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已發生11起火後泥石流災害,我省靠前防範——無人因火後...

2020-12-12 瀟湘晨報

6月初到7月中旬,短短一個月多的時間,涼山州木裡縣項腳蒙古族鄉項腳村阿牛窩子組就發生了7次泥石流。阿牛窩子組組長郭朝明做了28年的防災監測工作,也不禁感嘆,「今年有點難。」

項腳村這個地名,今年3月底也曾出現在新聞報導中,是因為森林火災。今春涼山森林火災頻發,進入汛期後森林火災的「後遺症」發作,全省共發生11起火後泥石流災害,均發生在涼山。但沒有一人因火後泥石流災害傷亡。

排查

過火區地災隱患點明顯增加

共查明新舊地災隱患點133處,其中泥石流隱患點112處。隱患點增加了106處,以前非隱患點也進入危險區

在郭朝明的印象裡,家門口的小水溝已經平靜了很多年,最近一次發大水還是在1998年。「那次下了好幾天雨,才發了一點水,衝下來的泥巴、石頭不到今年的三分之一。」而今年的6月9日,溝道上遊僅10分鐘左右的一場短時強降雨,就造成了泥石流。

為何今年泥石流高發?問題出在森林火災。項腳村阿牛窩子組也是過火區域,山火過後,綠油油的山坡變得又禿又黑。

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鐵永波分析,由於山火燒光了地表植被,在地表形成的山火灰和燒焦土體十分鬆散,極易在雨滴的濺蝕作用下被侵蝕,雨水迅速形成地表徑流,衝刷坡體表層鬆散土體,進而形成泥石流。「雨水會裹著泥土衝刷下來,就像滾雪球一樣。」

涼山州及相關縣在4月初就部署了防災工作,組織地勘隊伍對西昌、木裡、鹽源、喜德、冕寧森林火災過火區域次生地質災害隱患進行全面排查覆核,共查明新舊地災隱患點133處,其中泥石流隱患點112處。隱患點增加了106處,以前不是隱患點的地方也進入了危險區。

項腳村阿牛窩子組泥石流隱患點就是排查出的新增隱患點。西昌市安哈鎮響水溝也發生了泥石流,此地近50年未有發生泥石流的記錄。

承擔排查工作的省地礦局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水工環勘察設計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對多處森林火災過火區域排查,發現山區森林大火過後,只要遇到合適的降雨條件,很容易構成泥石流災害,「火後泥石流在鬆散物質來源及類型、啟動機理以及沿途動力學特性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

「火後泥石流的危害更大。」鐵永波介紹,火後會有大量燃燒後的枯樹枝堆積在溝道中,泥石流在流動過程中遇到枯樹枝的攔擋,就會形成堵塞潰決,「本來是沿著溝道流動的,一旦被樹枝堵了,就可能改變方向,使危險範圍變得更加難以預測。這也讓火後泥石流的防災減災成為世界性難題。」

6月9日下午,涼山州木裡縣項腳蒙古族鄉項腳村阿牛窩子組發生泥石流災害。涼山州自然資源局供圖

預防

分析研判風險並制定預案

今年以來,我省已提前主動撤離避讓過火區域地災危險區群眾1843戶5513人,無一人員傷亡

翻看郭朝明的記錄本,從6月9日開始,當地隔三岔五就有一次泥石流發生,清淤的挖掘機連軸轉,也來不及清理淤積物。6月28日又一次較大的泥石流襲來,包括郭朝明在內的12戶居民房屋被衝毀。郭朝明十分心痛,但欣慰的是人員都安全轉移。最多的一次,沿溝道的6個村民小組共78戶386人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避讓,沒有出現人員傷亡。

今年以來,我省已提前主動撤離避讓過火區域地災危險區群眾1843戶5513人,無一人員傷亡。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著力通過深入分析研判每個隱患點成災風險,結合實際逐點詳細制定防災預案和應急預案,逐點落實防災責任和避險防範措施。例如,西昌市將森林火災過火區域劃分為5個片區,設立5個指揮部,組建「網格化」防災責任體系;木裡縣在項腳、白碉分別成立指揮部,統籌相關力量。

火後泥石流與常規泥石流有一定差異,省、州、縣自然資源部門特意在汛前安排培訓,組織專業隊伍對鄉鎮和村組幹部、專職監測人員、受威脅群眾、施工人員等開展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火後泥石流隱患點至少開展了一次全覆蓋宣傳培訓和避險演練。

