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夜裡被風雨吵醒,在牆上寫首僅有7字的小詩,誕生個常用成語

2020-12-14 騰訊網

古詩詞作為我們教材中必學的一部分內容,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長,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句,哪怕是早已畢業多年,也依舊能夠張口就來。

在我們學習古詩的時候其實也不難發現,古詩在字數上一般都是五言、七言居多,雖然偶爾也有三言、四言詩,但終究只是少數。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古詩字數最少便是三言詩,每句應該有3個字。但實際上在文學史上還有著「兩言詩」,就像出自《吳越春秋》的《彈歌》一詩,全詩便只有「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四句,每句只有兩個字,但它卻概括出了製造和使用彈弓的過程,又表現出了古人與自然鬥爭的豪邁氣概。

其實古詩的創作自由不僅體現在每句詩的字數上,同時也體現在這首詩總共有幾句。我們一般見到的古詩大多是四句一首,八句一首,再多就像《長恨歌》那麼洋洋灑灑百十句都有。但是比四句還少的古詩就不多見了。大家對於此類詩的印象,最多應該就是劉邦的《大風歌》,因為作為三句詩它曾出現在課本中,它表達的那種豪邁情感也感染了很多讀者。

除了三句詩以外,其實古詩史上還出現過「兩句詩」和「一句詩」,不信就和筆者一起往下看。

【兩句詩】

《斷句》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文人蘇麟。話說在範仲淹鎮守錢塘一帶的時候,喜歡提拔手下之人,當時很多在他身邊當差的人都得到了晉升重用,大家也是其樂融融。不過這裡面卻有一個人不開心,他就是蘇麟。因為他常常在外公幹,眼看當初的同僚一個個都升官了,唯獨自己沒有得到提拔,所以不免內心不是滋味。他就尋思是不是因為自己常常在外,所以導致範大人忘了自己。遇到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才好呢?

苦思冥想之下,蘇麟想到一個好辦法,他寫了首詩去找範仲淹請教,就是上面這首,不過所謂請教只是藉口,蘇麟的本意就是提醒範仲淹別忘了自己。這首詩只有兩句,描寫的是臨近水面的樓臺能夠先看到水中月影,向著太陽的花木更容易發芽,其實就是點出那些在範仲淹身邊的人容易升遷,暗示自己也希望得到提拔。範仲淹作為一代大文豪,讀到這首詩自然也是明白了蘇麟的意思,他一想還真是自己忘了這麼人,再看看這兩句詩的文採,於是在不久之後便提拔了蘇麟。

這首兩句詩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卻蘊含著亙古不變的哲理,在後世也是廣為流傳,還因此誕生了兩個成語「近水樓臺」和「向陽花木」。

【一句詩】

滿城風雨近重陽。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潘大臨。潘大臨當時頗有詩名,蘇軾對他的詩都頗為喜愛,不過他的日子卻過得很是窮困潦倒。一年秋天,臨川的好友謝逸寫信給潘大臨,問他最近有沒有寫什麼新詩。潘大臨回信給謝逸,說秋天的景物,信手拈來件件都是佳句,昨天夜裡睡覺時,被風雨吵醒,不由詩興大發,於是便提筆在牆壁上寫道「滿城風雨近重陽」,還想繼續往下寫,不料突然收租的人來了,一下子就敗壞了我的興致,詩意也一下子就沒了,所以就只有這一句詩奉上。

雖然謝逸最後被潘大臨用7個字應付了,不過這句詩和這個故事卻流傳於後世,成為一樁趣談。而且作為史上唯一的一首「一句詩」,這一句還經常被後世文人所引用,更為難能可貴的這「一句詩」和前文介紹的「兩句詩」《斷句》一樣,同樣誕生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常用成語,那就是「滿城風雨」。

那麼還有沒有比潘大臨「一句詩」更精髓的詩呢?在古詩中沒有,不過在現代詩中卻有一首內容只有一個字的作品,它來自現代著名詩人北島,這首詩名為《生活》,內容只有一個字「網」。

