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停在路口中央

2020-12-11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8月9日,在白俄羅斯明斯克一處投票站,一名軍人閱讀候選人信息。       新華/法新

     當地時間8月9日20時,白俄羅斯第六屆總統選舉投票結束,現任總統盧卡申科獲得近八成選票,再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自1994年上臺以來,這位總統已經在這個國家連續「坐莊」26年之久。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這個極其特殊的政治現象並非這位「歐洲政壇老熟人」一人之功使然,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和文化成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歷史:
跟著「大哥」有肉吃

  如果你找本歐洲歷史地圖冊,會發現大多數時候都找不到白俄羅斯這個國家——與歐洲大多數國家雖然如今是小國,但往往「祖上闊過」不同,白俄羅斯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生活在周邊強國陰影下的「隱形民族」,這也造就了這個國家極為特殊的集體心理。
  歷史上,白俄羅斯人與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一樣,都屬於東斯拉夫民族。公元9世紀到11世紀時,這三個民族的共同祖先曾經在東歐大草原上建立過強盛一時的「基輔羅斯」公國,這段歷史成為「東斯拉夫三兄弟」為數不多的共同民族回憶。
  但好景不長,11世紀末,基輔羅斯被東方戰力爆表的蒙古帝國擊破,最為靠東的俄羅斯族直接被蒙古人留下的金帳汗國給統治了。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不得不向西求援,去抱西方其他民族的大腿。其中,烏克蘭人最終投靠了「遠親」——屬於西斯拉夫人的波蘭;而白俄羅斯人則求助於「近鄰」——屬于波羅的海民族的立陶宛。
  接下來的歷史充滿爭議,按照後來沙俄和蘇聯史學家的描述,立陶宛對白俄羅斯人進行了種族壓迫。但西方的史學家卻認為,在整個中世紀期間,立陶宛大公國對其下轄的白俄羅斯族予以了充分優容和尊重,白俄羅斯有別於俄羅斯的民族文化也確實是在這段時間內形成的。
  但到了16世紀中葉,擺脫蒙古統治的沙俄開始崛起。立陶宛單獨打不過俄羅斯,就與波蘭聯合成立「立陶宛波蘭聯合王國」,圍繞白俄羅斯的歸屬權與俄羅斯進行了長達兩百多年的拉鋸戰,無奈最終還是鬥不過沙俄帝國。
  到18世紀中葉,立陶宛波蘭聯合王國分三次被沙俄、奧地利和普魯士瓜分,白俄的東部、中部、西部也先後被併入俄羅斯。
  可能是因為白俄羅斯歷史上一直沒有單獨建國,對沙俄的到來反而比較歡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白俄曾經迎來過短暫的爭取民族獨立的機會,但其境內始終沒有出現像同時期烏克蘭的彼得留拉式的獨立派人物。白俄最終在西方國家驚訝的目光中,白白「錯失」了這次爭取民族自決的機會。
  一戰後的蘇波戰爭結束後,蘇聯又與波蘭再次瓜分了白俄羅斯。白俄羅斯人在新生的波蘭重新成為了「異族」,而在蘇聯好歹成立了一個名義上的加盟共和國。這種對比讓白俄羅斯人的心理天平更加東傾。
  果然,在隨後爆發的蘇德戰爭中,白俄羅斯人展現了他們對聯盟的忠誠。整場戰爭中,白俄羅斯在德軍通往莫斯科的要道上頑強地拖住了敵人的侵略。蘇聯衛國戰爭中,有超過兩百個遊擊大隊在白俄羅斯地區活躍,僅白籍「蘇聯英雄」就湧現出了440個,將軍217名,超過300萬名白俄羅斯人死於衛國戰爭,佔到了其民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且大多是青壯年男性。可以說,白俄羅斯才是這場戰爭中損失最慘重的民族。
  蘇聯也確實給了白俄羅斯相應的回報。戰後,在史達林的強硬外交下,原屬波蘭的大片區域被劃給了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國土因此擴充了約四分之一。白俄羅斯甚至以獨立國家的名義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雖然彼時的白俄羅斯不過是蘇聯的一個加盟國。
  雖然同屬東斯拉夫三兄弟,但與「二哥」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欺壓」一直不服不忿,總想著獨立、叫板不同,白俄羅斯對「大哥」俄羅斯的總體心態很「恭順」和「忠誠」,俄羅斯似乎也願意分這位「小兄弟」一口肉吃,兩者共同創造了一段民族史上「兄友弟恭」的佳話。
現實:
他當了普京的老師?