培訓中,郭朝明了解了火後泥石流成災的特點,學會通過聲音和雨情判斷泥石流發生的可能性,還反覆熟悉避險路線。這一切都在後來的避險轉移中學以致用。項腳村阿牛窩子組泥石流溝威脅範圍包括沿岸的6個村莊,每村都有一個監測員,多次避險中,他們互相協作,打了一場場漂亮仗。

6月9日16時28分,郭朝明發現遠處山頭突然被厚厚的黑雲籠罩,閃電不斷,判斷將發生大暴雨,可能會發生泥石流。2分鐘後,暴雨降落,泥石流伺機而動,上遊的監測人員彭德高等人一邊向上報告信息,一邊通知、組織周邊群眾緊急避讓。郭朝明接到信息立馬衝出家門,挨家挨戶敲門,大聲呼喊撤離口號。15分鐘內,全部人員撤離到了安全地點。17時10分,泥石流通過人口最密集的阿牛窩子集中安置點溝道,咆哮著衝進居民的房屋。

「雖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輕心。」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主汛期才剛剛開始,接下來還會有暴雨的挑戰,防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6月23日,西昌市安哈鎮響水溝引發泥石流災害。涼山州自然資源局供圖

訪談

火後泥石流如何防治?專家建議——

提早布局應急治理工程

今年以來,全省共發生11起火後泥石流災害,呈現頻發、多發態勢,防災形勢嚴峻。

森林火災誘發泥石流的機率有多大?如何科學認識它?記者採訪了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高速鐵路安全運營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副主任胡卸文。

規律:今年四川發生率達70%,火災後5年都高發

記者:森林火災與泥石流的關聯度有多大?

胡卸文:火後泥石流是發生在火燒跡地、與森林火災有關的一類特殊泥石流災害。我們收集了全世界森林火災易發區的數據,在美國,約35%-40%的火燒跡地會發生泥石流災害。我們從2014年跟蹤研究,不完全統計,中國的發生概率大概為50%左右,而今年四川的發生概率高達70%。

記者:為什麼四川的火後泥石流發生概率較高?

胡卸文:火後泥石流受到地形、巖性等地質條件影響。四川的森林火災主要發生在山區,山高坡陡,進入汛期,遇到短時強降雨,火燒區一旦有匯水條件就容易發生泥石流。另外,火後泥石流還與森林火災的強烈程度有關。火燒了以後灰燼蓋在上面,雨水衝刷下,就會形成坡面徑流,轉化為山洪泥石流。今年西昌、木裡等森林火災相對嚴重的區域都發生了泥石流災害,並且多次成災。

記者:火後泥石流災害的影響力有多大?災害會連年持續發生嗎?

