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船精神》等書籍英文版在紐約書展首發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李建臣司長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英文版首發式上演講。

英國新經典出版社社長黃永軍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英文版首發式上發言。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習仲勳在延安》、《紅船精神》英文版在紐約書展首發

  嘉興求是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浙江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公司一直以在海外傳播中國主流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公司每年都參加紐約書展和法蘭克福書展、倫敦書展。我是嘉興海鹽人,雖然我在國外,但一直關注習總書記在浙江的點點滴滴。作為中國主流文化「走出去」的傳播者,文化產業的從業者,習總書記對文化建設的有關論述,讓我倍感振奮。這次紐約書展,中國首次以書展「全球市場論壇」主賓國身份參與,我帶著一批傳播中國主流文化的新書參展,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

  黃永軍/文

  2015年5月27-28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習仲勳在延安》、《紅船精神》的英文版首發式在美國BEA書展的主賓國會場舉行。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首發式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主持,他在開場中介紹,習近平總書記自上任以來,厲行新政,銳意進取,開共和國中興氣象。他重視吏治,強力反腐,廣大人民群眾拍手稱快。撥亂反正,扭轉乾坤,受到廣泛擁護。為了讓廣大黨員幹部準確地、全面地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的何毅亭教授撰寫了這部極具價值的著作,對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行了權威、透徹、系統的解讀和闡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規劃發展司李建臣司長在發言中闡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他說,今天的中國,已經開始用一種更自信更自主的眼光看待世界。中國已經是國際主流社會最重要的成員之一。中國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國。所以,這本何毅亭教授解讀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書,翻譯成英文版在全球發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一定會引起大家的關注並受到歡迎!他認為,本書英文版在國外發行對於習近平總書記思想在海外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出版社國際部主任李冰代表中文版出版方對該書內容進行了介紹。李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任職2年來的作為深得中國人民的支持,他的執政風格和個人魅力也深受中國民眾喜愛。中國人民相信在習的任期內,中國會發展得更好。如果你也關心中國的未來,關心未來的中國會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給世界提供什麼機遇,那麼也許,何先生的這本書可以給你一些啟迪。

  我代表英國新經典出版社在首發式上發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這本書通過權威的視角對習總書記的講話進行了深刻的解讀。中國領導人在國家經濟和社會快速轉型時期所展現出的遠見卓識令人稱讚。這本書使外國讀者了解到中國的領導層如何使他們的智慧變成了現實,它也揭示了中國領導人的智慧。如果你對中國感興趣,這絕對是一本可以幫助你全面了解中國以及中國政策的好書,它詳細闡釋了如何在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條件下,最終實現中國夢。

  美國著名猶太裔作家馬克辛·多弗爾女士在發言中提到,隨著中國的開放與人類文明進步,中國的領袖越來越平民化。但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都得承認領袖在中國具有精神方面的作用,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所決定的與西方不同的地方。她還特別談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個人資質和品格,都提升了領袖魅力,支持其成為新設計師。偉人一般都具有英雄主義情結:胸懷天下,為了這個國家、民族、政黨,敢於犧牲自我。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展示出他擁有這樣的胸懷和品格。

  此後,多位國外重要人士對《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英文版出版表達了關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顧問白邦瑞博士對習近平思想,尤其是中國夢理念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提到了同樣是英國新經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夢》英文版著作,表示這一系列圖書英文版的出版對於國際社會了解中國、了解習近平思想有重要參考價值,並表達採購這批圖書在美國國防部圖書館收藏的願望。

  美國陸軍少將James說,《習仲勳在延安》英文版,分「投身革命」、「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在關中分區」、「在綏德地區」、「主政中共中央西北局」、「轉戰陝北、收復延安」、「馳騁西北、走向勝利」 七個部分,再現了習仲勳先生在延安的風採。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延安精神的撲面清風。

