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縣至今還未通鐵路,但他們的軌道交通卻是當地的一大支柱產業。專業生產高速鐵路軌道扣件的天台祥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不但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居領先地位,今年,還向國際市場拓展,獲得了不少的訂單。
行業「領頭羊」
天台祥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和實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軌道扣件以及電子元器件配件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企業,公司的技術中心先後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浙江省祥和軌道扣件研究院」。
公司負責和參與了多項國家行業標準的起草工作,目前擁有11項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上世紀80年代研發成功的鋁電解電容器用橡膠密封塞通過電子部國產化認證替代了日本進口,推動了我國電子元器件國產化;2005年參與鐵科院高鐵扣件軌道聯合研發項目,承擔軌道扣件非金屬部件研發任務,並產業化,打破了少數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為我國高鐵建設國產化作出積極貢獻。
據了解,軌道扣件非金屬部件是保證軌道精度和平順性的核心部件,對總體扣件的絕緣性能和使用壽命起決定性作用,主要由尼龍、橡膠、塑料等材料製成。而祥和實業是行業中較早通過尼龍件、橡膠件、WJ8鐵墊板下彈性墊板和塑料件的CRCC認證的企業,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城市軌道帶來廣闊前景
對於企業的前景,祥和實業總經理湯嘯告訴記者:「2020年12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單位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意見的函,到2025年基本形成區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骨架網絡,形成城市群1~2小時交通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可見,祥和實業未來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中國鐵路未來30年的發展藍圖和城市鐵路的覆蓋,高速鐵路軌道扣件的需求將不斷增加,由於其使用的壽命為10~15年,需要定期更換確保鐵路的安全和效率,加上生產標準和原料的特定性,因此,軌道扣件集成供應商一般不會尋求新的零部件製造商,從而給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若更換供應商,會面臨所需時間長、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而且對後續加入競爭的企業而言,從完成CRCC認證到實現供貨的周期需要約5年左右,前期還需大額投入。」企業一技術人員這樣說。
據了解,祥和實業自2006年成功中標甬臺溫、福廈高速鐵路扣件工程以來,產品已經在哈大客運專線、滬昆客運專線、晉豫魯重載鐵路和張唐重載鐵路等40多項國家重點鐵路工程使用或供貨。
在今年,公司已籤訂金華—義烏—東陽市域軌道交通工程軌道工程施工01、03標段、嘉興有軌電車項目等5個合同,計1.28億元,成功進入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領域。
海外市場未來可期
除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所帶來的增長外,往後祥和實業的一大亮點在於海外業務的拓展。
就在去年的9月初,祥和實業收到了馬來西亞吉隆坡輕軌三號線項目的軌道扣件採購訂單,金額為322.30萬美元。
湯嘯對記者說:「這個項目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建成後將極大地提升及改善巴生區和吉隆坡區域的公共運輸系統,這也是我們祥和實業全資子公司富適扣克服疫情影響獲得的。」
「在軌道交通業務,我們重點做好三個方面:一是進入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領域;二是積極部署海外業務;三是由非金屬部件供應商向集成供應商轉型。」湯嘯說。
據了解,2019年祥和實業出資在新加坡設立FOSCO全資子公司,在浙江出資設立富適扣鐵路器材(浙江)有限公司。
為了布局海外,祥和實業通過全資子公司「富適扣」將業務向國際市場拓展,他們的目標要在國際軌道扣件市場上形成與德國福斯羅、英國潘得路三足鼎立的格局。
目前,祥和實業新投資的2.8個億軌道扣件生產基地即將驗收並生產,項目建成後形成年產1200萬套軌道扣件生產能力,這是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生產基地,將為企業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