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一定都知道郵差是什麼吧。
在很早的時候郵差就是我們用來溝通的一種形式,那時候還沒有像手機電話一系列的設備,與遠方的親朋好友聯繫只能使用郵差來進行溝通。
想一想從那個時候到現在的變化可真是大呢,現在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無論相隔多遠,一個發送就能即刻收到,小夥伴們是喜歡曾經那樣還是現在有手機的時代呢?
郵差,在NBA中有一位球星就有擁有這樣的譽稱。
小夥伴們對這個稱號有印象嗎,腦海中浮現出這位球星的樣子了嗎?
擁有郵差美稱的就是這位身穿32號球衣的卡爾·馬龍。
是不是和小夥伴們心裡想的那位郵差一樣呢。
卡爾·馬龍之所以會被稱為郵差那是有原因的。
是因為卡爾·馬龍在打球的時候很少缺席,幾乎從未缺席,像極了郵差一樣每天都會按時報導,就這樣卡爾·馬龍就被球迷們稱之為郵差。
在1963年7月24日,卡爾·馬龍出生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薩墨菲爾德,這位農家男孩的家鄉是一個只有僅僅200人的小鎮子。
卡爾·馬龍全家住在一間以鐵皮為屋頂的簡陋房子裡,當時就連一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卡爾·馬龍是家裡5個兄弟中最少最小的那男孩子,還有四個相依為命的姐妹。
卡爾·馬龍在3歲的時候,父親自殺離世,撫養9個孩子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的肩上。母親是鋸木廠裡開叉車的工人,為了養家餬口,她拼命工作,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養活全家。
卡爾·馬龍的人生計劃中並沒有籃球,直到有一天,母親把一隻舊水桶沿邊剪下一個圈來,為卡爾·馬龍舉著,讓他投橡皮球玩。
到了初中,卡爾·馬龍開始在籃球隊裡打球,他非常的喜愛比賽,比賽能夠給他一個快感,那種感覺只能在比賽中帶給卡爾·馬龍,
卡爾·馬龍會為了戰勝對手每天都堅持的訓練,經常會代表學校出去打比賽,他並不刻意去爭搶成功和榮譽,但是卡爾·馬龍的確每天都在努力的進步。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卡爾·馬龍的精彩簡介。
卡爾·馬龍,前美國男子籃球運動員,司職大前鋒, 馬龍擁有壯碩的體格,是當時聯盟最強壯的球員之一。
卡爾·馬龍在1985年NBA選秀中被猶他爵士隊選中,在鹽湖城效力18個賽季,與約翰·斯託克頓組成「黑白雙煞」帶領爵士隊兩次打入總決賽,生涯最後一年加盟洛杉磯湖人,成為「湖人F4"其中一員。他職業生涯中2次當選常規賽MVP,14次入選全明星,14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1次一陣、2次二陣、1次三陣),隨美國隊兩獲奧運會男籃金牌。
卡爾·馬龍雖然現在已經退役,但是他曾經在場上的輝煌時刻我們都會記錄在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