  1991年,由於蘇聯實在過不下去了,白俄羅斯被迫再次獨立。獨立後白俄羅斯的第一任領導人叫舒什克維奇,此人是個科學家兼大學校長,蘇聯時期就是個正經的「西派」,他在任的3年間照搬了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爾欽的政策,大搞私有化和自由化,並引入著名的「休克療法」推動改革。
  但這麼搞的結果是,白俄羅斯真的被搞休克了。面對困局,舒什克維奇的第一反應是向西方求救,但卻碰了一鼻子灰。對於大多數西方政客來說,白俄羅斯是個存在感稀薄的國家,沒有搶救的價值。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事實都證明,蘇式國家好像不太適合急切地引入西方的藥方,因為原有僵化腐敗的體制慣性很強,私有化一旦開個頭,權貴階層就仗著手裡的資源巧取豪奪變成寡頭,中下階層則被剝奪得一無所有。所以對於這些國家來說,反腐敗才是當務之急。
  盧卡申科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趁勢崛起。1993年,白俄羅斯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組建了反貪部門,負責人便是盧卡申科。短短一年內,盧卡申科就利用鐵腕辦掉了包括舒什克維奇在內的70多名高官,因反腐成績出色而深得民心。當白俄羅斯在1994年改成總統制後,盧卡申科以80%的高票當選了第一任總統。
  作為蘇聯體制的崇拜者,上任後的盧卡申科立刻開始了他的「蘇聯式管理」。盧卡申科打造了獨具白俄羅斯特色的以總統為國家權力絕對中心的政治體制:強總統、弱議會、小政府、虛反對派,在經濟上全面恢復過去以公有化為主體、以政府為主導的方針。
  但別說,白俄羅斯在盧卡申科的這套操作下還真就活得不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白俄羅斯一直維持著6%左右的GDP增長率。金融危機爆發後雖然遭遇了沉重打擊,但近幾年似乎又緩過氣來,經濟在2014年之後恢復了正增長。
  更為重要的是,盧卡申科為了穩住民心,保留了蘇聯時期的許多福利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免費醫療,青少年接受免費教育,企業職工享受退休保障等等,每年用於社會保障的開支佔GDP的7%以上。因此,白俄羅斯人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這為盧卡申科的長期執政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大前提。
  與此同時,盧卡申科對政局與社會穩定極為重視,對街頭運動十分警惕,毫無保留地以鐵腕鎮壓,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他經常對反對派放狠話:「我會用武器打擊那些挑戰總統權力的人」「我們會像擰斷鴨脖一樣對待搗亂分子」「所有明斯克反對派騷亂者將蹲監獄。我已下令公布所有的材料,讓我們的人民看看我們所謂的反對派是什麼嘴臉」。
  在這方面,盧卡申科可謂說到做到,在白俄國內,無論是親西方還是親俄羅斯,只要是反對派,都會被他拆得七零八落、不成氣候,白俄羅斯二十多年沒有出現能對其構成威脅的政治挑戰者。
  有研究者比照了盧卡申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施政方針,發現他們在長期執政、打壓寡頭、強調反腐和對待反對派態度等多方面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甚至前段時間俄羅斯的修憲也被認為是在「抄作業」:白俄羅斯早在1996年就曾舉行過類似的修憲公投,不但取消了總統連任的次數限制,而且把盧卡申科之前的在任時間也歸了零。如果考慮到盧卡申科比普京早出道幾年,盧卡申科可能還得算是普京的老師。