雖然有些讀者會認為像這些「奇葩」的作品,不能稱之為「詩」,但是《說文解字》中有言「詩,志也」,只要能夠表達出詩人心中的思想,那它就是一首詩。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史上最誇張的詩,其中10字「大義滅親」,詩人的解釋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覺得這首還不夠驚豔的話,那崔護當年題在別人家牆上《題都城南莊》,就可謂十分經典了。當年崔護遍尋昔日的佳人而不得,隨手寫下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一出手就流傳了千年。所以當世人讀了這許多所謂「即興」之作後,總以為寫詩是件容易的事,那寫詩真的是件這麼簡單的事嗎?非也!且不說崔護平生只有6首詩存世,而且這6首中,也就只有這首《題都城南莊》如此風靡。
  • 一對戀人惜別,過路才子看見後寫首詞,開篇就犯忌卻紅了800多年
    宋代著名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便曾說寫詩當注意「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 就像李白的名作《贈汪倫》,全詩僅有20字,但是卻出現了「李白」「汪倫」兩個名諱,也不用字號。這樣的描寫無疑是很大膽也很冒險的,和「語忌直」相悖,但是用在這首詩中不僅不顯得突兀,相反更讓人覺得親切自然。
  • 這500個四字成語,給孩子糊牆上背,語文考試高分不用愁!
    這500個四字成語,給孩子糊牆上背,語文考試高分不用愁!成語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在閱讀寫作都是經常用到的。成語積累的越多,無論對於學習還是生活都是有非常大地幫助的。如果在寫作中,用到恰當的成語,會為作文增添不少文學色彩。
  • 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
    元代也有一位才子描寫燕子,就更是特別。下面介紹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絕句春寒惻惻掩重門, 金鴨香殘火尚溫。燕子不來花又落, 一庭風雨自黃昏。這首詩的作者是趙孟 ,詩人在南宋滅亡後,便歸鄉閒居。元世祖讚賞其才貌,提拔他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後來又官居一品,名滿天下。詩人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也給後世留下諸多爭議。他博學多才,能詩善文,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他的文章也冠絕時流,又旁通佛老之學,有唐人之細緻,也有宋人之雄渾。
  • 蘇軾被朋友的妻子趕出家門,連忙寫首詩來調侃,因此誕生了個成語
    我們一直說河東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疑問,「河東獅吼」這個成語流傳千年,它究竟是怎麼來的?其實唐朝時期還沒有這個成語,這句話出自於宋代大文豪蘇軾的一首詩中。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重文輕武的王朝,所以宋朝的文官權力很大,而且待遇非常好。蘇軾在宋朝為官,但是宋朝官員假期很多,所以他也有大把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 才子變心想休妻,寫了13字休書,妻子回了一首詩讓其回心轉意
    導語才子變心想納妾,寫了13字休書,妻子回了一首詩讓其回心轉意說起司馬相如,估計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漢朝時期的美男子,更是西漢時期的一名大文學家、才子。不過,司馬相如跟卓文君有一段小插曲可能不為人知,畢竟司馬相如也是人,七情六慾是難免的,他曾變心過,後來被自己的妻子用一首詩挽回。接下來讓小編給大家講講。漢景帝在位時,司馬相如沒有得到重用,無奈只好辭官回鄉隱居。司馬相如的好友王吉正好在司馬相如鄉中當縣令,王吉便經常邀請司馬相如來府上做客,把酒言歡。
  • 唐代最多情女詩人的一首詩,僅28字妙不可言,最後7個字爭議千年
    都說唐代是詩歌最繁榮的朝代,它的繁榮不只在於出現了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這樣的千古才子,更在於那是一個人人愛詩的時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為詩狂。哪怕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性,也毫不遜色。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詩人,就是唐代最有爭議的才女魚玄機。這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她才情不輸男子,寫下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的千古名句;這是一個多情的女子,一生經歷三個男人,每個都愛得刻骨銘心,也正因如此,她受盡非議。但這卻不妨礙她對每段感情全身心的投入,她的敢愛敢恨,哪怕到了今天,都令人佩服不已。
  • 明代落魄才子一詩成名之作,全詩無一梅字,卻寫出最別具一格的梅
    文人們對於梅花的喜愛,硬生生成就了一類詩的題材,叫詠梅詩。在不下千首的詠梅詩中,經典頻出,除了偉人的那首「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外,最經典的要數王安石和陸遊的梅了。王安石當年寫的是自家牆角的一枝梅,在詩中他寫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株不畏寒冷,雪中獨放的梅,令人眼前一亮。
  • 「原創散文」:拿起筆來 為自己寫首詩吧
    作者‖看雨的海歲月更替,風雨兼程,人們總是在紅塵阡陌的路上行色匆匆,不曾駐足。風雨過後依然是風雨,星辰搖曳裡日月總是同天,而我們卻長了年華老了容顏,又有多少人仔細的品味過自己的風景呢?從懵懂初生到繁華落盡,又何嘗不是隨季裡的一場花開花落。我們品著四季的風景行走在歲月裡,而時光亦看著我們前行的風景。桃粉妖妖搖春風,夏荷青青畫潔身。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全詩40個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讀懂整首詩後,讓人不由地對杜甫肅然起敬。詩的前4句,寫的都是沙場上該如何制敵。首句一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諺語,比喻做事要做得出眾,用人要用他們的長處,這10個字成為很多企業主的座右銘,但很多人沒想到第一個提出這個想法的是杜甫這樣一個詩人。
