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要求:切實抓好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2020-12-23 瀟湘晨報

11月30日,四川省地質災害指揮部辦公室針對近日來甘孜州九龍縣、阿壩州理縣等地相繼發生突發地質災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做好全省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通知》強調,目前,四川省雖已進入非汛期,但部分地方受異常氣候、人類工程活動加劇等因素影響,地質災害時有發生,特別是地震災區、暴雨洪澇受災地區以及重大工程建設區域地質災害仍處於較高風險態勢。對此,各地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清醒認識做好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義,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切實克服汛後麻痺懈怠思想,有針對性地強化部署落實各項防災措施,堅決避免因災傷亡事件發生。

《通知》要求,各地要聚焦高陡邊坡、靠山臨崖和河谷溝口等險要地段,聚焦旅遊景點、施工區域等重點區段,聚焦雨雪交加、凍融交替等重要時段,充分發揮基層一線防災主體作用,繼續深入組織開展隱患風險排查,加強汛後地質災害隱患核查,並細化完善相應防災措施。對排查出的隱患,要逐一登記造冊,並按照輕重緩急分類開展監測預警、避讓搬遷、工程治理、排危除險等工作。對險情緊迫的,要立即採取避險撤離或除險加固等措施,全力確保安全。

此外《通知》還要求,切實強化監測預警及信息報送,發現險情或遇有局地強降雨時段,及時預警,果斷組織受威脅群眾主動提前轉移避讓,並加強撤離人員管控。同時,抓緊對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進行全面檢視,結合當前運行情況,及時查漏補缺,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通知》也提出,各地要搶抓非汛期有利時機,統籌安排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和資金,按照工作要求和任務時限,倒排工期,落實責任,加大實施力度,加快實施進度,確保防治項目保質保量按期完工,並對已建治理工程及時進行加固維護和清淤騰庫,為明年防災奠定紮實基礎。要認真查擺2020年地災防治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項,逐一對照檢查,舉一反三,抓緊補短強弱,強化防治能力建設,不斷築牢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底板,為更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來源: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宣傳教育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恩陽區常抓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不「歇腳」
    15日,四川巴中恩陽區組織召開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調度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省、市地災辦關於切實抓好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通報了甘孜九龍「11.23」滑坡事故,安排部署當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 我省部署今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近日,全省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在蘭州召開,分析研判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安排部署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我省地質構造複雜,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排查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1.8萬餘處,中東南部9個市州、30個縣區是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根據蘭州區域氣候中心預測,今年5月至8月,全省大部降水以偏多為主,河西偏多兩到三成,河東偏多兩成左右。5月下半月有低陰雨時段,6月雨日較多,7月至8月雨強偏大,發生由短時強降水引起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可能性大。
  •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 念好「三字經」應對今年汛期地質災害
    人民網蘭州5月18日電(曹樹林、牟健)5月18日,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現場經驗交流會在甘肅蘭州召開。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榮燦出席會議,全國各省國土部門主要負責人參會。記者獲悉,截至目前,全國已發生地質災害711起,造成70人死亡失蹤。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1倍和2倍。
  • 廣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濤檢查指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2月14日下午,廣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濤對區委黨校後山不穩定斜坡和橡皮溝不穩定斜坡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檢查指導。劉濤認真聽取了地環站長鄭偉對地災點的防治措施落實情況,並重點指出,今年的汛期雖然已經結束,但仍不可放鬆警惕,要堅決杜絕僥倖心理和麻痺鬆懈思想,採取切實有效的工作舉措,真正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進一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連雲港市2016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為做好2016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和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江蘇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江蘇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法規和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編制本方案。
  • 高峰到大崇鎮、鉛鋅鎮調研地質災害防治、防汛減災、移民安置相關...
    7月12日,縣委副書記、縣長高峰到大崇鎮、鉛鋅鎮調研地質災害防治、防汛減災、移民安置相關工作,副縣長鄭磊、鍾莉,縣政協副主席、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毛孝碧,縣級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檢查調研。
  • 西洋鎮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西洋鎮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汛期期間,全鎮各村(居)委會及有關部門應做好如下工作:  1.各村(居)委會及有關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各地災點及受災戶按「明白卡」要求做好本轄區內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  2.各村(居)委會應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當作頭等大事抓緊抓好 ,督促本轄區內有關單位做好汛期之間的值班、巡查及災害速報工作。
  • 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全省通報表揚,學習「黔西經驗」
    :近日,為表揚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激勵各地各部門主動擔當作為,推動汛期地質災害防範措施落實到位,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決定對畢節市黔西縣兩起成功避讓滑坡地質災害中表現突出的集體黔西縣人民政府、黔西縣中坪鎮人民政府、黔西縣自然資源局、黔西縣中坪鎮國土資源分局予以通報表揚。
