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些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要小心
日前,經深圳市政府同意,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制定的《深圳市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執行。
該《方案》指出,2020年汛期深圳屬氣象災害偏重年景,呈現「暴雨集中、龍舟水活躍、強對流天數多、颱風影響偏重」等特點。今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斜坡類地質災害的重點防範期為汛期(4-9月),尤其在龍舟水和颱風季節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期間應重點關注。全年都要防範巖溶塌陷地質災害。
《方案》提出,深圳今年將強化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實施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重點工程,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打造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增強市民群眾安全感。目前,深圳已綜合劃定32處「斜坡類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20處「巖溶塌陷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和3處「地面沉降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並提出防治要求及對策,明確各區和職能局的分工和責任。
《方案》要求,要統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計劃、立項、資金、實施等各項工作,要進一步完善我市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綜合治理體系和應急防治體系,提高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水平,以最大限度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要從源頭控制地質災害的發生,健全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專業監測,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加強宣傳培訓工作,繼續推進區域性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各類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做好應急搶險的響應準備、高效有序處置,以及應急調查(勘查)技術隊伍、應急隊伍和專家庫建設,做好應急物資儲備等保障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的限期治理,建立隱患點臺帳與核銷,加強維護管養、行業監管,完善協同聯動機制;同時將地質災害隱患防治與生態提升相結合,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範疇。
新聞連結
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清單
(一)斜坡類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32處)
1、玉塘上新圍-石巖水田-大浪橫浪片區;2、光明鳳凰-白花-觀瀾大水坑-觀湖新田-樟坑徑片區;3、梅林-銀湖-筆架片區;4、銀湖旅遊中心西側、清水河西側、圍嶺公園片區、沙灣路西北側;5、平湖甘坑-坂田上雪-布吉-木棉灣-南灣丹竹頭片區;6、坪地紅花嶺片區;7、碧嶺街道碧嶺-黃竹坑;8、坪地白石塘-發岡埔-水背-牛眠嶺;9、龍田湖洋坑-坑梓井水灣;10、馬巒街道馬巒-赤坳-石井金龜;11、葵湧洞背-官湖-徑心水庫-壩光;12、石井田心-水祖坑;13、大鵬上圍-南澳水頭沙-吉坳山;14、南澳東山-楊梅坑-鹿咀;15、松崗碧頭-幸福村-公明蓮塘水庫-新湖圳美;16、馬田下石家-松崗廟仔坑-公明田寮-玉塘念坑-沙井牛過路-福永立新水庫;17、桃源居-鐵崗水庫-留仙洞;18、小鏟島-大鏟島、大小南山片區;19、石巖朗心-西麗牛成;20、龍華虎坑-大浪船坑-鳳凰鵝頸水庫;21、坂田和磡-民治樟坑-梅林關; 22、觀瀾大湖-牛湖;23、龍城黃泥湖-回龍埔-格坑-橫崗荷坳-山子下;24、沙頭角伯公坳-鹽田-梅沙-碧嶺;25、龍崗西湖村-盲塘坳;26、龍崗赤石崗-浪背-坑梓石橋瀝-金沙-龍田貓公-南布一帶;27、馬巒赤坳一帶;28、葵湧虎地排-羅屋田水庫;29、深汕鮜門鎮北側;30、赤石鎮北側、南北側、東北側一帶;31、小漠鎮的西側、北側-鮜門鎮東南;32、鵝埠鎮的西側、西南側一帶。
(二)巖溶塌陷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20處)
1、荷坳-龍崗中心區;2、龍田街道龍田世居;3、龍田長坑;4、龍田老坑村;5、坑梓秀山新村小區-杓麻嶺;6、碧嶺沙坑-赤子香村-烏泥浪巖;7、石井福民路東-草鋪社區;8、石井井子嚇村-矮嶺村-鹹水湖村;9、石井樹山背村西;10、葵湧;11、龍翔大道-龍平大道一帶;12、橫崗茜坑;13、赤石崗-底下田一帶;14、坪地;15、龍田文化新村-坑梓街道辦;16、龍田長坑;17、龍田盤古石-西坑村;18、碧嶺育才小學南-翠峰綠洲-湯坑北;19、牛角龍村;20、馬巒坪環-東縱紀念館-石井橫塘院式小區-樹山背。
(三)地面沉降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3處)
1、沙井民主村-機場北;2、前海灣;3、歡樂海岸西-深圳灣體育中心-蛇口深圳灣大橋。
記者 秦綺蔚
(責編:陳育柱、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