持續20多年的
「暫時穩定」

  不過,在俄白兩國首腦的頻繁互動中,盧卡申科卻從來不敢在普京面前以「師長」自居。可能他也看得很清楚,自己和白俄羅斯能有今天,還是離不開俄羅斯「老大哥」的支持。
  按照西方媒體的說法,在親俄的盧卡申科當政後,俄羅斯一直對白俄羅斯進行著「持續且慷慨的經濟輸血」,蘇聯解體後自己窮得叮噹響的俄羅斯,每年仍要堅持向白俄羅斯提供100億美元的資金補貼。哪怕是2014年爆發烏克蘭危機,俄羅斯賴以生存的原油出口利潤暴跌近一半後,俄羅斯仍勒緊褲腰帶在2015年繼續提供了這筆補貼。
  可以說,俄羅斯的這些補貼,才是盧卡申科維持住其經濟奇蹟的最大秘訣。
  而普京之所以願意掏這筆錢,也不是甘當冤大頭。翻開地圖冊就不難理解他的苦心:在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先後加入歐盟後,白俄羅斯已經成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最後的戰略緩衝區,一旦丟了白俄,則意味著俄羅斯的西部防線徹底失守、戰略空間被大幅壓縮,北約東擴將再無障礙。
  此外,白俄羅斯如果脫離控制,還可能在俄羅斯周邊引發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蘇聯當年就是被類似的事件搞解體的。如今的俄羅斯如果不想重蹈覆轍,就必須力保白俄羅斯沒有閃失。但以俄羅斯目前的經濟而言,這種「輸血」只怕終究難以長久。
  但白俄羅斯那邊也是沒辦法:由於漫長的蘇聯時代的「統籌規劃」,白俄羅斯的經濟結構高度單一,其工業產值佔GDP的25%,其中石油化工又佔工業產值的24.5%、機器製造佔15.2%。這些主要工業支柱無不需要大量能源供應,可白俄偏偏又能源短缺,如果沒了俄羅斯的支援,整個白俄的經濟體系就要推倒重來。
  所以,白俄羅斯是不能出現一個與烏克蘭類似的「反俄親西方」政府的,別說盧卡申科和普京都不允許,白俄羅斯民眾怕也不敢這麼選。
  事實上,西方也正是看出了白俄羅斯的這種特殊國情,因而從未將攻略、拉攏的重點投向該國,默許盧卡申科長期執政的存在,也算是俄羅斯與西方博弈中達成妥協的一部分。
  這種微妙的妥協,也給了盧卡申科左右逢源的機會。這些年來,盧卡申科一方面與俄羅斯頻繁互動,大造「俄白一體化」聲勢;另一方面,他又偶爾在一些熱點問題上發表「反普京言論」,以示自己與俄羅斯立場上的區別。盧卡申科正是在這種外交拉扯中為白俄羅斯贏得了不小的外交空間,並依靠這種外交空間對內鞏固自身地位,堪稱玩外交平衡術的高手。俄羅斯和西方也容忍盧卡申科這麼玩兒,因為白俄這地方太敏感了,稍有波折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此次白俄大選已經落幕,目前看來,白俄羅斯的現狀將隨著盧卡申科的持續執政維持下去,隨之穩定的則是整個周邊地區的局勢。但誰也不可能永久執政,到8月底,盧卡申科就年滿66歲了,這種穩定究竟還能持續多久?被打破之後又會發生什麼?沒人能知道。

相關焦點

  • 原泉:白俄羅斯在「政治正確」和「正確政治」的十字路口徘徊
    而作為白俄羅斯的鄰國和歷史上曾經奴役過白俄羅斯的波蘭和立陶宛更是上躥下跳:波蘭的國家廣播電臺日前使用225千赫茲的長波波段加強了自己的白俄羅斯語廣播(根據和平演變慣犯某國之音的「供述」,此舉可以保證白俄羅斯在斷網的情況下民眾仍可以通過收音機接收到相關訊息),公然為反對派造勢,立陶宛更是接納了流亡的反對派頭目吉哈諾夫斯卡婭,為她對白俄羅斯國內反對派的行動遙控指揮提供各種便利。
  • 盧卡申科「坐莊」26年,只因白俄羅斯是個停在路口中央的國家
    白俄羅斯人在新生的波蘭重新成為了「異族」,而在蘇聯好歹成立了一個名義上的加盟共和國。這種對比讓白俄羅斯人心理天平更加東傾。果然,在隨後爆發的蘇德戰爭中,白俄羅斯人展現了他們對聯盟的忠誠。整場戰爭中,白俄羅斯在德軍通往莫斯科的要道上頑強地拖住了敵人的侵略。
  • 美麗的白俄羅斯,已經敞開大門,正在等待您的到來!
