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不都是病!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大可不用操心

2020-12-23 NANA談健康

上個周末,公司一年一度的體檢又安排上了,焦急的等待了一周後,小夏終於拿到了體檢報告,報告上心電圖一欄顯示竇性心律不齊,這下小夏傻眼了,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

竇性心律這個專業術語也把她難住了,這到底是啥意思呢?網上一查,也是各種專業說法,看著令人費解。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竇性心律不齊是怎麼回事?

人的右心房上,有個特殊的小結節,臨床上稱其竇房結,它可以自動的、有節律的產生電流,然後按傳導組織的順序依次通過心房、房室結傳至心室,使整個心臟按順序規律協調的收縮與舒張。

人正常的心跳就是從這裡發出的,可以說是「心臟起搏點」。竇房結每發生1次衝動,心臟就跳動1次,而這種從竇房結髮出的心臟節律醫學上稱為「竇性心律」。所以,簡單點來說就是:心臟正常的跳動就應該是竇性心律

當竇房結髮出不規則的衝動時,就會引起心臟收縮節律改變,這種情況就是竇性心律不齊

這裡我們科普一下心律與心率的關係:

這兩個詞彙,雖然讀音一樣,乍看上去,意思也相似,所以很容易讓人分不清。但實際上,兩者有本質區別。

心律是指心臟跳動的節奏,也就是反映心臟跳動間隔(節奏)是不是一樣、均勻,是齊還是不齊。而心率是指心臟一分鐘跳動的次數,它是反應心臟跳動的快慢程度,單位是次/分鐘。

一般情況下,人在安靜的狀態下,心率在60-100次/分鐘都屬於正常範圍,低於60次就屬於過慢,高於100次就屬於過快。所以,這兩者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要注意避免將兩者混為一談。

心律不齊是病嗎?

其實「竇性心律不齊」很多時候都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多見於年輕人,尤其是心率較慢時,與情緒不穩定、過度的體力勞動或使用某些藥物及神經張力有一定的關係,多無什麼明顯的不適症狀。

但是,也有可能是因為疾病引起,比如傳導阻滯,主要是指心髒傳導系統出現了損傷、阻斷,如果症狀比較輕,沒有什麼不適症狀,可以先觀察。

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出現昏厥等表現,則需及時查明病因,對症治療。

此外,尤其是要注意這2種心律不齊——早搏,可以分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前者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能發展為房速或心房顫動,進而出現絕對的心律不齊和脈搏紊亂。時間久了,可在心房內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脫落,可能堵塞腦血管,只是腦卒中,是可致命的。

室性早搏多與冠脈疾病有一定的關係,主要是因為冠脈血管堵塞只是心肌細胞缺血、缺氧等引起的,如果出現連續幾個室性早搏時,很容易誘發室速或室顫,也是很危險的。

所以,如果是屬於這種心律不齊,尤其是檢查發現早搏總數超過5000時,一定要及時查明病因,看是否是心臟疾病還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再及時對症治療。

心律失常防範妙招

1、精神因素,尤其是緊張、激動、生氣、壓抑的情緒最容易誘發心律失常,比如壓力大時,人的交感神經會異常興奮,從而導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鐘100多次,造成心跳過速。

所以想要防患它,平時就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過激情緒,尤其對一些小事不要放在心上,同時學會合適的方法減壓。

2、避免盲目亂用藥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的藥物,使用不當很容易引起心律失常,所以,一定要遵從醫囑用藥,此外濫用某些抗真菌藥及抗生素、鎮痛藥及抗癲癇藥、中樞興奮藥等也可能誘發心律失常。

3、積極治療一些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也要比一般人大,所以平時要多運動,控制飲食,學會調節壓力。同時,輔助藥物把血糖控制好,儘可能不得冠心病,這對防患心律失常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還有甲亢也是,患病後,甲狀腺素的分泌也會過多,可刺激心肌細胞中的「酶」,致使出現電生理異常,導致心律失常。所以出現疾病,一定要及時治療。

心律不齊生活中很常見,多屬於正常生理情況,不用太擔憂,但是一些疾病也可能引起,所以還是要多留意,如果確實屬於疾病引起,一定要及時對症治療,以此降低危害。

互動:心律不齊,要不要治療?

