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這些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要小心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這些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要小心

  日前,經深圳市政府同意,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制定的《深圳市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執行。

  該《方案》指出,2020年汛期深圳屬氣象災害偏重年景,呈現「暴雨集中、龍舟水活躍、強對流天數多、颱風影響偏重」等特點。今年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斜坡類地質災害的重點防範期為汛期(4-9月),尤其在龍舟水和颱風季節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期間應重點關注。全年都要防範巖溶塌陷地質災害。

  《方案》提出,深圳今年將強化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實施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重點工程,持續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打造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增強市民群眾安全感。目前,深圳已綜合劃定32處「斜坡類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20處「巖溶塌陷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和3處「地面沉降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並提出防治要求及對策,明確各區和職能局的分工和責任。

  《方案》要求,要統籌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計劃、立項、資金、實施等各項工作,要進一步完善我市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綜合治理體系和應急防治體系,提高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水平,以最大限度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要從源頭控制地質災害的發生,健全群測群防體系,加強專業監測,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加強宣傳培訓工作,繼續推進區域性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各類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做好應急搶險的響應準備、高效有序處置,以及應急調查(勘查)技術隊伍、應急隊伍和專家庫建設,做好應急物資儲備等保障工作;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的限期治理,建立隱患點臺帳與核銷,加強維護管養、行業監管,完善協同聯動機制;同時將地質災害隱患防治與生態提升相結合,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範疇。

  新聞連結

  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清單

  (一)斜坡類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32處)

  1、玉塘上新圍-石巖水田-大浪橫浪片區;2、光明鳳凰-白花-觀瀾大水坑-觀湖新田-樟坑徑片區;3、梅林-銀湖-筆架片區;4、銀湖旅遊中心西側、清水河西側、圍嶺公園片區、沙灣路西北側;5、平湖甘坑-坂田上雪-布吉-木棉灣-南灣丹竹頭片區;6、坪地紅花嶺片區;7、碧嶺街道碧嶺-黃竹坑;8、坪地白石塘-發岡埔-水背-牛眠嶺;9、龍田湖洋坑-坑梓井水灣;10、馬巒街道馬巒-赤坳-石井金龜;11、葵湧洞背-官湖-徑心水庫-壩光;12、石井田心-水祖坑;13、大鵬上圍-南澳水頭沙-吉坳山;14、南澳東山-楊梅坑-鹿咀;15、松崗碧頭-幸福村-公明蓮塘水庫-新湖圳美;16、馬田下石家-松崗廟仔坑-公明田寮-玉塘念坑-沙井牛過路-福永立新水庫;17、桃源居-鐵崗水庫-留仙洞;18、小鏟島-大鏟島、大小南山片區;19、石巖朗心-西麗牛成;20、龍華虎坑-大浪船坑-鳳凰鵝頸水庫;21、坂田和磡-民治樟坑-梅林關; 22、觀瀾大湖-牛湖;23、龍城黃泥湖-回龍埔-格坑-橫崗荷坳-山子下;24、沙頭角伯公坳-鹽田-梅沙-碧嶺;25、龍崗西湖村-盲塘坳;26、龍崗赤石崗-浪背-坑梓石橋瀝-金沙-龍田貓公-南布一帶;27、馬巒赤坳一帶;28、葵湧虎地排-羅屋田水庫;29、深汕鮜門鎮北側;30、赤石鎮北側、南北側、東北側一帶;31、小漠鎮的西側、北側-鮜門鎮東南;32、鵝埠鎮的西側、西南側一帶。

  (二)巖溶塌陷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20處)

  1、荷坳-龍崗中心區;2、龍田街道龍田世居;3、龍田長坑;4、龍田老坑村;5、坑梓秀山新村小區-杓麻嶺;6、碧嶺沙坑-赤子香村-烏泥浪巖;7、石井福民路東-草鋪社區;8、石井井子嚇村-矮嶺村-鹹水湖村;9、石井樹山背村西;10、葵湧;11、龍翔大道-龍平大道一帶;12、橫崗茜坑;13、赤石崗-底下田一帶;14、坪地;15、龍田文化新村-坑梓街道辦;16、龍田長坑;17、龍田盤古石-西坑村;18、碧嶺育才小學南-翠峰綠洲-湯坑北;19、牛角龍村;20、馬巒坪環-東縱紀念館-石井橫塘院式小區-樹山背。