  • 黃景仁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當然今天並不是要與大家聊歷史,還是來繼續來讀詩,筆者要為大家推薦黃景仁的《春興.夜來風雨夢》,這也是一首很孤獨的作品,整首詩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限的感慨,讀來也是讓人肝腸寸斷。《春興.夜來風雨夢》清代:黃景仁夜來風雨夢難成,是處溪頭聽賣餳。怪底桃花半零落,江村明日是清明。
  • 唐朝最得意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出現了兩個成語
    但他在46歲的時候,卻寫下大唐最得意的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心中得意之情,還留下了兩個成語。這首詩名為《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從題目我們不難猜出這是他在高中進士後所寫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讀書人來說,科舉無疑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 一個常用漢字,2個、3個、4個它組合起來都是字,請問什麼字?
    今天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個字,它本身是一個常用漢字,幼兒園的孩子基本都認識,但是神奇的地方在於,2個、3個、4個它組合起來都是漢字,而且,這四個字還組成了一個成語,夠神奇了吧?
  • 王維最出名的一首詩,令他17歲就一詩成名,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讀他的詩,總有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無論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泊,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多情,亦或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靈,每一首都是流傳千年的經典。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卻是他17歲的成名作,也是他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就是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這首罵人詩,許多人認為是誇女人天生麗質,還誕生了一成語
    「詩言志」,小者可以抒發一己之悲歡離合、理想抱負,大者可以抒發對家國天下的憂患關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詩歌甚至是文人另一種參與政治、引導輿論的方式。就如很多文人,沒有資格向當權者獻言獻策,但是他們可以寫詩反映民生疾苦。如果詩寫得好,流傳廣,可能就會被當權者看到聽到。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本是洞房詩,為何會誕生成語「逃之夭夭」
    都說現代網友腦洞挺大,其實咱們的老祖宗腦洞也不小,隨便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當年杜甫寫了首名為《嚴中丞枉駕見過》的妙詩,其中有一句「問柳尋花到野亭」,注意此處詩聖是在寫野外的美景,但到了明代,蘭陵笑笑生卻憑此句發明了成語「尋花問柳」,意思完全歪了。再比如當年蘇軾寫了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後一句是「花有清香月有陰」,東坡明明就是春夜在花園散了個步,擺明了是首寫景詩,結果這前7個字卻成了專門形容男女閨房的金句。
  • 東原寫詩的那個佳人,我很想為您寫首讚歌
    很想為您寫首讚歌,只可惜我與您接觸太少,了解不多。很想為您寫首讚歌,唯恐我的筆力不逮,描摹不出您那翩翩詩韻,恰如滿身馨香的出水新荷。對學生關愛倍至,視同兒女;對工作熱忱有加,不計風雨;對同志暖如春風,重諾守信;對事業追求卓越,力爭完美。縣史志辦王勝斌主任贊曰:往事歷歷留永恆,逝者如斯載屏中。德才兼備音容在,誨人不倦播謙恭。
  • 李白最甜蜜的一首詩,僅14個字,便讓世人驚豔愛情的偉大!
    看完李白寫的這首詩,都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中,這到底是不是李白?單身狗的我們搬起小板凳,一起來借鑑學習一下吧!《三五七言》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這首詩是李白於公元756年所作。乍一看這個文風,許多人都說李白可是豪放灑脫的大才子,怎麼會為了兒女情長這些事情而勞心勞神呢?
  • 不蔽風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不蔽風雨,蔽:遮蓋。不能遮風擋雨。形容房屋破爛簡陋。出自:清·陳瑚《頑潭詩話·無悶謠》:「我有蔽廬,不蔽風雨。」反義詞有:遮風擋雨,不蔽風雨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房屋等破爛。不蔽風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不蔽風雨(bù bì fēng yǔ)成語釋義:蔽:遮蓋。不能遮風擋雨。形容房屋破爛簡陋成語出處:清·陳瑚《頑潭詩話·無悶謠》:「我有蔽廬,不蔽風雨。」
  • 杜甫的文化成就不僅是千百詩篇,這20個常用成語也來自於他
    他的詩篇雖是課本裡的常客,但是這一千多首詩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都一一熟知。有很多我們日常常用的成語都是來自於他的詩篇,讓我們一邊欣賞杜甫的詩篇一邊尋找那些來自杜甫而我們並未覺察的常用成語。01.大雨傾盆大雨傾盆意思是雨大得象用盆盛水往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