【來源:川報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省部署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近日,全省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在蘭州召開,分析研判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安排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我省地質構造複雜,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排查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1.8萬餘處,中東南部9個市州、30個縣區是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根據蘭州區域氣候中心預測,今年5月至8月,全省大部降水以偏多為主,河西偏多兩到三成,河東偏多兩成左右。5月下半月有低陰雨時段,6月雨日較多,7月至8月雨強偏大,發生由短時強降水引起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可能性大。
  • 地質災害如何重點防
    在主汛期來臨,全球厄爾尼諾事件加強,極端災害性天氣多發的形勢下,山川密布、地質環境條件複雜的山西,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如何?哪些時段和區域是防範的重點?防治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災害發生後應該怎麼躲怎麼防?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湖南應急管理系統進入應急狀態 防範應對當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全省應急管理系統進入應急狀態防範應對當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據氣象部門預報,12月13日至16日我省有一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今天,省應急管理廳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防範應對工作,要求全省應急管理系統進入應急狀態,做好各項防範應對準備工作。省應急管理廳指出,此輪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是我省今年入冬以來面臨的首次極端天氣過程,強度大、範圍廣、持續時間長、致災風險大。全省應急管理系統要做好萬全準備,督促各級各有關部門修訂完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
  • 今天這裡有暴雨到大暴雨,請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今天這裡有暴雨到大暴雨,請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雨譁啦啦地下著……受低渦切變和西南急流的共同影響這兩天我省雨勢明顯
  • 我省出現今年入汛來範圍最大、強度最高降雨過程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董少波 張少輝 陳雯婷 劉偉鋒 夏飛 耀州融媒韓鑫 渭南臺 張杰 韓爽 任航 旬陽臺 強朝輝 段偉秩 魯曼)從昨天(6月15日)早上開始,我省迎來今年入汛以來範圍最大
  • 堯斯丹赴汶川等地檢查防災減災等安全風險防範工作
    4月28日,副省長堯斯丹赴汶川等地檢查防汛減災、地質災害防治和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工作,要求牢固樹立「防範勝於救災」理念,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省森林草原防火滅火暨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 湖北今年梅雨期災害數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87%
    長江網7月30日訊(記者李慧紫)7月30日16時,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近期防汛救災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湖北省自然資源廳介紹,截至7月29日,全省發生地質災害220起,直接經濟損失7027萬元。
  • 淮河以南出現大到暴雨過程 這些地區需防範地質災害
    5月8日,全省陰天到多雲,淮北地區有陣雨或雷雨;淮河以南有小到中等陣雨或雷雨,部分地區有大雨,局部暴雨。8日8時35分,省氣象臺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並於13時40分變更雷電黃色預警範圍,指出6小時內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區將發生雷電活動,並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 深圳這些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要小心
    今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斜坡類地質災害的重點防範期為汛期(4-9月),尤其在龍舟水和颱風季節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期間應重點關注。全年都要防範巖溶塌陷地質災害。   《方案》提出,深圳今年將強化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實施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重點工程,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打造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增強市民群眾安全感。
  • 山東發布今年首個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要求三市做好轉移避險等防範
    中國水利網站6月30日訊(記者 趙新 通訊員 郭宗鑫)6月29日,山東省水利廳和山東省氣象局聯合發布山東省山洪災害氣象預警:預計,6月29日20時至6月30日20時,濟南市西南部、泰安北部和東部、臨沂西北部等地局地可能發生山洪災害。
  • 都汶高速公路再次發生泥石流災害 四川交投建設公司搶通右幅路面
    8月23日20時左右,受暴雨影響,都汶高速簇頭溝、登溪溝(單坎梁子隧道)路段再次發生泥石流災害,四川交投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交投建設公司」)積極參與搶險救災工作。  據悉,四川交投建設公司曾參與都汶高速公路簇頭溝等路面清淤工作,在現場設置了安全哨和監控等,泥石流災害再次發生時及時聯繫高速交警封道並組織轉移了搶險值守人員、綿虒服務區及下遊村鎮居民。
  • 應急管理部:近日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需防範山洪、泥石流風險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記者劉夏村)應急管理部31日發布預警提示,預計7月31日至8月2日,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多降雨,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需防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災害風險,防範長江上遊來水給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中下遊地區退水期帶來的不利影響。
  • 2020年火災數據警示:防範火災這樣做……
    但火災仍然是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威脅最大的一種災害,平均下來,每兩分多鐘,就有一起火災發生。可能有些人會認為火災是小概率事件,與生活、家庭都離得很遠,但權威數據顯示,我們的家,也就是居民住宅恰恰是最有可能發生火災的地方,今年前10個月,我國城鄉居民住宅共發生火災8.5萬起,佔總數的42.9%,同時居民住宅火災造成的傷亡是所有火災裡最大的
  • 我省今年計劃投入 754萬元治理地質災害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7月8日訊(記者張熙宇)從近日召開的海南省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廳際聯席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市縣財政計劃投入753.9萬元開展4項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具體為五指山市2項,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2項。    此次會議分別對今年下半年的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地震災害風險形勢進行分析。
  • 我省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記者從近日在定西市召開的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上獲悉,甘肅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生產,加之今年雨水合節,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根據農情調度,全省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06萬畝,預計總產1180萬噸,比上年增長1.5%。
  • 劉賜貴:毫不鬆懈切實防範和減輕颱風災害的影響
    本報海口10月22日訊 (記者彭青林 孫慧)10月22日,省委書記劉賜貴在省「三防」辦《自然災害風險研判專報》上作出批示,進一步部署防禦颱風「沙德爾」工作,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明確措施和職責,毫不鬆懈切實防範和減輕颱風災害的影響。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特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受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潛在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地質災害險情。大型地質災害災情: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地質災害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