參考資料[1]《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齊」也不用治》.生命時報.2018-12-14[2]《體檢檢出竇性心律不齊!它不是病》.健康時報直播. 2017-03-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竇性心律不齊是病嗎 竇性心律不齊怎麼回事
    竇性心律不齊主要是心臟功能紊亂引起的,引發的原因比較複雜,需要了解引起的具體原因,竇性心律不齊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並不是一種疾病,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了解具體的原件,並且要採取合適的緩解措施,平時應該要控制好血壓和血脂,竇性心律不齊是病嗎?
  • 心率快慢與壽命長短有關嗎?若心率保持在這個範圍,就不用擔心了
    心臟與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相當於人體的發動機維持著生命的正常運轉,而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率。每個人體質不同,心率的快慢也會有所不同,但每個人的心率也會保持在一定的正常範圍內,如若有所偏差的話,則說明心臟可能出現了異常。而且生活中有人聽說一個人心率的快慢與壽命的長短有關?那麼究竟心率快好還是心率慢好呢?若心率能夠保持在這個範圍就不用擔心了,說明你的心臟很健康,也更加容易長壽。
  • 人的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正常 運動心率多少正常範圍
    人的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正常 運動心率多少正常範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率與個人體質和運動有關。我們平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率,那麼人的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正常?運動心率多少正常範圍?下面小編將為大家解答,希望對大家有用!
  • 體檢顯示「心律不齊」,到底需不需要治療?
    在做心電圖的時候,有很多人在體檢時,報告上會提示心律不齊,而對於這一結果,醫生往往也選擇「忽視」。不少患者很疑惑,心臟這麼大件事,也可以不治療嗎?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心律不齊」,心律不齊主要指人的心跳有時候快有時候慢,超過了一般範圍。那麼,心律不齊需要治療嗎?其實這個問題不可以一概而論,要分情況而定。
  • 如何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什麼是心律不齊?
    如何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什麼是心律不齊?心律不齊是我國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病,雖然多數是良性,但少數嚴重心律不齊則因發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發生心臟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一般來說,如果心跳次數過快、過慢,或超過一定範圍,又或是心跳不規律、不整齊,在醫學上習慣稱之為「心律失常」。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心律不齊」,是心律失常的一種症狀。
  • 體檢報告寫「竇性心律不齊」,指的是什麼?今天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體檢是每年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可以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從而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如果家族沒有遺傳史,身體沒有其他疾病的,一般做常規體檢,其中包括心電圖檢查。然而有些人在看心電圖報告時,發現報告中顯示「竇性心律不齊」,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也有不少人擔心是不是患上了什麼病?
  • 說自己心律不齊的都是在炫耀!
    心跳的節律就是由心臟的竇房結控制,所以 竇性心律是 正常心律。但是竇性心律不齊似乎不那么正常,不那麼好,有些小夥伴就會想我這是不是病?其實竇性心率的快慢是由神經控制的,生理狀態下比如吸氣時就會反射性地增加心率,而呼氣時相對心率就會減慢,只是一般人這種神經調節的幅度不大,心電圖體現不出來。
  • 運動心率多少算正常範圍
    核心提示:現在人們對於運動的重視度越來越高了,我們都知道運動是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以及抵抗力的,並且對於疾病來講也是有著很好的防治作用的,不過必須要正確的運動,運動心率也要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才可以,那麼運動心率多少算正常範圍呢?
  • 正常的心率範圍是多少
    核心提示:人的生存絕不可缺了心跳,而心跳它有一個頻率叫心率,心率是指人在正常的情況下,在相對較安靜的狀態下心跳的次數。很多人不知道正常的心率範圍是多少,通常情況下只要人在靜止的狀態下,人的心跳次數大概是60~100次/分鐘,數據也會根據人的年齡以及性別有一定差異。
  • 7招教您鑑別心律不齊是良是惡
    一般來說,如果心跳次數過快、過慢,或超過一定範圍,又或是心跳不規律、不整齊,在醫學上習慣稱之為「心律失常」。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心律不齊」,是心律失常的一種症狀。心律不齊是十分常見的,人的一生中難免出現,不一定都是疾病。並非所有心律不齊都需要治療, 如竇性心動過速(心率>100次/分)、竇性心動過緩(心率55次/分),均不用特殊治療。
  • 心律不齊是心臟病嗎?