  我們要了解今天的中國,需要了解中國老一輩革命家的奮鬥,特別是要了解延安精神。《習仲勳在延安》畫冊英文版的問世,為我們打開了這面窗口。

  美國著名猶太裔作家馬克辛·多弗爾女士說,習仲勳自從投身革命後,經受的是全面的鍛鍊。在血與火的鬥爭中,習仲勳在指揮軍事方面,也有很強的才能。他曾協助劉志丹在陝北軍事鬥爭中,多次謀劃軍事方略,也曾擔任陝北革命根據地的領導職務。他作為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和彭德懷、賀龍或轉戰西北戰場,或開展新式整軍運動等軍隊政治工作,或組織後方支前,戰勝了十倍於共產黨軍隊的國民黨軍隊,為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們還應該提到的是,習仲勳是今天中國的領導人習近平的父親,習近平身上有乃父遺風,習近平繼承了乃父的光榮傳統,使中國走上了今天的強國之路。我們可以從這種繼承關係推知中國的未來,有這樣偉大的領導人,中國的發展不可限量!

  2005年6月,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進時代前列》,首次公開提出「紅船精神」概念,他將「紅船精神」的內涵高度提煉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紅船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習近平主席提出「紅船精神」10年後的今天,中國在他的領導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一步步挺進。全面探尋習近平主席成功治國之謎,總結其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對於整個世界都有正面示範效應。

  為了促進習近平思想在全球的廣泛、深入研究與傳播,2014年4月15日,「求是園」在英國倫敦成立「習近平思想研究中心」,這是中國民營企業在國際上成立的第一家專門研究習近平思想的高層智庫。

  《紅船精神》作者張志松曾是守護「紅船」的南湖革命紀念館館長,對中共「一大」的歷史有專門的研究,對「紅船精神」如何提出、當地如何傳播弘揚「紅船精神」親身經歷,他與館裡的研究人員黃化潛心研究、全面梳理了有關「紅船精神」的提出過程、歷史地位、深刻內涵以及傳播弘揚的當地情景,較為全面展現了「紅船精神」的歷史風貌和現實風採。

  美國陸軍少將James說,嘉興南湖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紅船精神」的發源地。中國革命歷時28年,確實是艱苦卓絕,可歌可泣,成功來之不易。習近平在《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一文中,回顧中共革命的歷史,總結歷史經驗後說:「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這樣概括「紅船精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中國正在進行的現代化的偉業,需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而近現代中國的革命先驅者身上體現出來的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就是這一傳統的生動體現。革命時期需要這種精神,現代化建設也不能丟掉這種精神。對於一個西方讀者來說,了解「紅船精神」,就掌握了打開中國發展之謎的一把鑰匙。

  聯合國和平委員會拉比說,「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源頭。縱觀波瀾壯闊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形成的主要革命精神,它們處於不同歷史時期,面臨任務不同,革命重點不同,分別代表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優秀政黨的可貴品質。

  美國著名猶太人作家馬克辛·多弗爾女士說,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秘密召開。參加會議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別代表全國7個早期共產主義組織,50多名黨員。會議進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而被迫停會。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繼續舉行,在這條船上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會議結束後,代表們悄悄離船,當夜分散離開了嘉興,他們把革命的火種帶向全國各地,中國的歷史從此寫出全新的篇章。

  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中有一條就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 「紅船精神」由嘉興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自覺提出,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撰文正式提出,以權威、完整、深刻的表述呈現於世,並隨著習近平擔任中共總書記,「紅船精神」已為世界矚目。

  今天,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對於西方世界來說,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是非常重要的。而了解中國共產黨,要追溯到它的源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紅船精神》翻譯成英文版在全世界發行,很有意義。

  文化產業是鑄魂的產業,是造夢的產業,作為文化企業,我們應該有一種歷史的擔當和現實的責任感,這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題中應有之意。我一定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在文化建設上做出更大的貢獻,這也是黃永軍的中國夢!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國在近代沉寂得太久了,今天,中國文化復興的洪鐘已經敲響,中國主流文化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求是園」趕上了這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的使命一以貫之,將習近平思想傳播到全世界,讓中國主流文化成為全球文化中的主旋律!

