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房東有多低調,就算是沒有生活在廣東的我們也有所耳聞,時不時就有個富婆富翁登上熱搜,帶著他的鑰匙向我們走來,展示自己是多麼別具一格。
即使坐擁好幾套房產也依舊勤奮地穿著拖鞋去收租,甚至手裡還帶著一個袋子,方便撿撿塑料瓶子,好去賣錢。這真的是讓我不得不佩(嫉)服(妒)啊!試問誰不想穿著大褲衩、小拖鞋去收破爛呢?
萬一遇到有緣人,還可以告訴他:小夥子,我看你天賦異稟,我這裡有一本秘籍你要不要?只賣你十塊錢。
日前,一位網友出門買菜,富(貧)裕(窮)的她買了五元巨款的小青菜。
轉帳時發現賣菜的是自己的房東,於是在社交媒體上調侃:房東,我戴口罩你也沒認出我來吧!走哪你都想賺我的錢啊。還配了一個笑哭的表情,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出無盡心酸。
可能近兩年廣東收租婆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地域特徵,所以衍生出不少以調侃這種現象大火的自媒體達人。
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收租公婆鄭建鵬言真夫婦了吧,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收穫了一千多萬的粉絲,本身兩人家世也不差,鄭建鵬是歌手、演員,還獲過獎,言真是平面模特,據說後來家裡拆遷,得了上億賠償款。
聽到這個消息的兜媽捂緊了嘴巴,儘量不讓自己哭得很大聲。關鍵是兩人的顏值也非常能打,所以才會在各大平臺收穫那麼多粉絲,一個女兒也非常聰明可愛,妥妥的人生贏家啊。
除了言真夫婦還有許多收租小故事,他們憑藉經營自己的視頻帳號吸引粉絲,有一部分真的很有錢,也有一些純屬娛樂。
前一段時間「27歲包租婆坐擁400棟樓每月收租2億」的熱搜,著實震驚了兜媽,這個熱搜的熱度也是一直持續了好幾天,看來酸的不是兜媽一個人啊。
視頻內容主要是一個視頻自媒體博主採訪富婆,人稱「D姐」,擁有四百棟樓的故事。當時「D姐」帶他走過那些街道,說這附近都是「D姐」的房產,有沒有一種「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的感覺?
就是光收幾家租,一個月就可以賺五六十萬,「D姐」稱只要是自己想買的,包括樓她都可以買,而且「D姐」上大三就開始買樓了,這商業頭腦也是沒誰了。
不過,隨著熱度越來越大,網友們都說這些樓都不是她的,她就是二手中介。
仔細思考也是,要是真的擁有四百棟廣州的樓,還沒上胡潤財富榜,可能已經被調查了,完全不用登上熱搜就變成社會新聞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她們利用視頻剪輯來營銷自己的方式確實有商業頭腦,前前後後吸引了一大波流量,博主也漲粉了不少,可能即使沒有四百棟那也有幾個房產,吃穿應該不愁了。
那為啥廣東有這麼多收租公婆,讓我們經常可以在江湖上聽到他們的傳說呢?
首先大家都知道廣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在清朝時就是唯一的通商口岸,更不要說改革開放被設為經濟特區,大大促進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有了各種外商的加盟,還會窮嗎?有錢了想買房子收租自然很簡單啦。
廣東原先有許多的棚改區,很多居民在拆遷以後都分到了房子,這不用買就直接一夜暴富了,而且廣東那邊流行建造大面積的房子,樓層也比較高,後期拆遷的時候分到的更多。
廣東人很有生意頭腦,會做生意,賺到錢後他們明白投資房產是比較有價值的,有了存款就會去買房,去廣東務工的人非常多,租房給這些人顯然可以大賺一筆,所以當地很多收租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以前的廣東有買房不限購政策,房價也很便宜,湧現出一大批房主,如今都變成了包租公。真是羨慕不來啊!
知道他們為啥這麼多房子後,網友們都在分享自己的廣東富婆故事了,羨慕的眼光已經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
網友A:不說房東……只說我弟弟加油站有個憨憨的清潔工小夥子,每天騎著小電驢來上班,一個月工資兩千塊,天天見誰都傻笑,可是人家每年村裡面領分紅就能領個一百五十萬,太感人了。
網友B:收租是他,小賣部是他,賣菜是他,村口跑摩的的還是他。一個優秀的房東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賺你錢的機會,你的衣食住行都被房東承包了。
還記得網絡上流傳最廣的那個傳說,記者採訪一個賣燒鴨飯的大叔,大叔非常勵志,說雖然掙得少,但是他生活得很開心,不想幹別的,每天不工作就腰酸背疼。說到這裡我們都淚目了,直到他說:我有十棟房收租,不是十套,是十棟哦。
這簡直和卡達土豪酋長一樣的,工作非常認真,富得流石油照樣每天工作三個小時。
確實生活在世界上的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機遇,有的人天生就擁有石油,但是也有在戰火中苦苦掙扎的人們,也許看不到明天,更不要說溫飽問題了。而生在種花家的我們早就解決了溫飽問題,袁隆平爺爺的飯不香嗎?
看看這些勵志的大佬們,我們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呢?所以現在努力起來,為每天工作三個小時也能富得流油奮鬥吧!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