動體驗中,弘揚新時代勞動精神,培育勞動素養。

鄭州的學校為提供課後延時服務,真是絞盡腦汁,恨不得「十八般武藝」全使上。娛樂遊戲、拓展訓練、公益講堂等趣味活動不斷,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繽紛社團」「基礎服務+個性需求」「2+x課程」等多重服務模式,豐富了孩子的放學後時光。

年底前實現市區中小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

「官方帶娃」覆蓋程度如何?

截至目前,惠濟區47所中小學全部啟動課後延時服務。

自2019年起,金水區教體局就開始指導部分試點學校先行探索和開展課後服務,在總結試點學校經驗基礎上,今年10月15日,金水區教體局周密籌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研究出臺了《金水區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

截至11月2日,金水區中小學全部實施課後延時服務,共有103254名學生申請報名參與課後服務,區域課後服務實現全覆蓋。

截至11月13日,二七區93所中小學按照「自願參加、公益惠民、需求優先、穩妥推進」原則,實現了全區中小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

其中,小學參與課後服務的學生24832人,佔總人數的36.34%;參與課後服務的教師3460人,佔教師總數的89.36%。中學參與課後服務的學生23321人,佔總人數的99%;參與課後服務的教師1562人,佔教師總數的80.4%。

此外,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按照自願參加、公益惠民、需求優先、穩妥推進原則,鄭州市將建立完善課後服務制度,年底前實現市區中小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

