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販子又出「新招式」,家長帶孩子碰上這3種人,趕緊帶娃避開

2020-12-09 BaBa很忙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有了孩子,家庭會充滿更多的歡聲笑語,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會把孩子當成寶貝一樣去疼愛,很難想像失去孩子有多麼痛苦。

然而即便父母對孩子再多保護,孩子受到傷害的事情依然會時有發生。

尤其是現在的人販子,對孩子和家庭的傷害是巨大的,這也是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人呼籲人販子一旦被抓住就要判死刑的原因,因為他們真的太可惡了。

李女士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那天她帶著三歲的女兒在商場裡閒逛,突然看到了一件自己心儀的大衣,於是忍不住地多看了兩眼,猶豫著是否應該買下。

然而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女兒不見了。李女士發了瘋一樣尋找,不僅和商場保安聯繫,而且同時也報了警。幾個小時之後警察帶著一個孩子來到了李女士面前,可是李女士卻說這不是自己的孩子。

這時女兒哭著奔向了她,李女士這才發現女兒不僅頭髮被剪短了,而且臉上被抹上了黑漆,所以導致她第一眼完全沒有認出來。

當然女兒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完全就沒有了當初的可愛,儼然被人販子折騰成了一個小叫花子。

只能說現在的人販子越來越與時俱進,拐賣孩子的手段也越來越高明,真的讓家長防不勝防。

01家長帶娃在街上看到這三種人,趕緊帶娃避開

1、主動搭訕的人

有的時候寶媽帶著孩子在溜達,旁邊會有看似非常熱心的人上來搭訕,甚至在寶媽照顧孩子手忙腳亂時主動提出幫忙。

這樣的人顯然會讓家長放鬆警惕,甚至在和對方交流的過程中透露孩子的有關信息,這很有可能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2、跟蹤自己的人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在帶孩子走路的時候,身後總是有陌生的人跟著自己,而且在一段時間裡時常會發生這樣的現象,那麼家長就要提高警惕。

因為有些人在作案之前會提前踩點,做好準備,這樣的人販子真的讓人防不勝防,所以家長一定要隨時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避免讓孩子受到傷害。

3、尋求帶路的人

如今科技發達,大家出門都用手,而手機都有導航,所以基本上不會存在問路的情況。但是有的時候也會碰到導航不靈,或者有的老人沒有手機的現象。

這時家長就要判斷對方的問路是否是善意的。如果對方在問路的同時執意要求帶路,那麼家長就要提高警惕。

02父母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1、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父母要告訴孩子,平時在外面的時候不要隨便和陌生人搭訕,而且孩子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鎖好門窗,聽到門口有陌生人的聲音時,不要發出動靜。

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讓孩子有一顆警惕他人的心,能夠讓孩子更加安全。

2、外出時不要離開父母的視線

父母在帶孩子外出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孩子,同時孩子也一定要聽大人的話,千萬不要離開父母的身邊。

因為有的時候哪怕只是一秒鐘的時間,孩子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所以父母在平時就要教育孩子出門不要亂跑,讓孩子提高警惕。

3、注意保護自己

有的時候只靠父母保護孩子顯然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如果條件許可的話,不如教會孩子一些防身術,或者讓孩子知道遇到壞人時應該怎麼做。

所謂有備無患,我們當然都希望孩子一生能夠順順利利,但是如果真的遇到壞人,也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相關焦點