相關焦點

  • 倫敦書展結束 中國參展圖書九成為英文版(圖)
    記者注意到,在書展上,英文版《中國夢》《習近平治國大思維》《中共十八大:中國夢與世界》等正能量主旋律圖書受到讀者喜愛。  歐洲春季最火爆的出版界盛會,圖書出版業的綜合性交易和展示平臺  記者在伯爵宮會展中心看到,光顧書展的讀者絡繹不絕。
  • 2020上海書展,上海譯文首發麥克尤恩、阿特伍德新作
    2020上海書展,上海譯文首發麥克尤恩、阿特伍德新作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20-08-0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譯文出版社「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系列亮相上海書展
    「世界學術經典(英文版)」系列日前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第一輯,在2019上海書展首發亮相。該系列叢書由莊智象領銜的上海時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研發,計劃出版105部,涵蓋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經典、人文學科、社會學科、自然科學哲學等領域,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各書撰寫導讀,對內容進行必要的注釋,預計兩年內全部出版完成。
  •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英文版首發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英文版在新德裡舉行首發式  本報新德裡 1 月 12 日電(記者杜羽)《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英文版印度首發式日前在 2016 新德裡世界書展舉行。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韓建民認為,此次在新德裡世界書展舉行英文版首發式,向世界傳播了中國思維和中國聲音,將有助於印度乃至全球讀者更好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攜手努力,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首發—新聞—科學網
  • 《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在貝爾格勒舉行
    《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在貝爾格勒書展上舉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向塞爾維亞國家圖書館代表贈書   原標題:《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在貝爾格勒舉行  《習仲勳畫冊》英文版全球首發式27日在貝爾格勒書展國際書展上舉行,引起了塞爾維亞文化圈、媒體和讀者們的高度關注
  • 聚焦中國原創 打響上海品牌 —— 「上海時間」倫敦書展上演
    倫敦書展作為全球圖書業最重要的春季盛會,也是世紀出版集團每年極為重視的書展。)》《百年樂府——中國近現代歌詞編年選》《中國當代藝術簡史》等展現當代中國發展風貌的圖書;《漢字裡的中國》《中國書寫——24節氣》《覓文記》《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鼓語:中國薩滿樂器圖釋》《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中國思想的創造性轉化》《我是小小中國通——十萬零一個為什麼》《中國文化心理學新論》《海上留暉——王水衷捐贈服飾精選》《縹緗流彩——上海圖書館藏中國古代書籍裝潢藝術》《趣簡中國話》《趣簡中國史
  • 上海書展上,出版行業的圖書、活動看這裡→
    參展書籍:本次書展將展出8000餘種精品出版物參展,重點圖書600餘種,在新書推介方面,主要以推出上海作家的新書為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走出去」圖書,包括:《之江新語》(英、法、西、德、日文版)、《中國式反貧困四十年》(英語版)、《行走中國——非洲記者眼中的當代中國》(法語)、《紅船精神:之江新故事》(英語)等。
  •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英文版在印首發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英文版在印首發 2016-01-13 09:01:36來源:文匯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參與互動    ■本報駐新德裡記者 牛震  2016年新德裡世界書展中國主賓國系列活動之
  • 上海青年文藝家張亮書展首發《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本屆上海書展現場,一批音樂主題的圖書、音像製品引發讀者與樂迷關注。今年時值貝多芬誕辰 250 周年,紀念貝多芬的演出、學術活動、書籍和唱片出版層出不窮,席捲全球。在國內,得益於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不少紀念演出活動相繼開展。在書展現場,一套首發的《貝多芬交響全集》成為上海青年音樂家致敬「樂聖」的重要作品。為契合此次書展,出版社還特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讓更多樂迷得以與這部首發唱片邂逅。
  • 西班牙人怎麼逛書展:馬德裡書展ABC