相關焦點

  • 「一杯薑茶」心漸暖
    「一杯薑茶」心漸暖 2021-01-02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天寒,薑茶從胃暖到心-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
    天寒,薑茶從胃暖到心 2020/12/31 08:01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931
  • 安琪兒新手奶爸訓練營——這個冬季,全能奶爸比暖寶寶更暖
    初冬已至,微風漸涼,新生命的降生成了這個冬季最值得期待的事,為了那一刻的到來,11月28日,近百名即將轉正的準爸爸在安琪兒新手奶爸訓練營集結,修煉育兒技能,暖心地為孕媽扛起產後帶娃大旗。
  • 生蠔雜錦粥,兩個人的溫暖小食光,胃吃飽了,心也就暖了
    那一刻聽得我有種衝動,好想醃上一壇湘西的酸蘿蔔,這就是美食的力量,瞬間打動了我的心,引起了共鳴。這生蠔,真的好肥美沒有酸蘿蔔,但我可以給自己煮一碗生蠔雜錦粥,生蠔的鮮美,粥的溫暖滾燙,讓這個下雨的冬夜變得溫馨了許多,胃吃飽了,心也就暖了。
  • 暖! - 暖!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暖!這是黑河市愛輝區喇嘛臺社區學府佳苑小區一居民發到小區群裡的一段話:「我女兒四歲,平時就比較喜歡寫寫畫畫的但是還沒有真正接觸過學字,都是我自己在家教些簡單常用的字,剛才我無意間看見她寫下這麼一段,忽然在想我們真的沒有什麼可以被打倒的理由,因為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我們大人更應該懂
  • 李玫瑾教授:孩子調皮愛頂嘴?家長多說這3句話,娃將來會更優秀
    案例一:「我家娃頂嘴,已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了」每當家長提起自家娃的時候,要麼是誇讚自己孩子有多優秀,又或是對著自己做了哪些暖心窩的事情,要麼就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太難管教了,總是動不動的喜歡頂嘴,喜歡跟著自己唱反調。
  • 為什麼和婆婆一起帶娃,比自己一個人帶更累?答案心酸又無奈
    前段時間,閨蜜一個人帶娃累出了毛病,到醫院一檢查是心臟供血不足,醫生囑咐她好好吃藥,多休息。但是,娃才一歲多,正是難帶的時候,她怎麼能安心休息呢?沒辦法,老公就把婆婆請過來給她幫忙帶娃了。可是,婆婆來了一周,閨蜜覺得比自己一個人帶娃時還累,又想個法子把婆婆送走了。
  • 【書香潤心 情暖榆城】關愛讓閱讀更美好
    【書香潤心 情暖榆城】關愛讓閱讀更美好 2020-12-1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袋鼠父親」帶著腦癱孩子送快遞,網友:被暖哭,但我卻感覺扎心
    楊壁在送貨時,就在腰系一根安全帶將女兒護在雙手雙腿間。至於為什麼帶上女兒送快遞,聽到後網友感覺被暖哭,但是我卻感覺有點扎心。潼潼患有輕微腦癱,醫生曾說過最好的結果就是能生活自理。②女孩才7歲正值上學的年紀,因為被經紀公司看上,讓去承接廣告,孩子父母不假思索就同意了,孩子每天處於化妝,擺動作拍廣告,重複循環中,小小年紀,就承擔起為家裡賺錢的重任,承擔起本該屬於父母的責任。錢重要嗎?沒有錢的時候自然重要,但是錢和孩子誰更重要,家長們都應該好好思考下。父母如何陪伴孩子?
  • 為何中國家長帶娃「身心疲憊」,外國家長卻很「歡樂」?有3點差別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在大家的眼裡帶娃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嗎?可能只有過來人才知道其中的「疲憊」。我們會發現中國父母「一對一」帶娃都覺得身心疲憊,國外每個家庭那麼多孩子,家長卻能輕鬆應對。難道是他們的孩子天生好帶?
  • 孩子6歲前脾胃虛弱,有幾樣食物要少吃,以免傷脾又害胃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帶娃是個一路「升級打怪」的過程,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在6歲之前抵抗力差,脾胃虛弱,免疫系統並不完善,很容易「病從口入」。,結果父母說白天帶娃出去吃了頓火鍋,孩子太久沒碰過了,還喝了點冰鎮的碳酸飲料。
  • 孩子暑假在家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能學還能玩,家長帶娃更輕鬆
    孩子暑假在家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能學還能玩,家長帶娃更輕鬆 2021/01/07 11:25 來源:砍柴網 瀏覽:543
  • 呼倫貝爾:女孩賭氣離家出走 民警冒雨暖心救援
    呼倫貝爾:女孩賭氣離家出走 民警冒雨暖心救援 2020-10-11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工大,暖!
    西工大,暖!燈火喧囂處 舌尖長情時酸甜苦辣鹹 至味在身邊一個煎餅果子,一杯薑湯……熟悉的香氣,撫慰著寒夜中的胃1000元為特困新生加一學期餐500元送特困新生一個溫暖的冬天學生處聯合西北工業大學教育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暖心禮包」計劃「暖心禮包計劃」自8月底設立以來
  • 冠軍臨別感言:鄭州很暖 期待再見
    兩位冠軍在鄭州都創下了個人職業生涯中的新紀錄,這裡自然也成為了他們的福地。在賽後接受採訪時,馬龍和陳夢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對鄭州的感謝,和對」再見」的期待。結束比賽,參加完頒獎儀式,一返回駐地,馬龍和陳夢就收到了組委會精心準備的小禮物:一個蓮鶴方壺的仿製品。極具中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禮物讓兩人極感興趣,連聲道謝。而這,只是他們此次鄭州之行中遇到的諸多驚喜之一。
  • 重慶家長暑期帶娃實錄!娃:「好想媽媽去上班」……
    國內疫情還未完全結束大環境影響下很多家長在暑期不再選擇出遊而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更上心了趁著暑期給孩子報上了各種培訓班>其實這樣的開銷並不會比旅遊少上暑假班、培訓班 、陪讀、輔導學習有些家長甚至已經花銷3萬這個暑假註定「不平凡」來看重慶家長暑期如何帶娃
  • 聽說這些比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更暖、更甜~
    聽說這些比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更暖、更甜~ 2020-09-25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玩暖手蛋被燙傷 你還買「暖手神器」嗎?
    注水式暖手蛋很容易被擰開。氣溫已經降至零下,擔心孩子手冷,市民楊女士給孩子買了兩個注水式暖手蛋,沒想到其中一個暖手蛋的封口沒封好,開水燙傷了孩子。「太危險了,他把玩的時候密封蓋就鬆了。」楊女士說,除了這種暖手蛋,市場上還有一種替芯式暖手蛋,都是冬季網紅「暖手神器」,都有安全隱患。驚險 暖手蛋才裝的熱水突然噴出「放在手裡像個微型皮球,抱在手裡非常暖和。」楊女士說,她是看到同事在朋友圈曬出的圖片,這才想到給自家6歲的孩子買兩個。
  • 人販子又出「新招式」,家長帶孩子碰上這3種人,趕緊帶娃避開
    只能說現在的人販子越來越與時俱進,拐賣孩子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真的讓家長防不勝防。01家長帶娃在街上看到這三種人,趕緊帶娃避開1、主動搭訕的人有的時候寶媽帶著孩子在溜達這樣的人顯然會讓家長放鬆警惕,甚至在和對方交流的過程中透露孩子的有關信息,這很有可能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2、跟蹤自己的人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在帶孩子走路的時候,身後總是有陌生的人跟著自己,而且在一段時間裡時常會發生這樣的現象,那麼家長就要提高警惕。
  • 「最堅強姐姐」火了,小肩膀背起雙胞胎妹妹,網友:又暖又心疼
    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輕父母,要賺錢養家,而家庭常態就變成老帶小。可是如今二胎來襲,老人一帶二或者三,身體也吃不消,而家中還是孩子的大寶,有可能無可奈何變成帶娃幫手。看著姐姐小小的身板,不得不彎著腰弓著背走路,讓人感到又暖又心疼。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是自由自在的奔跑玩鬧,而她卻不得不放慢步伐投入到日常帶娃。路人也被這位姐姐感動,於是拍攝了視頻上傳網絡,沒想到獲得大批關注。這樣的孩子也許還有很多,人們在感嘆姐姐暖心行動的同時,更迫切的批判為人父母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