    迷人的赫羅多納和白俄羅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大部分的基礎設施被破壞,但是,西部城市的赫羅多納奇蹟般地避免了危險,一邊活著一邊講述著自己的故事,赫羅多納保留著戰前的建築、中央步行街和優雅的巴洛克教堂,這個城市有很多人行道咖啡廳和古雅餐廳,這裡注入了明顯的歐洲魅力。
  • 紅綠燈路口為什麼總有一些車停在遠離停止線的位置
    現實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有些等紅燈的車往往停的離停止線很遠,這樣的情況我見過太多了,一般都是這幾種原因:1、新手把握不住合適距離,害怕壓線,所以停的很遠。2、夏天躲太陽光的一般城市道路兩側都有樹木,但是十字路口就沒樹了,特別是等紅燈時拍的越靠前越容易被太陽曬,所以有些司機就會偷偷停在陰涼處,而陰涼處往往離停止線都有一定距離,這是很機靈的行為,也是容易被人鄙視的行為。
  • 雙待路口、X型斑馬線、中央等待區……這些創新交管你留意到了嗎?
    雙待路口、X型斑馬線、中央等待區……這些創新交管你留意到了嗎?「雙待路口」提高通行效率設置有「直行待行區」和「左轉待轉區」的路口被稱為「雙待路口」,成都的八寶街路口、二環路萬年場路口都是「雙待路口」。成都交警通過深挖道路資源,對路口交通精細渠化,對時空資源複合配置,目前在全市建成「雙待路口」82個,初步形成了路口提效規模效應。
  • 前面的十字路口突然停了下來。我無法理解處罰
    即使在十字路口遇到黃燈3秒鐘,他們也需要加快速度。但是,知道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注意就會發生事故。在雲南的大街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有一輛黑車在十字路口行駛。我們可以看到前面的綠燈還有三秒鐘。如果黑車能按照行駛速度順利通過,那麼後車的司機就會不自覺地加一些油。但前面那輛黑車的車主並不這麼認為。我看到前車開到十字路口時,我直接踩了剎車。
  • 白俄羅斯人為什麼要趕走盧卡申科?
    出身寒微、蘇聯時代僅僅「文至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代表、武至陸軍中校」的盧卡申科,蘇聯解體後依靠反貪腐在獨立後動蕩不安的白俄羅斯脫穎而出,1994年7月當選白俄羅斯總統。 當時曾有人歡呼「民主的勝利」,並相信他將成為白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體面上臺、體面下臺」的民選國家元首,任期最多不過10年(白俄羅斯基本法規定的兩屆)。
  • ...盧卡申科|斯維特蘭娜·季哈諾夫斯卡婭|白俄羅斯_時政|總統大選
    【南方+8月10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9日晚,白俄羅斯第六屆總統選舉投票結束。根據出口民調顯示,現任總統盧卡申科以79.7%得票率領先總統大選,將再次當選白俄羅斯總統。然而,就在投票活動結束後,該國多城因懷疑大選受人操縱,爆發了該國歷史性大規模抗議活動。
  • 白俄羅斯就「反對派領袖成立極端主義組織」立案
    (觀察者網訊)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22日報導,白俄羅斯總檢察院通過社交媒體發布通告稱,已經對該國反對派組織「協調委員會」成員刑事立案。白俄羅斯政府指出,「協調委員會」領袖斯維特拉娜·季哈諾夫斯卡婭有「建立和領導一個極端主義組織,為其活動籌集資金,通過違憲手段奪取國家政權」的嫌疑,這裡所指的是第361條第一部分「創建極端主義組織」、第361條第三部分「煽動採取旨在危害國家安全的行動」和第357條「陰謀以違憲手段奪取國家權力」所規定的罪行。
  • 2008年度白俄羅斯小姐被拘留42天後獲釋
    據白俄羅斯體育團結基金消息,2008年度白俄羅斯小姐奧莉加·希任科娃被拘留42天後獲釋。該基金會臉書消息稱,2008年度白俄羅斯小姐,布勒斯特迪納摩足球俱樂部前新聞秘書奧莉加·希任科娃獲釋。 照片 : FACEBOOK/BSSF/BELARUSIAN SPORT SOLIDARITY FOUNDATION2008年度白俄羅斯小姐被拘留42天後獲釋希任科娃於11月8日在抗議集會上被拘留。
  • 日裡諾夫斯基:白俄羅斯應併入俄羅斯,盧卡申科當列寧農場負責人
    對於白俄羅斯問題,日裡諾夫斯基稱白俄羅斯反對派蒂卡諾夫斯卡婭是女巫,應該把她帶回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並吊在中央廣場上。他認為一位有價值的女性政治家不應該在歐洲遊蕩,她正在出賣白俄羅斯,而不是去關照白俄羅斯人民。
  • 孤獨的堅持——白俄羅斯的勝利閱兵