    即使經濟不景氣,即使熱浪滾滾,即使要看歐洲杯,也絲毫不影響西班牙人烈日炎炎拖家帶口逛書展。幸好,75屆馬德裡書展在歐洲杯剛剛開始的第三個比賽日(6月12日)就結束了,愛書又愛足球的馬德裡人不用太辛苦。上海人每年8月都要在家門口到上海書展上買買買,西班牙人的書展又是怎麼樣的呢?下文以西語字母引申出本屆馬德裡書展的亮點。
  • 世紀出版書展風景線:120歲朵雲軒C位登場,線上線下融合
    上海書展海報今年世紀出版集團將通過一批精品新作「雲首發」,一系列重磅活動「雲直播」,打造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場內場外跨界聯動的「世紀書香風景線」,形成四大「看點」。線下方面,世紀出版集團在本屆書展的現場活動有近150場,包括:《戴敦邦畫說金瓶梅·市井煙雲》籤售會;歷代書畫名作課徒稿籤售會;《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修訂本)新書首發;轉基因的前世與今生——《科學之種》新書發布會;致敬年代、記憶上海:《陳丹燕的上海》新版系列大型首發暨籤售;那多《騎士的獻祭》籤售;《上海博物館藏珍本碑帖叢刊(第一輯)》首發式;為熟悉又陌生的復旦,
  •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倖存者之歌》(英文版)首發
    8月17日,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倖存者之歌》(英文版)在上海書展首發。書中展現了二戰期間來上海避難的歐洲猶太難民的生命畫卷:無論命運如何艱難,他們在困苦之中依然綻放著愛情、夢想和信仰之花。小說根據好萊塢製片人邁克·麥德沃父母大衛與朵拉在上海的真實經歷為藍本而創作。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書籍首次進駐中國國際進口博覽...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書籍巡展現場此次書籍巡展單位北京崇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餘富文告訴記者,《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首次進駐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巡展,國家會議中心平行會議區的書展現場選書的嘉賓非常多,目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只出版發行中文和英文版。
  • 紅船精神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契合邏輯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伊始的奮鬥目標的繼承和發展,是紅船精神的發揚光大  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確定了黨的根本政治目的,通過的《關於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提出了「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的主張。在此基礎上黨的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前途——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這是紅船精神的最終目標指向。
  • 上海書展「破圈融合」,線上線下感受人民城市的熱情
    不同的是,今年的上海書展,輻射面更廣,影響力更大了:「雲首發」「雲逛書展」「雲看活動」三種新模式,332場不同類型的線上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搭建書展網上平臺」,努力探索「線上線下同步、圈內圈外共享的未來書展模式」——破圈,成為今年書展的關鍵詞。
  • 倫敦書展嚴歌苓英語作答 鐵凝對畢飛宇羨慕嫉妒恨
    中國展區是外國展區中面積最大的區域(應妮 攝) 2012倫敦書展在倫敦時間16日早上九點正式開展,中國作家陸續亮相。 在主會場旁邊一側的臺子上,一溜排開擺滿了已經在中國出版的英國書籍,裡面既有牛頓等科學家的書,也有像格萊厄姆·格林、阿蘭·德·波頓等文學家的作品。儘管都是中文作品,卻也不乏英國人翻看的身影,一位英國人就翻著華茲華斯的詩歌集看了好久。他告訴記者,他是個作家,並不懂中文,但是好奇華茲華斯的詩用中文寫出來會是個什麼樣子,而華茲華斯也是他非常喜愛的詩人。
  • 中山書展3天17.6萬人入場 市民有贊有彈
    (葉勁翀 攝)市民對書展有贊有彈昨日,本屆書展已進入倒計時,在市博覽中心現場及網絡上,本報記者隨機採訪了不少市民和網友,看看他們對本次書展的看法和建議。(葉勁翀 付希華 攝)與國內外的暢銷書相比,中山本土作家、本土題材的書籍似乎更受市民歡迎。一位一口氣買齊「中山客」系列四本新書的市民柯先生說,除了自己看,還要給孩子看。「我們張家邊大環村就有很多碉樓。這些中山有歷史的東西,中山人都應該多點了解。」
  • 斯裡蘭卡舉辦「24小時不打烊」書展
    新華社科倫坡6月28日電(記者唐璐 朱瑞卿)24小時不打烊的「大壞狼書展」27日在科倫坡開幕,150萬冊各類英文書籍吸引大量民眾。  斯裡蘭卡教育部長卡裡亞瓦薩姆在開幕式上說,本次書展將24小時開放,為書籍愛好者提供連續11天不間斷的購書機會。
  • 藝術書展觀察:從內容到視覺,藝術圖書還有多少可能性
    8月11日下午,「abC藝術書展2017·上海」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正式開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在現場看到,插畫、攝影、絲網印刷、CD、膠捲……從內容構架到視覺呈現,藝術類書籍開始呈現出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