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一般,初中能不能追上來變為優等生?能。
因為,必然會有優等生掉下來,自然就會有人成為後來居上的;
因為,有的孩子在小學成績一般,是愛玩、還沒開竅、父母不在身邊等因素導致的,到了初中,有了某種契機,成績就會上來;
還有,遇到一個欣賞他的老師,找到了奮鬥的目標,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這些都會成為學習的動力,成績也會如竹子拔節一樣,節節攀升。
這有個特殊的案例。
一個男孩,特別愛上網,他的小學成績一般,讀完初二,他的成績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家長下決心讓他從初一起重讀,並專人陪讀,加上班主任嚴格要求,最後,這個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
當然,成績進步,主要在於學生自己。小學成績一般的學生成了初一新生後,怎麼追呢?
首先,相信應該相信的。
要相信所有人的優異成績都是努力來的。總有些優秀的人,看著總在玩,學著很輕鬆。那是因為他利用好了上課的40分鐘,也許還有你看不見的其他時間。
要相信努力一定會有收穫。很多事情,沒有真正地努力做過,是沒有發言權的。努力,就是你沉浸在那件事裡面。
要相信老師比自己厲害。
要相信抱怨沒用,相信你可以做到,相信初一就是新的機會,相信欲識器必先觀千劍,相信雄關漫道可從頭越……
其次,從第一天起,就認真做筆記。
怎樣叫認真?不只抄老師的板書,還要記下老師的講的點滴知識,會歸類整理,堅持摘抄。
有什麼好處?可以讓自己集中注意力,聽課更投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大量積累,是最全的資料,可以減輕初三的負擔。
記什麼?怎麼記?
拿語文來說,我們可以這樣做筆記:
記下老師要求的,比如字詞、中心、寫作手法、翻譯等;
文言文要學透,所有虛詞、實詞、句式、活用現象等,要全部寫在筆記本上,不要過多依賴資料和大腦;
歸類整理現代文閱讀的題型。所有的題型,老師都會在課文和閱讀題中講到,要專門拿出幾頁紙來歸類,比如某一段的作用、標題的含義、鑑賞某句話等等題型;
歸類整理課外文言文的知識。初一上學期的文言文就《狼》《誡子書》等四個短篇,學起來沒什麼負擔,所以要認真對待課外文言文,將實詞、虛詞、句式等都歸類整理,半年下來,會有很大的收穫。
堅持閱讀摘抄。摘抄最大的好處不是積累,是培養興趣。可以分類摘抄。
還有幾點建議,也許適合某些孩子:不要在初一就拼命學習,不要疲於補習,要多留些時間思考,常常想想自己還有哪些問題沒弄明白,勇敢地和老師交流,多和同學討論,反覆消化課本。
這些都是在平時一點一滴做的,並不會讓人覺得辛苦,而且,到了初三會覺得特別值。
我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的,小學成績一般,中等偏上點吧,是在初中慢慢變好的,中考是學校第一名。