    每次檢查過後,都有不少人被報告上的「竇性心律」困擾。而心率是指心臟1分鐘跳動的次數,反應心臟跳動的速度,一般跳動60~100次/分鐘是正常的,低於60次,屬於心率過慢,高於100次,屬於心率過快。說完竇性心律,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竇性心律不齊」,看到「不齊」幾個字,很多人便開始警惕了。事實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 擔心……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不是心臟病?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總是備受重視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惶恐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需不需要做手術?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內心的世界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心動還是心痛?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
  • 擔心…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不是心臟病?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總是備受重視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惶恐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需不需要做手術?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內心的世界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心動還是心痛? 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
  • 每分鐘心跳低於60正常嗎?不瞞你說,老人心率在這個範圍活得更長
    為什麼自己的鄰居都住院了,自己連藥都不用吃呢?張先生對此困惑不已。心率低於60次正常嗎?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鐘60-100次之間,低於60次即可認為是心動過緩。但是,人們的心跳快慢是會隨著年齡變化而改變的。這是因為,老年人的心臟功能會有一定的退化,心率正常值自然也就變得低一點,一般在每分鐘55-90次左右。所以說,老年人的心跳比年輕人慢,這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 男人「下面」長度,在這個範圍內都屬於正常,不用擔心太短
    一、男人「下面」長度,在這個範圍內都屬於正常,不用擔心太短我國男性的丁丁平均勃起值為12cm,幾乎所有的男性都會很在意自己的丁丁長度 ,有人認為認定的大小關乎到夫妻生活的質量 ,那麼到底多長才算是合乎尺寸呢 ?
  • 心率維持在什麼範圍算正常?心率波動過大,和哪些原因有關?
    我們的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著,一旦心臟跳動出現異常了,對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麼,人的心率在哪個範圍內才正常,波動較大,一定就是心臟出問題了嗎?心率與壽命息息相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心率多少是正常的?
  • 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說的是啥?是不是心臟病?答案來了~
    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 要知道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就要先了解竇性心律如何產生的。 我們的右心房有一個控制整個心臟的「指揮官」——竇房結,它是人體正常心跳的發出點,也是「心臟起搏點」。
  • 心律不齊:年輕人該如何調節
    摘要:年輕人該如何調節心律不齊?年輕人出現心律不齊,很少是病理性的,可能是生理性的,在生氣、緊張、焦慮時,心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會出現心律不齊等不良的情況。年輕人該如何調節心律不齊?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心律不齊」的診斷。多數人都知道心跳應該是規律整齊的,所以一聽說「心律不齊」,不少人便認為這是不正常的現象。
  • 成人運動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
    成人運動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  心率(Heart Rate):是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以第一聲音為準。通常我們會用過脈搏數來計算心率。  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的心理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間)。心率可因年齡、性別及其它生理情況而不同,女性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個人,在安靜或睡眠時心率減慢,運動時或情緒激動時心率加快,經常進行體力勞動和體育鍛鍊的人,因為心臟沒次博出量增加,靜息狀態是心率較慢。
  • 臨床上心律不齊是怎麼治療的?
    核心提示:心律不齊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生活中不少人都是出現過心律不齊這種情況的,那麼心律不齊是怎麼治療的?心律不齊的治療方法主要有3種,分別是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飲食調理。 心律不齊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個心臟問題,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現過心律不齊的情況,雖然這看起來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看起來並不是非常嚴重的疾病,於是很多人就不聞不問了,大家治療不及時的話就會對身體產生相當大的傷害,今天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心律不齊是怎麼治療的?心律不齊是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