  • 湖南2019年成功避讓地質災害574起 避免經濟損失7386萬元
    圖為會議現場華聲在線4月15日訊(記者 龍騰 通訊員 羅文清)今日,2020年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議在長沙召開,總結回顧2019年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任務。在狠抓工作落實中,各級黨委、政府一方面充分發揮專業技術隊伍作用。全省建設地質災害技術服務指導中心112個,配備通訊保障等各類設備2000餘套。建成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84處,布設監測設備655套。另一方面切實完善群測群防網絡,提高群測群防員能力水平,努力打好地質災害防治的人民戰爭。
  • 地質災害如何重點防
    很多地質災害具有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和動態變化的特點,災害發生時往往防不勝防。2014年汛期,我省就出現了兩輪全省區域的強降雨,多縣市創下了歷史紀錄,給防災減災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從去年全年的情況來看,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5起,直接財產損失154.2萬元。
  • 四川北川:編織地質災害防護網 築牢百姓生命安全堤
    北川地處四川盆地向藏東高原的過渡地帶,夏季暴雨日數較多,常導致洪澇發生。加之受「5.12」特大地震影響,山體支離破碎,一遇暴雨,極易發生洪澇、泥石流等災害,基礎設施抗災能力弱。在中央、省、市以及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縣牢牢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圍繞「不因地質災害死亡一人」的目標,積極開展隱患排查,加大工程治理力度,加強監測預警,落實各項防災避險措施,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為確保全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 名  稱: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寶雞市2020年地質災害...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寶雞市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抓好落實。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20年3月30日寶雞市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為做好2020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陝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陝人常發〔2017〕50號)及中省有關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工作要求
  • 鎮寧縣召開2020年防汛抗旱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
    據鎮寧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4月21日下午,為深入貫徹省、市防汛抗旱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相關精神,分析防汛抗旱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勢,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鎮寧縣召開了2020年防汛抗旱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縣各鄉鎮(街道)、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地質災害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各鄉鎮(街道)分管負責同志參會。會上,縣應急管理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負責人分別通報有關工作情況及對全縣防汛抗旱工作、全縣水旱災害防禦、城市防澇、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安排,縣氣象局通報全縣天氣預測預報有關情況。
  • 地質災害防治刻不容緩 監測儀器儀表大顯身手
    中國領土廣闊,地質較為複雜,一旦遇到暴雨等惡劣天氣,有些省份會經常發生地質災害。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每一場兇猛的災害都來得地裂山崩,因此,對地質災害進行防治,已經刻不容緩。地質災害防治刻不容緩「地質災害」作為一個專門術語用於概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和地面沉降等逐步為政府、社會和學術界所接受。我國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其中尤以地質災害為最。
  • 王華主持召開內湖防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調度會
    融媒體訊7月16日,縣委書記王華主持召開內湖防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調度會,進一步壓實責任,推進各項防汛工作落地落實。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志節及縣直有關部門參加會議。會上,王志節通報了近期防汛工作督查情況,縣氣象局分析了近期天氣形勢,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別匯報了內湖防汛工作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王華指出,當前,內湖水位持續上漲,且近期全縣仍有強降雨,內湖防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形勢嚴峻。
  • 國土資源部2012年地質災害應急管理工作綜述
    地災應急機構和隊伍建設日趨完善,為應大急、救大災提供了保障  自2011年6月《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實施以來,全國各地積極推進地災應急處置工作,應急機構和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大大提升了地災應急管理和技術支撐能力,為地質災害快速響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江門市落實〈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粵辦函〔2019〕402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立高效科學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 深圳這些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要小心
    原標題:這些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要小心   日前,經深圳市政府同意,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制定的《深圳市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印發執行。   該《方案》指出,2020年汛期深圳屬氣象災害偏重年景,呈現「暴雨集中、龍舟水活躍、強對流天數多、颱風影響偏重」等特點。
  • ...訪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
    擁有近30年與地質災害「過招」的經驗,許強對於地質災害防治方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災害什麼時候會發生?』自然資源部陸昊部長多次追問地質災害防治從業者。儘管我知道目前這依然是地質災害防治領域亟須突破的難題和瓶頸,但我們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突破口。」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我國對地質災害進行了系統的詳查、排查和汛期巡查,建立了完善的群測群防網絡,取得顯著的防災成效。
  • 山區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長期以來,樂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以推進,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樂清市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