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武漢召開的「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上,「萬裡茶道」中國段沿線29個節點城市籤署成立「萬裡茶道」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並發布《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協力推動中、蒙、俄「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太原市成為「萬裡茶道」城市聯盟成員之一。
2020年12月11日,在武漢召開的「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上,太原市成為「萬裡茶道」城市聯盟成員之一。
一縷茶香飄萬裡。「萬裡茶道」是17世紀興起的以茶葉為大宗貨物的國際貿易路線。整條線路從中國武夷山經蒙古國烏蘭巴託,到達俄羅斯聖彼得堡,全長1.4萬公裡,沿線文物遺存豐富,是亞歐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物證。2019年3月,國家文物局將「萬裡茶道」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萬裡茶道」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強「萬裡茶道」遺產保護國際合作的重要舉措,也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途徑。
太原大關帝廟是太原市唯一一處「萬裡茶道」遺產提名點
「萬裡茶道」源於晉商,興於晉商。太原大關帝廟是太原市唯一一處「萬裡茶道」遺產提名點。它位於迎澤區廟前街36號,是「萬裡茶道」集散路段的關帝信仰關聯類遺存,也是晉商在太原府地區修建的規模最大、形制最為完整的關帝廟建築群,見證了明清時期晉商關公信仰的繁榮,是研究晉商文化、關公文化和茶道文化的重要實物遺存,堪稱「萬裡茶道」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太原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劉玉偉說:「關公文化是世界性,關公文化也是關帝廟的價值所在。太原大關帝廟被列入『萬裡茶道』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是太原文旅融合發展的寶貴機遇。市文物系統將抓住機遇,深入研究關公的忠義禮智信、晉商的開拓誠信義利節儉等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將大關帝廟打造成群眾身邊博物館和活化利用古建築的典範。」
「萬裡茶道」聯合申遺城市聯席會議由國家文物局指導,武漢市政府、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萬裡茶道沿線節點城市,在山西省內還有長治市、晉中市、忻州市、大同市、朔州市、晉城市、呂梁市。
晉商俱樂部注意到,山西省其他三市臨汾、運城、陽泉沒有出現,作為晉商發源的重要地區,運城市和臨汾市沒有出現在該城市聯盟,頗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