  • 人販子又出「新套路」,家長帶孩子碰上這3種人,趕緊帶娃避開
    那天,她帶著孩子去商場逛街,路過一家服裝店的時候,被店裡剛上新的衣服給吸引住了,就進去挑選了幾件試穿。但由於當天在做活動的人比較多,等到她試第二件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女兒不見了。情景之下她趕緊脫了衣服到處尋找孩子,可樓上樓下哪裡都找不到。
  • 人販子又出「新花招」!若碰上這3種人,家長帶孩子離得越遠越好
    人販子又出「新花招」!若碰上這3種人,家長帶孩子離得越遠越好雖說現如今治安已經比往常要來得好了,但是仍舊會有人販子鋌而走險,為了暴利而在犯罪路途上一去不復返。最近,又有人販子出了新花招,而遇到這件事的李女士心有餘悸,慶幸人販子並沒有得手,否則自己就要失去心愛的女兒了。這件事發生在李女士節假日的時候,因為承諾要帶孩子出去玩,李女士就挑了附近的商場帶孩子去逛,沒想到的是,帶著孩子逛一半的時候,因為手機上的客戶來電話,所以她只能暫且移走目光和客戶溝通。
  • 人販子「新招式」層出不窮,寶媽帶娃若是遇到這3種人,要警惕
    由趙薇、黃渤、佟大為聯合主演的電影《親愛的》,一上映就引來了巨大的關注度,電影大致講述了一個小孩被人販子拐走,親人們多年曆經坎坷,一直在努力尋找的故事。這麼多年以來,人販子一直都是很張狂,他們無視法律,做一些無法無天、有悖人類道德的事情,給眾多家庭帶去痛苦,家長最痛恨這類人。近些年,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販子的「新招式」也層出不窮。
  • 人販子又出「新招式」,父母帶娃遇見這3種人,快走開,別停留!
    雖然說現在寶爸寶媽們的防範「人販子」意識越來越強烈了,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有一些喪心病狂的「人販子」為了獲取不正當的利益,他們竟然不斷推出一些「新招式」來哄騙孩子,進行拐賣達到自己的目的。前幾天在新聞上就爆出,一個超市發生的一起「新招式」拐賣兒童案件。
  • 人販子當眾搶孩子,反咬孩子媽是壞人,母親一個舉動救了娃
    薇薇是一個新手媽媽,平時帶孩子出門總是有家人或者朋友的陪伴。這一天,薇薇的婆婆和老公都有事,於是薇薇一個人抱著孩子出了門,想要帶孩子去公園裡面轉一轉。 一到公園,薇薇就覺得有些不對勁,有一個陌生男人一直跟在薇薇和孩子的身後。薇薇提高了警惕,趕緊領著孩子快步地向前走。 原本想著光天化日之下,這男人應該不會再有更加過激的行為。沒想到這男人意識到了薇薇的警惕心之後,竟然直接繞到薇薇的面前,把孩子硬生生從薇薇的手中給搶了過來!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這段時間一直有一個話題很火,「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父母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竟自家寶寶是真的難帶,屬於那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類型,今天婷婷就帶各位父母一起看看,是不是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中國公安部門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有關孩子難帶聰明的問題當時我有幸經朋友介紹聽過那次講座,李玫瑾教授指出,小時候難帶的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被人更強!
  • 「人販子」搶娃就跑,機制寶媽「臨危不亂」,其作法值得家長學習
    "人販子"搶娃就跑,機制寶媽"臨危不亂",其作法值得家長學習子怡是一位2歲孩子的媽媽,從懷孕到孩子出生,她經歷著一個母親經歷的所有痛苦,雖然過程是辛苦的,但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子怡心理自然也是美美的,每天眼裡,心裡都是孩子。
  • 有種「糊塗帶娃」叫溼巾擦屁股,家長省事了,卻「坑」了孩子
    帶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帶嬰幼兒階段的孩子,父母都需要"一把屎一把尿"的幫他們收拾,一天當中幫孩子洗屁股、擦屁股的次數是相對比較多的,時間一長,有一些父母就可能會覺得費事費時,於是就開始"偷懶"。
  • 這5種老人,帶的孩子會更優秀,家長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們
    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弊端,所以說,有很多年輕人都不太敢把孩子交給老人來照顧。這就會出現一種很矛盾的情況,年輕人沒時間帶孩子,還不能交給老人照顧,孩子將要面臨無人照顧的情況。但其實,如果是以下這5種老人的話,帶出來的孩子會很優秀,家長完全可以放心。
  • 兒科醫生怒了:春季帶娃,這3種行為不可取,讓孩子積食還不長個