  (三)地面沉降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3處)

  1、沙井民主村-機場北;2、前海灣;3、歡樂海岸西-深圳灣體育中心-蛇口深圳灣大橋。

  記者 秦綺蔚

(責編:陳育柱、李語)

相關焦點

  • 地質災害如何重點防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的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5238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3億元。我省是全國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5月份連續發生的4起小型地質災害更是敲響了防災減災的警鐘。黃土區呂梁、臨汾、忻州等地是地質災害高發區和防治重點區域,其中23縣(市、區)是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地區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連雲港市2016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這些地區要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和巡查工作,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的群測群防責任制,將監測、預防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   二是地面塌陷災害重點防治區。海州區錦屏磷礦塌陷區和新浦磷礦塌陷區為地面塌陷災害重點防治區。
  • 名  稱: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寶雞市2020年地質災害...
    三、重點防範時段和地段(一)重點防範時段地質災害的發生與降水密切相關,根據降水趨勢預測,全市2020年地質災害多發時段為5—9月,其中7—8月為地質災害高發期,也是重點防範期。(二)重點防範地段1.渭河南北兩岸的斜坡地帶及其支流金陵河、千河、韋水河至橫水河段,以及麥李河、石頭河、霸王河、湯峪河沿岸斜坡地帶。
  • ...訪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
    用不同的技術手段從不同角度來提前識別和發現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隨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主動防範;2019年,他建議利用國家現有地震臺網來實現大型地質災害的速報,同時建立多災種聯合監測預警系統;今年,他又提出了「雷射雷達計劃」,將三維雷射掃描儀搭載在飛機或無人機上,對大地開展雷射掃描,通過雷射反射光測量目標距離,進而生成高精度的三維表面模型
  • 甘孜州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防範山洪、地質災害
    需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同時還需防範降水過程中伴有的雷電、冰雹、大風等強對流帶來的不利影響。15日晚到16日白天,州北部、東部地區及理塘、雅江有中到大雨,道孚、丹巴、康定、瀘定、九龍境內有暴雨,瀘定、九龍境內個別鄉鎮有大暴雨。16日晚到17日白天,州內甘孜縣以南大部地區有大雨,道孚、丹巴、雅江、康定、瀘定、九龍有暴雨,個別鄉鎮有大暴雨。
  • 萬州人最近幾天出門要做好安全防範!
    7月10日,萬州區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辦公室、萬州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萬州區抗震救災和地質災害防治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聯合發布緊急通知,做好10日夜間至13日白天暴雨天氣防範應對工作。通知指出,此次天氣過程萬州區為暴雨災害風險較高風險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高風險區,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城鄉內澇風險高。
  • 淮河以南出現大到暴雨過程 這些地區需防範地質災害
    需注意防範。據省氣象部門觀測,8日0時至16時,全省範圍內有43個鄉鎮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最大金寨縣楊山87.3毫米。淮北地區北部最高溫度18~21℃,江淮之間南部24~27℃,江南北部28~31℃,江南南部26~29℃,其他地區23~27℃。預計9日我省仍將有較明顯降水過程,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需防範局地強降水可能導致的地質災害。
  • 劉賜貴:毫不鬆懈切實防範和減輕颱風災害的影響
    本報海口10月22日訊 (記者彭青林 孫慧)10月22日,省委書記劉賜貴在省「三防」辦《自然災害風險研判專報》上作出批示,進一步部署防禦颱風「沙德爾」工作,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明確措施和職責,毫不鬆懈切實防範和減輕颱風災害的影響。
  • 面對地質災害 如何預判和避險?聽聽專家怎麼說
    入汛以來,南方多地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成功避讓了多起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不過根據規律,6月份才剛進入地質災害的高發期,下一步防治地質災害的形勢依然嚴峻。提前預判,及時轉移非常重要。下面再來聽聽專家的指導。
  • 四川蘆山7.0級地震看對防範山區地震地質災害的啟示
    儘管距今7年過去了,但是仍然提醒人們要時刻警惕和防範大地震,尤其時發生在山區的大地震可能造成的地震地質災害。我們都知道,龍門山是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分界山脈,僅在數千米的橫向範圍內就存在兩千多米的巨大垂直落差,整個龍門山地區呈現出受構造控制,沿各級河流切深的高山峽谷地貌。
  • 國土資源部2012年地質災害應急管理工作綜述
    7月19日~8月20日,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派出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應急培訓演練室成員,攜帶遠程會商車載系統及相關設備組成地災巡查指導組,行程16000多公裡,分赴雲南、貴州、重慶、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八省市的22個地災重點防範區,通過遠程會商系統、四旋翼飛行器等科技手段了解災情、會商險情、指導當地地災防範工作,並參加指導了雲南迪慶州香格裡拉縣上江鄉士旺村拉木古組後山藥地滑坡地災應急演練
