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欲望是非常恐怖的,一旦滋長了貪念,一切毀於一旦。商朝紂王即位後不久,吃飯必用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到後,對人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和白玉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菜湯豆羹,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願再穿粗衣葛服,而要穿錦繡的衣服;也不願再住茅屋陋室,而要乘華貴的車子,住高屋大廈。這樣下去,商國境內的物品將不能滿足他的欲望,還要去徵掠遠方各國的珍奇異寶。長此以往,國家就危險了。」
果然,紂王的貪慾越來越大,最後亡國自焚。人的慾壑難填,就不會吉祥。箕子從紂王即位後,使用象牙筷子的細微變化,就可以預知未來。其實一雙象牙筷子背後就有遭殃的徵兆,是哲人洞明天地人心,知道人動了貪念,必遭天譴,時候一到,必有災殃。
當前疫情,就是人類貪吃殺生造的孽。豬肉、魚肉吃膩了,就吃羊肉、狗肉,吃幾頓不稀罕了,就吃山珍海味嘗鮮,吃野生動物獵奇。蝙蝠、果子狸、穿山甲都不算什麼了,從吃乳豬到食人胎,人的貪慾心越來越扭曲。有的人甚至把吃遍天下樹立為其志向,沒吃多少年就得了富貴病、得了惡病暴斃、或者是招來了靈性病生不如死。人的罪業很多是吃出來的,因貪婪而沉淪,因吃得太多而很快墮入地獄。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云:「貪慾之人心無厭足,如火添薪,亦如國王貪於土境,亦如商主貪其財利,如求慧解貪於聽聞,如諸菩薩樂度眾生,如是等人各於己事皆無厭足;貪慾之人亦復如是無有厭足,求於欲境,憂苦艱難,得已守護,纏縛倍增,死墮地獄,受大劇苦。」意思是說:貪圖欲利之人,心中永遠不會滿足。如同大火中要添薪,又如國王貪圖土地國境,又如商主貪圖財富利益,如求慧解之人貪於多聽多聞,如諸菩薩樂於度脫眾生,如上述這些人,他們對於各自事業,都是永遠不知滿足。貪圖淫慾之人,也是如是,心中永遠不知滿足;他們一心追逐欲境,不惜憂愁苦惱,不懼艱難險阻,找到之後悉心守護,纏繞束縛日勝一日,死後必然墮入地獄,承受無量極大痛苦。
人與人相處最微妙的地方,就在於止住自己和別人的貪慾,事不過三,什麼都要適當不過度。比如你對人好,給予人卻不可太多,切不要動了別人的貪慾,為什麼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就是有的人習慣了依賴別人,就會等著別人來幫助他,感恩心就慢慢喪失掉了。哪裡沒有幫助到他,貪心即生怨恨。為什麼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就是人在困難時候的滴水之恩,最容易激活人的感恩之心。你給他一口井試試看,恩恩怨怨了不斷。人與人的很多關係,都是因為彼此的貪慾不止,期望值太高分崩離析的。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什麼是三生萬物,而不是三生四呢?就是事不過三,一旦過三,就從量變發生了質變,而物極必反事與願違。佛家把貪嗔痴稱為三毒、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是罪過的根源,又稱三不善根。如果不能斷除貪嗔痴,則不能成就戒定慧,也就修不成正覺。其貪慾,是罪之源,是毒中毒、垢中垢、火中火,不除此根,萬劫不復。
有很多人在佛菩薩跟前許願,怎麼不靈?就是動了貪心,什麼都想得到,什麼都想實現,你有那麼大的德行能量嗎?許願具體的事不求過三件,沒有貪執,才容易與天地發生感應。有感應,自然降吉祥。
人動了貪念,必遭天譴,事不過三,六時吉祥。
(李松陽20200210fccf0818g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