    閨蜜小媛最近就碰上了這種「煩心事」,昨天給我打電話說這兩天本想給孩子補充一些營養,改善改善體質,因為孩子整個冬天都病懨懨的,但沒成想剛過去兩天,孩子卻發熱起來,帶著孩子去了醫院一檢查
  • 為何中國家長帶娃「身心疲憊」,外國家長卻很「歡樂」?有3點差別
    這一系列帶娃的行為讓這位中國婆婆接受不了,認為這個兒媳婦兒根本不會帶孩子,可是看到孫子健健康康的她又說不出什麼。後來呂先生看出了母親的擔心,告訴母親妻子從小接觸的都是國外的帶娃方式,她「心裡有譜」,自己會多加看護孩子的,這才讓中國婆婆慢慢接受事實。
  • 人販子當街「搶娃」跑,還反誣寶媽不檢點,媽媽一個舉動成功救娃
    上周末陳女士單獨帶著孩子外出購物,突然衝出來一個大漢一巴掌將她打到在地,順勢抱起孩子,並且破口大罵:"你這個不檢點的女人,還有臉出來,離婚了孩子一定要給我帶。"陳女士一下就被打蒙了,看著大漢不斷罵自己既困惑又不解,但當她看到孩子被搶走的時候,才明白這是人販子。陳女士大喊著:"這是我的孩子!你在說什麼?我不認識你!"
  • 奶奶「假帶娃」風氣興起,3種性格缺陷,讓孩子形成不良習慣
    為了能有更多精力投身事業,很多年輕人則是叫來自己的父母,想著「隔代親」,奶奶在孩子的照顧上應該會很上心。卻不知,如今「假帶娃」風氣興起,很多老人並沒有真的用心帶娃,反而因3種性格缺陷,讓孩子形成不良習慣。
  • 冬天給娃買衣服,要避開這4種,存在一定的「隱患」
    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家長開始給娃買衣服,想給孩子買一件既好看又保暖的衣服,讓孩子成為冬天裡最靚的仔。但是家長在給孩子買衣服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一些,因為有些衣服看上去很漂亮,但是卻存在一定的「隱患」,這種衣服再好看也不能給孩子穿,不然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 「趕緊生個娃,孩子我幫忙帶」,寶媽剛坐月子,婆婆翻臉不認人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家長對他們的愛都是相同的,所以女生即便是嫁人了,父母依然會繼續寵愛自己的孩子,惡婆婆也變得越來越少。「趕緊給我家生個娃,孩子以後我幫忙帶」,婆婆事後卻翻臉不認人小劉跟丈夫高中的時候就是一個學校,後來還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兩人也逐漸熟悉起來了,並且談起了戀愛。
  • 元旦帶娃出門,這幾個地方別去,會累壞孩子!
    元旦小長假即將開始,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家長當然可以帶孩子出門走一走。不過以下幾個地方,育姐建議你不要去,因為會累到孩子!這些景區一到節假日就人山人海,而大部分寶寶都會有點密集恐懼症,一看到那麼多人就容易心情煩躁,哭鬧不止。再說,去這些著名景點遊玩,進去容易出來難。還記得上次我去某黃山,上了崎嶇的山路沒多久就開始「堵人」,簡直和「排隊爬山」沒什麼區別,遊玩體驗極差。有的帶孩子的家長實在受不了,最後花錢請人抬轎子送他們下山。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是不是寶寶元旦就不能出門玩了呢?
  • 打小愛說這3類話的娃,長大多是忘恩的「白眼狼」,家長趕緊糾正
    家長們好不容易把孩子撫養長大,自然希望他們有出息後可以光宗耀祖。而且人多少都會有些私心,孩子長大父母年紀也大了,會渴望子女陪伴,也希望兒女可以承擔贍養義務,安度晚年。羅大爺小孫子今年8歲了,是小區裡出了名的「淘氣包」。
  • 陌生「奶奶」喊出兒子小名,轉身要帶孩子走,隨後媽媽做法太機智
    孩子人身安全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依舊還有父母不重視孩子安全。而且警惕性不高,認為意外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帶娃外出時經常放鬆警惕,「大撒鷹」式讓孩子玩耍,坐在一旁不管不顧,不是玩手機就是和別人聊天。這樣做孩子安全非常沒有保障,家長一定要及時醒悟。
  • 「這屆家長真難帶?」寶寶拍照不愛笑,媽媽給娃P上「燦爛笑容」
    案例:經常在網上見家長吐槽自己娃難帶的,還沒見過娃吐槽家長的,最近寶媽娜娜因為心血來潮「皮了一下」。那天她在家帶娃,看到天氣不錯,孩子的狀態也很好,所以拿出自己的相機給孩子拍照,可是娃怎麼哄都不笑,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甚至還有幾張哇哇大哭的。
  • 鄭州「官方帶娃」暖了孩子的胃更暖了家長心
    本期先來曬曬鄭州「官方帶娃」的成績單。河南商報記者劉慧麗李志遠提起「帶娃」,不少雙職工家長都有著相同的「痛點」——孩子中午怎麼吃飯?下午放學去哪兒?誰來看管?為解決這些難題,鄭州從去年開始,陸續在全市中小學推行中午統一配餐、下午放學免費延時託管等措施,開啟了「官方帶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