  •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7月10日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發布地質災害...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福建省氣象局於2020年07月10日09時27分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2020年07月10日09時至2020年07月11日09時南平市的光澤縣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為橙色,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大,應做好值班值守、監測
  • 未來三天新安江流域強降雨還將持續 專家提醒防範山洪地質災害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孫冰潔)7月7日高考首日,新安江流域的安徽歙縣出現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內澇嚴重,道路受阻,考生無法悉數趕往考場。記者8日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未來三天新安江流域仍會有較強降雨,三天累計降水量預計在100~150毫米左右。
  • 我省部署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近日,全省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在蘭州召開,分析研判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安排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我省地質構造複雜,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排查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1.8萬餘處,中東南部9個市州、30個縣區是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根據蘭州區域氣候中心預測,今年5月至8月,全省大部降水以偏多為主,河西偏多兩到三成,河東偏多兩成左右。5月下半月有低陰雨時段,6月雨日較多,7月至8月雨強偏大,發生由短時強降水引起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可能性大。
  • 恩陽區常抓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不「歇腳」
    15日,四川巴中恩陽區組織召開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調度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省、市地災辦關於切實抓好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通報了甘孜九龍「11.23」滑坡事故,安排部署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 貴州這些地方還有暴雨、大暴雨,山洪、地質災害風險等級高
    氣象部門提醒,此次降雨過程持續時間長,落區多有疊加,中西部地區地質災害、山洪、中小河流域洪水等災害風險等級高,相關部門請做好實時監測、防汛預警等防範工作。同時,強降雨發生時能見度較低、路面溼滑,司機朋友請注意關注當地氣象、交通信息,小心駕駛。
  • 地質災害知識進校園 2020年「紅背包公益行動」走進益陽
    湖南山地丘陵區佔省域面積80.5%,地質災害多發易發難防範。此前省自然資源廳召開的2020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透露,今年以來,我省累計降水較往年同期平均值偏多42.9%,全省已發生地質災害57起,比往年同期要多。根據相關部門會商預測,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形勢總體較嚴峻,突發地質災害起數可能較常年平均值偏多。
  • 湖南山洪、地質災害預警!長沙清明的天氣預報來了!這件事千萬要...
    2日16時,省水利廳與省氣象局再次發布 全省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 自4月2日20時至3日20時,受降雨影響,株洲南部、衡陽中南部、郴州、永州中南部局地可能發生山洪災害(藍色預警),其中郴州西南部、永州南部局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較大(黃色預警)。
  • 四川要求:切實抓好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1月30日,四川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針對近日來甘孜州九龍縣、阿壩州理縣等地相繼發生突發地質災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做好全省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對此,各地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清醒認識做好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義,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切實克服汛後麻痺懈怠思想,有針對性地強化部署落實各項防災措施,堅決避免因災傷亡事件發生。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4個...
    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將當地地質災害區、隱患點和風險點的群測群防工作落實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社區),並將涉及地質災害防範措施的「防治工作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分別發放到受災害隱患威脅的單位、居民以及防災責任人。  (4)鼓勵報災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