    自1994年7月20日出任白俄羅斯總統以來,逐步結束舒什凱維奇的亂政,並且以白俄羅斯家長的形象,擔起了重建了白俄羅斯的秩序的大任。雖然他繼續允許宗教(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復闢,但在國家象徵方面,卻立即廢除了舒什凱維奇時期的具有立陶宛寶劍騎士風格的舊白俄羅斯國旗和國徽。儘管刪除了鐮刀錘子五角星的圖標,但基本上恢復了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藍本的國旗和國徽。
  • 廈門這8條線路減停蘇厝路口 6條定製公交明起取消
    因324國道蘇厝路口提升改造後,公交車輛停靠「蘇厝路口」站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廈門公交集團從今日起,調整618路、626路、627路、656路、760路、771路、791路、792路等8條線路雙向臨時減停「蘇厝路口」站,待該站點所處路段改造具備公交車安全進出及停靠條件後再恢復停靠。
  • 奇怪,這輛小轎車為何凌晨長時間停在十字路口不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凌晨,一輛轎車停在鄭州市中牟縣鄭汴物流通道與紫寰路交叉口的路中間,過了3個小時也不見該車發動。過往行人見路口信號燈一次次變綠該車卻毫無反應,擔心司機發生意外,便撥打了報警電話。
  • 拉夫羅夫說,決定白俄羅斯命運的是人民,而不是西方支持者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周三接受塔斯社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相信白俄羅斯人民和他們的合法代表應該決定他們國家的命運。「外國對前蘇聯國家內政的幹涉不是昨天才開始的。這足以讓人回想起2014年2月發生的政變,以及在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支持下強行奪取烏克蘭政權的事件。
  • 立陶宛外交部:白俄羅斯總統選舉「不民主」,需要重新舉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12日消息,立陶宛外長林克維丘斯在接受「莫斯科回聲」電臺採訪時表示,白俄羅斯需要重新舉行總統大選,因為「先前的選舉不自由、不民主」。據8月11日消息,白俄羅斯總統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已進入立陶宛境內,其親信科瓦利科娃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季哈諾夫斯卡婭別無選擇,只能離開白俄羅斯。
  • 【NHK12點】受降雪天氣影響,中央車道的八王子交叉路口禁止車輛通行
    中日本高速道路によりますと、午前11時半現在、雪の影響で中央自動車道の八王子ジャンクションと一宮御坂インターチェンジの間の上下線で通行止めが続いています。また、中央自動車道の大月ジャンクションと東富士五湖道路の須走インターチェンジの間の上下線も通行止めになっています。據中日本高速公路方面的消息,截止到上午11點半,受降雪天氣影響,中央車道的八王子交叉路口和一宮御坂高速路口之間的車道一直處於禁止車輛通行的狀態。另外,中央車道的大月交叉路口和東富士五湖道路的須走高速路口之間的車道也禁止車輛通行。
  • 走進,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地處東歐平原,境內地勢低平、多溼地,平均海拔高度160米,最高峰為Dzerzhinskaya山,海拔345米。白俄羅斯全境大小河流2萬多條,總長9.06萬公裡。主要河流有第聶伯河、普裡皮亞季河、西德維納河、涅曼河和索日河,其中6條河超過500公裡。白俄羅斯擁有1萬個湖泊,總面積為2000平方公裡,最大的納拉奇湖面積為79.6平方公裡,享有「萬湖之國」美譽。
  • 白銀市代表團赴白俄羅斯訪問,與布列斯特市籤訂友好城市協議
    齊永剛副書記在接受布列斯特國家廣播電視公司及白俄羅斯國家通訊社記者的採訪中表示,布列斯特市和白銀市作為「一帶一路」上的兩個重要節點城市,多領域交流與合作前景廣闊。布列斯特市是通往西歐國家的門戶,處於從東到西、從南至北交通樞紐的十字路口。希望兩市能夠以此次籤訂友好城市協議為契機,開啟兩市交流合作的新篇章,通過政府、企業和民眾間的廣泛互動、互補和互相借鑑學習,在經貿、文化、旅遊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友好交流,深化友誼,拓展合作……
  • 白俄羅斯美食
    白俄羅斯涼盤白俄羅斯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